现场 | 维尔纳·巴特纳中国的首次个展“人类境遇:比拟、寓言及隐喻”
2022-07-04 19:59:56 未知
2022年6月24日至8月21日,艺术家维尔纳·巴特纳(Werner Büttner)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人类境遇:比拟、寓言及隐喻”在艺·凯旋画廊展出。本次展览涵盖了巴特纳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约30年的代表作品,其中包括多幅油画和纸本创作,内容上涉猎人物、风景、近代科学、艺术史等主题。
展览现场
维尔纳·巴特纳,1954年生于德国耶拿,曾任德国汉堡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他的作品常在全球范围内多家艺术机构展出,并被许多重要机构和基金会收藏。作为80年代德国最成功的艺术家团体之一的思想领头羊,维尔纳·巴特纳与另外两位艺术家,马丁·基彭博格(Martin Kippenberger)和阿尔伯特·奥伦(Albert Oehlen)共同塑造了一种颠覆性的视觉语言,摒弃了传统绘画的技巧和品味,形成了德国艺术史中称为“坏画”(Bad Painting)的艺术风格。
维尔纳·巴特纳——以反讽救世
艾墨思
如果说德国也有文人文化,那么艺术家维尔纳·巴特纳可以算得上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拥趸之一。鲜少有德国艺术家像他这样知识渊博。正如他的密友,德国顶尖当代艺术藏家哈罗德·法尔肯贝格所言,“即便巴特纳没有踏上艺术之路,他也会成为一位知名的作家。”巴特纳的兴趣范围极为广泛:从早期游牧文化的迷思到蒙田《随笔集》中的怀疑主义,他沉浸在西方哲学与文学的海洋之中,并非醉心学术研究,而是在其间探寻自己,塑造自己的个性。此间人类境遇的所有荣耀与苦痛便是巴特纳关注与共情的原点。他的求知欲望与严谨思辨伴随对人类纷争的高度敏感而生;而他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成为了致力“人类境遇” 的见证。
维尔纳·巴特纳,《威尼斯》,2020 布面油画,150 × 120 cm
巴特纳的画作乍看之下让人困惑不解。很多作品以异状的动物为主角,同时暗藏伏笔,寓意指向画面之外。例如,《五只鹤与查尔斯·达尔文进化论笔记草图》虽以“鹤”为名,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达尔文用以阐释物种起源的雀鸟——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赫赫有名的达尔文雀。达尔文的笔下从未出现过鹤,鹤又为何出现在巴特纳的画中?1995年,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试图以《达尔文的危险观念》一书介入美国学界的进化论与创造论之争。创造论者用“天钩”来解释万物的起源,而达尔文主义者则只信仰适者生存。丹尼特以“cranes”(“起重机”而非“鹤”)为喻,模拟物种进化的循序渐进。巴特纳则在画作中将“cranes”的双重含义混为一体,让形似起重机的鹤直勾勾地盯着一头雾水的观众,既嘲讽时至今日仍在美国延续的愚昧争论,又调笑随处可见的盲目轻信,而无知无觉的观众自然也成为他的调侃对象。巴特纳的反讽在转喻(以相似相关的文字/图像为喻)与隐喻(以截然不同的文字/图像为喻)中呼之欲出,而反讽之间,巴特纳也完成了“将存在符号化的尝试”(他的一系列早期重要纸上作品也以此命名)。
维尔纳·巴特纳,《幽默是一种自然概念吗?》,1992 布面油画,240 × 190 cm
百科全书中这样定义“符号”:符号基于人们坚信世间万物都蕴含着可以被挖掘的隐藏寓意与对寓意的变相引用;以及对于世间万物的指涉在对社会秩序深层、核心的原则性感知中清晰可见而存在。这种对现实的文化考察在巴洛克时期的西欧达到了顶峰,人们已经对文字与图像象征性结合的固定含义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维尔纳·巴特纳,《感谢法兰西(的莫奈先生与拉斯科洞窟壁画)》,2017 布面油画,150 × 120 cm
如今的情况显然不同,那么巴特纳为何仍旧继续采取这样的方法论呢?巴特纳的创作中似乎有两个反复出现的特征:告诫观者永远不要相信任何眼前所见的深刻讽刺;与即便意义的危险性显而易见,却仍想赋予画面意义的深层渴望。维尔纳·巴特纳是一个信徒,一个信仰 “一切都不可信”的信徒。他将世间万物与它们指向的参照视作分门别类的采石场,从中挖掘构建自己图像世界的基石,也在此窥探未曾被人发现的联结。《感谢法兰西(的莫奈先生与拉斯科洞窟壁画)》便是一例。巴特纳还会“挪用”戈雅、马格利特、耶罗尼米斯·博斯等艺术家笔下的图像。《我们的日常生活细节》这幅有趣的画作展现了巴特纳如何用吸引他的现成图像做文章。这一次,画面上方的大鸟的确是一只雀鸟——一只红额金翅雀衔着一支树莓停留在三个试图不用手吃到果子的小人上方。这无疑是从博斯的传世杰作中截取的画面细节,巴特纳却刻意隐去了这个片段旁边的亚当与夏娃,换句话说,巴特纳无意描绘“重要”或主流的话题,他清晰地看到了旁人关注焦点之外的点点滴滴,从而在人们的直观感受之外,更完整地揭露着现实世界,以反讽拯救世界。
艾墨思(Thomas Eller)生于德国科堡,在柏林艺术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学习艺术和人文学科,并于1987年至1995年在柏林社会科学中心担任研究助理。从1995年至2004年,他作为一名获奖艺术家生活在纽约。2004年回到柏林后,他在artnet.de平台创办了在线艺术杂志,并于2004年至2008年担任主编和执行主理。2008年和2009年,他担任柏林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执行董事和艺术总监。2014年,他搬到了北京。同年,他与23位北京艺术家在柏林共同策划了展览“八种可能路径”(Die 8 der Wege)。现任《兰迪》杂志总裁。2018年到2020年,他担任江西省世界瓷都景德镇的陶溪川中国艺术与科学项目的艺术总监,最近他在清华大学担任副研究员。现为2022年广州三年展的策展人之一,还是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成员和国家现当代美术馆专业委员会成员。
维尔纳·巴特纳(Werner Büttner),1954年生于德国耶拿,目前在德国吉斯达生活和工作。作为80年代德国最成功的艺术家团体之一的思想领头羊,他与马丁·基彭博格(Martin Kippenberger)和阿尔伯特·奥伦(Albert Oehlen)三位共同塑造了一种颠覆性的视觉语言,摒弃了传统绘画的技巧和品味,形成了艺术史中称为“坏画”(Bad Painting)的艺术风格。
维尔纳·巴特纳的作品,以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更深层的意义而著名,其油画和拼贴作品,用幽默和讽刺来对抗社会规范,描绘出一种悲喜交加的现实感,并在讽刺社会规范的同时牢牢把握着绘画史的脉搏。
维尔纳·巴特纳,《原创摹本(演绎戈雅“劫女图”)》,2018 布面油画,190 × 190 cm
巴特纳早期的作品经常画的很大胆粗旷,甚至很多部分是匆忙完成的。艺术家说,他不想一整天都花在画布上,所以尝试了很多画法,比如湿盖湿。同时由于讨厌给作品签名,艺术家也尝试创造属于自己的标志性元素,比如颜料的挥洒和对黑色的运用。
从整体上看,维尔纳·巴特纳的创作通常植根于静物、人体、风景、自画像、寓言和历史绘画等传统主题,但是在其灰色和棕色的调色板中却有意地呈现出慵懒的本性。这种凌乱,再加上他的绘画层次丰富、手法粗暴,让人想起德国表现主义和黑暗的个人叙事,这些叙事影响了战后的欧洲画家。作品的基调也反映了对 1970 年代德国政治与冷战挥之不去的阴霾相结合的潜在暴力男高音的特定视角。尽管他们直接反对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和激进主义,但巴特纳和“坏画”同样代表了 1980 年代德国的担忧。
在作品中,巴特纳会邀请他的观众重新思考绘画领域中的传统主题,以及更广泛的艺术史参照。他通过混合过去和当下,来处理图像和符号,透过当代视角以重新想象和诠释它们,并都选择用一种不修边幅的写实主义手法来呈现它们,这种方法旨在创造出不完美。
这反映了巴特纳的个人历史,即他在战后欧洲和德国统一之前的成长经历。巴特纳的绘画产生于社会的黑暗边缘,这些绘画系列并不由一套标准化的规则来分类,而是以一种自我强加的、神秘的参照作为引导。巴特纳的绘画媒介充满幽默:它们是黑暗、不加掩饰、且荒诞的。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