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德基美术馆首个当代艺术大展开幕 “飞越之线”与不断生长的未来

2022-07-21 15:56:04 未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d25061e35d509c7e7765108d46c033ab.jpg

历经近一年的筹备,德基美术馆升级改造后首个当代艺术展览“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In the Line of Flight, for Possible Worlds)于7月21日正式开展。在20日的媒体预览日上,展览的策展人张尕位于纽约远程连线,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未来感”十足的导览;而德基美术馆馆长艾琳与展览公共艺术部分策展人孙冬冬则在现场,欢迎朋友们的到来。大家共享展厅中这个现实与虚拟并置的时空,一同开启本次当代艺术大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36242d4c65f8e528e88bc6de0cf0e0a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a9f9010a8375cd8e092024a5e20cf66a.jpg

面向未来的全球共想

疫情为全球造成诸多困境,却从另一个层面上激发了科技的发展。而科技艺术作为先锋的艺术形式,是近十年间国际探讨的焦点方向。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提供展览学术支持,国际知名策展人张尕策展,集结了包括亚历克斯·达·科特 & 杰森·姆森(Alex Da Corte & Jayson Musson)、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林科、陆扬、托马斯·萨拉切诺(Tomás Saraceno)、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张培力、周啸虎等在内十数位国内外顶尖的跨学科、跨代际、跨媒介当代艺术家及艺术组合,共同亮相德基美术馆“当代艺术特展厅”,在整个展厅千余平米中呈现异彩纷呈的多重未来世界。

开幕式中线上与线下的全球互联畅想了一种将彻底打破物理区隔的未来世界——科技发展的未来,人类的思想与情感是否可以穿透时空的局限自由的相遇。而展厅中还有更“多重未来”在等着大家探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2e4cfafb047e3ee0a4997118118504c7.jpg

《东方运动》Easternsports,亚历克斯·达·科特Alex Da Corte,杰森·姆森Jayson Musson,四声道色彩有声视频,四面独立视频墙,霓虹灯、地毯、乙烯基复合地板、金属折叠椅、橘子道具、橘子香氛、香味扩散器,2014,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ffd766dd5ec35f778354d325f5046863.jpg

《原始旅游》Primal Tourism,雅克布·库兹克·斯泰恩森Jakob Kudsk Steensen,VR头盔、电脑、显示屏、媒体播放器、夹子灯、木条、白沙,10分46秒VR体验,22分42秒高分辨率视频,2016,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步入展厅,两个方形“站点”为观众加载两重截然不同的时空之旅:一边是亚历克斯·达·科特 & 杰森·姆森所打造的一个霓虹世界,《东方运动》讲述着一种怪诞而绚烂的“都市故事”;一边是雅克布·库兹克·斯泰恩森(Jakob Steensen)带来的一场回到原始的“虚幻旅程”,观众走进透明方盒中,带上VR眼睛,在方寸间畅游,满眼的绿色让这里的氧气仿佛都分外清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274939bf0e03ab928acdced73204aacb.jpg

《未耕种》A Way in Untilled,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色彩、有声、高清视频影像,14分,2012,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582e16c61f900995d60e8d51162703cc.jpg

《未耕种》A Way in Untilled(静帧),图片由艺术家皮埃尔·于热提供

而后,我们闯入了皮埃尔·于热创造的后人类世界:一只涂有荧光剂的母狗在给小狗断奶,一群蜜蜂遮住了一尊女性裸体雕像的头部并给药用植物授粉,一棵曾由已故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种植的树如今已被连根拔起,被蚂蚁啃食……这是一片文化与自然交织为一体的泥泞之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3bbb1ecc78e65c710ca9ec45028ba2b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d65abc56ea2b89d2aaf60654afad390b.jpg

《卷帘盒子》XL Chamber,张培力ZHANG Peili,电动卷帘、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位置传感器、地毯(珍珠棉),1050 x 350 x 350cm,2017-2018,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0e600d72cf79d163052c9c49db28a374.jpg

《公开的视频-源自我的微信朋友圈》Open Video–From My WeChat Moments,张培力ZHANG Peili,视频文件、沙发、高清播放器、视频控制器、15寸显示器,95 x 80 x 70cm,2018,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张培力的《卷帘盒子》则如中转基站一般,十个电动卷帘门随机开合,内部空间时而被分隔成三个“房间”,时而又变成一个大“房间”,观众被随机的卷入“机制”之中,数秒未知的等待后也许被“传输”到偶然的下一重平行世界:通过《公开视频-源自我的微信朋友圈》你可以坐在沙发上“窥视”他者的生活 —— 张培力邀请观众对微信的操作属性展开特别审视,每次坐下的动作都像是一次手指下滑的动作,为您切入下一条“朋友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6b8d106ee7a7dda5e752147d6f883f5e.jpg

《公开的视频-源自我的微信朋友圈》Open Video–From My WeChat Moments,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cbd55f52ce5f04a2df8781d82a02c67d.jpg

《莱昂纳多的潜水艇》Leonardo’s Submarine,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三面曲面屏,三声道视频(有声、色彩),空间环境,9分30秒,2019,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3cac22d32e622505ba7b7675dd306193.jpg

《莱昂纳多的潜水艇》Leonardo’s Submarine(静帧),图片由艺术家黑特·史德耶尔,安德鲁·克雷普斯画廊,纽约和施博尔画廊,柏林提供

接着让我们搭乘黑特·史德耶尔的“潜水艇”,在一个由人工智能推动的充斥着技术、权力、腐败、艺术和战争的水下梦境中开往下一重未来。在时空的穿越中,每个人都化身为Second Life游戏世界中的“阿凡达’,眼前恍惚间闪过林科的“夕阳”与“山脉”,自然与科技的浪漫在某处折叠;观众也仿佛一同来到艺术家江边的工作室,看日复一日的日出日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f7e2b08fb4a919e4003eda7256c91782.jpg

《真爱至上》Love Actually,多里安·高迪Dorian Gaudin,扎卡里·怀特Zachary White,第二部分:40 x 150 x 40cm ,显示器、电脑和二维码,在德基美术馆展出的为本作品的第二部分,2022,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7254699a6f0ad8363656c19a9976ab88.jpg

《真爱至上》Love Actually,多里安·高迪Dorian Gaudin,扎卡里·怀特Zachary White,第一部分:165.1 x 185.4 x 114.3cm,铝、钢、亚克力、机械零件、电子零件、酒瓶、染料、沐浴露、玉米片和压缩机,图片由艺术家多里安·高迪、扎卡里·怀特和纳塔莉·卡格画廊提供

一台复古的电视机则邀请观众与安装在纽约的动态装置《真爱至上》进行实时互动,存在于不同物理空间的人们以作品为媒介进行交互,也许举杯共饮一份远距离的的感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f3ea015e71b4839ac50236b7db708add.jpg

《器世界大冒险》The Great Adventure of Material World,陆扬LU Yang,电子游戏,尺寸可变,2019,游戏程序由meta objects支持,音乐由游戏音乐制作人2080制作,图片由艺术家陆扬提供

陆扬的《器世界大冒险》让我们投身疯狂游戏世界,玩家在游戏中化身主角“器世界骑士”,寻找能够摧毁器世界一切物质的武器“金刚”:你需要探索宇宙、获取能量,经历摧毁与重生,并与所有情绪、欲望以及自我进行抗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763bb2c594fd43a464fbd3e33ad77e09.jpg

《地上乐园》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周啸虎ZHOU Xiaohu,第一部分:提线木偶双频道投影,15分钟,2016;第二部分:提线木偶电动装置,木船、金属架、纺织品、人造革、假花,500 x 150 x 240cm,2018,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29d12d3087f341a0a538f27d2bc61af1.jpg

《地上乐园-愚人船》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Ship of Fools,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同样光怪陆离的还有周啸虎的《地上乐园》,这个提线木偶的世界呈现出一派原始工业感的超现实主义荒诞。“偶人”们永不停息地改造自身并且开创一个“新地质时代”,类似愚人船中的幸存者们以末世狂欢来庆贺这个妙趣横生的时代到来。而旁边的”愚人船“装置载着影片中八个木偶,在机械传动装置的作用下,偶人们类似于谵妄症状般不停地抖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16a1e58065d56c364181844d522dd3b4.jpg

《飞蝇人生》People on the Fly,克里斯塔·佐梅雷尔Christa Sommerer,劳伦·米尼奥诺Laurent Mignonneau,电脑互动装置,2016,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0da1d0639439b0c1d7fb565355f5fa4d.jpg

《飞蝇人生》People on the Fly,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绕过“乐园”的背面,我们也许会像卡夫卡《变形记》中的男主那般忽然惊恐——在克里斯塔·佐梅雷尔和劳伦·米尼奥诺的作品中,每个步入展厅的观众化身为蝇,投影图像会随着人的动作或静止而不断变化,展现出人们日常生活的喧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6c4076e3ecec7add7f8d1502481efd08.jpg

《飞行世》Aerocene, launches at White Sands ,托马斯·萨拉切诺Tomás Saraceno,1080p高清单声道影像,画幅比例16:9,投影仪、镜头、扬声器,8分,2016,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cc5e51bdfcafe3a57cc72952961f2e17.jpg

《飞行世》Aerocene, launches at White Sands(静帧),图片由艺术家托马斯·萨拉切诺和飞行世基金会提供,飞行世 D-OAEC雕塑由克里斯蒂安·贾斯汀·林德赞助,影像由弗雷德里克·雅各布和安东尼·兰登制作

而同一时间,托马斯·萨拉切诺带领我们进行了一场逃离化石燃料的飞行。如今在110次系留飞行、15次自由飞行和8次载人飞行中,“飞行世”已经在空中无碳漂浮了7060多分钟,与全人类一同重新激活与大气和环境进行道德合作的未来共同想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eafe5c2029371738e12125a0fc5ebfbc.jpg

《目睹大爆炸》Beholding the Big Bang,亚瑟·甘森Arthur Ganson,电机、齿轮、混凝土,2019,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a2dc3ef72adf5fc929612804ba51732e.jpg

《目睹大爆炸》Beholding the Big Bang,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在展览的最后,发动机驱动着《目睹大爆炸》的一系列齿轮不停歇的运转着——从第一个齿轮开始转动,直至最后一个齿轮转动,其间需要138.2亿光年,这是对宇宙大爆炸以来宇宙年龄的估计时间之一,带领观众朋友们从更加宏伟的视角回望“人类世”的论题——我们需要谦卑的看到人类的渺小,亦需要有勇气创造无穷的可能性与多重的未来世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809a1356c374a430b2637cb909ab099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6b04537bf71995aea11cc5f71cf5b56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2a8c80551ccdffdf0aa8c4b184e0121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8a2bcdd1ad2d9d6c828cfd5b6d82dba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7a3189e50a57fffb0b3546e86ee36de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45f55b56a4f79541c63ad5881daaea5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4b3c6cc90586b1136964f8cbb073cb0e.jpg

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2f0c16bbb6c457779b13cac6cff81a2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2957e505b7cc7eb55d6b7f1093b73002.jpg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74990af45ea6373565ca2f66939470c0.jpg

从展厅到公共空间的不断生长

随着我们在展厅空间完成了无数次的“时空穿越”,德基美术馆关于未来的畅想也会不断生长。馆方将陆续推出由孙冬冬策划的“共同此地”(“Co-here”)与王郁洋最广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人造月》,将“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延展到更加广阔的公共空间,由内而外,呈现更加丰富的面貌。

这两个项目是自去年美术馆公共艺术区域开放“奈良美智:绿屋|橘屋”特别展出项目以来,又一次推出的两大重磅公共艺术项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7/e4058fc792d8ec20af1f182970cc81fa.jpg

​德基美术馆坐落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南京,在其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中孕育而成,拥有长达二十余年的中国古代艺术的典藏和研究脉络。而地处新街口这一中国最重要的商业与文化交汇之处,德基美术馆以一次次的文化形态的更新,见证着新型商业的可能性。德基美术馆历经两年升级改造重新开幕后进一步构建多展厅系统以展示自身典藏、研究及展览体系。本次“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是美术馆以当代艺术与科技之交汇、交融,在人类文明转型的关键时期,探索未来发展可能性的重要实践之一;也是对于“跨越时代与文化的边界”使命宣言的践行。

(责任编辑:孟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