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内涵丰富的威海巡展(下)
2022-08-11 16:22:32 未知
交流活动
(一)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交流活动
安徽是淮军发源地,也是中国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舰队北洋水师的主力军,100多年前,威海市刘公岛曾是清朝北洋水师的基地、提督署所在地,也是主战场,淮军将领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等在这里为国捐躯的将领,演绎了一个个浴血杀敌、誓死卫国的感人故事,谱写出悲壮的爱国主义篇章。
艺术大师赖少其与胶东抗战传奇英雄于得水在安徽结为儿女亲家,同时他们都与胶东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碧海丹心胶东行--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精品项目(威海)巡展”举办之际,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和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以“淮军”与“刘公岛”,以赖少其与于得水以及二人和胶东的密切关系为纽带,友好协商并确定建立“常年友好合作机制”,推动两地文化深入交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条件,开展更多样化、更有意义和更有影响的各类活动。
1.开展赠书仪式并签订战略协议
2.参观调研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二)参观威海市文登区红色场馆,开展党风党性教育
威海市文登区是革命烈士于得水的故乡。1937年,胶东特委的同志登上了天福山,在这里,抗战英雄理琪庄严宣布“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正式成立,并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的**郑重授给大队长于得水和宋澄。紧接着,于得水掏出**,向空中发出“天福山起义”的第一枪。
近年来,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与该地的红色场馆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共同弘扬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文化艺术。
1.天福山起义
(1)天福山起义简介
天福山起义,是胶东特委于1937年12月24日在威海文登天福山领导发动的一次抗日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标志着第一支胶东人民抗日武装诞生,同时也揭开了胶东人民武装抗日的序幕。在昆嵛山坚持下来的红军游击队参加起义,是天福山起义的一个重要特点。
(2)参观天福山起义纪念馆
▼王佛生主席为天福山起义纪念馆题字
▼于得水曾孙、赖少其曾外孙郑承麒在天福山起义纪念馆题字
(3)参观天福山起义遗址玉皇庙和胶东特委临时会址
2.于得水烈士
(1)于得水烈士简介
于得水(1906-1967),原名于作海,文登洛格庄人。1955年,被授予**,并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于得水7次负重伤、13次受嘉奖,身经百战、出生入死,他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是长篇小说《苦菜花》中于得海**、《山菊花》中于震海队长的原型。
(2)向于得水烈士敬献鲜花
(3)参观为纪念于得水烈士建设的“得水园”
(4)参观于得水烈士出生地洛格庄
(三)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向冯德英文学馆赠送《赖少其作品集》(全五册),宣传和弘扬赖少其艺术和革命精神。
冯德英先生是一位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作家,他创作了《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等多部艺术为人民的红色经典作品,描写了****时期胶东人民的历史及斗争生活,其中《苦菜花》中于得海和《山菊花》中于震海及桃子的原型,歌颂了胶东抗战英雄于得水及夫人吕凤斯等革命前辈。六十多年来,“三花”多次再版发行千万册,同时翻译成多种文字、改编成电影和电视等多种文艺形式广为流传,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典范,更是优秀代表!
冯德英先生生前与于得水、赖少其等交往密切,同时长期支持赖少其艺术馆的工作并多次应邀出席活动、赠送著作。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与冯德英文学馆相继建馆之后,发扬优良传统,交流密切,曾合作举办过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1960年3月,于得水(左)与冯德英(右)在南京合影
▼1980年代初,赖少其为冯德英题《每日煮书》
1.赠书仪式
2.参观冯德英文学馆
(责任编辑:宋立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