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现场 | 星空间刘鼎个展:在未来诉说当下的信使

2022-09-06 14:16:50 未知

刘鼎(艺术百科)常常把不同世代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作为自己的同行和朋友,向其学习,与之对话,互为信使,在对话和共情中编织一个有关意义之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209/028fe598ae5949c2cbccd8f96631f4a7.jpeg

刘鼎个展“信使”现场,星空间

2022年9月3日,星空间推出了刘鼎个展“信使”,展览连接了与艺术、历史、时政等各种相关的话题。刘鼎是一位当代艺术界颇受关注的艺术家及策展人,在他策划的众多重量级展览之外,他的艺术创作亦同样引发各种深思。

展览“信使”与一张缺席于展览中的作品《过明故宫所见》有关。

1910年5月,辛亥革命前夕,广州民主革命党人、同盟会会员、摄影家、艺术家潘达微(1880-1929)与好友樊增祥(1846-1931)、江孔殷(1864-1951)相聚南京,席间谈政事,感时怀。第二年春,广州起义失败,众多革命党人被害,暴尸集市,潘达微冒险前往收敛遗骸,江孔殷以威望担保,将他们安葬于广州黄花岗。《过明故宫所见》这一二开团扇面作于三人见面之际,正面为潘达微刻画的野草丛生、破败潦倒的南京明故宫附近的中山门城墙,背面为樊增祥题字,以诗书画的形式记载了大历史中三个个体的一段侠义之交。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209/8b68296892742e237054ff06768f50e1.jpeg

刘鼎个展“信使”现场,星空间

刘鼎倾心于这幅他未能收藏到的作品,是因为这件集画、诗、时政和人事于一体的作品承载了诸多与他相关的信息。对于他来说,这件作品就是一个穿越时空的信使。

作为当代人,他与这件作品,也与这件作品的历史语境产生强烈的共情。这幅充满忧郁的画面以景言情,以荒寂的城墙比喻画家眼中的祖国河山,诗意地传达变局之际人心的蛰伏和低落之感。这种感受可以代言刘鼎近年来的心迹。

潘达微之旧作虽然缺席此展,但它与刘鼎广泛浏览接触和深入学习的诸多古今中外的作品一起,通过各种无形的方式在场于刘鼎的创作和展览现场之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220f8136308aefa0942ff31c9ad86d3f.jpg

《献给情绪性舆论制造者的墓碑》 装置,铁、有机玻璃、纸  尺寸可变 2008

展览中最大的一件装置作品,是2008年的《献给情绪性舆论制造者的墓碑》,这是刘鼎艺术生涯中一件具有转折意义的作品。这件作品源自艺术家个人的一次被“攻击”的自身经验。2008年,在受到来自同行的网络攻击之后,刘鼎努力跳出个人遭遇的沉重,以此事件推动其探究潜在于攻击者意识的渊源。这不仅仅是他的个人遭遇,也是近几十年来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症候。他将思考的重点放在了理解自1980年代以来弥漫在中国艺术界的“西方影响的焦虑”的来源。经过数月的沉默与深思,刘鼎创作了一件既带有蔑视又显得自我克制的作品《献给情绪性舆论制造者的墓碑》,构建一个带有浓郁的象征主义意味的墓碑群,以此召唤暗黑和悲凉之境,表达个人的态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209/8641ee1641803f27f67b37c345bb05eb.jpeg

刘鼎个展“信使”现场,星空间

刘鼎相信个体的处境只是理解事物和历史的起点,应该始终将人处于考察的核心,但同时又应该将人置放在更宽广的历史和现实坐标中来进行侦测。

在这件作品之后,他的创作从借助文化研究的视野对现实片段进行描摹,转向对自己,对艺术,和对社会的思想探索。他从艺术和思想史的角度解码前辈和同辈人的创作和话语的内在动力,并转化为多样的表达。其根本是他意识到对自我的认识的迫切性,他专注于发展自己艺术的内在复杂性,从而超越肤浅的形式层面的理解。他也要着力在他的时代中开拓一个空间,让作品可以存在多重意义,而不被狭隘的认知所裹挟。

通过作品思考、铭刻现实与历史,包括寄身其中的个人遭遇和心境,这样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贯穿了整个展览。

1cecbe3f9458ff8ecc0bb72ce2081304.jpg

《就这两天》  综合材料  140 × 200 cm 2022

作品《就这两天》来自一张拍摄于2018年的照片。那一年,北京驱离流动人口,瞬间让许多人居无定所之际。刘鼎在四环外的一座立交桥下抓拍到一张流浪狗的照片,图像中有人在立交桥墙上用涂鸦写下“几个月就忘了”几个字。事隔四年后,现实的情形并未改观,刘鼎也未曾忘记这个偶遇。他把照片打印在相纸上,用暗黑色、涂鸦式的笔触覆盖其表面,使整个画面仿佛一个肮脏无边的暗夜。刘鼎把这张涂抹过的照片裱在一片银色的铝板之上,用钢丝球在上面划出“2018年2月”,也即是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刻。拼贴和涂鸦,仿照的是无名氏在立交桥下留痕的方法。抓拍、粘贴、任意的涂抹和留痕,这些带有随意性的表达形式贴切地描述出了人在社会中浮萍般的生存样式。

在刘鼎看来,创作比艺术媒介本身的特质或者建立某个形式特征复杂得多,创作要与生活达到几近同一,都是内在于生命的实践。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刘鼎没有把他的绘画看作绘画本身,也不必纠缠于运用哪种媒介进行创作,它们都仅仅是抵达艺术的条条大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770eb909bf3dd35c23be6b9fc11a61ca.jpg

《夜的世界 01》  纸本综合材料  54 × 38.5 cm 2021

创作于2021年的作品《夜的世界》借鉴了电脑识别图像的方法,以图像堆叠和图像破坏的视觉方式,在纸上形成多层空间并存的视觉感受。涂鸦式的画面中暗藏了变化多端的精灵与题记式的经文片段。这些出自金刚经和莲华经的佛经经文是对多种世界和经验的描述:声音的世界、心灵的世界、颜色的世界等等。这些描述让人们超越即时和眼前的经验,获得一定的超越性的视角来把握个人的存在。刘鼎在画中转抄这些字句片段,既将它们作为图像的构成,也借助它们来传递意义。

在刘鼎的创作中,诗歌和艺术的实践并不是现实结束的地方,而是行动开始的起点。即使是身处一片暗灰的世界,他也要深切地体会它,予之以恰切的表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079bbac11788f0f5e4ca2df4134388ea.jpg

《十字街头的信使-解冻》 纸本综合材料  111 × 78 cm 2022

作品《十字街头的信使-解冻》(2022年)中,他描绘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摇晃和开裂的世界的中国文艺家们,让他们站上证人席上,借助他们在彼时写下的诗句,来佐证和代言今天同样风雨飘摇的世界。当下的世界图景通过新闻图像进入刘鼎的拼图之中,但又即刻被他用电脑和手绘的线条、色块、图案、涂鸦等覆盖、遮蔽、掩映其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209/298cfe91009f7bb1f9da6604197995a7.jpeg

刘鼎个展“信使”现场,星空间

这是一个人人都可能成为证人、受害者、被告者、辨护者、陪审团的时代。这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介入现实的内在动力:对于政治、诗歌、艺术和信念的思索不是一种浪费,而是为寻求本质进行的自我集结。在对意义的建构中,这些创作超越了形式本身,成为内在于生命的语言。也基于这种超越性,这些作品本身,也将成为在未来诉说当下的信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209/cfaaebdc3a8078ccf3865ea627463ab7.gif

刘鼎个展“信使”

艺术家:

开幕:2022.09.03 15:00

展期:2022.09.03 - 2022.10.07

关于艺术家

刘鼎现居北京,是艺术家和策展人。他的艺术创作与策展实践从思想史的角度将历史与当代进行有机连接和多角度的描摹与凝视,以多重线索展开对中国艺术的主体性叙述。刘鼎曾参加过釜山双年展(2018)、银川双年展(2018)、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15)、亚太三年展(2015)、新奥尔良双年展(2014)、上海双年展(2014)、台北双年展(2012)、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馆(2009)、首尔媒体双年展(2008)和广州三年展(2005)。2022年,他出任2023年横滨三年展艺术总监。

他的作品也在国内外艺术机构和美术馆中广泛展出,其中包括意大利都灵里沃利城堡当代美术馆(2020)、维也纳应用艺术博物馆(2019)、柏林世界文化宫(2018)、汉堡工艺美术馆(2018)、悉尼4A艺术中心(2017)、瑞士伯尔尼美术馆(2016)、台北关渡美术馆(2016)、香港Para Site艺术中心(2016)、北京红砖美术馆(2016)、西雅图弗莱艺术博物馆(2016/2012)、日本广岛当代美术馆(2015)、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博尼范登博物馆(2015)、纽约MOMA PS1(2015)、伦敦泰特美术馆(2013/2012)、台北市立美术馆(2012)、广州时代美术馆(2012/2011)、德国卡尔斯鲁厄ZKM新媒体艺术中心(2011)、北京伊比利亚艺术中心(2008)、比尔PasquArt艺术中心(2008)、巴西圣保罗国家美术馆(2008)、英国特纳美术馆(2008)、布里斯托阿诺菲尼艺术中心(2008)、奥地利维也纳艺术馆(2007)、挪威奥斯陆阿斯楚普费恩利现代艺术博物館(2007)、上海当代美术馆(2006)、旧金山LuggageStore艺术中心(2006)、意大利都灵山德雷托·雷·雷包登戈基金会(2006)、韩国首尔市立美术馆(2006)和广东美术馆(2003)等。

近年来,他的作品被意大利都灵里沃利城堡当代美术馆(Castello di Rivoli Museo d'Arte Contemporanea)、意大利波尔查诺博岑美术馆(Museion)、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博尼范登博物馆(Bonnefantenmuseum)、挪威奥斯陆阿斯楚普費恩利現代藝術博物館(Astrup Fearnley Museet)、美国西雅图弗莱艺术博物馆(Frye Art Museum)、德国汉堡工艺美术馆(Museum für Kunst und Gewerbe Hamburg)、香港M+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德国柏林戴姆勒基金会(Daimler Contemporary)、稀客收藏(Uli Sigg)和澳大利亚悉尼白兔基金会(The White Rabbit Collection)等机构所收藏。

自2011年以来,刘鼎与卢迎华共同策划了一系列展览:“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I、II”(2011,2013年)、“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2012年)、“从艺术的问题到立场的问题——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回响”(2014年)、“‘新刻度’与钱喂康——中国早期观念艺术的两个案例”(2015年)、“沙龙沙龙——1972-1982年以北京为视角的现代美术实践侧影”(2017年、2020年),“工厂、机器与诗人的话”(2019年)、“巨浪与余音——重访1987年前后中国艺术的再当代过程”(2020年)、“巨浪与余音——后现代主义与全球80年代”(2021年), “万言亦无声——生活的学术价值”(2021年)和“笔记——来自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2022)等。他合作撰写与编辑的出版物包括《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小运动II: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Walther Konig,2013年)、《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岭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个体经验:1989–2000年中国当代艺术实践的对话与叙述》(岭南美术出版社,2013年)、《暗礁:前传》(Bonnefanten美术馆,2016年)、《沙龙沙龙:1972-1982年以北京为视角的现代美术实践侧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9年)以及《我在哪儿错过了你》(上海商务印书馆,2019年)。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罗书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