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 “为新时代人物塑像”教师节专场活动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2022-09-09 15:22:35 未知
金秋溢彩,丹桂飘香。在第38 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中国美术馆联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举办“为新时代人物塑像” 教师节专场活动。
活动现场(图 | 王丽静)
这是中国美术馆雕塑工作坊第18 期主题活动,也是连续第五年与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合作举办教师节专场塑像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优秀教师代表有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康绍忠,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粉霞,全国师德标兵、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
活动现场(图 | 王丽静)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出席活动并先后致辞。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小学校长李雪梅,中国美术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百成出席活动。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燕东升主持塑像活动。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辞(图片来源:中国美术馆)
吴为山在致辞中表示,“为新时代人物塑像”是中国美术馆的公教品牌项目,五年多来产生了一大批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雕塑作品。中国美术馆通过这一活动自觉地践行“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一系列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文旅部的大力帮助,我们十分感谢。同时,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对该活动给予了极大支持,这是为教师塑像活动得以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受邀参加塑像活动的3位人民教师代表为人民教育事业倾情、倾心、倾力,值得歌颂!参加塑像活动的艺术家来自中国美术馆雕塑创作班,首要的就是探讨如何用艺术更好地服务人民,艺术家用雕塑这种十指连心的艺术语言方式表达对人民教师的崇敬,他们在塑造教师代表形象的同时,也在实现自我艺术理想的升华!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致辞(图片来源:中国美术馆)
任友群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美术馆每年在教师节期间举办为教师塑像活动具有特殊的意义。今天受邀参加塑像活动的3位教师代表都是今年当选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分别来自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他们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他们各自所在教育领域的光荣代表。我们也希望全社会继续关爱教师、尊重教师,切实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祝全国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节日快乐,祝中国美术馆“为新时代人物塑像”教师节专场活动越办越好!
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燕东升主持活动(图片来源:中国美术馆)
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代表塑像的3位雕塑家是来自中国美术馆雕塑创作班的周阿成、王超、庞玉婷, 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小学的10 名少先队员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代表佩戴红领巾,献上鲜花并在现场观摩写生。
活动现场(图 | 王丽静)
至此,中国美术馆“为新时代人物塑像”已为43 位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军人和教师代表塑像,其中优秀教师代表15人。活动通过艺术创作与公共教育相融合的方式讴歌先进人物,弘扬时代精神,用艺术的语言为人民抒写,为时代放歌,讲好新时代先进人物的故事,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活动现场(图 | 王丽静)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代表简介
康绍忠(图片来源:中国美术馆)
康绍忠,男,汉族,1962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坚守在农业科学教学一线,组织全国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和课程体系建设,创建了“五链环”一流野外综合实训平台,创新“四融合”高素质人才培养的“8858”模式,培养了一批知农爱农新型优秀人才。他创建了作物节水调质高效灌溉理论与技术体系和旱区流域尺度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模式,建立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促进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绿色发展。他长期帮扶西北旱区边远农村教育,资助了河西走廊贫困地区建设7所希望小学。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荣誉。
李粉霞(图片来源:中国美术馆)
李粉霞,女,汉族,1976年2月生,中共党员,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她是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连续四届参加数控技能大赛,取得全省数控铣工职工组第一名。她潜心教学,重构课程体系,实施“项目化+思政化+信息化”教学改革,打造有趣、易懂、接地气的课堂。她因材施教,建立“传、帮、带、练”四级培优机制,探索出“分梯次、能力递进”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她注重团队建设,构建“帮、练、赛、聘”的教师培养模式,创建逆向工作室,练就了一支优秀的职业教育创新团队,开发实训项目服务企业。曾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山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李粉霞(图片来源:中国美术馆)
杨瑞清,男,汉族,1963年6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教师。41年他始终如一,坚持扎根乡村办教育,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走出了一条现代乡村学校独具特色的时代新人培育之路。他两次拒绝进城工作的机会,他创办的行知小学从一所简陋破旧的乡村小学发展成为集幼、小、中和教育实践基地为一体的集团化现代学校。他将教学改革从教室延伸到了室外,创建知行教育基地,把乡土生活作为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学生校外活动、劳动实践、生态教育模式。他在从政与从教之间选择了从教,只因放不下村里的孩子和自己的教育理想。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等荣誉。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