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存:尚扬的意义
2022-09-13 15:36:31 余世存
一
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尊称尚扬。但一想到“尚老”“尚扬先生”这类称呼,熟悉的朋友一定乐不可支。这不是尚扬的品质,尚扬就在我们中间,他甚至就是我们自己。尚扬穿越了年龄,不用说更穿越了时代。
在数代人都被时代烙印,都沉浸于时代的热闹中或沉没于时代的洪流中时,只有少数老先生们穿越了时代。比如刚去世的余英时先生,仍健在的许倬云先生、江平先生、资中筠先生、钱理群先生等人。在这些老先生中,作为艺术家的尚扬是独特的。
尽管有人断言当代的文艺作品在质量上已经“超越”了民国,但当代文化人的人格气象、作品功德似乎难以超越民国。因此,他们的才学和识见,尽管多值得尊重同情,但如用周有光先生的话,“你们活的时间还不够长。”人阔变脸,今是昨非者还没有活到最好,悲观者也好,轻浮者也好,入时者也好,都还没能穿越时代的天花板。
但如果一定要等待时间这样的主宰来审判、成全、安慰,人们就未免活得过于胆怯。确实,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的法庭,不仅世道人心自有公正,甚至独立的个体本身就可以自作元命,不依傍万有而自我立法或变法。因此,每一代人中,都有这些非凡的个体,承担了人性真实、人性良善、人性美好的天命,他们存在的全部价值,在于让我们明认人类的本体之善,以此检验真实世界的成色和人性变异。
二
尚扬创作《董其昌计划— 29》 2010年 尚予 摄
尚扬的艺术已经为很多人谈论,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大艺术家。但在我的印象中,尚扬还有很多方面值得宣扬。其中的一些甚至比尚扬的艺术更重要,或者说正是它们构成了尚扬艺术的生命。
一般人都听过尚扬讲的段子,但很少有人理解那些段子的价值,很少有人理解尚扬讲述的意义。有些人甚至质疑过尚扬讲段子的意义。因此我一直建议有心人去整理、记录尚扬讲段子的音像,以留存文化史上罕见的,又极为重要的人文事件。
在文学的意义上,尚扬的段子可以比拟现代世界早期的那些人道主义作家们的观察,如莫泊桑、契诃夫、鲁迅们的作品。在影像的意义上,尚扬的段子可以比拟现代表演艺术家卓别林等人对世道人心的观察。尚扬的段子有二三百个之多,多是小人物、普通人物、大时代中的小细节,这些小人物迟钝、势利、自以为是、投机、被操纵、被污染、被侮辱,这些小人物活得辛酸、是非,但也绝不缺乏是非、公义、人情和趣味,这些小人物的遭遇跟莫泊桑、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并无二致,跟卓别林表演的普通人并无差别。这些小人物跟鲁迅笔下的阿Q、祥林嫂、闰土们一样。
尚扬在讲这些段子时,常常把听众逗得大笑不已。有些段子重复多次仍能吸引大家,如同上述作者的作品和电影让人百读不厌一样,因为小人物一旦不得不把自己的人·性置入一个尖锐的情境之中,小人物的历史就成了时代社会和他自己的“高光”时刻,这个段子就成了吸引人心的命运历险,是人物性格的时代“变形记”。这里并不是说有什么让人惊艳的悬疑,而是人性从叠加态进入到坍塌态,那样丰富的心灵、精神和身体,居然就形格势禁,只能演就自己被分配的角色。那样的角色多半如木偶,如纸人,如小丑……我们笑得已经很少含泪,我们甚至笑得不再悲悯,因为我们自己也在一种坍塌态里而无自知。
尚扬很少笑,他总是一本正经地讲述,只在段子讲完才会应和听众们的笑声笑一下。当然,尚扬的讲述不是以听众欢笑为目的,很多次,他的讲述都让人慷慨、入戏、深思,甚至“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在多次听尚扬讲述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我们可能不配做尚扬的听众。当然,尚扬又不得不以我们为听众。只有我们一遍一遍地参与他的段子,尚扬记忆中的那些人物,那些瞬间才是活着的。尚扬的意义之一就是要让这些人物和瞬间活下去。
尚扬自己没有写下来,如果他能写下来,那将跟鲁迅的作品相映生辉,跟莫泊桑、契诃夫们的作品相映生辉。尚扬是以说书人的形式呈现了跟作家们相同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当代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它跟体制化的相声、市场化的脱口秀完全不同,它的生命形态更近于宋元以来民间的说书人。尚扬的段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比拟明清之际的柳敬亭,都有家国之痛,都有沉浮,都有人性的锻炼和沦陷。柳敬亭说书,由技进乎道,以至于当时一流的精英之士或说实力人物如左良玉都是他的知己,而一流的文化人物如冒辟疆、钱牧斋、吴梅村等都跟他有着交往,黄宗羲更为其立传。因为在时代难立文字或文字泛滥的情境里,教外别传的说书才是明心见性、才是传灯传法最好的方式。
当然,尚扬没有“柳敬亭计划”。一些朋友曾想把尚扬的“说书”记录下来,也没有实现。正如柳敬亭的说书只存在历史的记忆里一样,尚扬对时代沉浮和个人命运的讲述也只存在朋友们的记忆之中。
三
但尚扬有“董其昌计划”。董其昌是传统中国最后一位有文化身份意识的书画大家,每一时代的中国书画以及有史以来的书画历史,都是局部的、有限的、碎片式的存在,只有少数勤奋而有自觉的才士才能集其大成,将其拼凑出一个个尽可能完整的轮廓。董其昌就是这其中少有的一位。中国的山水画在董其昌那里有了南北宗的名份或说意识,他的勤奋、工夫、视野、交游都是少有的,因此能够登堂入室或“登泰山而小天下”,他看山看水足够灵敏。董其昌对文人书画的贡献可与王维、苏东坡、赵孟頫等人并列,以至于在董其昌去世八年后,明王朝已经被入关的清政府挤压到江南一带成为“南明小政权”了,南明政府仍授予董其昌与赵孟頫相同的谥号“文敏”。
但董其昌的局限是显明的。他为后世提供了剖析绘画的哲学观念,他以禅喻画提倡文人画,强调画家的道德修养及思想境界,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南北宗论”同时也助长了绘画上的宗派之争,存在着明显的负面影响。在“五四”重估传统文化价值的思潮推动下,董其昌和他的南北宗论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尖锐的批判。徐悲鸿就曾经说过,“吾尤恨董断送中国画二百余年,罪大恶极。”
新文化运动的现代视野毋庸置疑,新文化运动虽然重估过甚至低估过传统文化中的人物,但对传统人物并非抱有偏见,对传统人物并不苛求。新文化对屈原、陶潜、李白、杜甫、苏轼等文化人物抱持最大的敬意,对董其昌同时代的人物如李贽、汤显祖以及其后的人物曹雪芹等抱持极高的敬意。董其昌在自家文化格局里德高望重,惊艳一时,但一旦加入新文化的视野,他的短板就立刻显露出来。
即使撇开新文化的视野,以传统文化演进的边缘地带、出位之思而言,董其昌也是有问题的。传统中国的书画有历史的分殊固然不错,有南北的不同也符合事实,但董其昌没能意识到他和他的时代需要寻找出路,需要镕铸古今南北。王阳明、李贽们的突围,汤显祖、徐文长们的理想,即是时代精神的表达。但董其昌的感觉过于细腻,反而对这些原创性的人物思想缺少足够的感知;他的视野足够开阔,一旦有“选择性失明”更为致命;他对艺术细节的发现和印证也过于自得,以至于在由他等人担当总结传统中国艺术的任务时,难以提供丰沛的精神能量。康有为一针见血,在他看来,董其昌“虽负盛名,然如休粮道士,神气寒俭。若遇大将军整军厉武,壁垒摩天,旌旗变色者,必裹足不敢下山矣”。如把这里的董其昌当作隐喻,指代晚明社会的精神气魄,把大将军当作关外的满清铁骑,可以说这句话既是历史的事实,又是文明和个人的悲剧。
《董其昌计划-26》 布面综合材料 360cm×290cm 2009 年
尚扬将其作品命名为“董其昌计划”,是艺术史上一个天才的发明。董其昌没能意识到的中国艺术的功能、体用,在尚扬那里有了展开。沉浸于传统艺术而难以突围,难以生长的人的问题意识,在尚扬那里有了直观的形式,有了目击道存的效果。现代艺术跟中国古典艺术如此具有了关联,更重要的在于,尚扬以其现代眼光在救赎山水人心,将中国山水或艺术山水推进到一个消费文明之后的坏空阶段,以此吁求一切观者能够观乎天文人文。
《董其昌计划— 29》 布面综合材料 218cm×506cm 2010 年
尚扬跟董其昌有诸多不同。董其昌是体制的、传统的、文化的,尚扬是边缘的、现代的、生活的,尚扬也许没有董其昌那样对一种文化有广大精微的了解,但尚扬对现代生活有一种坚实的坚定的个人眼光和德性维度。在很多人眼里,尚扬是新的,这个新有着他对艺术前沿的汇通;在很多人眼里,尚扬又是前辈、老辈人,这个老辈则是指他有民国人物乃至传统人物的德性操守。在古典艺术已经成为历史,当代文化艺术为市场、政治和科技等力量左右的时候,德性世界无疑是自救救人的少有的依靠。
四
跟当今的不少老先生也有不同。很多人一旦功成名就或德高望重后就进入“二手世界”生活,日常的交往和信息都是“二手”的。尚扬始终在社会层面生活,他的读书是一手的,他甚至把认为重要的书如潘恩的《常识》买来送给朋友;他的信息获取也是一手的,这当然有甄别的麻烦,有些媒体朋友就教过尚扬老师如何鉴别真假信息。但一手生活的可贵在于,我们在其中触及到真实的世界,我们当然痛恨假冒伪劣,但我们不需要有人充当我们的保姆,或把我们当作有待保护的需要隔离的,我们不需要有人做我们的保护神。尚扬的一手生活,使他跟很多同行,跟绝大部分精英或成功人士有了距离,同时,他数十年来保持着跟思想界、青年朋友的交往,所有这些生活,使他的思想一直保持着理想的、人道的、审视的等最纯粹最良善的生命力量。
《白内障-4》 综合材料 184cm×92cm×78cm 2017年
不过,个人的功德在当代受到多重因素的阻击。当代文明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险难而又虚无飘渺的阶段。现代化早期的乐观、希望已经成为过去,政治的沦陷、资本的贪利、技术的游戏,以及互联网乃至星际航海时代的冒险,让海盗们、政客们、商贩们联手把个体生命推到一个个被喂养、被收割等等的消费模式之中。文明的时间功能退居其次,一切都在空间、现实存在中兑现或消费,人的生存成为由文明给定的消费投机模式。
尚扬和我们都属于这样的时代,我们甚至都因为生活而以身检验这个时代。但这同样的吃瓜、同样的勇于不敢为我们积累了丰沛的生命能量,这些能量有能力命名、有能力审判,只是这些功德还没有机会穿越时代的荒凉。尚扬和一切个体的功德需要更柔弱也更坚韧的心智来相信文明的真实不虚,是的,我们相信我们并不渺小的存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
在我遇到的老先生中,李慎之先生、何家栋先生、张思之先生等人都是没有架子的,没有等级观念的,他们跟年轻朋友一起没有了年龄、地位的差异,只有在场的碰撞、分享、愉悦。但这些老先生中,大概只有尚扬先生的姿态是最低的。
所有见过尚扬先生的朋友,一定会对尚扬端茶递水照顾人的行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在场年龄最大的,但他总是照顾大家,为大家倒茶,给大家递上水果、点心。即使他不是主人,他也始终在给大家提供服务。我们跟尚扬一样随性,但我们都没有做到像尚扬一样照顾人。尚扬是大艺术家、大学问家,但他每次都是倾听的姿态,他让每一个言说者都自在、都愿意做最好的表达。
我在很多次在场的见证中都被尚扬感动。如果说姿态,尚扬的姿态是最低的,他的行为没有丝毫的做作,一切都是发自肺腑。尚扬总是能让我们后生晚辈受用或受宠若惊。
汪民安、胡赳赳、余世存、尚扬。2016 年
这是修行者、得道者的力量,生命本为至大至刚之体,显用之际柔弱、认真、坚定、绵绵不绝;生命本为种子之仁,显用之时博爱、布施、担当、慈悲。跟董其昌在书画中表达出的细致、机敏不同,尚扬是在人生中示现了生命的善和坚韧。尚扬的行为,是个体乃至国家等文明单位之间相处之道最好的表达。如《法华经》中所说,“不轻后学”,如孔子所说,“后生可畏”,如老子所说,“或下以取,或下而取”,下人下士正是文明自处、相处的至上之道。文明从来不会自居上流、上风,不会自以为是,而是以种子的仁爱去接纳甚至取悦世界。如此,种子才能不舍一切的阳光雨露,做到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才能一念三千,成为文明和世界本身。
我年轻时写诗颂扬过甘地,“他骄傲的灵魂站得最低,失败是不肯放弃。”穆旦则称道甘地,“痛苦已经够了,屈辱已经够了,历史再不容错误,他是指挥被压迫的心,向无形而普在的物质征服。”……一切有爱的文明个体都如此,甘地如此,尚扬如此,当代的文明网友如此。当代网友们,在文明的移动互联上有着大分裂、大冲突、大重组,但跟一切自居上流上风的强者成功者不同,文明网友总能立足于自己的、世道人心的基础,而发出当代社会最重大的吁请:“弱弱地问一句。”
是的,如同现代化早期的“狂人”面对历史强大的惯性力量所发出的质疑,“从来如此,就对么?”今天,全球化时代的国家社会,在政治、经济、科技乃至帮闲帮凶们的合围中,正在格式化我们的山水家园、我们的生活和语言,但网友们无数次地只有一句,“弱弱地问一句”。在某种意义上,尚扬的艺术,就如其人生一样,就是这样的一句。
六
栗宪庭书赠尚扬:《山高水长》 纸本、墨 193cm×35cm 2021 年
尽管前有尼采、今有胡赳赳等人一再张扬说,要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自己的时代;但时代仍在当代人身上打上了烙印,更多人已经沉沦于自己的时代。天地不交,日月远行,众生无命,三观尽毁或随时被选用消费,历史缺少承担,未来飘忽不安……
跟大多数人不同,跟年轻朋友不同,尚扬有过80年的人生,经历了近三世的变迁,一些人生存的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在他那里一以贯之。他比很多艺术家见过太多时代或世道的把戏,他的艺术能够穿越三世,在于他生命底色的人道主义和奉献服务精神,那是我们人类文明能够延续的基础。这样的生命成绩能够感应天地,能够为己为人正位凝命。
三世的演进,当然有着短暂的春暖花开。一如这个大冬天是百年来多个春天演进的叠加态,无数人在其中猫冬、纵欲、贪痴。尚扬善用了时代给予他的方便,不仅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其人道思想,坚持其问题意识,坚持对时代的打量,而且在艺术表达上登堂入室。那些在所传闻世、所闻世即已沦陷的艺术工作者已经渺无踪影,但尚扬的工作却让他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了意义,甚至指向未来的精神,随着时间的厚积而不断给早年的人生赋予了力量。
这样说,当然有着巫师的嫌疑,如果用拭目以待或让历史检验一类的话语也过于虚诞。吾人言词或艺术的表达,在当代如此艰难或严重。但在为尚扬祝贺的时候,存在的诸多理性必须给人生的信念让出位置,人生在吾人心中仍是一个重大的字眼,是“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忧患、敬畏和慈悲。跟一切当下的生存模式不同,我们在介绍尚扬时有着由衷的生命喜悦,有着真实的生命荣耀,因为我们这样行动,也就这样审判,也就这样宣告人类的本然之善。正如诗人在最黑暗年代相信的,他有责任评述“遥远而又恍若眼前的那些年月”,“那些岁月一去不返。我们的父辈和祖先也已长眠不醒。但在百花盛开的时候,我可以预见,他们的价值观念一定会复苏。”
以此为尚扬贺!
2021年10月霜降写于旭辉
(责任编辑:任建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