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 | 三重阶:中国手工艺的当代预言

2022-09-22 08:18:30 邹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a20d1f7a0b4c97942e4f6a54af92b0bf.jpg

撰文 | 邹萍

2022年中,“三重阶”第二回在杭州开启。

相较两年前的首秀,其思忖更深,范围更广,也更聚焦个体的能量场。

综合现场、作品、艺术家、策展逻辑、文本讲诉、研讨主题等线索,可知这个聚焦当代手工艺的展览不止于展。

换句话说,它是因手工艺而起,却希望落于更阔大的“民生”。

这确实充满想象。

意象背后的持续发问

“三重阶”三字源起《古诗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核心指向的是传统与当代间反反复复的纠缠关系。如今,被用于手工艺的当代语境,暗指诸多千丝万缕的情怀与思虑。

“如今,当代手工艺前所未有地‘热'。”刚从几大博览会现场回来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馆总馆长、展览总策展杭间坦诚面对此“兴盛”之局,却也更纠结手工艺与美术、设计、时尚、生活等世界的关系,这份情绪正持续通过“三重阶”发问。

第二回,其选择的三重逻辑是:手工艺与科技、手工艺与艺术及手工艺的自我破局。这构成了展览的三个版块:“遗所思:科技时代的功能实现与技术转向”“忽如寄:装饰艺术还是‘纯艺术’的工艺”“道无因:手工艺的当代重构”。对手工艺文化在地性关联与特征成为本届的内在转变。超越作品本身的逻辑线索不断衍生出新的创作、思想与精神以及价值判断之问。

对此,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馆副馆长、民艺博物馆执行馆长连冕有同感:“第二回‘三重阶'比第一届‘三重阶'。有更大的蜕变,在思想性上关注了非常多的问题,在艺术性上也有质的飞跃。”

因此,这些“发问”,最是珍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27ee1758dd3a1ac7e8064ec78838e7d2.jpg

第二届“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座谈会现场 嘉宾合影

“生活方式的变化与科技的发展,导致了一些功能与形态的变化,使传统的一些器物失去了作用,或由新的材料取代,但对于功能性的要求未发生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展览策展人吴光荣观察到,最先提倡全手工成型的宜兴紫砂至少在1972年很多生产就已达到半机械化,之后消失再复兴,“今天科技进步越来越明显,这是无法抵挡的。作为艺术家来说,怎么用科技去发展手工艺,这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加过两届“三重阶”的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吴腾飞深谙东阳木雕家具行业的当代危机,“我个人认为是对未来市场需求、未来审美以及理论认识上的不足而导致的。这个行业最缺乏的是设计与创新,手艺人缺乏审美的认识。从技术到艺术的转变是‘三重阶'发展的思潮,不仅是我们木雕家具行业,传统行业都需要面临‘三重阶'的问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6b4431f7d4c9dc48d156829e4d9ea4ba.jpg

第二届“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座谈会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毕业的方成哲也敏锐意识到类似困境:“技术一方面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限制了很多东西。”智能时代和数字社会的现实,需要的精神生活是什么?当功能优势和材料优势不再,那传统手工艺的优势在哪里?“我认为手工艺方向应该更加注重手工艺术审美的重建。”

面对热闹非凡的元宇宙话题,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范炜焱虽参与过有关项目,“但这类作品与工艺美术彼此无关,它是商业的一种操作方式。”他们却也同时进行着缂丝虚拟仿真的研究课题(当前仅是体验状态),即通过计算机技术把缂丝全部分解重构,让学生利用鼠标互动方式来尝试制造缂丝,“真正的手工艺者还是要与材料、工具产生联系,在触摸真实的相互作用时会迸发新的灵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5b459480a95f8a3fca3ab5caa9510735.jpg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馆总馆长、展览总策展杭间(右)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馆副馆长、民艺博物馆执行馆长连冕

“无论是装饰艺术还是‘纯艺术'的工艺,我们对于材料的情感很复杂,既想拥抱,又想逃离。”深入研究陶艺和玻璃艺术的高俊杰则强调相较“将重点置于手工艺是否应该去拥抱数字并进行技术提升,我更关注数字的手工和手工的数字这两个问题,这也是手工艺在当下避免不了的问题。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陆斌同样对身份定位有疑问。在他看来,当代手工艺在传统手工艺和当代艺术的夹缝中被双重排斥,因此当代手工艺的重构应该回到原点,从“用”字出发,延伸并跨入数字时代。

诸问背后的诘难之果

这些反思源自个体但非仅为个体。

早在1986年,杭间就通过刊发在《中国美术报》头版头条的《对“工艺美术”的诘难》一文直击困境所在,后又在《“工艺美术”在中国的五次误读》一文中明确指出百年来有关“工艺美术”的五次“误读”:“…而面对‘阅读'所在场域的复杂因素,‘自觉误读'比起原作及其误读更具有行为过程以及在地的合理意义,因此,对‘工艺美术'的误读实际指向一种建构,而这正是‘现代性'问题在当代的重要策略。”

这其中对手工艺概念的“误读(misreading)”并非单线,而是错综复杂。此现象的背后,正是中国百年变迁中各种试错和择路时带来的劣势影响。它们的诞生是必然的,但并非必然合理。二十一世纪前期,在全球疫情的催化下,其与中华民族沉淀几千年的悠久文明不可避免地激烈碰撞起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2a85eda49de9af7bfa8101dc3644466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cada0fb49ca0abe5b61560d322a588d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a5aa62ba30341b0a318a8613f0daa59d.jpg

第二届“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现场

当代刺绣名人梁雪芳便是这段历史的绝佳代言。1965年出生的她自幼随母学刺绣,后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文霞和清华大学林乐成,进行纤维艺术研究。从手工艺到当代艺术、时尚生活,她的感悟既深又独特:“我觉得传统工艺从广义上讲不仅仅指刺绣,也可以指书法、国画等。它们所面临的危机主要来源于时代的迅速变化,而人们内心的需求却没有改变。”的确,传统精神与当下从未远离。毕竟今天的身体、心智和情感与古人相比并没有什么本质性的超越。

这次“三重阶”,她和艺术家宋振联手呈现了结合装置和影像的刺绣作品《去留无意》,轻盈美好间恰当链接着传统与当代:“传统与我们当代枝繁叶茂的‘树'是没法分开的。传统有如树根,根深才能叶茂,根如果没有扎进土里、扎到深度的话,叶是不会很茂盛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9cf4859ed48ec59e3256d19470d4697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8cbb57861d307c3508260e57ff8a511a.jpg

第二届“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现场

传统领域亦在变化。自幼随母舅-著名唐卡画师兼泥塑师诺桑先生入门习画、后入拉姆拉措唐卡学院深造和教学的嘎玛旦增则在本届“三重阶”中呈现了消防主题的唐卡,融合了画师多年对唐卡绘画的理解并逐步深入研究,以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将当下生活的细节呈现在大众面前:“这是一种突破,我们希望现代唐卡如同西方的文艺复兴一样,冲破宗教或其他的束缚,能够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的艺术,从而为新时代推动唐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及示范作用”。

而喜欢研究器皿的王克震现任南京艺术学院金属工艺专业主任,这位当代金属艺术思考者不单聚焦器的外观、功能,更多关注于器的精神性。他从不避讳金工艺术的当代困境:“科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确实对传统的手工造物领域存在着冲击,同时也对从事这个领域的艺术家、匠人群体有着新的挑战和要求,造物的方式在不断革新,但大家也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多元化的考量,但最终对作品的完美诠释才是‘守艺人'的初心”。而他,不仅是“三重阶”的参展艺术家,也是策展人之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8f94946bb410d1dc4e28f26ee5577de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94bfa3113d0538c5022a00808723df1c.jpg

第二届“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现场

若说以上均为创作、题材等方面的“变”,那么范炜焱的实践则展现了当代手工艺另一种“变”的可能路径:凭借在爱马仕集团总部工作的经验,他对“文化”于生命、生活的浸润性、重要性与致命性有了不同感受,更藉此对缂丝产生了奇妙的情感:“手艺的生存基础是人类活动。因此在缂丝创新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的困难在于传承人现代文化观念的转变。”于是,他逐步借力工业化产业力量,把缂丝合理融入现代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体系,构建独具高附加值的本土品牌,或许是一条值得探索并改善“遭遇”的路径。

回返溯源还是跨界破局?

困局之势和未来之谜,联手为手工艺的当代性打造了危机共存的情境。是打破重组,还是本就相依而存?是跨界求生,亦或早就藕断丝连?

或许,均非根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重回手工艺美学的本质就是重回‘材美工巧',在合成物质极其丰富的今天,那些天然的美材工匠赋予特别的意义,犹如黄昏时漫步在雾霾里的孤独者手里的握玉,不是一种美好的占有,而是一种存在的安慰。”

杭间此番话早就点破了迷津。

手工艺,本就与生活文化紧密相连,进而深度关联着人性。其复杂性地折射了土地、人、生产之间的关系,通过消费和流转,在纵向历史和横向生活中延续,在物品、人和集体及世界之间建立活力洋溢的关系网。

H6WuRnV06IecLL3deswn2LWlNyKjGEfdpxO5Q5yl.jpg

jzSq9nnq3ENUJwTgSP519o6jzFxEvLv0v0137lKW.jpg

EqAVhyS1tAOhME7ZCJM63PnizeWwlnwxTPGhakVe.jpg

第一届“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现场

两年前,“三重阶”有过思虑。两年沉淀后,“我们从‘民生’角度,讨论当代手工艺的价值观,并试图建立手工艺‘结构’体系”。总策展人杭间期翼再次从“功能”和“有用”来重寻“作品”的价值,“‘承接’是我们对中国当代手工艺术发展的总体判断,三重之‘三’,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式的‘多’,并非一定是三条道路。另外,除了多,其实还包含着一种预言式的情绪——对由于科技快速发展手工艺术总有一天将会彻底‘变化’的忧愁……于是,第二届‘三重阶’我们也从选择‘人’(艺术家)重新开始,我们不是选择适合意图的作品,而是追寻人在技艺和材料上的精神世界。”

“三重阶”一直将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作为自己的发声地。

这里的“民艺”,采纳的是柳宗悦“民艺”之概念,本核非“民族”或“民间”而是“生活艺术”,即大众日常生活之朴素与本真性,这些民生细节亦反过来通过生活链接人、器、精神等方面的朴素审美关系,并通过生活的艺术,无论从日用品的功能、生活美学,还是民间智慧,综合起来探索和揭示物背后的思想,进而逾越审美,进入更普世的情感与现实。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这一切,与中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所形成的漫长的、绵延不绝的文化内核息息相关。

这,或许便如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副馆长、展览策展人金晓依所言:“手工艺不仅关联到制造者的那个手,其实也应该关联到使用者的那双手,手工艺不应该仅仅是美术馆艺术,更应该是生活的艺术。

或许,本质而言,手工艺从未远离,一直在线。

期待第三回“三重阶”。

参展工艺家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

第一展区:

1. 陈明伟(骨木镶嵌)

2. 楚多、尼玛扎西、普布顿珠(藏毯)

3. 崔凯杰(竹编)

4. 方成哲(陶瓷)

5. 葛志文(石雕)

6. 苏八三(工具)

7. 吴腾飞(家具)

8. 吴作光(家具)

9. 泽培(雕版)

第二展区:

10. 范炜焱(缂丝)

11. 冯晓娜(漆艺)

12. 嘎玛旦增、格桑(唐卡)

13. 高俊杰(玻璃)

14. 苏献忠(陶艺)

15. 唐明修(漆器)

16. 王沁(玻璃)

17. 汪旺(金属工艺)

18. 王向荣(石雕)

19. 吴光荣(稿本)

20. 吴昊(陶艺)

21. 赵瑾雅(玻璃)

22. 郑剑夫(木雕)

23. 周桂新(竹雕)

第三展区:

24. 陈文才(漆艺)

25. 梁雪芳 宋振(刺绣)

26. 林芳璐(侗族亮布)

27. 陆斌(陶瓷)

28. 邵译农和慕辰(漆木工艺)

29. 孙文佳(漆艺)

30. 王克震(金属工艺)

31. 王雷(纸艺编织)

32. YDMD(金属工艺)

展品信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90ae7b6b6d557410fe13355a8af14d24.jpg

陈明伟(骨木镶嵌)《骨木镶嵌茶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dfade97c45b89dee3e306c4dcdfee806.jpg

楚多、尼玛扎西、普布顿珠(藏毯)

《宫廷毯系列·黄地团凤杂宝纹地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ff37274ff04a70894ad659068f0562bf.jpg

 崔凯杰(竹编)《竹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96d427d9442b5da996cb74827121f12e.jpg

方成哲(陶瓷)《越窑莲瓣纹大罐》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9886e75e4bdccaf7d3d37e44453aecf8.jpg

葛志文(石雕)《大象无形写意砚系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735129a884d0e9d144bfd0ed0661fc7c.jpg

苏八三(工具)手作金工工具系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66706742d80e7f3398053665416c3574.jpg

吴腾飞(家具)《上汐雅器系列家居设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f75914b886fa7a4854fae4d0761c385e.jpg

吴作光(家具)《弥·茶空间家具设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471425411d8fa4c495c25716c4435673.jpg

泽培(雕版)《大藏经雕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647705eef155626d3f137c10901c02f2.jpg

范炜焱(缂丝)新缂家具系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4f050f7c98ff4d78df13668a87a0786b.jpg

冯晓娜(漆艺)《栖憩》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09/c4b02322d49f7fe355d10dbc8dab1f6a.png

嘎玛旦增、格桑(唐卡)《消防唐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a99b88f2b636359d93c06be09bcd43b6.jpg

高俊杰(玻璃)《竹石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7e9711e9cba1b7cbca7e48e5688d8673.jpg

苏献忠(陶艺)《等花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c832b184409ebdadc2fb61d017663cdb.jpg

唐明修(漆器)《水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cfe7fe32f78fca249f092003e7c17467.jpg

王沁 (玻璃)《卵式香盘 》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19e64c0eb70511ddbfb36009e730dd6d.jpg

汪旺(金属工艺)《器NO.9》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09/38e5965e70a47603b3478bb4d6a742bb.png

王向荣(石雕)《几何空间学》系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09/b4fe29042390a28f7ea9a005b6d425cf.png

吴光荣(稿本)《吴山樵舍纪事》手艺日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b76f93be6200130c668db04f68a0f5a5.jpg

吴昊(陶艺)《现任闲人——叁仕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379326e214f1032927fe305d030b3f31.jpg

赵瑾雅(玻璃)《Non-existent Existence 2021_1》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09/ec1c9844ff3d57f043b6d0c778867427.png

郑剑夫(木雕)《一百零八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a6bdfcfba3c01eb03f63258f90e24b0a.jpg

周桂新(竹雕)《江南农家系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e9d9e7113246cdd3c41d2abe0672a219.jpg

 陈文才 (漆艺)《空相》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09/0a01efa0588ce12c7b2ba09a6be85573.png

梁雪芳 宋振(刺绣)《去留无意 》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4a2ace8c49ea8b07e66d077a88aa1aee.jpg

林芳璐 (侗族亮布)《LIGHT AND HAMMER NO.1》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8f3643e84b6454e6ee64b2772cd64e4d.jpg

陆斌(陶瓷)《97式花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d1ff3ce7b65751d9b6b8afcbd0410e64.jpg

邵译农、慕辰(漆木工艺)《木本心一No.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8c1c1eac52c40054cc28e3c08ab756b4.jpg

孙文佳(漆艺)《衍0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3c81de3e79dc142a0eaf1b8151e7fe66.jpg

王克震(金属工艺)《管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247972316fab3d2728922824b861640b.jpg

王雷(纸艺编织) 《今忆枣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9006be3e2777f70683b07a997ccec3b0.jpg

YDMD (金属工艺)《勿忘我-咖啡杯》

(责任编辑:邹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