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物状态”:田园个展 | 在展作品赏析 金底之上的物秩序

2022-10-10 09:11:10 未知

  田园的敏锐性在于,她将艺术家与生活视为不可分割的同一状态,她很明确地知道自己不想也不可能成为那种完全放弃自我生活而将“艺术世界”作为与生活世界相割裂的状态。于是将自身生活经历的真实感受和人生体验作为一种“材料”入画的切入方式很自然成为她的绘画所独有的一种品质。“金质的世界”成为田园对现实的一种概括,她将绘画变成与日常生活和个人经历进行转换和联系的途径,用绘画的方式作为一种语言的途径去联系自我的精神世界,将“感受”和“经历”这种难以保留的抽象存在通过一种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编码方式对应到“眼前”的某个特定的“静物”,通过在画面中描绘这个特定的物体一方面消解和转移来自现实的遭遇,而在这个过程中,对这一物体的描绘过程又成为内心的体验与其相互“标记”的过程,由此形成了一段时间中的特定“记忆”,绘画的过程与生活的经历以及内心的感受建立了一种“编码”,形成了一种微观叙事的“自我逻辑”。田园的绘画在这种不知不觉中确立了一种“内在的稳定性”,也形成了一种绘画的工作方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0/60b74eb8b75e7619b4f96f1c034399ce.jpg

田园,《物-之三十七》,40x30cm,布面金箔油画,201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0/eb00338de6fbebbaab0122f26f4ea702.jpg

田园,《物-之三十八》,40x30cm,布面金箔油画,201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0/23b289844c079dba0ef047ee092d7f57.jpg

田园,《物-之三十九》,40x30cm,布面金箔油画,2014

  当生活的某个很具体的个人经历发生的时候,绘画也随之发生,她把这种经历的“感受”和“记忆”沁入绘画,画家的人生与画家的画面成为相互对应的真实。这种真实打破了原本两种不发生关系的事物的边界,使得画家本人成为生活经历和绘画内容的“媒介剂”,将事物的概念、形状、色彩和结构等要素通过“手绘”的过程与内心的感受、情绪、体验和感觉“定格”和“标记”在一起,使之相互渗透。生活的世界与画中的世界就这样“跨逻辑”地相互渗透,这种渗透是打破原有“现实秩序”所规定的“事物状态”的,两种“非关系”的事物以画家作画的方式发生关系,画家成为融合的媒介剂。这是一种只有在艺术世界中才可能发生的“事物状态”,来自生活中的真实“感受”以一种事物原有属性之外的属性“隐含性”地“沁入”事物,造就了画面中的经过“特定转化”的事物形象和质感。这就使得笔触与感觉、色彩与经历、形状与情绪、结构与体验这些来自主客体不同秩序下的因素实现了“互渗”,由此来自生活中的“质朴属性”的物体转换了原本的“事物状态”而成为一种“描绘感受”的载体。在这里,绘画原本再现客观对象或者表现主观情绪的方法论完成了综合转换,即“再现”与“表现”综合转换为一种“呈现”的方法论。在“呈现”中,画家的体验与事物的状态既不是单纯描摹的客观性也不是极度表现的主观性,而是一种“互相渗透”的转换,这种转换的“自我逻辑”与社会生活中的“金质世界”发生关系,形成了一个二级系统的“符号学”,不同的能指和所指系统合构到一起,形成了那些“陌生”与“另类”的画面,唯一流动于其中的是画家隐含在其中的“记忆标记”,这使得物体脱离了凝视的语境而获得了通过阅读而引起思考的丰富含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210/58949091e5c7ba2cfff8a42ebcba1786.gif

田园,《物-之四十七》,115x73cm,布面金箔油画,2016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0/6f076d3f9cf469660b763a3a2da1f782.jpg

田园,《物-之四十一》,60x81cm,布面金箔油画,2014

  在田园的那些《物》的系列中,充满了女性视角下敏感的气息,一盘古旧的带有历史感的瓷花水果盘中放置许久的食物与金质的背景显得那么陌生,又那么怀旧,仿佛刚刚完成的“故事情节”被画面所永久地定在其中但又没有叙述;烟灰缸压在一块随意折叠的餐巾上,里面有几块掐掉的烟头和烟灰与缸面摩擦的痕迹,在这个场景中思绪可能正在进行,也可能刚刚结束;一打立在金质环境中的纸在梳妆的镜子里呈现出它不同的侧面和角度,这是否是出于对某种经历的感受和心绪需要寻找稳定的心理状态而刻意将注意力分散到观察物件的关注之中,抑或对事情分析过程中的某种一心二用和转换思绪;还有在金质画面中任颜料流淌中显现于画面的废旧鱼缸中的假山及其与房间中桌面物体以及墙角的关系又暗指对应了哪个“故事”或可能发生的事?还有那些看似随意又好像特意“摆放”的物件和油画笔触所描绘的花卉(以及那些流淌在画面中的暗红色颜料),总是不断带给我们思考的契机但又无果而终。田园在画面中留下了确定的气息和情感的痕迹,抽去了事件和思绪的基本内容,只留下那些确定的“事物状态”在金质的画面中,带来悬疑的“标记”。然而,目光又从物体回到了那片让人联想起中世纪光芒和现实世俗生活指向的那片“金色的质地”,或光鲜或龟裂,但是答案是确定的,金质的表面始终难以与我们的世界相融,这与画面中留下的气息相呼应,给阅读和思考提供了语境。

  选自“金底中的”物状态“--田园绘画中的自我逻辑与记忆重现”,王萌(知名策展人、当代艺术评论家,中国美术馆副研究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0/6850ab185d1621e412ee2bee4c269bb3.jpg

​田园,《物-之二十七》,30x40cm,布面金箔油画,2013

  “物状态”:田园个展

  艺术家:田园

  学术指导:王萌

  展览地点: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

  开幕:2018.10.27,3:00pm

  展览时间:2018.10.27 ~ 2018.11.25

  转自:林正艺术空间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胡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