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科融合 知而行之--清华美院院长鲁晓波的学术探索之路

2022-10-21 09:01:32 未知

  王小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信息化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让信息不再只是一种技术化的名词。它不仅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革命性影响,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现有世界与构建未来的新角度、新视野,随之让设计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深刻变化。自20 世纪80 年代,鲁晓波便开始关注计算机辅助设计,并敏锐地意识到信息超越工具层面的作用,以及它对整个设计学科的意义与价值。鲁晓波是“信息设计”概念在国内的最早提出者,也是促进这一学科发展与建设的重要推动者。2016 年10 月,我们对鲁晓波教授进行了采访,访谈结合个人经历,围绕他的学术研究历程、学术主张和教育理念逐步展开。

  积淀:开阔视野,激发志趣

  鲁晓波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结束后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他选择工业美术系的初衷是:艺术是发自内心的爱好,科学是人类认知世界、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所学的专业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将艺术与科学两者融合,既有人文、浪漫的情怀,又有严谨、缜密的思考,那么它可能是最有意义的,自己的人生也会过得很有意思”。现在来看,当时这个朦胧又朴实的想法,不仅决定了鲁晓波日后的事业方向,也成为他一直秉持的工作理念与灵感来源。

  从1967 年到1977 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陷入长达十年的停滞期。其间,许多教师被迫中止研究创作,离开教学岗位。对于鲁晓波等恢复高考第一届进入中央工艺美院的77 级学生们来说,他们经历上山下乡,从边远农村或知青点艰苦的劳动环境中赴京求学。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心怀热望,对这来之不易的学术环境倍感珍惜。

  四年大学生活,最让鲁晓波印象深刻和产生重要影响的,是老师们精深的专业知识、无私的育人精神,以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开放活跃的学术氛围。时任工业美术系主任的奚小彭先生,曾参与主持北京十大建筑的室内设计等重要国家项目,他上课时把学生带到*****里现场教学,在讲授知识、解读经典的同时,也传递着职业理想。鲁晓波说,“现在我们常讲‘实践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其实这种方法自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建立之时就在践行”。系副主任潘昌侯先生博学睿智,对设计的认识理性明确,教学中坚持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他写的《无之美:< 空间美> 散记》,虽是薄薄一册的油印本,却观点凝练敏锐,对科学、建筑、工业设计和传统美学的见解独到深刻。此外,还有对中国传统家具研究精深的胡文彦先生;以及教授敦煌壁画临摹课的常沙娜先生的、奚静之先生的艺术史课,她们授课生动,温文尔雅、风度翩翩。

  谈到这些**的言传身教,鲁晓波的感佩之情溢于言表,一个个细节历历在目。他说,那时候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校园不大,师生间工作学习,甚至生活娱乐都在一起,像个大家庭。老师的教学责任意识、精力投入、与学生的亲密交流,至今让他非常怀念。“像庞薰琹、张仃、吴冠中、雷圭元、郑可、白雪石等这样的大师亲临授课,学生能与他们近距离接触,一对一地研讨”。从这些老师身上,鲁晓波深切感受到他们的坚定意志、艺术理想、人文情怀,对事业的渴望与执着。同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其他艺术院校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它是设计学院,关注解决问题,办学宗旨是‘为生活而艺术’、服务民生和国家经济发展。学院的性质、学科方向和培养目的决定了它相对远离于当时的意识形态,学术风气自由,国际交流活跃,勇于形式美探索”。在传授知识之外,更加塑造人的是环境。鲁晓波认为,现在的科学技术手段、网络教学形式,让知识传播便捷迅速,但“唯独校园文化难以通过远程实现。学生在一种校园文化中熏陶濡染过,亲身体验过师德师风,感触和受益肯定是不一样的”。

  1982 年,鲁晓波毕业留校任教。国家自80 年代起开始重视设计教育的发展。这一年,政府派出艺术设计教育考察团,由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的吴劳教授率队,调研参观德国十几个城市多所设计艺术院校,鲁晓波也是成员之一。鲁晓波说,当时国内对设计的理解还是从形式出发,多停留在造型层面,工作方法基本上是在美感、造型和制造工艺三者之间寻找平衡。在德国考察期间,他看到了德国设计教育的前沿理念、多元的艺术思潮,以及研究者们踏实务实的学术态度。那次经历让他开阔视野,也下定了赴德留学的决心。1987年,鲁晓波前往斯图加特造型艺术学院访学,一年后转入卡塞尔综合大学工业设计系,合作教授是该系主任、建筑学专业背景、研究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论的汉斯·德林格(Hans Dehlinger)教授。

  对于在德国三年的访学收获,鲁晓波以三个具体事例展开。首先,是他参与的助听器专卖店设计课题。德国的工作方法从环境分析、行为分析和功能分析入手,整套程序和规范完全打破了他对设计内涵及设计方法的固有认识。其次,是他在斯图加特参加的一次设计工作坊,来自全球数位知名设计师参加。然而与预想不同的是,会场氛围轻松自由,会议形式也不拘泥于“讲”与“听”。教授告诉鲁晓波,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交流分享和从严格规范的设计流程中解放自己,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最后,是汉斯·德林格教授以仿生设计为主题的课程。课程要求学生各自寻找自然界的动植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查找资料后,用图释分析它们设计的合理之处,比如蜻蜓的翅膀、大叶片植物的茎叶关系,由此探讨设计中的自然规律、生物机能与形态结构。这种剖析过程切实与事物本质及科学技术相结合,也让鲁晓波感到设计不可估量的未来前景。

  总结个人学习与最初的工作经历,鲁晓波认为,学术志趣的养成与学术视野的开阔尤为重要。志趣是主动学习的真正动力,它基于兴趣而高于兴趣,其前提是不为名利,认识到学科专业领域、社会需求与发展的大势,继而上升为一种服务国家、为人类发展做贡献的崇高志向。这种认识,又源于开阔的学术视野。“视野不是一项实用技能,却是一种影响价值观的重要判断能力,在关键时刻决定人生道路中的选择”。近几年,大学皆在大力倡导并试行通识教育,“通识”的核心,就是激发学术志趣与拓宽学术视野。

  探索:顺应时代,知而行之

  2001 年6 月,鲁晓波在《装饰》发表了题为《信息社会设计学科发展的新方向--信息设计》的文章。在这篇长文中,他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信息设计这一新兴专业的范畴、目标、意义,它的发展概况、知识构成和涉及领域。文中写道:“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现代设计的一个显著发展趋势是,它不再局限于对象的物理设计,而是越来越强调对‘非物质’的设计,诸如系统、组织结构、智能化、界面、氛围、交互活动、信息娱乐服务,以及数字艺术……设计的范围越来越模糊且内容综合复杂,以传统的单一学科知识和技能,已难以解决这类复杂的问题。我们需要一种更综合的设计解决理论和方法--这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刚刚兴起的信息设计学科的目的所在。” 当时,国内对“信息设计”一词还很陌生,国际上对此也没有统一的定义。1999 年在日本多摩美术大学举行的国际信息设计学术研讨会上,“Information Design”作为学科的英文名称被正式启用。鲁晓波将它直译过来,并作为明确的学科概念最早在国内设计教育界提出与实践。

  问及将研究方向转至信息设计的原因,鲁晓波回答,他从80 年代起就开始接触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字化设计,因为“工业设计一定与前沿科技相结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始出现关于信息社会的讨论后,鲁晓波想:“工业设计源于机械化生产和大工业文明,它是一百年多年前生产方式变革的产物。如今进入信息化时代,如果还停留在原来的概念、视野和方法论上,肯定无法顺应时代发展。”给予他进一步信心的,是与德国著名工业设计家、教育家克劳斯·雷曼教授(Klaus Lenhman)的一次交流。雷曼教授告诉鲁晓波,未来社会将进入信息设计。对此,鲁晓波一方面对雷曼教授不以权威自居、敢为后人超越的学术胸怀大为敬佩;另一方面也更加确信“发展信息设计领域应该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在时任院长王明旨教授和系主任柳冠中教授的大力支持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于1998 年率先在工业设计系设立信息艺术设计专业,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鲁晓波是时任副系主任,负责该专业的教学建设。

  1999 年底,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加盟清华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晓波接任工业设计系主任,他十分认同两校合并的价值与意义。他认为,作为一个综合性大学,一个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战略目标知名学府,清华大学为美术学院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学术资源与更强的学科支撑。在这个平台上,你会感受到更高的责任和学术视野,更强的学科交叉与融合意识和可能性,同时也感受到了更多挑战与压力。

  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经验积累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入手。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了经济发达国家信息设计专业教育及前沿研究成果,形成了基本的专业框架、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与师资团队。鲁晓波对信息艺术设计专业的定位是:以信息产业发展为背景产生的跨学科交叉性专业方向,侧重培养学生在信息科技与艺术方面的整合能力、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设计策划能力,以及结合信息产业和社会需求探寻新的解决方案的创意能力。2005 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整合了工业设计系信息设计专业、装潢设计系的摄影和动画三个专业,正式成立信息艺术设计系,开始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级的全面人才培养。当时已担任学院副院长的鲁晓波兼任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确定系名时,其团队没有考虑“数码设计”“新媒体艺术”等已在设计教育界和行业内比较热门的词汇,而坚持使用“信息艺术设计”,为此也曾引起一些讨论。鲁晓波直言,“数码设计和新媒体艺术还是局限在技术手段和创作类型上,然而,信息设计应是超越工具层面的,它是植根于观念、思维和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名称选择的背后,代表着对概念、内涵与新模式的认知和行动方向。

  成立十年来,信息艺术设计系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人才培养。该系目前设有信息设计、动画设计和摄影三个专业。鲁晓波解释,它们三者的内在联系都是基于信息传达。与此同时,美术学院于2006 年启动“数字娱乐设计”二学位,面向清华大学其他院系学生,立足非艺术类学生的设计创意和艺术素质的培养。2009 年时,再将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高度提升,美术学院联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信息艺术设计系为依托,设立了直属于清华大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生项目。项目的招生教学模式脱离现有体制约束,从理、工、文、艺术学专业的本科生中选拔人才,跨学院导师组共同指导。这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多学科交叉的能力,也搭建出一个聚合多方智库资源的创新实验平台。学校之外,鲁晓波及其教师团队特别注重与企业研究院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如微软、英特尔、波音、LG、诺基亚、百度、中国移动研究院等。通过合作一方面向国内外前沿高科技企业推荐输送人才;另一方面也能了解到国际企业的前沿研发动向,预测未来趋势,以此检验引导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向。

  其次,是普及推广。鲁晓波看到,信息与新媒体艺术刚在国内萌芽时,对它的理解还处于技术操作和形式表层。他解释,信息与新媒体艺术的核心与价值点是“互动”,观众与作品(即人与系统)直接互动,通过行为、声音、温度、脑电波等与系统交互作用,引发重构作品形式、意义的转变而完成艺术创作和欣赏。这种跨越时空、交互式的触发能够引起人们对自然、科技、文化,以及对人类自身的思考与理解,从而激发无限创造潜能。因此,在他的策划组织下,清华大学和德国艺术与媒体中心(ZKM)、荷兰艺术大展协会(V2)共同举办了三届“北京首届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它是当时我国举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和论坛,对推动我国新媒体艺术发展及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鲁晓波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新媒体艺术形态研究”。课题系统研究了信息与新媒体艺术的源起、发展、演变,及其特征、形式和方法等,搭建出理论框架,为相关人才培养与设计创作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最后,是基于清华美院“艺术与科学”的学术品牌,加强艺术与科学的深度融合。“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是在吴冠中先生与李政道先生的倡议下,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美院承办的学术活动,自2001 年起每五年举行一届。鲁晓波回忆说,举办第一届时没有限定主题,向全社会提出了“艺术与科学”这一永恒命题,在国内外引发了巨大的反响。第二届由他具体组织策划,将重点放在新媒体艺术上--因为它是艺术与科学结合最紧密的一种形式,有意识地将信息交互与生命科学、机械学等整合在一起,进行深度上延伸探索。第三届则提出“信息·生态·智慧”的主题,把学科、形式、手段等产生限定的概念虚化,上升至最宏观的同时又深入至最根本:探索人类对未来的一种设想和新的方向。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信息艺术设计领域在国内态势蓬勃。鲁晓波说:“教育要面向未来,学校研究的前瞻性、探索性和预测性非常重要。清华美院信息设计的学科与专业建设都是努力瞄准国际前沿,我们与全球高校最权威的实验室和系所、与各大艺术机构以及最有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建立联系,这样眼界始终保持在那样的高度,自身也会成为一个有相当学术影响力与吸引力的平台。”如果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有相当的长路要走,工业设计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另一方面,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日益高度融合发展的当下,中国信息化发展与信息设计的最大机遇是与世界同步。推动产业和教育面向未来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提出信息艺术设计,构建这样一个学科方向,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讲到此时,鲁晓波欣慰又自豪地笑了。

  实践:教研相长,艺科融合

  自大学时代受**的影响,鲁晓波便深知以科研带动教学的重要性。2008 年,受当时铁道部委托,由他参与主持的“中国高速铁路信息导示系统设计”是第一次基于信息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实施国家重大项目。该项目集合了信息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及工业设计专业的多位教师专家。其设计从人流情况、行为分析出发,关键之处一是布点,找到用户获取信息的需求点及目标、方向等;二是根据不同的点和用户可能的行为,确定标志的形式、尺寸、颜色、位置等,特别是在当时国内交通空间尚以静态标志为主的情况下引入动态标志,形成一套系统标准设计。

  2010 年,鲁晓波担任上海世博会湖南馆的设计总监。世博会的场馆设计是一次世界瞩目的设计比拼。它代表着国家、地区形象,也是对国家和地区文化、人文观念和科学技术的综合展示。为配合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湖南馆的主题定为“都市桃花源”。它取《桃花源记》之意境,以长株潭城市群“环境友好型+ 资源节约型”两型社会试验区为背景,分为自然桃花源、人文桃花源和理想桃花源三个角度,展示湖南现有生态社会资源,演绎未来新型城市构想。在做形式构想时,鲁晓波颠覆了以实物、展板配合长方形屏幕的传统展览形式,创造出一个雕塑式展示空间,运用莫比乌斯环形态,在高2.4 米、总长240 米的环带上,滚动播放所有影像内容。另外,观众可以通过电子彩笔在电子壁画上涂鸦,描绘自己心中的家园。这样,观众在展馆中不是线性地被动参观,而是非线性沉浸式地互动。在技术实现环节上,鲁晓波决定全部采用竹子和纸张作为场馆设计的原材料,既有人文意蕴,又低碳环保。结构组装时,技术人员反复试验,最后在传统手工的启发下,在竹面之间用锯齿形竹板在中间填充支撑,由此结构质量轻、可采用模块化搭建,且环面能任意扭曲、流畅平滑。鲁晓波始终秉持“隐藏技术,为情境服务”的理念,在投影仪放置、防止炫光、保持画面流动性等问题上不断尝试解决方案,让参观者切实感到“身临其境,难辨虚实与震撼体验”。

  世博会湖南馆最终收到了令人满意的设计效果,它在内容、形式、技术三方面各有突破,又做到整体和谐。鲁晓波总结,“唯有前期的深入研究,依靠学术理论作为支撑,才能获得一个好的立意”。今年,他负责的“973”项目“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及方法研究--验证与传播课题”刚刚结束课题验收,其中包括对敦煌壁画、雕塑的数字化采集保护、色彩的返演、知识搜索、数字修复,以多通道多终端方式展开传播体验设计,设计了虚拟数字馆和沉浸式虚拟现实漫游和三维动画。

  这些项目让鲁晓波深刻体会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为创新带来的无限可能”。教研相长,“科研项目能够加深我们对这个领域的前沿应用,了解各方面知识与方向,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和锻炼团队,为他们将来在这个领域施展个人能力打下基础,了解申请完成国家重大项目的流程和方法”。与此同时,鲁晓波对于课题申请和对学生在这方面的引导也有另外的见解。他认为,不应仅以申请项目数量多少和社会热度评价学术成就,“以学术志趣出发的潜心自主研发同样重要,这往往是原创成果的基础,价值引领与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责任与价值所在”。

  育人:价值塑造,独立思考

  鲁晓波曾在一次访问中谈道:“设计的最核心是人文关怀。设计就是,面对问题与需求,以最大限度地少资源消耗,运用最恰当的技术,提出一个能解决问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的方案。人人都提倡好设计,但究竟什么是好设计?尽管因定位不同而标准有异,但我认为设计的目的应该是解决问题,是需要我们设计师不忘初心回归原点,以艺术的情怀、理性、科学的方法寻求解决之道,而不是仅仅玩味时下的潮流。设计不能仅停留在构建观念上,而是要做到真正的探究实现产品的功能性、易用性、怡情性、未来性。”

  设计是人为事物的前提思想,由好设计推至好的设计教育。一名优秀的教育者应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但鲁晓波认为,在此之上,首先是他对教育本质的理解。鲁晓波特别强调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能力。他很认同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他说:“价值塑造是有格局与社会责任意识,不只把设计作为一种技术或者仅关注于它对商业价值的推动,而是要关注世界与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作为设计师,价值判断是第一位的,对于其他行业、其他事情也是如此。能力培养包括很多内容,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同的能力,甚至妥协包容的能力都是必须的,应在大学中得到训练。我们现在强调知识的通专融合,也就是要在传授过程中把握知识的关联性,自身形成可延展渗透的知识海绵网。当下,科技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设计师不可能什么都掌握,但对知识的发现和运用能力很重要。”

  结语:莫比乌斯环情结

  鲁晓波对莫比乌斯环情有独钟,他曾把它扩大数倍放置在国家展馆中,也曾把它做成精微雕塑作为80 岁生日礼物赠送给大力倡导艺术和科学融合的李政道先生。莫比乌斯环有许多奇妙的性质:它是一种拓扑结构,就像设计,无论怎么变换,解决问题的本质不会改变。如果用剪刀沿莫比乌斯环纸带的中央把它剪开。纸带不仅不会一分为二,反而会得到一个两倍长的纸圈。若我们把纸面的两侧分别视为艺术与科学,莫比乌斯环就像它们两者的关系,相互连接且无法分离。莫比乌斯环还象征着一种行进的动势,而这,就像学术探索之路,无限且永不止步。

(责任编辑:胡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