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上海工美2022秋季拍卖会综述

2022-11-03 14:54:51 未知

  上海工美2022秋季拍卖会

  拍卖时间:

  中国书画 2022年11月13日(星期日)下午 1:00

  古籍善本 2022年11月13日(星期日) 顺延

  预展时间:2022年11月6日-12日

  上午10:00-下午5:00

  展拍地点:上海市南京东路432号4楼 上海工美拍卖展示厅

  同步拍线上展拍——微信小程序“集胜社”

一年一度秋风劲。上海工美2022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13日在南京东路432号4楼工美拍卖大厅举行。本次秋拍拍品虽然只有174件,但是少而精,多生货奇品。书画板块大部分拍品由潘伯鹰、赖少其、叶潞渊、王春渠、钱燮和等重要藏家旧藏,由其家属友情提供,可谓流传有绪。古籍板块也精彩纷呈,颇多秘册善本,有彰显大国胸怀的明代内府本《大明一统志》,有最早昆曲集之一的《新编南词定律》,还有不少清代内府本、明代套印本、清初精刻初印本等等。

  (一)信札墨迹  抒怀传情

  名人时贤致潘伯鹰的信札、诗稿、翰墨,此前就曾推出过二季,深得市场好评,这次推出第三部分,有董必武、章士钊、谢无量、江庸、沈尹默、叶恭绰、俞平伯、高二适、齐燕铭等的诗稿、信札、书法画作等。董必武是中共元老,党的“一大”代表,曾任政务院副总理、国家代主席,他写给潘伯鹰的信札和诗稿是在1949年所写,其时他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用的正是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的用笺。章士钊曾任中央文史馆馆长,沈尹默、叶恭绰、谢无量三人都曾任中央文史馆的副馆长。四十年代在重庆时,他们成立饮河诗社,品诗赋词,笔墨酬唱,后来这一传统仍就延续,书札往还,诗歌唱和。俞平伯先生是位“红学家”,他对《红楼梦》的研究,使得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毛泽东主席点了名,于是一夜“走红”,当然,俞平伯不仅仅是“红学家”,他的诗词书法皆精,还是“五四”以来一流的散文家。高二适与郭沫若关于《兰亭序》的真伪之辩,曾经轰动学术界。高二适的文章经章士钊写信将文章转呈毛泽东主席,毛主席读后,写信给郭沫若,指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促成高二适驳议文章的发表。在高二适的信札中,其字常将章草、今草、行书、大草融于一纸,是风骨学养,性情技巧的高度统一,所谓“字如其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4677efdb80c990d0af5618c6f85fc1ab.jpg

Lot1. 谢无量(1884-1964) 致潘伯鹰信札 一通一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8f646ecdefc9498c931be71cc6fc87e9.jpg

Lot2. 高二适(1903-1977) 致潘伯鹰信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ec07db3a507d7997655aa151614234a4.jpg

Lot4. 章士钊(1881-1973) 致潘伯鹰信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fecf9425c515fb0844c1ca436699958a.jpg

Lot10. 沈尹默(1883-1971) 自作诗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6ec4ad6b32db7d398fcf96404365ae76.jpg

Lot13. 叶恭绰(1881-1968) 致潘伯鹰信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34f03aa085a3b72ddba122ff9f173bc3.jpg

Lot18.俞平伯(1900-1990) 楷书自作诗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63ff7287ef85fb08ee02c6716140cd4b.jpg

Lot20. 董必武(1886-1975) 致潘伯鹰信札

  齐燕铭在中国共产党内有“党内才子”的称号,“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标就是由他受命书写,人民大会堂那幅傅抱石、关山月合作,毛主席题字的巨幅画作《江山如此多娇》,画上的巨型印章“江山如此多娇”也是出自齐燕铭之手,。他写给潘伯鹰四屏篆书《毛主席长短句二首》,用笔圆折如金刚杵,风神跌宕,含蓄蕴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1af7981bd989f9baf42beb1a6230220a.jpg

Lot25. 齐燕铭(1907-1978) 篆书

  这次潘伯鹰有一件《论印绝句》手卷,曾出版于《潘伯鹰法书集》和《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潘伯鹰》。

  岁月沧桑,前人留下的诗稿信札墨迹,有的虽是片言只语,却是“雪泥鸿爪”,弥足珍贵。

  (二)碑帖题跋  珍贵史料

  著名书画篆刻家叶潞渊先生1956年被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工绘花鸟,书工四体,尤以篆刻成就最大,叶恭绰、沈尹默、吴湖帆、潘伯鹰、唐云、谢稚柳等诸名家用印多出其手。这次拍品中有不少其收藏的成扇、对联、绘画、碑拓,其中,高凤翰题清初金墨船《蕉荫双鸳》图和王禔、唐云、叶潞渊题跋的《汉三老讳字忌日记碑》都是名家题跋累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6a81374f46786513fbf5978144e5b411.jpg

Lot32. 赵叔孺(1874-1945) 香林紫雪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28efb9a8a363f1d720112410141d7d03.jpg

Lot41. 金墨船(清初) 蕉荫双鸳

  在杭州西湖孤山的西泠印社,有一座“汉三老石室”,室内庋藏的是东汉建武年间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它是国家一级文物,浙江现存最古老的汉古石质碑刻,被誉为“浙东第一碑”。此碑来历跌宕起伏,据记载:三老碑咸丰壬子(1852年)在余姚客星山下出土,归周清泉。到了1919年,此碑转售于古董商人陈渭泉,1921年,日本商人欲出重金收购,西泠印社的丁辅之等人闻之,奔走募捐,共有65人参与募捐,得善款11270银元,八千银元用以购碑,余款为三老碑筑石室保存。时任西泠印社社长吴昌硕撰文记述其事,刻《汉三老石室记》和《捐资题名》,与三老碑同置“三老石室”。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3ceeb4cf8f6f93944d5c065f4ec20374.jpg

Lot40. 王禔、唐云、叶潞渊题跋《汉三老讳字忌日记碑》

  三老碑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且“文字浑古遒厚,介篆隶间”,对于古代书法篆刻的研究有很高的价值,再加上出土后的传奇经历,成了西泠印社的镇社之宝。王禔、唐云、叶潞渊题跋《汉三老讳字忌日碑》,乃碑石在陈渭泉处时的拓本,上有唐云戊戌(1958年)五月题记,唐云是位书画、鉴赏大家,嗜金石、富收藏,而叶潞渊书画篆刻皆擅,亦有金石之好,唐云以此相赠,好比宝剑赠英雄。叶潞渊得到此碑拓,即请年已八十的王福庵题端并作长跋,王福庵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是抢救“三老碑”的亲历者,他的长跋叙述了丁辅之为“三老碑”奔走醵金于西泠印社,可以说是重要史料。

  (三)名家合笔 非比寻常

此次拍美,有两件赖少其旧藏绘画十分特殊,赖少其早年积极响应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是中国新兴版画的开拓者之一。他1939年10月参加新四军,1949年9月后在南京主管文化工作。1952年4月调到上海负责筹建了上海文联、上海美协、上海中国画院和上海美术馆。1959年2月调任安徽省主持文艺界工作,与傅抱石、唐云等画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其书法远承爨宝子、爨龙颜,近法“扬州八怪”里的金冬心,方笔如削,挺拔苍稳,金石韵味十足。

  2010年,上海工美曾以3136万元的高价,成交了傅抱石画给赖少其的《湘夫人》。这次,又呈现另一件赖少其收藏的傅抱石画《湘夫人》,其上有赖少其抄录的《九歌·湘君》,还有唐云补景。赖少其在画上题跋:“傳抱石画湘夫人,唐云补景。一九八五年于庐阳赖少其书。“众所周知,傅抱石的仕女从晚明陈老莲而来,追求古韵,画面有六朝遗意。此页傅抱石画的湘夫人开相与平日本色有些不同。查阅傅抱石画册,发现他仕女的开相并非千篇一律,不同时期还是有所变化。结合人物衣纹线条,对比了上海博物馆藏傅抱石《湘君图》与南京博物院藏傅抱石《柳色迎春图》,得知此画应该是傅抱石四十年代的作品。唐云是能书善画的艺术大师,其花鸟画的功力自不待言,其实他的山水画也饶有意趣,文人意味更浓,他的这件作品就是很好的说明。不论是湖面染色还是山石树木都恰到好处,再加上赖少其用漆书抄录《湘君》一篇,使这幅傅抱石这幅《湘夫人》锦上添花,非比寻常。同样,《冬心先生像》一图由范曾在黄山绘金冬心,再由赖少其带至上海请唐云补竹石,赖少其加题跋。三人合作,相得益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ab0b2fc2a93be74ca8b64fefbb110c0c.jpg

Lot62. 傅抱石(1904-1965)、唐 云(1910-1993)、赖少其(1915-2000)《湘夫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c8afb220921bce21aeb2c5d8354de8e5.jpg

Lot63. 唐 云(1910-1993)、范 曾(b.1938)赖少其(1915-2000) 《冬心先生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12ce2d573c45477d22442c296d46bbc4.jpg

Lot64. 明 铜点金三足宣德压经炉(赖少其旧藏)

  (四)名人旧藏 流传有绪

  这次拍卖还有不少名人递藏和重要藏家旧藏之物,如张大千、王春渠递藏的金农《隶书》和李鱓《墨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a027987de46634a7f295df52899762a7.jpg

Lot43. 李 鱓(1686-1757后) 墨竹

  作为书画大家的张大千,一生“血战古人”,对古代书画的鉴定与收藏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美术的各个阶段。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董源《溪岸图》、普林斯顿大学藏王羲之《行穰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韩熙载夜宴图》等,都是他的旧藏。而王春渠自署微波阁主,六岁入小学读书,稍长受业于钱名山先生与谢玉岑同为及门最早的弟子,因深受青睐,名山先生以侄女钱珍卿妻之。王春渠对历代书画之真赝鉴别见多识广,深有心得,刘靖基“静寄轩"的书画藏品琳琅满目,大多数都是请王春渠鉴定过的。刘之斋名“静寄轩”,亦春渠所代取,以谐声靖基。先生鉴定之眼力,为时所重。

  《金农隶书》著录于《大风堂书画录》,大 千亲题签条:冬心先生分书,大风堂长物。还钤盖了“大千之宝”、“大风堂”、“藏之大千”、“张爰私印”等鉴藏印。李鱓《墨竹》,画上钤有鉴藏印“大风堂”,张大千还亲笔书签条:“李复堂墨竹真迹,丁卯除夕得于海上,季爰题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aa51e793603a5e5439e367b7988a5931.jpg

Lot42. 金 农(1687-1763) 隶书

  王翬《溪山幽谷图》,乃清初“四王”之一王石谷仿元代王蒙画法而成,墨色滋润松秀,呈现出一派素净、雅洁而要庄重的美感。此图曾入藏清内府,乾隆皇帝画上钤盖五方帝玺: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宝笈,为“五玺”全的藏品。清末流散出宫外,为天津“藏家之首”张冀所收藏,上有“潞河张冀藏书画记”一印为证。上世亿四十年代张氏家人将此画转让给著名收藏家王己千。此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王季迁藏中国历代名画》上卷著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61b0e2490400b18881bbe8bb397492bf.jpg

Lot99. 王 翚(1632-1717) 溪山幽谷图

  著名翻译家傅雷,也是一位艺术评论家,对许多中国画家的评论独具只眼,不留情面。然而,他对黄宾虹的评价却不惜溢美之词:"先生不仅为吾国现代杰出之山水画家,且为康乾以后数百年来有数之大家。”此次拍卖的《蜀山纪游图》,读来血气方刚神完气足,丝毫不见老态,这离不开黄宾虹的笔墨功夫,所谓“浑厚华滋”也。2017年中国嘉德曾以三点四五亿元成交了一件黄宾虹九十二岁《黄山汤口图》为其晚年代表作。本件拍品《蜀山纪游图》用笔凝练,用墨大胆,构图奇崛,无论是意境还是格调都不在前者之下,为其晚年精品。此画得自上海重要藏家,弥足珍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70d935665c99c310747b58cffe87d6bf.jpg

Lot66. 黄宾虹(1865-1955) 蜀山纪游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cf77817e8896bb8c9501016b703ee10a.jpg

Lot65,恽寿平(1633-1690) 疏林泉韵

  梅庚《草堂静观》,这幅山水画作于康熙壬午(1702年),有签题曰:梅雪坪水墨山水轴,李光地旧藏。画上也钤有康熙重臣李光地的收藏印:安溪李光地书画印。 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泉州人,康熙九年(1670)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直肃巡抚,协助平定“三藩之乱,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雍正元年(1723年)加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此画有铃木敬编《中国绘画总合图录》第一卷(美国、加拿大篇)著录,该书于1982年东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93093017fc45533b8272c7aca71e6811.jpg

Lot103. 梅 庚(1640-1716) 草堂静观

  仇珠,号杜陵内史,仇英之女,明代女画家,画风继承家父,活跃于明代中期。在吴门女画家中,可与文俶媲美。此次有其所画《七夕穿针图》,乃反映七月七日牵手织女聚会之夜,妇女面对织女星穿针引钱,以乞求智巧的风俗。人物开脸、发型、眼饰,皆作明代后期美人风格;衣纹花样,笔法劲健流利。此画为日本著名汉学家、诗人、书画家筱崎弼(1781-1851)旧藏。筱崎弼号小竹散人,此画附原包装画盒,盒内有小竹散人题跋。1990年第三期《故宫博物院院刊》、《吴门画派研究》(故客博物院编1993年)、2011年第三期《书画艺术》、南方出版社2015年第五期《收藏与投资》等均有著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081623c9326cc60c7e3032744e209e73.jpg

Lot104. 仇 珠(明) 七夕穿针图

  明代吴伟的《寒山樵夫》,大幅绢本,行笔粗细兼备,樵夫于寒山中负柴捆,在雪中踽踽步履蹒跚,似不堪重负,其辛勤之态极为传神;衣纹刻画则挺健豪放,水墨酣畅,而雪山及雪柏、翠竹的精细刻画又将画家高超绘画水准表现得一览无余。此画乃著名画家余任天旧藏,画上钤有其鉴藏印:余任天印,余任天珍藏印。余任天书签条:吴小仙《雪山归樵图》,已亥四月,天庐。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35d671bc3faaafb60f425dea6691e206.jpg

Lot105. 吴 伟(1459-1508) 寒山樵夫

  (五) 古籍板块 精品纷呈

  其中主推明天顺年间内府本《大明一统志》,是现存最早的官修“一统志书”,天顺二年李贤等奉敕编纂,囊括天下舆地,“用昭我朝一统之盛”,展现了大国的气魄和胸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2e275398c283fdb4192c77364684fba1.jpg

Lot142. 明天顺内府刻本《大明一统志》

  还有最早的昆曲总集之一——康熙内府本《新编南词定律》。清初昆曲盛行,江南吕士雄等人搜罗当时流行的昆腔曲子,编成此书,可谓清初昆曲“全集”,在昆曲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af8acfdd876f7f724e66eddcdf48817f.jpg

Lot140. 康熙内府初印本《新编南词定律》

  此外还有明代容舆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浣纱记》;明南京督查院刻本《鹤林玉露》;明代闵齐伋朱墨套印《庄子南华经》;乾隆内府四色套印《御选唐宋文醇》;还有康熙精刻本《绵津山人诗集》、《渔洋山人精华录》、《元诗选》和民国红印精刻本《江东白苧》和影刻宋本《周礼》,可谓琅函鸿宝,册府千华。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ddd4953c5292969ff83d1206e1c036c7.jpg

Lot143. 祝翼康藏 明中期南京都查院刻本《鹤林玉露》

2022工美秋拍精品云集,将于11月6日起在工美拍卖大厅预展,欢迎各位莅临鉴赏。

(责任编辑:张宏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