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在对立、矛盾的世界中如何对话
2022-11-04 11:31:28 裴刚
香地艺术中心外景
由上海“香地艺术中心”主办的大型综合展览《复调》,于2022年11月4日下午开幕。这次展览由策展人杜曦云特邀名家和新锐参展:胡项城(艺术百科)、丁乙(艺术百科)、颜磊(艺术百科)、范勃(艺术百科)、邵帆(艺术百科)、欧阳文东(艺术号)、爱默杨(艺术百科)、刘真辰(艺术百科)、葛宇路(艺术百科)。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1月10日。
“展览定名为‘复调’,今天的现状和当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复调小说时很像,就是思想极其混乱,每个人都各说各的一套,彼此间基本上没有共识,但又同处于这个世界里。所以这个展览我不强求统一、协调、有序。我甚至故意把价值观、美学趣味相对的艺术家放到一起,让他们的那种彼此对立、矛盾更加强化。”策展人杜曦云以展览的方式回应今天的复杂现场。
展览现场:葛宇路 《户与树》 2022
外观简洁巧妙、通体洁白的“香地艺术中心”,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长溇村,紧靠黄埔江畔,周边树林高耸、稻田金黄……《复调》展有效的利用了这些特征。葛宇路的《户与树》在树林里开辟了一条道路,搬迁村民们遗留下的门牌错落安放在道路两旁的树干上,屋顶的瓦片铺设在道路上,青草从间隙中生长出来。胡项城的《凝固动态螺旋的意义》,将劳碌的人类和各种螺旋,与太湖石穿插在一起,人类文明的奇特产物和大自然的奇特产物并置。夜幕降临时,爱默杨的《意识节律2022:一“动”一“静”》在艺术中心的外立面上开始了:完全基于环境采样的、实时的电子声音,与声音关联的实时渲染的数字影像,与以上两者互动的舞蹈表演。他通过创造现实存在与虚拟数字声像的结构关系,来隐喻工具进化论与人心构想合体的历史。
展览现场:刘真辰 《万花筒》视频 2009 – 2022
丁乙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推进的《十示》系列绘画,以纪念碑的视觉效应高悬在展厅的墙面上,不厌其烦的绘、刻、涂,产生出强大的视觉魅力。颜磊参加2011年卡塞尔文献展的《有限艺术项目》,被大众汽车喷漆覆盖的曾经具象、如今单色的绘画,和随机保留的具象绘画,鲜艳优雅的色彩和巨幅的组合方式,从彼时彼地的情境置换到此时此地,生长着新的意涵。范勃以高超的绘画技艺知名,但他的《复相·异变》以笔记的方式引发观者的深层思辨,从生物科技到人文价值。
展厅现场:胡项城、邵帆、欧阳文东作品
根据展厅的具体空间,胡项城把他多年来的多幅绘画以装置的方式重组为《X神经》。他设想未来的外星球高智慧生命考察地球人的角度来看待很多现象,将他的所思所想转化为看似芜杂的抽象绘画,覆盖展厅墙面。欧阳文东把不同的香料捻成香丸,用香丸黏合为绘画,让这些绘画可视、可嗅,再和他打造焊接出的香炉组合起来,形成作用于多感官的氛围。邵帆把中式古典家具进行了大胆的拆分和富有匠心的重组后,这些椅子、几案等,兼容了古典和现代、本土和国际的气息。
展厅现场:颜磊、丁乙、范勃作品
刘真辰常年沉浸在互联网、电子媒介的世界里创作,并在国际上声名鹊起。但这两三年来,他在上海松江的植物园、花圃里才获得了身心的“治愈”。繁盛大自然对人的安慰,让他油然而生感恩之心,这次展出的《PANACEA》(灵丹妙药)就是受启发于植物、取材于植物。他的影像作品《万花筒》和用几十万滴烛泪滴成的“绘画”,和《PANACEA》在展厅里组合成对自然、人工关系的拟态。爱默杨的《彩虹之路》,一颗大头钉钉在了爱因斯坦著名照片中的舌头上,七彩线绳的另一端,是突兀出现的一只手臂。这件调侃科技的装置,和刘真辰的场域形成混响。
展厅现场:刘真辰、爱默杨作品
【策展人语】
复调
文/杜曦云
复调(Polyphony)本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多声部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
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启发,巴赫金提出文学中的“复调”叙事手法,意指同时呈现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观点和声音,它们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复调小说里和盘托出的,是“多样性的精神之间以艺术手法加以组织的共存共在和交流互动”,它源于“复调思维”的矛盾性、对话性、开放性和未完成性,“复调思维”又和时代、社会、个体的多声部性紧密关联,折射着人世的多元、暧昧和边界模糊……
二战后形成的世界秩序,在近年来发生着剧烈的演变,多声部性在这个时代有增无减。人先天是狭窄、有限的,每个人的认知,由他/她的直觉经验、理性思辨、超直觉超理性的信靠综合而成,方方面面具体而微的差异可想而知。当多声部性在人和人之间、人和自身之间增加时,各抒己见并莫衷一是,很快扩展为常态。
艺术是以美学的方式释放情绪、观念和超验信靠之地,因为无用而释放的最为自由畅快。特定时空中多声部的发酵、成型和蔓延、变异等,在艺术中可以更敏感、直观的显露出来。近年来的当代艺术场域中,熵值大为增加,充满了各种意见,它们似乎居于同等地位,而且彼此之间形成种种矛盾和纠缠;甚至,同一种意见内部,也充满了分裂和悖论。价值观和美学趣味的结合,让这个场域的多声部性更加强烈,明晰、有序、传承、完整、坚决,与虚无、混沌、矛盾、断裂、犹疑等都共处一堂,形成独特的复调结构。对复调结构抽丝剥茧,又能牵引出更加复杂的时代、社会、个人成因等。
当正视多声部性的激增和扩展时,可以不强求统一、连续、和谐,在复调结构中诉说和倾听、独语或对话。基于这种近况,本次展览将形色、声音、气味和意涵各自侧重的艺术作品集于一堂,有意对峙彼此间的差异。这些作品承载着作者们在这个时代的独特观念和趣味,彼此间明显的差异背后,或隐或现着各自的信靠——宣称什么都不信靠,其实也是一种信靠。复调结构中,每个人都在表达,问题凡此种种,答案不尽相同,飘向风中,鉴于时空之上。
艺术家| 爱默杨
爱默杨
新媒体艺术家,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新媒体艺委会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数字表演艺术实验室”主任。身兼艺术家、制片人等多重身份。分别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除了多媒介的个人艺术创作外,也致力于公共艺术范畴的艺术实践和策展,以及纪录片的创作等。
主要的展览和创作有:《HISTORICODE:萧条与供 给》第三届南京国际美展(联展) ;逼真-爱默杨个展;“新陈代谢”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邀请展(策展人);“艺术-乡村-不确定的空间”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季(策展人):中国国家大剧院新媒体音乐剧《乐器也疯狂》(艺术总监);纪录片《宗祠》(制片人、导演),曾入围巴塞罗那亚洲电影周。
爱默杨 《彩虹之路》 装置 2022
石膏手臂,手中拉着一根彩虹色的七彩线,线头钉在爱因斯坦舌尖
“新媒体艺术则是解放原初灵性的途径之一。”爱默杨在自己的创作中试图用荒诞的叙事、讽喻的语言表述这个变形的世界,以及对世界未来的隐忧。
在他的意识中,创作是自己与具体现实的碰撞,产生一个具体的、但超现实的奇迹。借助计算机的创作也是如此。计算机和程序都呈现为具体的现实,不是头脑中虚拟的想象。如同创造一个生命,你能够知道这生命来自于一次特定的、具体的碰撞,也可以目睹这生命的变化,甚至于引导、干预这生命的成长。但是,你永远无法预测生命的样子。既然是生命,就应该在任何时候都是超出造物主想象的、具体的而超现实的奇迹。
既然是生命,就应该在任何时候都是超出造物主想象的、具体的而超现实的奇迹。虚妄的、脱离物质空间的自足世界的想象,反过来把无边无际的现实和生命圈定、切割为细小的碎块。
展览现场:爱默杨 《彩虹之路》 装置 2022
爱默杨的创作伊始就表现出对媒介的敏感、以及对各种视觉语言观念的兴趣。早期的油画创作混合了多种媒材,对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照相写实主义等视觉观念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实验和思考。1998年,爱默杨购买了第一台装有windows95系统的计算机,开始接触计算机图形图像软件,以及随之到来的互联网时代,让他开始重新思考和定义视觉创作的语言、形态和意义。
展览现场:爱默杨 《彩虹之路》局部 装置 2022
2000年前后,爱默杨的创作重心开始转向以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为基础媒介的视觉艺术创作。创作涉及影视、动画和舞台数字媒体和当代先锋影像创作等多个领域。
艺术家|丁乙
丁乙
1962年生于上海,现工作、生活于上海。从80年代后期开始,丁乙将视觉符号“十”字以及变体的“X”作为结构和理性的代表,以及反映事物本质的图像表现的代名词。其创作领域包括绘画、雕塑、空间装置和建筑。
丁乙的作品在全球不同机构和画廊广泛展出,包括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毕尔巴鄂)、戴姆勒当代艺术(柏林)、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广东美术馆(广州)、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香格纳画廊(上海/北京/新加坡)、泰勒画廊 (伦敦/纽约),Karsten Greve画廊(巴黎/圣莫里茨/科隆)等。
丁乙 《十示 2015-6》,椴木板上丙烯木刻,480x240cm,2015
艺术家丁乙的“十示”系列作品始于1988年,艺术家在三十余年间历经“平视”、“俯视”、“仰视”三个阶段,表达了丁乙关于时代、城市与精神的深刻洞察。
展览现场:丁乙 《十示 2015-6》 椴木板上丙烯木刻 480X240cm 2015
在艺术家个人意识觉醒的80年代,丁乙保持对过度情绪表达的警惕,选择以去叙事化的抽象语言回归艺术的原始状态。他挪用了工业印刷中经常出现的“十字线”,将“十”字及其变体“×”转化为独特的创作语汇,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视觉体系。
丁乙曾透过展厅四扇尺度不一的菱形窗户,窥见海天一色的动人景色,并为此创作了一系列全新的作品。在移步换景的过程中,观者将饱览艺术家笔下的日夜晨昏之中不断变化着的天空、海洋与星辰等图景,沉浸于画面上流动的无限,也随即跃入丁乙在这一系列图示之上所构筑起的浩瀚宇宙、精神之境。
艺术家|范勃
范勃
1966年生于天津,本科、硕士、博士先后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广东省第七届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油画艺委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
范勃是一位跨媒介艺术家,知觉是其作品的主线。他以各种切身的题材、媒介和文本探求人的内心世界和.不同社会角色的置换。从探究-种时代精神开始,到重审视知觉能力的创作实验,范勃始终保持着敏锐与果敢,其作品发展经历了抽象和观念化的漫长历程,始终力图表现不可见和不可触及的人类内心世界。
《复相•异变》NO.1—《复相•异变》NO.6 150cmX120cm,布面综合材料,范勃 2017~2021
文字、生命体的局部、以及种种痕迹,不仅是图像在传达具象的物质世界与抽象的理性世界之间的关联,更是在传达混杂后的意识碎片所生成今日景观。虽然痕迹与涂改之间似乎没有任何意义的关联,却有着混合图像的多重意象的存在。在《复相•异变》中可以看到布满了公式、符号和器官图像,指向发生病变、异变的身体内部的神秘世界。
展览现场:范勃 《复相·异变》系列 布面综合材料 150X120cm(每幅) 2017~2021
艺术家 | 葛宇路
葛宇路
1990年生,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硕士毕业。葛宇路的兴趣多集中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趣味表达,用自身对公共空间的进入介入和协商,制造新的动态关系。
葛宇路 《户与树》手稿
葛宇路的户外作品《户与树》。艺术家从关注人们生活过的痕迹,触摸到人的温度,以及对现实境遇的反思、关切。搬迁的村民离开后,遗留下了大量的痕迹,门牌号上寄宿着他们生活的时光。将其与树并置,期待离开的人有朝一日能回来看看。
展览现场:葛宇路 《户与树》 2022
相较于树木,人生只是瞬间,而相较于人生,此刻树下漫步同样也是瞬间。
展览现场:葛宇路 《户与树》 2022
艺术家 | 胡项城
胡项城
1950出生于中国上海。1976 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 院舞台美术系; 1996 年.上海双年展创立者之一; 2000-2012年上海双年展学术委员会委员; 2010 年上海世博会非洲联合馆艺术总监。
胡项城 凝固动态螺旋的意义 综合材料石头树脂化石,树叶,书籍,蛋壳,毛发,面粉等 可变尺寸 2022年
展览现场:胡项城 《凝固动态螺旋的意义》 石头 树脂 化石,树叶,书籍,蛋壳,毛发,面粉等 尺寸可变 2022
对于《凝固动态螺旋的意义》作品要表达的意涵,胡项城这样说:“我们将石头看成无机世界原动力凝固载体。作为对比我们用化石,树叶,毛发,书籍.芯片,树脂等材料粉未凝固制作了虚构的旋转曲线,及生命体。生生灭久一切总有时。那么我们在这无始无终的宇空里又有什么存在价值?总体来讲是没有,如果一定要找到一点也许只有同时在人世间偶遇的人之间彼此怜悯与爱惜。”
展览现场:胡项城 《X神径》布面油彩、铸铁 绘画装置 2022
胡项城1950年出生于上海,197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留校任教的10年教师生涯中,作为师者,培养了陈箴、蔡国强等享誉全球的当代艺术家。1986年赴日留学,开始当代艺术的实践。游历欧美、非洲,受多重文化的滋养,形成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艺术语言。被他戏称为“游牧状态”。上世纪90年代初,受方增先邀请回国共谋上海双年展,筹措资金,汇集各路资源,为上海双年展的顺利启动立下汗马功劳。2000年始,他致力于恢复传统文化生活,积极呼吁保护老建筑,希望创造一个理想化的社会小结构出来。他有着强烈的社会使命和责任,长期关注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国际艺术家,如何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他的深入思考。
艺术家 | 刘真辰
刘真辰
1976年出生,毕业于法国Villa Arson 尼斯国立当代艺术学院。之后在法国的弗雷努瓦国立当代艺术 工作室(Le Fresnoy - Studio National d' Arts .Contemporains)学习创作期间,受知名导演让·吕 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 )香坦·啊克曼(Chantal Akerman)、安德列·拉巴德(Andre S. Labarthe ) 等指导,并以评审团最高荣誉(Tres Honorable avec les Felicitations du jury) 获得第三阶段艺术“后文凭”。他的作品常常以影像,装置,绘画等媒介关注全球化和环境问题。作品被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欧洲摄影美术馆等国家机构永久收藏。
刘真辰,展出架上作品《灵丹妙药》系列,影像作品《万花筒》
艺术家刘真辰则使用了一种富有艺术表现力的方式,让人们重新关注植物所包含的特殊力量,以及它们经过艺术处理后所具有的独特审美意义。他的《灵丹妙药》系列作品促使观者去思考美丽与复杂的植物,在人类的日常与精神生活中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展览现场:刘真辰 《PANACEA》系列 药用植物和矿物,油彩,纯棉无酸纸 76.5X108cm(每幅) 2021
万花筒也是一种制造“花”的装置,只不过其镜像过于错综迷离,并且时刻处在不断地变换中难以把握。万花筒利用其原理把任何事物都可以“加工”的很好看,制造出了更多的欲望。而坐在电脑前的刘真辰显然已经感受到了身体发出的某种信号,数字世界中的身体已经疲惫不堪,所以《灵丹妙药》系列作品可以看成是身体脱离数字世界之后的再度激活。艺术家再次感受对于真实世界中绘画性的一种回归,感受到了植物带给他的能量。
展览现场:刘真辰 《1,085,736滴》(局部)
展览现场:刘真辰 《369,532滴》(局部)
展览现场:刘真辰 《418,640滴》和《369,532滴》 布面蜡画 97X162cm(每幅) 2022
展览现场:刘真辰 1,085,736滴 布面蜡画 155X230cm 2022
艺术家 | 欧阳文东
欧阳文东
1967出生于中国重庆,现工作生活在北京。
1986- 1991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
1993- 1995比利时安德卫普皇家美术学院高等视觉学院。 1995- 1996意大利卡拉拉美术学院石刻工作室。
欧阳文东 Vo. 17 铁锻打独版152x36cm 2022
欧阳文东 No.2 龙脑、檀香等、矿物颜料 直径: 67.5cm 2021
三十岁之前的欧阳文东,在中国和欧洲的美术学院里经历了长期的系统学习,本是字正腔圆的视觉艺术家。但他近年来从绘画、雕塑、装置中抽身,乐在其中地投入到“香”的世界里,心灵需求和“香”的契合程度,明白地显现出来。
视觉、触觉、嗅觉的交汇,修行意识的注入和修行方法的叠加,让欧阳文东的香材作品有多条线索、多种形态。用香泥捏塑造型时,是雕塑《塔》。用香丸作为基本像素组合形象时,是模拟佛陀发髻的《仰望星空》。大量香丸密密麻麻铺陈在二维平面上时,成为《尘埃》。
展览现场:欧阳文东 《2022的二月白》、《七级浮云-氲》、《《数香丸记》》
铺陈粘贴香丸时,一粒一粒的有意数点,成为过程和结果同等重要的“数香丸”。香丸在纸上拓印后,去除香丸、留存香纸,呈现为绘画效果。当香丸、香纸镶嵌在有封蜡的木质匣托上时,褒有“作品”的仪式感。当感悟乘兴流动时,索性把一片片香纸闲抛闲置在各种物体上,让视觉后退、嗅觉扑鼻而来,长存不散的“香氛”从美术馆空间中出走,进入日常生活中……
这些作品大都是简洁的视觉形态,香气诱导观者靠拢它们到适当的距离,在嗅闻和观看的张力中深入感知、开放身心。
艺术是感觉术,艺术家揣摩推敲,寻求让心灵一动的途径和力度。安息、乳香、沉香、檀香、松柏、藏柏、丁香、桂花、玫瑰、龙脑、姜黄、苏合油……这些材料天然具有的香气,经久不衰。欧阳文东选择和调配着它们,和蜂蜡、原木、宣纸等的材质和造型结合,成为绘画或浮雕。
但他不是风格型的职业艺术家,乘兴而至、随心所欲,以上这些材料和方法不足以完满表达他逸出的体悟时,他也会熟稔的运用锤錾,把金属锻打成造型各异、匠心独运的香炉等。因为从以往的雕塑走向如今的制香,是他体悟和表达的顺延,都是在探讨生命和空间、时间的关系。他的《行香炉》,用金属来舒展制香生涯中的意趣,在嗅闻香气、意识飘逸中,时光恍然舒卷,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
艺术家 |邵帆
邵帆
邵帆,字昱寒,1964 年生于北京艺术世家。自幼随父母学习绘画。邵帆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及参加重要群展。
邵帆从事着油画、雕塑和设计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他是中国第一批摸索视觉艺术领域和设计领域之间艺术可能性的艺术家。他通过对中国古典家具的拆分和重组赋予了古典家具现代艺术生命。
《明式脚骨》130x42x28cm 花梨木 2009年
《明式脊椎》 200x13.5x6cm 鉄梨木 2007年
《老树椅》103x63x54cm胡桃木、金属 2018
邵帆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并在久远的历史中寻找着适合于他的当下叙述。他游刃有余地运用水墨、油画、雕塑、设计、建筑,甚至到造园等多种媒材实践其艺术语言。邵帆的作品内敛而有张力,富有深厚人文特质。邵帆以其一贯的安静审慎的视角表达着对当下世间万物的态度。
展览现场:邵帆 《老树椅》 胡桃木、金属 103X63X54cm 2018
展览现场:《玫瑰条案》 胡桃木 88X140X45cm 2017
展览现场:邵帆 《玫瑰条案》(局部)
展览现场:邵帆 《明式脊椎》铁梨木 200X13.5X6cm 2007
展览现场:邵帆 《明式脚骨》 花梨木 130X42X28cm 2009
1995年,邵帆陆续创作了一些明代家具零件与现代材料相叠加的“家具雕塑”。在邵帆2007年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道家思想的端倪。他利用明代工艺和装饰美学为基础,解构、重构形成家具雕塑。同时,有普通家具的实用功能,和解构主义在建筑领域的发展类似。
艺术家 | 颜磊
颜磊
1991年毕业于杭州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生活和工作在中国。颜磊在中国当代艺术圈特立独行,以独立审视的态度,透过绘画、雕塑、装置、录像、行为等不同媒介,挖掘和揭示艺术体制内部存在的权力、竞争、艺术价格价值混肴等问题。
颜磊的《有限艺术项目 Limited Art Porject》 2012年参加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
《有限艺术项目》是颜磊参加2012年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的作品。这个作品在文件展现场是由400张油画作品组成,在展览举行的100天里,由大众汽车赞助,根据艺术家的方案,每天将部分画作送到大众汽车工厂进行喷漆覆盖,然后再挂回展厅。另一组绘画则是他(和他的员工)从大众传播媒体和其他资源里“遇到”和挑选的图像。这些图像挂在墙上被安装成一面多层的图像墙,以压倒性的姿态俯视着底下的人流……
“我是说艺术家所做的工作就是给一些东西赋予某种幻觉。我是想使我的作品成为脑力劳动的结果。”颜磊早期的作品强调观念,2000年后他设计了一个创作的程序,并雇佣助手创作了大量的绘画。这一方式结合了政治、经济、话语权……,其面对艺术的态度,和创作源发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
展览现场:颜磊 《有限艺术项目》 绘画装置 105X130cmX65幅 2012
颜磊在中国当代艺术圈特立独行,以独立审视的态度,透过绘画、雕塑、装置、录像、行为等不同媒介,挖掘和揭示艺术体制内部存在的权力、竞争、艺术价格价值混肴等问题。颜磊的作品调性模棱两可,呈现多重矛盾和冲突的价值观,一方面反映了艺术家对当代艺术创作所存在的种种问题的警觉和思考,以及他置身其中的孤独和对庸俗现实的复杂情绪。
颜磊参加过多项国际大型展览,包括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广州三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光州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香港艺术中心、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和美国科罗拉多州阿斯蓬美术馆(Aspen Art Museum) 分别举办过颜磊的个展。2002年获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最杰出艺术家奖,2007和2012年连续两次获邀参加德国卡塞尔文件展(Documenta)。
复调
参展艺术家:爱默杨、丁乙、范勃、葛宇路、胡项城、刘真辰、欧阳文东、邵帆、颜磊
策展人:杜曦云
开幕时间:2022年11月4日15:30
展览时间:2022.11.4—2023.01.10
地点: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长溇村941-944号 · 香地艺术中心
主办:上海转转客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