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人物 | “拓荒者”胡根天

2022-11-09 08:40:23 江静 

广东美术馆特别策划推出的展览“拓荒者——20世纪广东美术进程中的胡根天”正在展出中。这是目前为止关于胡根天个案最为完整、最为系统的一次研究呈现。

从1921年创立中国南方第一个西画研究团体,到创建中国华南第一所公立美术学校,胡根天是广东美术现代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

今年恰逢胡根天诞辰130周年,也是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建校100周年。策展团队进行各方统筹征集,深度梳理,力求尽可能完整系统地将这个重要个案重新回归到学术研究和公众视野。展览通过“江山如画”、“新风引在前”、“奋飞不计年”、“胜友如云”四个单元再现了胡根天在20世纪为广东美术和文博事业拓荒全过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1ed277f5bfeb0c21a40cfa1bfd5faf7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cf9a3baa8e7ac6ba41bbde7421aa85b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1b419ae0935e0c3b94065b5ac16e097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ac906d037667429c7f273dd9da314157.jpg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表示,审视胡根天个案的意义应该将其放在时代背景下来进行综合考量。

20世纪初,大批留洋学子踏上海外留学之路,回国后参照亲历的留学经验而对中国绘画、教育等各个领域进行艺术革新,使得中国的现代美术教育呈现出一片全新气象。这些艺术家们一边怀揣艺术理想进行艺术探索,一边肩负着家国大义思考民族存亡。胡根天就是其中的一员。

王绍强表示,作为广东早期公立美术教育和文博事业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者,胡根天先生对广东现代美术教育、文博领域的意义,仍然是一个值得花力气探讨的课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1/4b36c13fbd2aa114c0501dda2a6930b3.png

胡根天自画像

▋求学

1892年9月,胡根天出生于广东开平儒良乡。

和当地的华侨家庭一样,父亲胡遵均很早便远赴美国做工,为妻儿换取生活费用。父亲还在书信中向胡根天讲述远在他乡的华人如何用两手艰难闯荡,吃苦耐劳,从被排挤到自强。在哥哥们学习外出时,胡根天与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的辛劳与勤奋耳濡目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4331b55d05c4a752d936387baaf82f1c.jpg

父亲的书信

胡根天于8岁进入私塾读书,从传统的书法、旧体诗词中汲取营养。14岁时,胡根天成为当地小学的第一批学生,由此第一次接触到图画课,便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机会便去离村子不远的一间专门负责写相的画店去观摩。后来在学校中接触到《芥子园画谱》等画刊,并自己买了《十竹斋画谱》等书自己钻研,到19岁小学毕业时,通过铅笔画的临摹已经初步掌握了西洋画在形象表现方面的技法。

1914年,23岁的胡根天怀揣着父亲从美国寄回来的500块大洋,踏上了赴日深造之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7321d11681300886ba769e1d0dece644.jpg

展览现场

1915年至1919年,胡根天在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学习,师从冈田三郎助、藤岛武二、黑田清辉等教授,接受正规和严谨的学院式教育。同时,日本众多新兴活跃的艺术社团也让胡根天深受启发,他不仅参与到各种社团活动中,还和同学联合发起“中华美术协会”,策划中日交流展览。

次年,胡根天回国。近五年的学习,让胡根天不仅了解到西方艺术的源流和发展趋势,还接受了完整而规范的西方学院教育。为他后来的兴社和办学打下了基础。

兴社

回国后的胡根天曾在上海、南京等地从事艺术教育和美术史研究工作。1921年,在南京的胡根天接到消息,时任广州市教育局局长的许崇清邀请他回广州工作。二人早在东京时就多有交集。胡根天依信回到广州拜访许崇清,得到了两个“任务”:一,创立一间公立美术学校;二,首先成立一个群众性美术团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ddb0072d39c19516817f8ffc015eaf21.jpg

1921年,胡根天成立了赤社美术团体,成立当天举办了广州首次西洋画展,展出的160多幅作品包括油画、水彩画、木炭素描、彩粉、铅笔速写等,参展画家有从日本回来的胡根天、水彩画家陈丘山、从美国回来的油画家梁銮、水彩画家徐守义、梅雨天、容有玑等赤社成员。还有一些征集而来的西洋画家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11805e818410fbd9abf78d3e912b891d.jpg

展览现场

首次展览轰动了广州美术界。赤社是华南地区第一个西洋画研究团体。当时擦炭相、摹照片之类的冒牌西洋画大行其道,成立赤社的初衷是为了填补大众对西洋美术的知识空白,培养和启蒙大众对西洋画认识和审美。

胡根天曾对社团名字由来有过详细说明:一方面“赤”字在色彩心理学上是表示热烈、诚挚、积极、刚强,意义较好;再来与广东地理位置有关——“据我国古书说南方属赤,广东位于我国南方,取名赤社也有根据。”

第二年,赤社举办了第二次画展,作品还是西洋画。参展的画家除了赤社成员外,还有擅长油画人物和静物的冯钢百。其时,冯钢百与胡根天已经成为同事,同在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教学。

办学

1922年,以赤社成员为主力,广州市美术学校成立。作为创建者的胡根天任教务主任并代行校长职务,兼西洋画、美术史及艺术理论教师,冯钢百任总务主任兼西洋画教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1790976f0d60db0529abd0306b88044c.jpg

胡根天在教材上留下的笔迹

胡根天在1922年至1928年间主持学校的教学工作。他参照东京美术学校的教学体系,确立了西洋画系的学制、课程、进度和目标,开设人体写生课程,聘请名师。于是,关良应邀南下教授西洋画;陈之佛任图案学教师,自行撰写讲义《艺用人体解剖学》。1927年增设中国画系和艺术师范系。

胡根天曾经撰文回忆创办学校的艰辛。在展览现场展出的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到,胡根天在教材书籍中都留下了大量的亲笔批注。可见他为了更好的进行美术史教学所做的学习和思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c56c25c6e5fc72bae53c9411ede313b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8771924c9143f3290adb499eb75a9265.jpg

胡根天教学示范稿

更难的是时局艰难。从1922年成立到抗战爆发的1937年停办,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一共走过16年。正是广州的大动荡时期,历史上许多大事皆在此间发生。而胡根天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全力呵护着这棵美育的幼苗。

学校不仅走出了如李桦、吴子复、赖少其等一众美术大家,而且建立了新的正规美术教育体系。紧随其后成立的广东省艺术专科学校、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虽然规划各不相同,但是都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为蓝本进行办学。

1986年,作为胡根天的学生,李桦写下了《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先驱者》一文纪念老师,在文中回忆了这段历史,称呼胡根天为拓荒者:“一桩伟大的事业开拓出来,使沙漠变成了一片绿洲。”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50d2f5354cf3ca55db329feeef977369.jpg

展览现场详细梳理了胡根天发表的评论文章

正是因为时代变迁,胡根天的作品和史料散落各处,而且此前缺乏基础研究,如何进行征集和统筹成为本次展览最大的难题。作为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周善怡介绍,团队因此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所有线索深度梳理,得以完整呈现。从展览现场可以看到,从创办赤社以启蒙大众对于西洋艺术的认识和审美,到创立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构建华南地区现代高等美术教育体系,再到抗战时期创办省立艺术专科学校,胡根天都是核心创始人。

在人生的上半场,美术教育为胡根天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49年以后,胡根天将“拓荒阵地”转移到广东文博领域。

▋搏命馆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3b5f6df5b710a8b493bea9e406b1031e.jpg

1950年,胡根天被任命为广州博物馆第一任馆长。当接手时,馆里的大部分藏品因战乱流散,仅剩3000多件。在任职期间,胡根天通过委托创作、考古挖掘出土文物和向社会广泛征集等方式充实藏品。据不完全统计,在其任期间,广州人民博物馆入藏近700件书画作品,其中包括不少一、二、三级重要文物,如张风《吟梅图》、石涛《山水册页》、黎简《寒林飞瀑图》、苏六朋《东山捷报图》等。同时,胡根天还主持了广州西村石榴岗汉墓等考古挖掘工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b60a54507504b756438225282b8ec38b.jpg

胡根天撰写的展陈文字说明

1957年,广州美术馆成立。时任广州市文史馆副馆长的胡根天,兼任广州美术馆第一任馆长。因美术馆接受了广州博物馆移交的历代书画作品,具备了开馆运营的条件。胡根天成立书画鉴定委员会,邀请容庚、商承祚、卢振寰等人为委员,并通过购藏、接受捐赠等方式,大大充实馆藏书画作品,为后来广州美术馆的长远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广东美术馆副研究馆员胡宇清是胡根天的孙女。作为本次展览策展团队中的一员,她得以再次梳理了爷爷曾经走过的路,看到了爷爷当年写下的日记,他将每一个征集收获详细记录。

“他做过的所有事情,都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对于所有的工作安排,他一直任劳任怨。接到广州文史馆的任命时,爷爷当年已经65岁。有人跟他说,只要挂名就行。但是他拒绝了,要做就要认真做,不能只是挂名图虚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ae55629f80118d32d8d36d5f5c4caa6b.jpg

胡根天主持考古挖掘工作时的手绘图

从展览现场展出的各类文物可以看到,他的工作几乎涉猎了文博的各项专业,大到博物馆的发展方向、重点考古项目的挖掘,小到博物馆展柜的设计以及展陈说明的撰写。一度吃住在馆里,得到了“搏命馆长”的称号。尤其是胡根天在广东文物收藏的开拓性成绩,让广东文博的后学们至今受益。

江山如画

胡根天还参与了广东画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华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州国画会和广州画院等广东主要艺术文化机构的筹建工作。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胡根天作为华南文艺界的重要代表,推进了华南文艺的新发展格局。

1962年,胡根天在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发表20周年刊登的文章《摆在国画家面前的课题》(与蔡迪支合作)中写道:“我们的作品要鼓舞人们热爱祖国,为建设我们美好的社会主义奋发图强,我们的作品要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25017fbd3b4cab058ce0531ce73d5676.jpg

作为20世纪广东早期重要的油画家之一,艺术创作是胡根天的立身之本。他在东京美术学院接受系统的西洋画教育,油画作品深受“外光派”绘画影响,画风稳健而细腻,质朴而内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8dd054b3f9191270668b314cbf42dc40.jpg

胡根天《难民》 纸本竹笔水墨 抗战时期

遗憾的是,胡根天的绝大部分油画毁于战乱。中年以后,胡根天主要从事中国画和书法创作,风格清逸明丽。在极为艰难的抗战时期,在粤北艰苦的环境下,胡根天创作性地用竹笔写生,留下具有独特韵味的“竹笔画”。

工作之余,胡根天遍历名山大川,师法自然造化,在自然中寻求艺术源泉。从现场展出的写生稿及油画、中国画作品,可见胡根天热爱壮丽山河的家国情怀。

df8c5397ce725759a79d2b7632d086b7.jpg

胡根天绝笔《江山如画》

已经白发苍苍的胡楫,带着家人来到展览现场认真看完了展览,最后对雅昌艺术网表示,最让他感动的,依旧是父亲生前最后的书法作品《江山如画》。当时已经94岁的胡根天因青光眼已经完全失明,他仍摸着纸笔和按照他要求制作的书写定位器不间断书写。那晚谈兴正浓之时,胡根天吩咐家人们铺纸研磨,以神代目,挥手写下了“江山如画”四个大字,临了还不忘交代落款和盖上印章。两天后,胡根天进入医院并在半个月后离开。

胡楫回忆,在落笔之前,父亲站在案前良久才动笔。“在生命的最后,他都非常留恋祖国的山河,也舍不得家人。”

为了这片山河,胡根天付出了一生心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a80160b06de98c62be1106573947bf94.jpg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