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黄宇兴:对未知世界的恐慌和猜忌

2022-11-21 09:01:53 未知

文|李家丽

【导语】11月4日至12月3日,阿尔敏·莱希上海呈现了黄宇兴(黄宇兴艺术百科黄宇兴雅昌指数​)特别项目,展出其最新创作的纸本作品《松》。同期,黄宇兴在该画廊的第二次个展“无处寻觅的绝对力量”(An Absolute Power We Cannot Find )也在纽约空间举办,展览展出了艺术家在过去四年间创作的十一幅新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0036d781eedb415f1c810dcab367f50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0bbcb6881f728422dc1be5d46398b1ca.jpg

黄宇兴:无处寻觅的绝对力量 阿尔敏·莱希 - 纽约 2022年11月3日 - 12月17日 © 黄宇兴 - 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Dan Bradica

这批新作延续了黄宇兴以往画面中绚丽的荧光色彩,但在线条和造型上却做了一些拓展——电波般蜿蜒的能量线,多个人头及骷髅般的身体,放射着耀眼能量和光芒的球体,共同构成一个翻腾着的银河系,充满荒诞和科技感。在新作中,黄宇兴书写着自我对宇宙及现实生活的思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5267af525d8f6e14ff0f1bc8682c9ec4.jpg

艺术家 | 黄宇兴(雅昌指数↑23

艺术百科 | 黄宇兴

黄宇兴,1975年生于北京。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更多

“我从此相信——应该相信自己的认识,应该相信从自己的处境和生活中感受到的东西,而且我认可它的真实。”这是黄宇兴大学毕业前后往返西藏,深入藏传佛教后的体悟,也成为他日后那不断拓展的创作的注脚。

● 青春的灰与黑

尽管创作伊始的黄宇兴凭借“卡通画家”的身份闯入人们的视线,但他并未在此题材上停留太久。很快,而立之年的他开始向内观照,关注性取向和情爱表达。2007年,黄宇兴开始用印刷油墨和喷漆,在直径25cm的IKEA挂钟玻璃面板背面完成他的系列作品《当我最需要爱》。在这一系列中,他用画面引导人们窥视一座秘密的、狩猎欲望的园囿,身体的暴虐、游戏与自我内心的痛苦和孤独通过烦乱的线条和暗黑的色调表达着。画面背后无休止走动的时钟则成为一种暗喻——焦灼而挣扎的情绪无时无刻不在涌动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211/45142ef4198d04cb284fee909a5fc1a1.jpeg

黄宇兴 《不和你玩》 2005 布面油画 150×230cm 

基于这一手法,黄宇兴创作了“生理学家的肖像”系列。他称生理学家为“生命历史的改变者”,“作为生物的人类的每个个体,从出生开始,就被衰老、发情、疾病、欲望、以及社会变革与自然的巨大力量无休止地改变着,并始终体现出生理化的坚韧。”随后他由此延伸开来,创作了诸如《你伤害了我》《找自己》及“改变中的生命史”系列,并在2008年于上海红桥画廊举办了同名个展“改变中的生命史”。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211/96227cb9648f8a5ad53df8c907b52ede.jpeg

黄宇兴 《改变中的生命史》 2008 布面丙烯与工业油墨 230×152 cm ©️ 黄宇兴 - 致谢艺术家工作室

不难看出,无论是自我内心的情爱表达,还是生物的生命转折,黄宇兴这一时期的作品无一例外的带着某种纯粹的暗淡与精湛,黑乎乎的色调也显示着马琳·杜玛斯式的“工业时代的冷感”。暗而透明的黑色油彩或油墨,配合着刺眼的荧光丙烯,以及那银色底子的化纤画布,无不表露着艺术家那游离着的痛苦和敏感的精神世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211/239f98e63dc6cb2eec8dea9c090e4ace.jpeg

黄宇兴 《Who am I?》 2008 布面丙烯、工业油墨 150×160cm 

日后黄宇兴在回忆这一时期的经历也曾说道:“你的世界观和外界无法沟通,像一条鸿沟一样。各种各样的根深蒂固的成见,蔓延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人知道解决的办法,但是不能够实施。心理上真正得到舒缓,是有了互联网之后。但一切都来得太晚了。我曾经想到一个主题,觉得特别适合做我的人生传记 ——我曾经幻想过有一个很淋漓的瀑布,瀑布下面有一条长长的桥。我从这个桥上走过去,我的人生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

这时候的黄宇兴如同一个隧道中的人,在漫长的“单色时期”里寻找光亮的出口。

● 迷幻恣意的荧光色彩

2009年,狂飙突进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急速转向,黄宇兴的画廊合约也在这一年到期,他一度成为了艺术市场的局外人,有时甚至连生活都无法支撑。现实的打击,以及伴随着的创作的举步不前,使那时的黄宇兴承受了极大的精神压力。这年年底,在一次喜马拉雅山区的长途旅行之后,颜色突如其来,如同光芒,从一个角落开始,慢慢照射进了他心中,继而照亮了他的画布。这射入黑暗的光,某种程度上也是他寻找自我救赎、心灵慰藉的开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211/0045b5506df6f95c0e618de4b82f7205.jpeg

黄宇兴 《光芒》 2010 布面油彩 340×250 cm ©️ 黄宇兴 - 致谢艺术家工作室

随着对色彩探索的深入,迷幻恣意的荧光色彩和高饱和度的对比色调成为了黄宇兴的作品中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标志符号。“荧光色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专属色,就如同矿物质颜色是属于敦煌的颜色一样。荧光色是刺激感官的独立颜色体系,是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我开始在画面里用荧光色来表达,希望它可以照进每个人的生命里。”

2009年至2010年的“光芒”“栖息地”系列相继诞生,黄宇兴作品中的色彩越来越得到释放,显示出冲破阻碍、强势迸发的力量感。“光芒系列是我对生命更深层次的理解,光芒给人带来希望。这是在我的一段特殊经历后对色彩的渴望和爆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画面,黑色和亮色还是势均力敌的奇妙对峙,光学、物理、心绪,“冲撞”之感在画面中无处不在。简而言之,色彩虽已到来,但暗色仍未褪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211/cd4110945011f9cbfc0ec375020f3640.jpeg

黄宇兴 《光芒》 2010 布面油彩 356×209 cm ©️ 黄宇兴 - 致谢艺术家工作室

循着这光芒,两年后,黄宇兴私密的一面隐退到了背后,主题渐渐拓展至公共空间的体验中,创作了《树丛》《陷阱》《熔炉》等作品。他在其中交替使用了丙烯和油画材料,使得画面呈现在浓厚与浅薄之间,极大程度地揭示了手感、生理感知和情感表现。通过画面的突进和技法的改变,黄宇兴过去作品中某些非常直接的意义消融了,转而在浓郁的色彩和炫目荧光色背后呈现出一种价值含混状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211/0ff2e9ad71999d621ba0fbeded5ca5a3.jpeg

黄宇兴个展“河流吞噬了树丛 | 接着吞噬你”展览现场 上海天线空间 2014

此后,具象的剔除还在继续,色彩也进一步自由释放,黄宇兴用荧光色的对比冲撞,构筑出一个个“旋涡”,漩涡汇集起来,最终进入“河流”、“气泡”主题。“漩涡代表着生活中遇到的磨难和劫数,河流代表着时间和生命的旅程,气泡代表着生命个体和宇宙之间的关系。因为对生命本身的体悟和思考加以浓缩和提炼形成了种种绘画元素。它们是小中见大,你中有我的相互映射、相互包容的关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211/b0efb3a42e3ee15b07f97018f559bf81.jpeg

1997年 黄宇兴在从亚东到日喀则写生的路上 致谢艺术家工作室

河流对黄宇兴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他曾说“河流定义了心目中的时间的形状”,也曾在访谈中屡次表示“一切都与时间有关”。艺术家自言西藏的旅居经历始终在影响他的创作,“时间观”或许便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而“时能变 空能启”的相对时空观更是影响到了他最新的创作。“河流是有指向性的,他是我最初对时间的理解和认知。随着对时间进一步的了解,发现在宇宙中并不是所有的时候时间都是指向一个方向,时间有时像河流里的水分子一样重新回到任意的一个节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211/ac81e12abea72ff46f736026f927a34f.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211/aab36ffd5ededd5de2cb57c24136a39e.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211/12f4ffa6908c991e3602d79209e21f4b.jpeg

黄宇兴 《星空》及局部 2018 布面丙烯 115×170cm 

在这一时期,有两件作品十分值得注意,那便是创作于2015年《乐园》和2018年的《星空》。前者可被视为黄宇兴在色彩和形体结构方面转向的典型之作——画面由圆锥体、长方体、椭圆体等几何形体相互交叠重合,构建出虚拟的建筑场景,流光绚丽的色彩,夸张的笔触,形成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形式。而在后者《星空》中,可以再次看出黄宇兴对河流、夜空、血液这些主题所产生深沉而持久的思考。他引用康德的一段话来解释吸引这样创作的理念: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色彩”和“时间”,终于成为黄宇兴创作中绕不开的关键词。

● 绘画中的山水图景

在绘画中极不“安分”的黄宇兴,并非在“河流”“气泡”“漩涡”的成功上停留太久。他很快将所有的色彩和边界打乱、重新组合。黄宇兴认为,“宝藏”系列中五光十色的晶体,是关于“智慧”、“文明”与“能量”的思考;“日出日落”是另一种时间的物化,有浓厚的浮世绘影响。自此,从最开始的动漫,到后来的自我剖析表达,以及对社会状态的观察,黄宇兴的创作走向了另一阶段——对文明等超社会、超人群的宏大、深邃议题的探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a8252b46d962fba1a00011794b826d3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811ad4ac041807d850341d442d8c99ef.jpg

黄宇兴:无处寻觅的绝对力量 阿尔敏·莱希 - 纽约 2022年11月3日 - 12月17日 © 黄宇兴 - 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Dan Bradica

值得一提的是,在绚丽色彩的表象下,很少有人注意到,黄宇兴的骨子里是一位十分传统的中国艺术家。“近五年的时间,我也不断阅读、研习,主要是对于古代山水画的琢磨。我自小就有一个山水梦,我是一名中国画家,画山画水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中国古代对于山的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意境,奠定了我对山的理解。包括散点透视,对于我在创作大山水系列时,也帮助我找到了新的创作手法。中国古典、西方色彩、东方的意蕴,这是我大山水系列中很重要的三个部分,它并不局限于某个国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211/68fd85cf28256b7264e31b07fd0b309f.jpeg

黄宇兴 《黄河入海口旁的新兴城市》 2019 布面丙烯 200×300cm 

2019年,黄宇兴绘制《黄河入海口旁的新兴城市》。一条色彩斑斓的河流岸边,耸立着荧光炫目的几何团块,像中国画中的山石,又像是风格怪诞的现代建筑,好似隐藏了某种古老文明与现代社会的潜在冲突。

同年,黄宇兴融合中国山水和英国自然风景画传统,创作出“山水风景”。之前相对独立的元素在画面中融为一炉,河流、气泡等黄宇兴标志性的视觉元素和断岩、松等中国传统意象结合起来。画面中,明艳的荧光色呈现山脉独有的奇妙纹理,这是人们熟悉的山水,也是人们从未见过的世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a99ec670bba2f0d8113cf11e5288e2a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fbe702bed7af197a7eb4dbfec405d64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3db7db6f586ff91c4331e20c14641b90.jpg

黄宇兴以纸本炭笔呈现“松”的黑白质感 阿尔敏·莱希 - 上海 2022年11月4日 - 12月3日 © 黄宇兴 - 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Alessandro Wang

在此次于纽约和上海展出的新作中,可以看到黄宇兴基于上述线索创作的系列作品“松”。纽约的“松”以其惯常的绘画手法,用绚丽的荧光色彩处理画面。而在上海展出的“松”则以纸本炭笔呈现出黑白的质感。“黑白和彩色处理为互补关系,他们能提供不一样的视觉体验,黑白阐述更贴近中国画的意境,彩色则更体现自我表达。让处于大洋彼岸的一东一西两个大都市的展览有不一样的感受。彩色处理增加了一些个人的绘画语言和面貌,并且凸显了绘画的当代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8d32caff482e8f60d6af526aa91db7ae.jpg

黄宇兴 《松-春》 2019-2022 布面油彩与丙烯 200×99.7×5.1cm © 黄宇兴 - 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Dan Bradica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5c1d091b1bdea5c915276338e4a8fa06.jpg

黄宇兴 《松-夏》 2019-2022 布面油彩与丙烯 200×99.7×5.1 厘米 © 黄宇兴 - 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Dan Bradica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efd44d869179daf43ad1970c41be83e7.jpg

黄宇兴 《松-秋》 2018-2022 布面油彩与丙烯 200×99.7×5.1cm © 黄宇兴 - 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Dan Bradica

画面中,松之春夏秋冬依照时间和空间的逻辑展开。“春山烟云连绵,夏山嘉木繁阴,秋山明净摇落,冬山昏霾翳塞”,这句曾被北宋郭熙以文字形式描述出来的意境被黄宇兴用色彩进行了精彩绝伦的当代诠释。只是这诠释背后,蕴含着更为深刻的感知。“中国的城市景观越来越一样,很多城市越来越看不出历史的痕迹,令人产生今月何曾照古人的伤感。构成城市所有的空间、透视、几何形体打乱之后重组和叠加,而松树则是来自城市历史的见证。”

● 对未知世界的恐慌与猜忌

如果一定要为黄宇兴这批新作找到灵感的端倪,那很可能是前述的《乐园》与《星空》。几何形体相互交叠重合构建出虚拟的场景,艺术家那标志性的荧光色彩流布在画面之中,视野随着对星空的仰望更加深邃,最终突破天际,到达遥不可及的外太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be2d2afd93a073a046487294aa868659.jpg

黄宇兴 《宇宙是一个奴隶》 2018-2022 布面油彩与丙烯 260.4×600×5.1cm © 黄宇兴 - 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Dan Bradica

刘慈欣在《三体》中将宇宙形容为“黑暗森林”,每颗星球都是端着枪的猎人。在这幅气势恢宏的6米长画作《宇宙是一个奴隶》中,绚烂的色彩,蜿蜒的能量线,多个人头及骷髅般的身体,放射着耀眼能量和光芒的球体,共同构成一个翻腾着的银河系,充满科技和荒诞。当被问到当被问到谁才是奴隶,谁又是主人时,黄宇兴的回答出人意料的深远:“我其实认为整个宇宙都是奴隶。”当他对宇宙探索理解越深,便越发现宇宙的神秘,也就更难以参透究竟是谁或是什么绝对力量在主宰一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1/8a85e10b904379664eb03cf661703a42.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1/8c62d760a45c976a38f962feb10853e8.png

《宇宙是一个奴隶》局部 

《宇宙是一个奴隶》昭示着黄宇兴的创作推进到又一阶段——中国、西方、色彩、线条,如此种种都在黄宇兴的画中冲破界限,融为一体,显示出艺术家那自由而通透的精神世界。如果说《宇宙是一个努力》是向上仰望,而呈现出超时间的神秘特性,那么,《圣家族》《乌克兰母亲》及《韩优秀的直播间》则是透过屏幕,感知人间的结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88fb521cd957be681b647ba0074165c0.jpg

黄宇兴 《韩优秀的直播间》 2021-2022 布面油彩与丙烯 120.3×90.2×5.1cm © 黄宇兴 - 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Dan Bradica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281fc8774ef5b0b5cf7559551831505b.jpg

黄宇兴 《乌克兰母亲》 2022 布面油彩与丙烯 120.7×100×5.1cm © 黄宇兴 - 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Dan Bradica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1/e0f10c3a81dfd0c6bae0695beb18324b.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1/ca4d10822d3d041ef76d11e5166da828.png

《乌克兰母亲》局部

《圣家族》中的怪诞,《乌克兰母亲》中的机械感与当下语境带给人的战争感,都显示出艺术家的创作推向了又一个阶段——将早期绘画中的严肃、工业时代的冷感与浓郁炫目的色彩完美融合,形成一种绚丽冷感所引发的超越时空和色彩的更高维的宇宙感。《圣家族》表现的是神;《特斯拉》被人们称作是最接近神的人;《韩优秀的直播间》则表现了市井生活中的小人物;《乌克兰母亲》表现了离死亡最近的人。这种从神到人的序列,一边是宇宙的博大精深,一边则是从神到人这种过度的对比,把宏观的维度思考拉近到现实的表达里。“这种转变来自于这三年疫情让每一个人从他们虚无缥缈的理想到现实生活思考的转化的写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d2b2bb5b85831d8ec7314b81611b2d55.jpg

黄宇兴 《尼古拉·特斯拉》 2021-2022 布面油彩与丙烯 120.3×100×5.1cm © 黄宇兴 - 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Dan Bradica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1/6b4e0e6d24ed3f0a28ca356660c83369.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1/c770588a9c9f85f8d041fc3c1ab1a192.png

《尼古拉·特斯拉》局部

在上述的这批新作中,常常可以看见一个视觉符号——各色的圆球上以荧光色点亮眼球,直直望向画外,表露着源自黑暗的恐怖。“这源自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恐慌和猜忌”,当谈及这一符号如何被创造时,黄宇兴如此说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59eb1aa6e95ed8a4ee8a823e3ff8479a.jpg

黄宇兴 《松-冬》 2018-2022 布面油彩与丙烯 200×99.7×5.1cm © 黄宇兴 - 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Dan Bradica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fee547c28db7ca16d8e050d76610c42c.jpg

黄宇兴 《圣家族》 2021-2022 布面油彩与丙烯 120.7×99.7×5.1cm © 黄宇兴 - 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Dan Bradica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1/6a969ab5ae5a38f44644bf342e464150.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1/eae218a92e443327cb092cf5c196de3e.png

《圣家族》局部

值得一提的是,当“松”和《圣家族》并列呈现时,便出现了一种奇异的效果。早在2007年,黄宇兴便曾对西方经典宗教题材进行再描绘。那时,他在“改变中的生命史”系列,用印刷油墨和喷漆,在直径25cm的IKEA挂钟玻璃面板背面,塑造了源自圣母子题材的《尘埃》。“关于对《圣家族》的描写是西方绘画的一个脉络。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之前,而卷轴式的山水描写则贯穿了中国画的历史,是中国画的一条线索。意图在于梳理和对照两条不同的线索,一个以人为主题;一个以自然为主题。”中西方绘画图式的对照,暗喻着东西方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两条泾渭分明的支流。

【后记】年过不惑,引发黄宇兴每一次创作热情的几乎仍旧是生活本身而非观念。“绘画创作是我的生活方式,不管在哪个时期我都喜欢用创作的方式记录生命的感悟。这也是我唯一的表达方式。”

(责任编辑:李家丽)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