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平米极限’行动计划Ⅲ——日常·事件”展览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对外开放
2022-11-30 14:44:27 未知
2022年11月23日,由艺术家张新发起,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的展览“‘167平米极限’行动计划Ⅲ——日常·事件”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正式对外展出,该为上海油画雕塑院第六届雕塑学术系列展之一。在11月22日下午的嘉宾预览现场,由张献策划的开幕剧演《日常事件》在油雕院美术馆的展厅上演,并以此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
此次《日常事件》是继2012年之后,张新与张献的再一次合作,同时邀请了李辰川、李思雨、王天宇、杨坤等嘉宾,以剧场表演的形式,通过各自的行动实践,共同在美术馆2000平米的空间中,围绕“日常·事件”这一主题,探讨和演绎当艺术介入日常、当剧场介入雕塑之后,它们的交汇与碰触。
2012年起张新就开始有关“雕”与“塑”的研究。“雕塑”一词作为名词,意指物体占有空间维度的实体形式,雕塑通过占有空间关系来实现为我们而存在的现象世界。此存在不仅是物理概念的存在形式,同时也是作为带有精神性内涵和语言性描述的意向性存在形式,两者综合而一,构成“雕塑”一词作为知识的奠基。
“雕塑”一词作为动词,乃是使用的意义。被理解为是一个行动的过程的本身。例如,上世纪德国艺术家乔瑟夫·博伊斯提出的“社会雕塑”的概念。意向性地指示了人与人之间通过彼此影响和塑造最终走向“社会性”这一综合理念的事实,并联想到人作为目的性的产物在自身的行为中自我完善的过程。人类的历史事实上是自身的合目的性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者在世界之中”的存在,展开了“存在”以“他在”为标准的世界图像。也是我们日常所言的世界景观模式。
从语言学的角度理解“雕塑”一词,不是在于理论性解释一种语言,而在于确认一种语言游戏。试想把“雕塑”一词拆散后放置于不同的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而导致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词语是使用的运用,只有通过使用,语言才露出水面,表达了它无法言说的意义。动词“雕”是一个减法的行动,是从“有”到“无”的熵变;相反,“塑”是通过对加法的运用和塑造完成物体空间的能指和所指,并在其中寻味作为实体的意义。
而关于如何解读剧场与当代艺术的这种相互介入、又相互渗透的关系时,张献老师提到人类最初描绘对象的媒介和手段,如原始绘画、摩崖石刻,往往都是从平面到平面。而到了雕塑,则产生了一种进步,从浮雕、圆雕发展为立体的雕塑,再然后抽象语言、装置也进入其中,慢慢变成一种观念主义的作品。当装置融合进雕塑作品以后,那种空间关系、空间表达力以及相关的互文关系就使作品产生了剧场性。这一次策划的剧场表演,就是想通过张新的装置作品所构建出的线条,利用单纯的黑与白,来重新构建一个平面。当展厅的灯熄灭之后,表演者用手电筒和投影仪把这件装置作品的一些基本线条投射在墙上,在互动过程中所有的表演者、参与者也都被光压缩到了一个平面,光与影、黑与白,再次被投射到墙上,从而又完全的实现了另一种平面。
剧演活动后,张新、张献及李辰川、李思雨、王天宇、杨坤等主创人员与现场观众一起开展了一场简单的交流对话。剧演中舞者代表着身体语言,录像艺术代表着日常的规范,而音乐代表着旋律……以多维度的身与影,与在场者一同“反应日常”,反省与追问日常的存在。
展览将持续展出至12月3日。开幕剧演《日常事件》将以视频的形式在美术馆的展厅中呈现。
(责任编辑:李家丽)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