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山人生杂议(八)
2022-11-30 00:00:00 未知
只言片语36
--沉重的代价
***在《实践论》中指出:“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和骄傲,决定的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虚的态度。”重温***的这段教导,不禁让我想起平生所犯下的一个不尊重科学的严重错误。
那是在1961年春天我上高一的时候,流行性乙型脑炎也像现在的新冠病毒一样肆虐。我所在的滕县三中全校师生员工遵照党和政府的部署每天都在喝大蒜水、吃预防药。大蒜煮的水太难喝了,我当时存有侥幸心理误认为脑炎不会传染到我身上。所以预防药一直没有吃、大蒜水一直没有喝。可不几天,全校师生员工都平安无事,偏偏传染上了我。开始头疼恶心流鼻涕,就是感冒了,虽然吃了药喝了些开水不顶用。到了夜里,同学们发现我不再哼哼了,又一摸我口吐白沫,已经昏迷过去,都吓坏了。大家急忙做成简易担架,抬上就往镇(当时叫公社)医院跑。医院诊断急性脑膜炎,属传染所得。经过12个小时的抢救,脱离了危险,后来出院在家治疗。
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它不仅使我的身体受到了严重摧残,使我的家庭本来紧巴巴的日子雪上加霜,而且害得我大半个学期没能到校上课。
那时的我,一方面为自己付出的沉重代价追悔莫及,另一方面也幡然醒悟,明白了一个千真万确的道理: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能凭想当然来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任何侥幸的心理都是虚伪的、不切实际的态度,害死人。只有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才是唯一的正确的态度。
--陈锡山
只言片语37
--我对中医情有独钟
你若问我,为什么对中医这么钟情?说真的,我回答你问的这个问题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为我不懂医,大夫给我瞧病,我只能言听计从。不过,相比之下,我还是对中医情有独钟。
原因有二:
第一,幼童时我身体多病,照农村说法“打摆子(虐疾)、害汗病(伤寒病)、大肚子痺(黑热病)、疮疖”等,我都得过,有些还是挺严重的。那时候农村见不到西医,看中医只能喝汤药、针灸、贴膏药。
第二,我脾胃不好,吃西药在别人那里都不算事,到了我这里胃觉就特别难受。为适应吃西药的需要,我现在只好由温开水送服改为稀饭送服。
当今社会上有两种不恰当的说法,西医夸西医,中医夸中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的甚至还互相贬低。我每每听到这些论调心里总不是滋味。在我看来,不同的病情应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西医的优势如急诊手术等,中医的优势如慢性病调理等。中医西医各有所长,不宜厚此薄彼,更不可数典忘祖,忘自菲薄。
据悉,中医在日本、泰国、马来西亚都受到大力推崇,即便是在美国也有一定的位置,而在我国曾一度大有被淹没之势。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中西医不能很好地结合呢?若能配合治疗,取长补短,岂不是更具疗效!2005年我肺部动了个大手术,左肺小叶切除。动完手术回家养病,我既没有打针也没有吃西药,只是吃了15付中药就万事大吉了,至今肺功能正常。
--陈锡山
只言片语38
--有所为有所不为
每个人都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想为社会、为人类多做点贡献。大千世界,茫茫宇宙,万事万物,而每个人的头脑、知识、视野、才华、能力和精力等又都是有限的,所以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有所不为”,出自《孟子》里的一段话“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谓君子之为与不为之道也。”如何全面理解、精准把握其内涵,愚之见,这既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又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
首先,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有明确的界定:凡善事均可以为也应该为,凡恶事即危害社会、损人利己的事均不可为也不应该为。
其次,对事情的时间性要作具体分析:一般讲具有长期性见效慢的事暂不可为,具有短期性见效快的事则可以为;但有些事情暂时没有条件去为待积极创造了条件又可以为。
再是,凡个人做事需要审时度势,决定取舍,即要选择那些重要的内容且具备条件又容易做的事情去为,不重要或暂无条件无能力去做的事情就不去为。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凡领导班子做事要分清先后主次、轻重缓急,力求做到合理分工、突出重点,长计划短安排。切忌主次不分、平均用力。***曾把领导工作比喻成弹钢琴,再形象不过了。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认识与实践的唯物辩证关系,是知和行的对立统一规律。有所为,就要为真、为实、为精;有所不为,就要干净利落地不管不问,须知并坚信你不管不问,自有人去管去问,而且会为得更好!
--陈锡山
只言片语39
--书法与辩证法
说句笑话,我这一生最值得骄傲的是身怀绝技有书法,心灵武器辩证法,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学书法,用书法践行唯物辩证法,两法结合尽潇洒。
书法学习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在《学法至法》一文中曾经说过,法度应该是一个“学法(有他无我)、用法、活法、破法到至法(有我无他)”的过程。这里学法是基础,因为主要是临习碑帖,所以是物理运动;破法是关键,是临习成果的运用,基本上可以做到融会贯通;至法是目的,是日积月累的临习功夫的化合作用。试想有哪一位书法家没有经过这样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
书法创作运用的是唯物辩证法。书法创作中会遇到多种矛盾,诸如纸笔的选择、大小章法布局等等。宣纸有生有熟,毛笔分长毫短毫,墨色浓淡干湿润,运笔藏锋露锋、方圆急缓,行列疏密须巧妙安排,字的大小穿插搭配……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些矛盾的合理解决,没有娴熟的功力和辩证的思维哪能行?诸多矛盾处理好了,就会呈现出书法作品的完美艺术效果。
书法艺术与时俱进,始终在变化中。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书法艺术也会遇到不断的更新和扬弃。社会流向,大环境的浸染,人们的喜好,书家个人的素质,无时无刻不对书法艺术提出新的需求。由是观之,书法艺术的变革和创新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喽!
--陈锡山
只言片语40
--随缘自在
人生在世要学会随缘,这不仅仅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情操,一种健身养生。
随缘即一切顺应机缘,任其自然而然地发展。
一要随大道,即随自然之缘,随环境之缘。不躁进,不妄为,不怨天怨地,不尤人。自然之缘包括天地人和,环境之缘包括政治的、经济的、人类文明的、自然生态的等等。俗话说,天灾人祸难以躲过。我理解“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这个道理。
二要随自己的能力之缘,随自身的条件之缘。不偏执,不逞强,不自扰,不妄想。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聪明才智有差异,身体素质也不一样。别人能胜任的工作你未必能够胜任,别人能做到的事情你未必能够做得了。何必攀比呢?随缘了,就能避免好多问题的发生;随缘了,就能活得自由自在。
众所周知,幸福是要通过努力奋斗才能取得的。随缘不是躺平。用脑走心出力而又不过分苛求自己,方为上上策。
--陈锡山
(责任编辑:胡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