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讲座预告 | 丁澜翔:提问×视野×️方法——近现代美术研究个案写作

2022-12-01 11:10:27 未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f61fa494d9c8a71aeb8aed26172ec77e.jpg

“跨区域文化与艺术交流”系列讲座——

提问×视野×方法——近现代美术研究个案写作

演讲者:丁澜翔(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副研究馆员、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特聘副研究员)

主办: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腾讯会议号:367 6318 1920

1

科考、旅行与艺术:刘子久《为祖国寻找资源》与1950年代的荒野风景

2022.12.3(星期六)19:30

2

形式与观念:关于集体土地的视觉再现

2022.12.4(星期日)19:30

3

艺术家的秘密:《血衣》系列作品与王式廓的双重焦虑

2022.12.5(星期一)19:30

4

构图的策略:关于“北平入城式”的三种形式分析

2022.12.6(星期二)19:30

5

视觉象征:关山月《塞外驼铃》与驼运图像的新观念

2022.12.7(星期三)19:30

◎ 讲座概要

本系列讲座内容来自讲者关于近现代美术的个案研究,以经典美术作品为中心,从科学、旅行、构图、体感、心理分析、媒介互渗、视觉机制等方面提出问题,并试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完成叙事。讲者将使用大量的文献和视觉文本,力图呈现研究的完成过程和逻辑构架。

科考、旅行与艺术:刘子久《为祖国寻找资源》与1950年代的荒野风景

2022.12.3(星期六)19:30

视觉艺术如何与科学考察和旅行揽胜相关?

在1950年代,大量关于荒野的视觉文本构成了新中国语境下国家风景、国家地理与国家宝藏的多重话语。1950年代的《旅行家》杂志,记载着旅行家们笔下的荒原之旅,他们试图以审美的眼光去观看荒野,拍摄荒野,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美学特征,并且在荒野中加入现代文明的痕迹。而在勘探者的报告与科考影像中,荒野被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对立,被建构为怪异的地质空间和充满危险的无主之地。再现被勘探的荒野的摄影师们更加强调荒野在被改造被发掘前的一种蛮荒的状态。相比较荒野摄影,用画笔去再现荒野则更加自由。画家可以根据根据事实材料的灵感去描绘一处实际存在的荒野,也可以从概念出发,构造一处抽象的荒野。这样意味着绘画能承载更多的观念。本次讲座将结合丰富的视觉文本,讲述1950年代旅行家、勘探者和画家如何再现荒野风景的。分析图像背后的历史语境与文化意义。  

形式与观念:关于集体土地的视觉再现

2022.12.4(星期日)19:30

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往往被认为是强调艺术自律的,然而,视觉艺术的形式能否表征社会文化的观念呢?

新中国土地改革之后,农村经由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不同的集体组织形式推进集体化和机械化。农村生产关系、土地所有制的改变以及集体的劳动实践共同造就了新的土地的风景,这些新的空间的变化亦成为新中国艺术家们再现农村视觉形象的主题。本讲试图通过分析摄影、绘画运用怎样的空间策略来再现新中国农村土地的视觉形象,如何再现集体土地之上的耕作主体来阐释视觉图像如何表达新中国农村集体的观念。

艺术家的秘密:《血衣》系列作品与王式廓的双重焦虑

2022.12.5(星期一)19:30

一幅艺术家倾注心血的历史画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还浸透着艺术家个人的思虑、情感、体验甚至是隐秘。

如何解读一幅作品的创作过程和复杂的含义?本讲通过对王式廓《血衣》习作、草图、素描稿以及油画稿的分析,征引广泛的视觉文本和历史文献,试图揭示在《血衣》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如何组织画面的视觉叙事,如何隐秘地安排“冒险”的形象,如何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焦虑中寻找定位,以达到作者所谓的“揭示各种不同经历的群众在斗争地主时的不同心理状态”,“概括复杂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群众性运动”的创作初衷。

构图的策略:关于“北平入城式”的三种形式分析

2022.12.6(星期二)19:30

 构图是如何影响绘画的叙事与观念的?如何以构图作为切入点,分析作品?

1949年2月3日举行“北平入城式”。艺术家参与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用摄影、电影、绘画等手段对此进行记录和再现。随后,他们或通过现场速写,或参考报章图文,创作了一系列再现“北平入城式”的绘画作品。在此过程中,艺术家们选择了不同构图策略,将入城式现场激活为一个承载历史、政治与艺术观念的场域,这不仅是绘画技术问题,更带有视觉文化与政治现实互动的深刻烙印。本讲将以再现“北平入城式”的三种构图——向心、鸟瞰、透视——为例,试图分析构图在视觉艺术中的功能与意义。

视觉象征:关山月《塞外驼铃》与驼运图像的新观念

2022.12.7(星期三)19:30

视觉符号是如何获得象征意义的?不同的视觉媒介是如何参与视觉符号象征意义的构建?

1943年,关山月携夫人李小平与赵望云、张振铎一行前往西北写生。是年秋,关山月在玉门创作《塞外驼铃》,描绘在沙漠中艰难行进的蒙民驼队。1945年1月13日,关山月回重庆举办“西北纪游画展”,郭沫若前往参观,并为《塞外驼铃》题诗作跋。郭沫若为何如此看中此画?关山月作此画的寓意何在?本讲以《塞外驼铃》为切入点,试图展现晚清民国时期骆驼形象生产、传播和接受的历史,梳理在抗战时期驼运图像新观念的建构过程;解释骆驼的形象如何从作为异域旅行想象的“塞外生客”转变为任重道远的“中华民族象征”。

主讲嘉宾

丁澜翔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911ceb4bd27e2d02430f88cc063bf7d4.jpg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特聘副研究员、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副研究馆员。从事20世纪中国美术的研究与策展工作。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美术学报》《美术观察》等刊物上发表二十余篇论文。所策划展览六次获得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项目。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