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现场 | “分子美学”新媒体艺术文献展及研讨会

2022-12-04 00:26:38 未知

  2022年11月19日,“分子美学”新媒体艺术文献展在北京798艺术区映艺术中心/映画廊开幕,此次展览是国内首次举办。本展览是基于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种子基金”资助项目:未来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中心的探索与建构——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专著的编译项目开展的学术活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9b5f97d8016eecb2e0e1de8bdad7521f.jpg

Peter Sedgley《视频光盘》1969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5b67abb933c9a548bba4676d9eedde47.jpg

Peter Sedgley《视频光盘》1969

  本项目以编译出版来自国际著名的德国卡尔斯鲁厄(ZKM/Center For Art And Media)出版的学术著作《分子美学》为核心内容,将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新媒体艺术研究贡献宝贵的理论基础,将为提升北师大的新媒体艺术与新文科教育向国际高度发展提供理论路径。著作出版后将面向全国高校、专业机构和企业推广,通过全国的书店、图书馆、美术馆以及互联网广泛推广,并通过本展览和研讨会的形式,提升《分子美学》在我国艺术学术界的影响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92c46a8d6bd9df3e24a5a81787557b66.jpg

Gustav Metzger《太空中的地球》1966

  著作《分子美学》是2011年和2013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举办的展览“改变世界的分子”及研讨会的后续产物。展览和研讨会邀请了多位艺术家和科学家参加,并为此著作撰写新论文,旨在通过《分子美学》这本著作为广大读者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感知分子世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32d8c454f969fe5b6a2b25eac9cb6556.jpg

Steve Miller《信号接力》2003

  基于此上,通过本展览旨在探讨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通过艺术家和科学家创作的作品来揭示分子内部无法看到的复杂之美。本展览展出的作品涵盖了著作《分子美学》中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影像、互动装置、绘画、摄影、声音等形式的新媒体作品,综合呈现一次新媒体关于分子研究与艺术相关领域基于美学逻辑的对话。本展览通过详尽文献资料的展示,旨在展示艺术在帮助人类科学技术进入到不可视和未知领域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从而着重强调美学或艺术的思考方法和想象力。为艺术领域的工作者和从事科技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眼光和视野来看待各自所从事的事业。为推进我国科技可视化和科技美学教育与实践提供了一个优秀的研究样本,从而促进科技和艺术相互融合不断发展,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奇迹和成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14f0967285f83f6deec6ac8916985a79.jpg

HA Schult《生物动力学景观和士兵》1972

  《分子美学》新媒体艺术文献展研讨会

  2022年11月19日下午3:00时,鉴于北京当前疫情日趋严重,在北京798艺术区映艺术中心/映画廊在线上举办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主办的《分子美学》新媒体艺术文献展的开幕式和研讨会活动。

  本次活动是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未来设计种子基金”资助的项目“未来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中心的探索与建构—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专著的编译项目”所开展的学术活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44845a5012cb6683063db594014051fa.jpg

Dieter Roth《这就是生活》 1970年

  本次活动由本项目负责人及策展人沈阳主持。

  开幕式和研讨会活动邀请了原中国摄影出版社社长、摄影史学家陈申、影像文化批评学者鲍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璐、中央美术学院《世界美术》执行主编鹿镭、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院长高鹏、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缪煜清、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王哲毓、中央美术学院高精尖中心研究员赵令杰、北京中间美术馆特邀研究员翟霖峰、北京市东城区职工大学校长兼书记景宝龙、北京市东城区职工大学副校长田小梅、刘文琦、北京市东城区职工大学艺术系主任牛继飞等专家与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82be374a7dcd99b660a5a39aeb5c4d2c.jpg

Eduardo Kac《塞弗》2009

  本活动分为六个环节,第一环节由项目负责人及策展人沈阳为大家导览《分子美学》新媒体艺术文献展,并向大家做关于项目内容和情况的报告;第二环节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院长高鹏发言致辞;第三环节由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王哲毓、中央美术学院《世界美术》执行主编鹿镭展开主题演讲;第四环节由中央美术学院高精尖中心研究员及本项目主创成员赵令杰介绍《分子美学》著作相关内容;第五环节由参会的专家和学者发言并相互交流;第六环节由参会观众提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d4884ed96264425294b9fd8bfa5915fa.jpg

Kenneth Snelson《V-X》1968

  第一环节——由项目负责人及策展人沈阳为大家导览《分子美学》新媒体艺术文献展。通过介绍展览的结构和内容让大家对《分子美学》这本译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整个展览的结构是按照《分子美学》这本书的结构设计的,一共分为8部分,每一部分展出的内容都可以和《分子美学》这本书里的内容一一对应。展场中间的悬挂物,是23个改变世界的分子,是通过分子结构图的形式展示的,其中包括富勒巴克球、反应停、青霉素、吗啡、阿司匹林等23个分子图,每一张分子图下面都有一个二维码,我们用手机扫描这个二维码,就可以看到每一个分子的运动轨迹和详细的介绍。另外,我们还可以戴上3D眼镜来感受每一个分子图的立体效果,给我们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视觉体验。

  整个展览以23个改变世界的分子的悬挂物为中心,展出了《分子美学》书里面的七部分核心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分子美学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是分子之美;第三部分的是材料之美;第四部分的是形式和资源;第五部分是跨界和转化;第六部分是探讨与设想;第七部分是结构之美。

  另外,沈阳向大家做关于项目内容和情况的报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9d185db6a31f939a03b463cbaec01aea.jpg

Julian Voss-Andreae《解开胶原蛋白》2005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5b55584caf257e062067bcfeaeafa8f3.jpg

Julian Voss-Andreae《解开胶原蛋白》2005

  本项目是基于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现已出版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媒体艺术研究成果,从中甄选了其中一本学术著作《分子美学》。通过翻译出版的方式,来建构全新视角的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中心,同时通过组织策划相应的新媒体艺术文献展研讨会和新书分享会的方式,来探讨未来新媒体艺术的更多可能性及对社会的广泛影响力。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创新,未来将促进ZKM与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进行下一步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拓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c7eb80ac3ce8ea5edd6f8249c5d7b02b.jpg

James K.Gimzewski&Victoria Vesna《零@波功能》2003

  自2020至今本项目团队在“未来设计种子基金”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项目目标并按时优质的完成了全部工作。其中包括学术著作《分子美学》的翻译和出版,部分文章在核心期刊杂志的发表,以及今天举办的新媒体艺术文献展和研讨会活动。

  沈阳表示,感谢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种子基金”为本项目提供了充分发挥创想和交流研讨的平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FDC与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之间,能够共同建构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中心与学术话语平台,为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与高等教育提供多维度的艺术哲学理论与视觉支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10ec9eba415ea18f91fb6d45ebb18a85.jpg

David S.Goodsell《髓鞘》2009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2409794d85ce22cfa9fb135967c1bb11.jpg

Drew Berry《中空》2010

  第二环节——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院长高鹏发言致辞。

  高鹏院长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未来设计种子基金”项目的源起,以及未来设计学院的定位与发展。指出未来设计学院的学科设置与传统的设计学院有所不同,未来设计学院建在珠海大湾区,致力于培养关于艺术与科技方面的新人才。

  高鹏院长指出ZKM是德国最重要的一个艺术与媒体中心,很早就开始了艺术家和科学家的跨界合作,通过其作品去探论更多新的可能性。沈阳负责的这个项目主要是通过翻译出版来自ZKM的著作《分子美学》,让更多的公众尤其是在北京艺术从业人员和艺术爱好者,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分子美学》,探讨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高鹏院长还指出艺术与科学最早其实并没有被分离,后来只是因为职业化的缘故,使不同的学科进行了不断的分离。但是,通过这个展览我们会发现艺术与科学再次相撞,通过这个展览可以看到更多新的可能性。展出的作品形式多样,包括在当代艺术中讨论的视觉影像、互动装置、摄影、声音等艺术形式,这是一个关于美学与科学之间新的对话。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ba036f347e8ba91dcd4b0e58cabb8f9a.jpg

Drew Berry《中空》2010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f87f96b44036c67ec4c6ff574cbd2116.jpg

Jaq Chartier《试验》2010

  第三环节由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王哲毓、中央美术学院《世界美术》执行主编鹿镭展开主题演讲。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的王哲毓就《分子模型的哲学意义》主题展开演讲。从实在到分子表征图像、分子模型的来源、分子模型的表达服务于理解、以及对分子模型的反思四个方面展开演讲内容。首先,指出微观世界本身是模糊状态的,技术手段对表征有很大限制,图像都是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三维结构的重构需要先验的假设以及数学方法等观点。其次,如何通过分子图像获得分子模型呢?建构科学理论用来解释现象,描述实在;模型是理想化、形象化的理论(心理实体);理论与模型是平行关系。再次,分子模型的表达服务于理解的,科学需要解释,不真实的模型反而更好理解;理解打破了宏观与微观的界限;人类微观世界的想象靠分子模型填充。最后,对分子模型的思考。仪器表征出来的图像和实在的关系是模糊的,就如摄影技术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分子模型的每一步都需要通过综合的方式的理解。科学家和艺术家拥有共同的想象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564734d22687a29115a2f73cbe23b559.jpg

David Glowacki《隐藏的领域》2012

  中央美术学院《世界美术》执行主编鹿镭,从采用金属构造设计的艾菲铁塔作为人类工业文明的里程碑开始,展开了主题为《西方现代艺术映现的工业文明》的演讲。详细讲述了诸多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以及作品解读,其中包括德劳内、马布里奇、博乔尼、毕加索、迪克斯、丁古利、A•M•卡桑德拉、杜尚等,为未来的艺术和科学提供一个观看视角。

  第四环节由中央美术学院高精尖中心研究员及本项目主创成员赵令杰介绍《分子美学》著作相关内容。

  赵令杰指出阅读《分子美学》这本书,要站在人类美学历史的立场去观看。他认为我们人类八千年年之久的历史,之前的历史大部分是通过可见的、可想象的图像来定义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八千年的进步,人类已经进入到超越表面的世界,到达了分子的层面和原子的层面。德国人认为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应该有新的跟时代一致并产生一种新的美学逻辑。希望通过《分子美学》这本书能够证明分子所呈现的美学逻辑是美的,我们的世界是建立在原子和分子基础之下的。他认为这是这书的基本逻辑。

  赵令杰介绍了《分子美学》的结构和内容,由七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对基因和生物学革命的理解,即对分子革命的理解,认为分子美学是未来我们观看哲学的基础。这一部分涉及生物学与转基因,列举了论文和案例,阐释了生物艺术家及其研究成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7c9c7e53ef3b8bd185249285473b6013.jpg

Jon McCormack《伊甸园》2000-2010

  第二部分是分子的结构之美,其中包括分子模型,双螺旋、蛋白质等;

  第三部分是富勒烯结构对工程的影响。他指出富勒烯是德国人发现的,最后形成分子结构是美国人完成的。富勒烯的分子结构是受到足球的启发,是20世纪的重大发现。他认为科学和美学的发现是基于一个逻辑的,如果一个科学家没有美学素养,在研究过程中就会受到很多困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f3575d7f8264d736f26df327b04ef7e8.jpg

三上晴子《分子信息学》1998

  第四部分是分子的形式。指出分子的形式和构建正如王哲毓老师刚才所讲,它们是通过电镜看到的间接图像,它们到底是不是真实的,也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着重强调了审美对科学家,特别是对前言科学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认为这本书中列举的分子艺术家,与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不同的是,在艺术转换的过程中,要必须严格遵循科学的转换逻辑,这是可逆的。也就是说,艺术转化所呈现的结果能够可逆成科学理论的结果。而不是看到一个分子研究成果,去独立创造一个个人理解的艺术,这是艺术,并不是分子艺术。书中所列举的大量艺术项目都是遵循分子技术逻辑和分子物理逻辑所创作的,把可塑对象转换成另一个可塑对象,这是分子艺术家和现代艺术根本不同的地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2f4bc1f54542866cbfeba2385242e296.jpg

Giuliana Cuneaz《晶体生长》2012

  第五部分是分子之美。探讨了传统美学和分子美学是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哲学环境问题?分子美学是不是与人类八千年以来的价值观是否一致的?通过列举案例的方式来阐释其观点。另外,还探讨了如何通过分子数据转化为声音?认为分子的声音是可以被听到的;

  第六部分是蛋白质模型,分子如何启发科学家在不可见的世界去发现科学逻辑。列举了欧文著名的蛋白质绘画,其推动了蛋白质模型的发现。指出艺术家的直觉和审美判断对科学的发现是十分重要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86465ce509280b4ff53deb0fc73f867f.jpg

Irving Geis《血红蛋白分子》1978

  第七部分是分子的结构之美。指出艺术家能够通过艺术训练的直觉,启发研究人员去发现一些未知的结果和存在的原理。他认为艺术训练对不可见领域研究的科学家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强调科学和艺术是没有界限的。20世纪发现和探索了现当代艺术,其探索和依托是没有实证理论和想法的。但是,分子美学是我们对艺术的探索,是可以回到实证对应的环境里面,指引出未来发展的道路。

  第五环节由参会的专家和学者发言并相互交流。

  首先,由原中国摄影出版社社长、摄影史学家陈申发言。

  陈申指出《分子美学》这是一个很新的话题,第一次听到分子艺术家的概念,从现代艺术中分离出的一个新词汇。呈现的作品是分子在电子显微镜下分子结构的美令人惊叹。

  陈申通过华人科学家胡适、赵元任、钱学森、陈景深、李政道等详细案例分析,指出尽管华人科学家在科学领域中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其中很多人都有艺术的熏陶,在艺术领域中同样有他们的主观认识,他们对现在的科学和艺术的认识的推动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提到在2000年时,陈景深回归母校,当时送给学校全体师生的礼物是自己设计的一本挂历,内容是把自己研究的几何学定理和公式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在挂历上。另外,还提到同样在2000年时,李政道突然提出能否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原子核图像的问题?随后,工艺美院的常莎娜院长陪他到苏州,与苏州刺绣研究所合作,用现代的一种刺绣方法表现出李政道提供的一张电子显微镜下的原子对撞的图像,整个画面五彩斑斓,效果十分震撼!这是人类对微观世界的一种认识,也是对分子世界的一种观看经验。

  陈申表示同意赵老师刚才所陈述的书中的观点。科学与艺术,各自的方向和表现与其原理是互逆的,可以互相转化的。用李政道的观点看,科学在用艺术进行表现时,一定要寻求科学的思维方式。自古以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陈申认为艺术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

  19世纪胡克发明了光学显微镜,人们就可以看到物质的一个初步结构。后来发明了电子显微镜,就可以看到分子结构。中世纪时的解剖可以看到骨骼和肌肉,再后来就可以看到细胞。一门新的科学在医学领域产生,这就是生物化学。陈申指出对于相当一部分艺术家来说,这本书可能读起来会有些吃力,但是这本书是非常值得读的书。因为它是科学前端的一个话题,也是艺术前端的一个话题。强调现当代艺术走到今天已经发展到瓶颈期,那么如何突破呢?这就需要与科学握手,这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分子领域的一次艺术的革命。

  陈申认为分子美学就如宛如20世纪80年代毕加索首次来中国展出一样,对于中国的学生、观众、艺术家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和话题,需要一个被认知和接纳的过程。他还表示通过阅读《分子美学》这本书,会增加我们知识的范围和深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0a8dbe51b6da227b621dbaf4641d7742.jpg

Helga Griffiths《嗅觉分析》2012

  其次,由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缪煜清发言。

  缪煜清指出无论是《分子美学》新媒体艺术文献展,还是《分子美学》这本书都是十分有意义的,体现了科学和艺术的融通。

  缪煜清表示他对科学和艺术的相通性十分感兴趣。他坚持一个观点,就是科学和艺术是一体的,一朵花再美,它既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科学里面有艺术的成份,无论宏观的还是微观的,艺术里也有科学的,它包含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心理学的知识,是一切知识的总和,用艺术的形式体现出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bc8e3c00398c8b7b07550cb5cbb10176.jpg

Conrad Shawcross《盲目的审美》2011

  另外,他认为学科和学科是一体的。因为这个世界是整体的,世界不是按照学科划分的,学科是我们人为划分的,划分的目的是为了研究的方便而已。

  还指出,科学和自然是一体的。从传统文化上来说是天人合一,体现了人和自然的一致性。在科学上、在化学上、材料上,我们叫做仿自然。表示现在做的研究发现,各种材料模仿自然,模仿生物的是效率最高的。从艺术上来说,中国传统上叫师造化,就是模仿自然,效仿自然。

  通过引用达芬奇的名画《维特鲁威人》,来解释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身上的比例是最协调的,是对自然的完美对应。他认为人是一个小宇宙,而世界是一个大宇宙。并引用维特鲁威曾经讲过的话“我是一个建筑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让我学习哲学、历史、地理、音乐、生物、法律等,所学的这些知识都有助于我成为一个优秀的建筑师。”缪煜清认为这种多元性和相通性让我们产生很多思考!

  另外,他认为宏观和微观是统一的。通过分享黄山的山石,来更深层面的解释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在实验室中观察水生植物和茶油的案例深入到微观世界,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无数个生动的生物,这犹如佛教中所讲到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无论多小的东西里面其实都是一个丰富的大世界。还提到有一次他曾合成的微米材料只有20微米,通过扫描电镜拍出的图像,作为月亮元素转化到一幅苏东坡仰望明月的画中。感叹道苏东坡眼中的一轮明月,其实只是他合成的一个微米级的材料,如此微小的东西其实是一个大世界。

  缪煜清认为从科学上看,微观和宏观是统一的。他认为这次展览和《分子美学》这本书,让我们感受到了微观之美,感受到了科学之美,感受到了艺术之美。这既能培养我们审美的情趣,又能塑造美好的品德。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当时建立的教育体系,就高度重视艺术的作用,包括我们国家也开始重视艺术素养,它不仅仅是一个审美,也塑造人的品德。艺术的另一个角度,还可以激发我们的灵感,它对科学是有很大帮助的,可以激发我们对科学的兴趣。缪煜清认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展览,有效的一个展览,感谢主办方付出的智慧和劳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d36bcdcd70785dc76148bb180ecd394e.jpg

“分子美学”新媒体艺术文献展

策展人:沈 阳

开幕:2022.11.19 14:30

展期:2022.11.19-2022.12.3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

展览地点:北京798艺术区 映艺术中心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