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宋清——见欲扁舟摇荡去,倩君先作水云媒

2022-12-08 19:36:29 未知

宋清

见欲扁舟摇荡去,倩君先作水云媒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526244e4075caee260d2ca873a52ce73.jpg

《华灯初上》36x39cm 2022

自然,像神秘端庄的圣象

向画者露着不可言说的面容

它从蔚蓝的天空歌唱

呼唤心灵的应和

它在油绿的草原舞蹈

期待自我的觉醒

白昼与星空循环往复

胸中奔涌着如入香格里拉的激情

精神和自然对冲 飞拢 交融

感受 思想在燃烧 在颤抖

意识闯进了新的疆域

画,成为一种语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5811a9e1f3a2fce3fe08ecf936665864.jpg

《春江水暖》23x31cm 2022

 一位画家作品的深度,得由穿透画家心灵感受的深度来决定。这里所依赖的,不是感受的深度,而是穿透的深度。一条线、一抹色彩、一个块面可以成为一种艺术语言的新形式。那些有着真情实感的画面更灵动、更鲜活,能一击即中,亦可朴素到一剑封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4a6fc0bfd6f9e1b6476a085342899dbb.jpg

《秋意萧瑟》25x25cm 2022

宋清偏爱写生,擅于“心写”,运用艺术处理将自己心里所感悟到的东西在画面上呈现出来,注重追求作品的唯一性,描绘写生时那种独特的感受,并以水彩的形式传递给大家。对美的感知与表现令他内心释然,能够把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抹成一树自开自谢的梨花,自有一种深意和优雅。

马蒂尼:在“印象时光”画展里,您对色彩和创作做了怎样的一种诠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952b346f5a90d001ebbf6ce76ab0f53c.jpg

《静静的海》 56x76cm 2018

宋清:“印象时光”是我八次个展中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画展,展出的作品大都是近期一些写生和创作,尺幅不大,以写生居多。取名“印象”,源于我个人对色彩的理解,是有感而发的。我的“印象”不同于“印象派”的印象,相比于那种理性化的色彩记录,我的作品更加贴近主观,即对一处风景、一个事件、一段特殊时刻的个人感受格外偏重,使色彩更加忠实于感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09a527d30efaca95c9815f37541782e4.jpg

《浅水湾》 56x76cm 2018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喜欢以旅行的方式来写生,这让我觉得生活更加真实。2011年以来我先后多次往返欧洲各大美术馆,欧洲之行让我饱览大师佳作,尤其是印象派之后的画家作品深得我心,因为这种表达更接地气、更接近我们当代人的感受。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画家由室内创作走向室外,面对自然直抒胸臆,他们把写生作为一种创作方式,开创了一个艺术时代的先河,也开启了当代艺术的大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075e7c3e2dd4fedefb6b872510a40744.jpg

《黄昏渔港》 56x36cm 2019

近些年,我特别喜欢用写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一些艺术取向。我经常喜欢在大自然中去捕捉自己的一些感受,并将这些感受用色彩语言表达出来。写生作品与室内创作的不同,就是其特别鲜活灵动,能够将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的瞬间感受表达出来,时间一久,区别自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cfcb1a0c938bceb14530047d385c53ae.jpg

《寂静的码头》36x56cm 2020

综上所述,“印象时光”就是基于这样一种个体感受性的表达。受写生条件所限,画幅虽小但更符合水彩画的语言表达方式,游刃有余地去驾驭它,将主观性和感受性一并收摄于画面。

马蒂尼:“心写”算是您的个人创作法则吗?请就这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656ced77312c88f703ae4ec24a714c67.jpg

《书院老街》31x41cm 2022

宋清:“心写”这个词是我一篇论文里谈关于写生四境时提到的观点。即写生有四种境界:一为摹写;二为实写;三为意写;四为心写。四个境界各有章法,各有高格。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b218e4c96b221817767306fc8b66eff3.jpg

《林中老屋》20x27cm 2022

“心写”这个境界更能体现一个艺术家恣肆纵横、随心所欲的创作过程,和庄子讲的“解衣般礴”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所谓“得之于内,发之于外”,既有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视觉感,又有出自内心的一种意境表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ddae747b4cadd62722ee4c8d5e580886.jpg

《老西影厂》38x54cm 2021

我记得苏东坡曾有这样的高论:“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艺术的表达在一定高度当殊途同归,水彩画亦当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明心见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df0d65dfa23fc05a94bdfb61063bdd5b.jpg

《秋色满园》31x41cm 2022

个人觉得绘画的最高境界应该朝着“心写”的方向去,即谢赫说的“气韵生动”,追求那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蕴;关注物像,但不被物像外形所缚,其色所扰;将大自然的物像与自己的理解、修养融会贯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样的境界,每位画家当以毕生精力去追求之。

马蒂尼:《道德经》里写到“上善若水”,您的作品也多见对水的表现,请就水这个创作题材谈谈自己的见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4fe9c24a1c9c6f1a9c91a45b245a6616.jpg

《水乡夜色》36x51cm 2021

宋清:作为一个画种,水彩画的灵魂就是水。水不仅充当了媒介,更重要的是借水可以很好地呈现出色彩的灵动性。水之无形,如何在无形之中把握一种有形的东西,于无声处听惊雷,与无色处见繁华,水给了我们很多想象、很多可能的空间,让我们可以自由地去发挥到淋漓尽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5bbcce9e57655586403e2c51dcb3e447.jpg

《护城河畔》36x39cm 2022

在水彩绘画中,水有多种含义:其一是在水彩画中作为媒介的水,承载了调和色彩的功能,水是流动的,推着颜料生发出万千可能,赋予画面丰富的视觉效果,它把颜料幻化为丰富多彩的色彩呈现在纸上,以达到表现对象的目的;其二是水作为媒介不仅承载了颜料的表现力,它更是寄托着画者的情感,水之所至,情之所倚。其三是“现实生活”中作为素材的水,这是很多画家都感兴趣的题材,我也不例外,当工具的水碰见生活的水,就会产生丰富的变化和想象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5e6687a386ed6a8e7dd3cd7fee04f026.jpg

《静湖夕照》36x51cm 2022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西方之风景画,中国之山水画,都是在水的浸润里挖掘出无限的美。江河湖海,溪涧瀑布皆可入画,也是我心头所爱。在表现这类题材时,我通常是用无形去表达一种有形,在有形里去寻找一种无形,这是画水的一个关键所在,是有和无、虚和实之间的一种中国式哲学的架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ffed14a50759ba1835fa0b44a17eef6d.jpg

《灞河初春》36x51cm 2022

画水非玩水,要赋予水一种情感的内蕴,不忘初心,寄情抒怀。虚实取舍皆为画面,实靠功夫,虚靠修养,人品的高低决定着画品的格调,所有的积累渐渐攀爬至金字塔的顶端,最终以作品问鼎于世。一幅好作品凝结了画者的思想,是思想和技巧的综合呈现,是整体风貌的一种外化,是塔尖上那一束最璀璨的高光。不过这个过程复杂而艰辛,出一张好作品很难!

马蒂尼:请谈谈您从事水彩创作以来个人色彩语言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30df529f81c7335a8d5cab4a45f720f0.jpg

《赵家洼的阳光》31x41cm 2021

宋清:我这二十多年的水彩创作历程至今仍觉得不够成熟,但变化还是显而易见的,从最初的传统画法到后来比较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实则是受到了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影响,他们对色彩的运用更直接、更果断。比如马蒂斯的色彩对比强烈又不失和谐,舒服而不琐碎;杜菲涂鸦般的平面化涂抹,恣肆放纵,如入无人之境;博纳尔完全给自己设计了一个万花筒般的调色板,完全沉浸在一个自创的色彩世界里。这种表达方式激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我一直想靠近他们,但目前看还相去甚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35278240f48e7e829f2c8c52d1b7bc26.jpg

《六川河的斜阳》38x54cm 2022

 我用色彩表达时不喜欢太多概念的东西,就是根据当时自己对对象的那种感受去创作。总体来说,我不太着意那种死气沉沉或者花里胡哨的色调;用色彩去传达自己的情绪是我在表达中着重强调的部分,我的色彩比较活泼、亮丽,内心充满阳光,即便是在表现灰调子时也不乏几笔响亮的颜色。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89aa5639d33939886bba67379d2abc75.jpg

《六川河的阳光》38x54cm 2022

你不可能在一张画里使尽所有的颜色,解决所有的问题,作画得有规矩但又要摆脱一些束缚,尽可能地去表达自己从未曾表达过的一种真切的感受。所以我在画画时不管是灰颜色、对比色或者同类色,都会让色彩语言响亮一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2457c879d91ad5c98f4b5bf7a66b3c5a.jpg

《乡村午后》31x41cm 2022

 所以说,我的色彩是一种不脱离对象的偏主观的表达,以情感和自己的理解为主,不太追求自然之下光线的变化,画面中的色彩不仅跨越了时间的界限,也跨越了光学概念的界限。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ad511c8534fdc7f311707cc6b7e59e4a.jpg

《雨后的姚儿沟》31x41cm 2022

在我作品中的色彩与现实中的色彩一定是拉开距离的,它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描摹,它尊重自然又比之高级、丰富、深刻,这就是我在画中所刻意追求的一种品质。

马蒂尼:请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英国古堡系列”的水彩创作感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5b9929beec9b5318cfd3a97786a391f3.jpg

《古堡残阳》 36x56cm 2020

宋清:2019年夏,我们全家去英国做了一次艺术之旅,在考察完众多的美术馆之后自驾经过苏格兰高地时看到很多古堡,心里异常兴奋,就决定要把它们画下来。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异域文化对视觉上乃至心灵上的冲击,所以就有了这些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0643cc3785e5bb3ca0b7437fc1935a1b.jpg

《古堡斜阳》 56x76cm 2020

英国在18世纪时流行一个观念——即“如画”的观念,就是把建筑要建得像画一样。他们崇尚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艺术,喜欢去意大利旅游,他们喜欢罗马式建筑,喜欢洛兰的风景画,后来英国贵族干脆将罗马式建筑风格引进至国内,使一种叫“帕拉迪奥式”的建筑在英国乡间迅速流行起来,画家纷纷用水彩来表现这些建筑、古堡及自然风景,于是出现了英国水彩画的“黄金时期”,并且使得水彩成为英国的国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3379b2348d02cea98866d110b3fdba54.jpg

《古堡夕阳》16x30cm 2020

欧洲建筑对我最有吸引力的一个是教堂,另一个是古堡,它们都承载了欧洲历史的沧桑巨变,与中国的古代建筑审美差异甚大,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画古堡就是用艺术的方式与这里的文化进行交流与碰撞。古堡系列的画作画幅偏小,我特别喜欢用水彩去表现它们,被夕阳染红的天际,散发出迷人又魅惑的霞彩,为古堡平添一份神秘,特别适合抒情,也能表达自己的即时感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bf84d39bdbd4a40f2742f79d7a1b50b4.jpg

《尼斯湖的古堡216x30cm 2020

其实每位画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都有一个初心,要把当时的那种感受表现出来。如果观者有同样的阅历或者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就能触动内心产生共鸣,对作品有深层的解读,如此,作品的意义得以延伸,也会是一个观者参与的再创作的过程。

马蒂尼:创作“陕北系列”作品时您有怎样的构思和体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9290bfaa240e77802c2ee0b700691519.jpg

《陕北夕阳》38x54cm 2022

宋清:陕北这个题材我一直很谨慎,虽然去过多次,却不敢轻易触碰。我对它心存敬畏,绝不能贸然动笔。再后来带学生去郭家沟写生,扎在那儿十多天深入体验,才有了这个系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b1bfabb6e08c84760358ee86768fe89c.jpg

《春到陕北》39x36cm 2022

真正走进黄土高原你才能被它的那种雄浑厚重所震撼,但也是真的难画。我不是原住民,无法企及那种脱胎于骨血的情感与依恋,好像怎么画都不能表现其精髓,最后我就抓住一点——用自己的色彩语言去表达我在这片土地上的那些碎片化的感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f13d7d54da872f7ac67ad1a60d973d77.jpg

《郭家沟的晨雾》36x51cm 2021

所以我决定画一种小的场景,以小见大,不囿于技法的束缚,把着眼点尽可能的放在表达上、感受上。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此画此意!当你没有半点杂念的时候,你对黄土地的情感也最为纯净,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感受。不仅需要突破传统的写实语言,更要有所创新,找到最为合适的语言去表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b599242eef036bc689b4d2cac13293ad.jpg

​《郭家沟的晨雾》36x51cm 2021

 陕北,是一个可长久去表达的地域性题材,黄土地是中国人永远的脊梁。在以后的创作中,我想尝试着把对黄土高原理解中的个性化的感受借特定的图式语言表达出来,使其更趋向于当代人的审美,让画幅变得更大一点,更深厚一些,更丰富和更有表现力,这将是我未来的目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a9e9a9de2c25969d247b878eae5d5cc2.jpg

《山之阴》25x25cm 2022

没有一种艺术可以自我封闭。画者的感受与身边的一切物象息息相关,审美与自由是穿越其中的法度。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之美的呈现是经由画者思考、实践、锤炼之后生成的明珠,体现了人的情感和自由的本性。好的作品直抒胸臆,内蕴丰富,更接近于审美纯粹的理想,那是一切语言的模板,吸引同频的人往一个方向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77eb4dfe7c806a520e1ecd3ee9f88a07.jpg

《古堡组画》19x19cmx4 2020

宋清的水彩似乎就有这样的魔力,他的作品丰盈、灵动,透着一种阳光的味道,将人文感受与自然万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艺术成为灵魂的引领,实现了自我的精神升华。“见欲扁舟摇荡去,倩君先做水云媒”,也许艺术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自我人性的完满,并最终通过美而拥抱自然,走向自由。

墨灵书于马蒂尼美术馆

2022年11月10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9df31f3e6f53d891614b2c3b2b5edec5.jpg

(责任编辑:刘爽)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