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 “分子美学”艺术家&科学家首次共探科学可视化
2022-12-08 21:08:54 裴刚
你看过分子是什么样吗?不用高科技设备,就能直观的把奇幻的分子微观世界景观呈现在观众的眼前,是怎样的展览?
近期“分子美学”新媒体艺术文献展在北京798艺术区映艺术中心/映画廊开幕,此次展览是国内首次举办。本展览是基于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种子基金”资助项目:未来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中心的探索与建构——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专著的编译项目开展的学术活动。展览展出的作品涵盖了著作《分子美学》这本书中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影像、互动装置、绘画、摄影、声音等形式的新媒体作品,综合呈现一次新媒体关于分子研究与艺术相关领域基于美学逻辑的对话。
Drew Berry《中空》2010
其观展方式也很多元,戴上3D眼镜就能体验分子图的立体效果,给我们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视觉体验。展场中间的悬挂物,是23个改变世界的分子,是通过分子结构图的形式展示的,其中包括富勒巴克球、反应停、青霉素、吗啡、阿司匹林等23个分子图,每一张分子图下面都有一个二维码我们用手机扫描这个二维码,就可以看到每一个分子的运动轨迹和详细的介绍。
通过这个展览突出的感受是技术理性与视觉感受的关系,同时也想到一些问题。比如,有限的理性与先验的感受力之间的关系;未来艺术的发展不仅是包含”观念的突破“也是”技术的突破“;分子美学与当代艺术的关系等等。雅昌艺术网通过与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沈阳的交流来展开诸多问题的讨论。
展览现场
Q&A 对话
雅昌艺术网&策展人 沈阳
Q:引发这个展览的著作《分子美学》的背景(是2011年和2013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与媒体中心(ZKM)举办的展览“改变世界的分子”及研讨会的后续产物)到产生这个展览的涉及的思考有哪些开始?如何认识“分子美学”?目前发展的概况如何?
A:“改变世界的分子”这个展览是在2011年至2013年在ZKM举办的,在这段时间我们项目组的主创成员赵令杰老师当时在ZKM看过这个展览,展出的原作十分震撼,而且国内做这方面研究比较少,基本上是空白。ZKM后来出版的《分子美学》这本书,是2011年研讨会的后续产物,集合了学者的论文和艺术家的作品,旨在建立分子科学、视觉艺术和音乐的最新发展之间的联系。我们整个项目小组希望通过翻译《分子美学》这本书,能为国内更多的从事艺术领域和科技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一个研究样本,从而促进我国科技和艺术的不断融合和发展,这是我们项目的初衷。
《分子美学》书店陈列
《分子美学》封面
如何认识“分子美学”?
“分子美学”可以理解为——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和工具,能够把微观的分子世界可视化,已完全超越了人眼所能看到的东西了,从而创造出审美经验和艺术实践的新维度。
也可以把“分子美学”理解成对分子的感知,对分子形式的观察,对其属性的了解和感知。也就是说,从视觉上去感知分子。简单的分子结构,就像单词是由字母组成的,也像旋律中的音符或音节,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整个世界的一个小分子。就像丢勒曾经说过“真正的艺术,是包含在自然之中的,谁能发掘它,谁就拥有它。”
Q:这本书从展览和研讨会都涉及了跨学科多元讨论,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对话是展览的一个特点。已经有的对话产生了哪些您特别想和大家分享的有趣问题”?
A:首次在德国ZKM举办的研讨会是围绕着科学和艺术主题展开讨论的。2022年11月19日在北京举办的“分子美学”新媒体艺术文献展和研讨会也是以科学和艺术这个话题展开的。
这里面想与大家分享的是———我们该如何看待科学与美学之间的联系? 实际上,二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新的科学可以创造新的美学。比如,与分子美学直接相关的一个例子是X射线晶体学成果的普及。X射线晶体学是由威廉父子在1912年发明的,1951获得诺贝尔奖。到了20世纪50年代在很多科学家手中,这项技术解决了酶和抗生素结构,获得了新一轮的诺贝尔奖。后来,科学家把X射线晶体学实验产生的图案转化为纺织品、墙纸、陶瓷图案、领带、瓷砖、地板等。
新的美学体系会产生新的科学见解。其中,埃舍尔的画对分子科学的产生起到了直接影响的作用。埃舍尔的作品《深度》启发西曼发明了第一个DNA纳米结构。西曼在研究蛋白质和双螺旋结构时,想获得稳定的结构。当他看到埃舍尔画面上的鲸鱼时便产生了灵感,把鲸鱼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格子结构。西曼说艺术是他在这个领域工作的动力。
M.C.埃舍尔《深度》1955
美学和科学之间的联系是可以双向进行。新的科学可以创造新的美学。所以,为了提高美学意识,作为科学家的同时也必须是一个艺术家。
Q:有哪些艺术家、科学家的文献、作品参与了这个展览,此次展览呈现《分子美学》中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影像、互动装置、绘画、摄影、声音等形式的新媒体作品,展览是以媒介的线索展出的吗?请介绍一下展览不同的版块策展思路。
A:这个展览展出了很多位艺术家和科学家的作品,其中包括以生物艺术著名的美国艺术家(Eduardo Kac)、以分子结构为创作灵感的雕塑家(Julian Voss-Andreae)、分子模型艺术家(David S.Goodsell)、呈现细胞和分子运动轨迹的动画师德鲁•贝瑞(Drew Berry)以及理查德•巴克敏斯特•富勒(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当年的研究文献资料等。
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二十面体对称性: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的测地穹顶专利申请图》1954
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草图:作为量子模型的球形包装》1948
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几何学实验室》1948
整个展览不是以媒介为线索展出的,而是根据《分子美学》这本书的结构和内容来策划的这个展览。整个展览分为八部分,每一部分展出的内容都可以和《分子美学》这本书中的内容一一对应上。
展场中间的悬挂物,是23个改变世界的分子,是通过分子结构图的形式展示的,其中包括富勒巴克球、反应停、青霉素、吗啡、阿司匹林等23个分子图,每一张分子图下面都有一个二维码,我们用手机扫描这个二维码,就可以看到每一个分子的运动轨迹和详细的介绍。另外,观众可以戴上3D眼镜来感受每一个分子图的立体效果,给观众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视觉体验。
23个改变世界的分子+沈阳在展览现场
富勒烯,巴克球C60
整个展览以23个改变世界的分子的悬挂物为中心,展出了《分子美学》书里面的七部分核心内容。第一部分——分子美学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分子之美;第三部分——材料之美;第四部分——形式和资源;第五部分——跨界和转化;第六部分——探讨与设想;第七部分——结构之美。
Q:视觉的方式感知分子世界,是一种理性的方式,与西方抽象艺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A:用视觉的方式感知分子世界,也并非完全是一种理性的方式。艺术家可以从分子科学中去汲取创作灵感,科学家也可以利用艺术使自己研究成果变得清晰且容易被人理解。虽然二者之间存在巨大鸿沟,但是事实上一个一直在启发另一个。
在研讨会上,赵令杰老师指出了在这《分子美学》这本书中列举的分子艺术家,与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不同的是,在艺术转化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科学的转换逻辑,这是可逆的。也就是说,艺术家转化所呈现的结果能够可逆成科学理论的结果。并不是看到一个分子研究成果去独立创造一个个人化理解的艺术,这是艺术,并不是分子艺术。《分子美学》这本书中列举的大量艺术项目都是遵循分子技术逻辑和分子物理逻辑进行创作的,把可塑对象转换成另一个可塑对象,这是分子艺术家和现代艺术包括抽象艺术,根本不同的地方。但是,分子艺术是通过方程和分子结构的简化来进行的抽象化表现,这似乎与抽象艺术也有相似之处。
Q:艺术家的创作不仅有理性技术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先验的感受,“分子美学”对新媒体艺术美学是否有拓延,有哪些艺术家在这方面已经有作品?
A:展出的作品形式多元化,有互动装置、虚拟影像、声音等艺术形式,是一个关于美学与科学之间的新对话。
其中,美国化学家大卫•格鲁沃基(David Glowacki)2012创作的作品《隐藏的空间》特别具有代表性。他的作品横跨了量子动力学、化学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化学动力学和大气学等领域。展出的这件作品集合了舞蹈表演、舞蹈光谱学DS、分子动力学等各个方面。
尤其是在他的作品中利用了舞蹈光谱学DS,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悉!DS—是舞蹈中的光谱学,是通过分子动力学、光谱学和能量景观,来产生一种沉浸式的视听美学体验。在大卫的作品中,有一个大的投影屏幕,观众可以看到他们的能量场以及他们的运动,所产生的原子动力学虚拟模拟时,所产生的实时波浪、涟漪和振动。同时DS软件把这种振动转化为声音,反馈给观众,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
David Glowacki《隐藏的领域》2012-
目前,DS是互动公共装置,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工具,它把视觉、声音、舞蹈表演编织在一起,形成一个“隐场”。我们看到这些图片是舞者的能量场的剪影。
这张图展现了我们使用单个深度传感器设置的简化示意图。
David Glowacki《带有单个深度传感器的DS设置示意图》
作品中的视觉和声音效果都是由舞者的动作产生的,这需要为跳舞的人提供一个舞蹈叙事,形成一个内在的节奏来驱动DS,而不仅仅是对它作出反应,产生一个美丽的动态变化。舞蹈叙事方案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空间,从而促进舞者、音乐家、程序员和编导之间的互动,这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David Glowacki《隐藏的领域》2012
这件作品需要一个创作团队,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参人与进来,相互影响与促进,把物理学概念、舞蹈表演的理念、音乐和交互式相互结合在一起。舞蹈也许比较适合与这种科学相互交叉融合,因为舞蹈的动态与科学家所描述的分子系统的动态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另外,还展出了日本艺术家三上晴子(Seiko Mikami)的互动装置《分子信息学》。这件作品是一件结合了“眼球追踪输入”技术的互动媒体艺术装置,分子的结构根据观众眼睛的运动而实时生成。观众戴着一副配有眼球追踪传感器的虚拟现实眼镜,通过观察眼睛的运动,创造出由分子和分子结构组成的空间。
三上晴子《分子信息学》1998
还展出了致力于科学和艺术交叉学科的艺术家赫尔加•格里夫斯(Helga Griffiths)的作品《嗅觉分析》,这件作品来源于艺术家的身体数据。通过对她自己汗液的化学分析,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身份代码。六个主要的分子结构被识别出来,并在装置中以多重重复的形式重新组合起来。挥发的气味被转化为一个视觉的、脆弱的、可以自由移动的分子空间。身体,在嗅觉分子的积累过程中,作为一个“体验空间”被我们感知。
Helga Griffiths《嗅觉分析》2012的副本
我想通过展览中的这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可能会对新媒体艺术美学产生更多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Q:此次展览主要以文献资料的展示,侧重美学、艺术的思考方法和想象力的启发。对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和工作方法会产生影响的方面,展览中有哪些案例?
A:本次展览是以《分子美学》这本书中的文献资料作为主要内容展开的,其中对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和工作方法影响比较大的是创作思维和创作方式转变,鼓励艺术家和科学家合作共同探讨和创作,在共同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需要与科学家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如果说传统艺术家的工作方式像个体户,那么,未来艺术家的工作方式将是跨界的、交叉学科的、团队协作的……
其中,展览中展出了欧文•盖伊斯(Irving Geis)在1978年用水彩媒介创作的代表作《血红蛋白分子》。还展出了1961年创作的水彩画《肌红蛋白》。这幅作品是在计算机图形时代到来之前创作的,它已经成为了科学史上的一个历史标志,这是第一次以三维的方式展示这种新发现的结构。这幅作品奠定了欧文在分子结构可视化方面的声誉。在这幅画中,着重表现了一个血红素组,中心是一个铁原子。欧文是一位与生物学家密切合作的艺术家。他的手绘作品,绘制了许多生物大分子结构,比如DNA、蛋白质,以及第一个抹香鲸-肌红蛋白的第一个晶体结构。欧文为免疫学、生物学、化学的教科书绘制插图。
Irving Geis《肌红蛋白》1961
Irving Geis《血红蛋白分子》1978
另外,还展出了美国夏威夷分子生物学教授大卫•古德赛尔(David S.Goodsell)的作品,同时他也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分子模型艺术家。在大卫的细胞景观中,主要描绘了介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之间无法直接成像的中尺寸范围图像。我们看到展出的这件作品《髓鞘》,用水彩媒介描绘了包在神经细胞外面的一层称为“髓鞘”的膜的视觉效果。他的水彩作品复杂而精致、绚丽动人,展示了细胞的内部运作,已成为生物教材的重要内容。细胞生物学家利用他的作品来了解细胞的内部结构,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上千种蛋白质结合的方式。药用化学家则利用他的作品来了解各种受体的组织方式,以便研发新药。而对大众观众来说,他的作品只是一件非常美的艺术作品而已。
David S.Goodsell《髓鞘》2009
还展出了科学家和艺术家合作小组詹姆斯•K•吉姆泽夫斯基和维多利亚•维斯(James K.Gimzewski&Victoria Vesna)的作品《零@波功能,用你的影子操纵巴克球》。这件作品是一件互动装置作品,把一个纳米科学家研究的单个分子投射在大屏幕上,当观众经过的时候,会投下一个比身体还大的影子。巴克球的视觉效果对人影的运动做出反应,观众可以控制巴克球的走向。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物质和能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两位艺术家合作进行创作已经有十多年了,他们主要关注时空的变化和意识的想法,探索通信技术如何影响集体行为,以及对身份的认知如何在科学创新中发生转变。
Vesna_Gimzewski《零@波功能,用你的影子操纵巴克球》2002
Q:从未来艺术的发展“艺术观念的突破”和"技术的突破"两个维度看,这个展览是否已经提供了某种变化的可能?
A:随着分子科学和显微镜技术的进步,可以观察到纳米尺度上的物质,今天的艺术家们已经进入了分子和纳米技术的新领域。基于分子科学和纳米技术的最新发展,我们现在能够超越自然感知的限制,看到之前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层。在“分子美学”新媒体文献展中,艺术家和科学家第一次共同探索了之前看不见和未知的经验和理论对象,展示了科学可视化以及过程中两者相互启发的样貌。
Q:“分子美学”展览后续是否有新的文献和后续的讨论和艺术家参与的展览?
A:此次展览之后,计划与国内高校合作开展一些巡展和研讨会之类的活动。另外,希望我们的项目能够延续下去,做成系列译丛。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为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与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之间,促进共同建构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中心和学术话语平台,共同探讨未来艺术与设计的更多可能性,引领未来艺术设计教育新的方向。
另外,希望能为中国新媒体艺术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维度的艺术哲学理论与视觉支持。
Q:谢谢您的分享。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