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快讯 | “文物活起来 文明传下去”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云上大唐·唐十八陵雕塑艺术网络平台建设”

2022-12-20 19:24:37 未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56483437cdf26416bea5a87a90155217.png

2020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云上大唐·唐十八陵雕塑艺术网络平台建设”(http://tangling.xaut.edu.cn) 由西安理工大学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共同承担实施,作为国家艺术基金首个帝王陵墓雕塑文化抢救性的数字化保护项目,该平台通过建立综合数据库与创新数字展示方式,用多种新媒介科技手段进行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转化,有效提升传统文化的负载量,让散落在关中平原旷野之上的石雕、石刻“活起来”,并在保护与传播唐陵文化的过程中,赋予这一文化遗产“新的生命”, 让这些蕴含其中的中华文明在新时代得以赓续与传承。

一、坚守初心,深耕唐陵保护十五载

自2007年以来,团队在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张辉教授的带领下,孑孓踯躅、风雨兼程,足迹遍布行程近十万余公里,完成视频采集1000余小时,扫描唐陵石雕石刻400余座,累计素材28000余G,构建了十八个遗址地形模型,公众可以从中得到坐标、距离、面积、体积等真实数据;拍摄唐陵纪录片10部,在保存遗址影像的同时也全面呈现了唐陵周边的人文风貌与自然风土;于国内外举办唐陵主题展览8场,所展作品获索尼世界摄影奖二等奖、陕西省第十四届摄影艺术展一等奖等重要荣誉,通过独具审美的艺术传播形式,引导公众关注唐陵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唐陵赋能科研创新,团队将文保经验凝练,相关成果获得“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及“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b5786d32d56b9a56ddae7b8211cf0fc0.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b798ad5551506c759af0e056c3ae108d.png

二、聚焦科技,永续唐陵石刻文化

“唐十八陵雕塑艺术网络平台建设”项目利用数字技术,不断在文物的资源储存、虚拟展示、公众交互等方面寻求突破与创新,通过“艺术+科技”的多种新媒介方式,对唐陵雕塑进行真实、完整的数据库建设,彻底实现文物的数字化、云端化。平台共设置新闻资讯、唐帝陵考索、全景唐陵、数字唐陵、数据库、学术唐陵、文创、游戏、展览传播等9个版块、58个页面、128个单项内容,形成了一个以数字信息保存、与文化传播为核心的综合性网络平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1b365d15592cbd1a78d7179554527b9e.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ce1972c1e13eff11318718e8cafe0383.png

1.完善数据库建设,永久保存唐陵雕塑的图文数字信息

唐陵雕塑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及科学研究价值。“唐十八陵雕塑艺术网络平台建设”项目通过大数据、云存储和云计算的应用分析等功能,搭建“云上大唐·唐十八陵雕塑艺术网络平台建设”网站。项目团队在文献史料、考古发现基础上,首先,梳理相关图文资料,结合艺术学、历史学、影像学进行归纳与总结,将传统文献转化为系统的、可读性强的数字文献;其次,采取数字摄影、三维扫描、实物测量的方式进行全面记录采样,构建综合数据库,永久性保存唐陵历史信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7a2ae46dd85717bbf7ec8ea9fa5fda57.png

2.进行跨学科研究,重新构建唐陵雕塑的中国语言体系

唐陵雕塑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艺术的代表,因其特殊的阶级属性,一方面所承载的是国家文脉与精神诉求,另一方面也间接呈现了当时劳苦大众的优良品格和气质。尤其在东西方文明交流频繁的背景下,唐陵雕塑的艺术风貌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果。故此,需要运用美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凝练、重构中国雕塑艺术的传统语言体系。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文化输出过程中,用真实的唐文化“故事”,再次确立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d5195d2c93bbd711f95daafb34fef4b8.png

3. 介入新图像技术,充分活化唐陵雕塑的现代文化意义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结合,已经逐渐成为全世界的共识。项目团队依循“互联网+艺术+科技”思维,通过数字影像、三维重构等新图像技术,对历史文化古迹、文物进行保护与开发,借助交互设计、虚拟漫游、动画视频等数字信息技术对唐陵雕塑进行艺术再创作,为其注入现代的艺术语言,使得传统文化更具时代魅力,由表及里、从物质到精神,充分“活化”唐陵雕塑遗产,创造可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文化遗产,抢占国际信息内容革命的战略新高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c7c5826f164960c90064440c88d8c9ac.png

4. 确立多媒介模式,有效助推的数字文化旅游良性发展

当下信息化社会,资讯的流转方式从线性传播逐渐转向去中心化的散点式传播,“唐十八陵雕塑艺术网络平台建设”项目,正是把握这一传播趋势,利用媒介流量将唐陵文化遗产转化为可共享、可交互的数字化资源。创作多部唐陵短视频与动画影像,并以流媒体平台为载体,通过“平台与平台”“平台与个人”“个人与平台”的无障碍传播,实现在媒介层次上从“点对面”到“点对点”的传播方式突破,将历史文化的数字化成果进行快速、直接、有效地传播。相比传统的物理游览模式,“云上大唐”网站的多媒介传播模式可利用平台优势加快唐陵综合IP推广,有效提升唐陵文化的辐射影响,从而助推唐陵旅游均衡、良性发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f7d636d37ae7b412f6cf3807367aa670.png

三、持续发力,推广唐陵数字化成果

在未来,项目还将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南阳市汉画馆,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等相关单位、研究机构展开深度合作,通过举办研讨会、论坛、展览、出版图书等方式,继续推广平台成果,也希望将此次成果,应用到其它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化传播的研究中,真正做到文化遗产赋能智慧化建设,积极推进各文博机构的数字化建设,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形式,讲好“唐陵故事”。

结语

“唐十八陵雕塑艺术网络平台建设”项目是致力于为人民大众提供一个超越时间、空间、零距离接触唐陵雕塑的新文化场域,项目平台集合了文物保护、“活化”传播、文旅资讯、公共交流等多种功能。团队希望数字化的方式将文化遗产永久留存的同时,更可把唐陵文化转化成可视化、可共享、可互动的数字旅游资源,更好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责任编辑:刘爽)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