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康俐:以赛促学 一场发生于云端的虚拟策展大赛
2022-12-29 10:08:07 未知
线上策展、虚拟策展,成为近年来在艺术领域始终保持热度的话题。
线上虚拟展览如何做?线下展览与线上展览如何互动?线下展览搬到线上就可以了吗?如何解决线上展览的体验问题?这些都是话题的核心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自2014年开始筹建“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实验室”,至今已持续8年时间,也持续从实践角度推进虚拟策展的平台搭建和教学方法。基于此,中央美术学院于2022年4月启动“2022首届全国大学生虚拟策展大赛”,历经5个月,完成虚拟策展方案征集、主题学术讲座指导、方案初评复评、颁奖庆典,呈现了一场全部在虚拟空间中的艺术大赛。
2022首届全国大学生虚拟策展大赛 云端颁奖典礼虚拟会场
2022年8月底,经过近5个月的大赛历程,这场完全发生在“元宇宙”世界里的大赛举办了虚拟颁奖仪式,云端颁奖庆典是在虚拟世界中复现的央美美术馆一层大厅中举办,从主持人、嘉宾、参赛者到观众都可以设定属于自己的虚拟人形象进入会场,观看颁奖仪式,献上满屏的鲜花和掌声。
云端的颁奖庆典宣告本次虚拟策展大赛的顺利落幕,但是关于虚拟策展的话题一直持续。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实验室副主任康俐
近期,雅昌艺术网邀请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实验室副主任康俐,详细探讨虚拟策展平台的发展现状、首届全国大学生虚拟策展大赛的筹办、未来举措等相关话题:
雅昌艺术网:康俐老师您好,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2022首届全国大学生虚拟策展大赛”引发关注,我们了解到这是由央美虚拟策展与美育课程虚拟教研室的教学延伸而来,能否基于此谈谈央美近些年来在虚拟策展方面的尝试和发起大赛的背景?
康俐:展览策划是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的一个重要专业方向。伴随着大众对艺术的认知和关注度越来越高,也伴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活跃,策展专业在社会中的需求度也越来越高,我们也意识到了一些现状和问题:
一方面是策展专业教学中实践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却发现不是每一个老师和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到线下展览的实践中,这个专业又是非常强调实践性的。我们最初的想法是想做一个虚拟场景,让同学们在其中去实践他们的展览策划。
另一方面,教学中,在回望策展历史的时候,我们只能通过珍贵的纸本和文字去阅读历史,只能从文字和图片中去寻找片段和信息,没办法身临其境去感受艺术展览所带来的冲击力。
所以我们想发起一种策展的新表现方式,更利于大家去学习、研究和拓展。从2014年开始筹建“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实验室”开始,至今已有8年时间。没想到疫情之后,虚拟策展实验平台吸引了众多艺术院校和教育部的关注。2022年2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与美育课程虚拟教研室”获批,成为首批试点中唯一一所美术专业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 虚拟策展与美育课程 虚拟教研室建设历程
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认定结果文件
雅昌艺术网:这样的虚拟展览平台期待做成怎样的?
康俐:我们其实是想搭建一款还原度高、操作性强的虚拟策展实验平台,提供给策展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们去使用。最初几年,更多的是受限于技术发展,近几年随着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概念的发展,技术发展迭代比较快,虚拟线上平台开始呈现出越来越向好的发展趋势。
在平台打造方面,我们打造了和实体艺术展览空间完全匹配的虚拟空间,对于墙面、空间照明、画框装裱等都进行了和实体空间1:1的科学设计。希望同学和老师们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能完全感受到和线下展览同样的感受。
教学平台在2019年全面开放,恰好2020年疫情之后这样的线上教学工具就特别受关注,尤其是年轻一代大学生接受度和认可度也非常高。
雅昌艺术网:2022首届全国大学生虚拟策展大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吗?
康俐:在这个平台的使用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当下的大学生成长于数字时代,数字化成为他们的日常,他们对于数字科技、虚拟现实、虚拟人等概念也是非常容易接受和喜欢的。对于年轻一代大学生来说,数字和虚拟已经成为主流的方式。
由此,我们想到了举办大赛的方式,一方面,希望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鼓励大学生们创作出优质的虚拟展览方案,并将这些成果推向公众,延伸出社会美育的多重可能行。
2022首届全国大学生虚拟策展大赛
大赛系列讲座主题与阵容
配合大赛的进程,我们也策划了10场线上讲座,邀请专业、科技不同领域的专家讲授关于虚拟策展的最前沿成果,嘉宾包括刘畅、马超、伍常、黄海、丁刚毅、吕欣、沈旭昆、张子康、单威、张新英等,分别围绕“数字藏品与元宇宙”“虚拟仿真技术的实践应用”“策展与美育”三个议题展开,话题涉及数字化时代背景、虚拟技术进步、数字艺术发展、多媒体展览、数字美术馆等,包含数字时代下创作、展览、机构等整个当代艺术生态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首届大赛参赛数据
首届大赛参赛数据分析
另一方面,我们也想通过大赛来测评一下虚拟策展平台在高校中的普及率和接受度,最后大赛呈现出来的数据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数据显示,三个月征集期内,我们共收到了来自270所高校的619组报名方案,总人数达1153名,参赛者覆盖本、硕、博三个学历阶段。
由于本次大赛征集范围是国内在校大学生,所以大陆地区的参赛者占比96%,港澳台地区学生占比1%,国外院校中国学生占比3%。很多身在海外的学生因为没办法直接报名参赛,特意在国内院校找学生组队参加。
尤其让我们惊喜的是在1153位参赛者中,有14%的学生是非视觉艺术类的同学,说明虚拟策展本身已经不仅仅属于艺术行业内部的事情,有了更加广泛的受众群体。
雅昌艺术网:作为大赛的主办单位,看到如此多的参赛方案有怎样的感受?
康俐:作为从教人员,我们看到巨大的信息量和很多极具创意性的想法,觉得新新人类的思想和火花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喜,有很多突破,真的是未来可期。
除了较为常见的学术的策展议题,例如某段时期的艺术创作流派、某个艺术家的个人创作或某种艺术形式,还出现了大量与当下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反映当代青年关注焦点的议题,例如关注自我价值、关注女性、关注技术、关注宇宙、关注生态、关注城市、关注青年人的生存状态与身份的展览策划。
有一些策展方案甚至是突破了艺术专业原来的固有思维,参赛者也会根据自己的策展想法去社交平台招募队友,比如艺术专业的同学找科技专业的同学合作,这样他们组队策划出来的方案就实现了专业交叉和跨界,也给咱们原来固有的对艺术策展的范畴带来了新的注入,这是我们在设计大赛之初没有想到的。
四大赛道设置
雅昌艺术网:大赛为何设置了不同的赛道?赛道之间又是如何做区分的呢?
康俐:大赛共设置了四条赛道:艺术策展赛道、设计策展赛道、CAFAM赛道和青年艺术100赛道。其中,艺术策展赛道聚焦艺术创作发展脉络,参赛学子可以选择国内外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进行梳理阐释,选择虚拟策展实验平台中任意场地进行展览策划;设计策展赛道聚焦设计创作与发展脉络,引导选手以多维度阐释设计与艺术、设计与科技的交叉融合,选择虚拟策展实验平台中任意场地进行展览策划;在CAFAM赛道中,选手可自主选择艺术作品,方案最终落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简称CAFAM)二层半项目空间场地,为大学生的想象力提供具有实验性与在地性兼具的施展空间;青年艺术100赛道则聚焦当代青年艺术家、艺术作品的挖掘与推广,该赛道从青年艺术100入围作品数据库中选择作品,同样可在虚拟策展实验平台中任意场地进行展览策划。
值得提及的是,CAFAM赛道会在央美美术馆的二层半展厅专门开辟了一个项目空间,给这个赛道特等奖的获得者提供展览落地实践,做到真正的从线上到线下;美术馆也会给予经费和学术上的支持。
青年艺术100赛道的特等奖获得者也会有机会获得青年艺术100的支持,实现线下展览的实践。
除此之外,对于艺术策展赛道、设计策展赛道的获奖者,我们也会提供多家重要美术馆、艺术机构等合作单位的实习机会。这些都是大赛给青年学生们提供的很好支持和社会实践机会,延伸到大赛之后,契合了“以赛促学”的理念。
大赛评审专家进行点评指导
雅昌艺术网:大赛的评选过程是怎样的?
康俐:大赛评选设置了两个阶段,初评和复评,初评评委邀请的是22位各个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和专家,从选题与立意、内容与方法、叙事与呈现三个角度对每件作品进行审核赋分,根据作品所得平均分排名,在4个赛道中选拔出80组方案入围复赛环节。
复赛阶段则通过组织入围团队线上路演的方式。复赛评委团邀请17位行业大咖组成,对入围方案与路演进行点评、指导与打分,通过复评成绩、初评成绩、大众投票成绩共同构成总成绩。
整个大赛都本着“以赛促学”的理念,在复评阶段设置了答辩环节,入围团队在路演之后还有5分钟的专家的点评和交流时间,可以向专家提问,专家也可以给予参赛者方案的改进意见,间接的促进同学去思考和完善他们的策展方案。
比如路演结束之后,有参赛者请求返场,向评审提出问题;大赛评审结束之后,我们也收到了很多参赛者联系过来,希望有机会得到更多专家的建议。可见年轻的参赛者们热情度都非常高,我们也感受到了举办大赛的真正意义。我们是一个教学单位,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去提升艺术策展专业的教学,也促进同学们的学习效率。
雅昌艺术网:刚刚谈到了参赛方案很多,也涉及艺术及其他不同领域的跨界,那作为主办方,会为评委老师们设置评判标准和要求吗?
康俐:对于参赛作品的评判还是会基于艺术策展本身的评判,艺术展览策划的好与不好,还是有其艺术内核的,这依然是评委们所看中的最重要的评判标准,这在整个评委团中都达成了共识。在优秀的艺术展览策划理念、作品与主题之间的关联等基础上,视觉审美的传达、技巧的呈现效果等也会作为对展览的辅助评判。
雅昌艺术网:基于这样的评选,能否谈谈获奖的、值得关注的优秀方案?
康俐:能够看非常多元化的策展方案面貌,从中可以深深感受到新一代青年对策展的热爱和对当下与未来的思考。
大赛获奖案例 《卷·躺·润》
由四川大学黄雨萱、波士顿大学郑嘉美、武汉理工大学陆君逸组成策展团队带来的展览《卷·躺·润》,选择了三个青年群体中的流行词汇:“卷”指在外部条件限制下内部的过度竞争和消耗;“躺”指以“低欲望”的状态消解现实社会带来的困境;“润”因为拼音“run”与英文“跑”的写法相同,多用于“逃离到某个地方”的意思。这三个字作为近年来最流行的词汇之一,早已不局限于青年和校园中,而是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展览聚焦普遍存在的 "焦虑感"两大主要群体——学生和上班族,选取相关的艺术创作讨论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态度。
大赛获奖案例《战或逃》
由中央美术学院王典、高艺炜带来的作品《战或逃》则是关注现代社会中的新型“野兽”。在21世纪,有一种新型社交礼仪——“有事儿发微信,别打电话。”人们的日常社交中慢慢形成了避免打电话的默契。那么,为什么毫无危险的电话会让现代人产生焦虑?为什么线上交流无碍的人们却会害怕突如其来的电话呢?数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曾在野兽四伏的环境中求生。那些稍有风吹草动就紧张多疑、保持警惕的人才有机会活下来、延续基因。面对突发的威胁和危险,人类大脑的杏仁核区域会迅速指挥身体作出反应,为各部位提供强大的能量,使其做好反抗(战斗)或者逃跑的准备,例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瞳孔放大、出汗以及惊恐等情绪感受的增强。这种名为“战或逃”的生理反应机制,在漫长的人类进化中保留至今。随着现代人类语言、想象力、科技等能力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大脑也越来越善于在观察和感受到的事物之间寻找联系,为原本无危险的事情担忧。容貌焦虑、KPI压力、与陌生人社交、密闭的空间,各种本并不能威胁到生命安全的事件都反复刺激着我们的交感神经,成为了“战或逃反应”的新触发源。
大赛获奖案例《也许城市就在垂下眼睑后的阴影中》
由中央美术学院池艺宁、张思琪、梁雨虹带来的展览《也许城市就在垂下眼睑后的阴影中》聚焦于北京的时空变迁,意在勾勒出城市化进程中交织于城市边缘的政治、经济、伦理议题,呈现城市密度与个体经验之间复杂而破碎的内在关联,并试图探索公共空间包容更多异质主体的可能性。后疫情时代下的超级城市进入一次次的非常态停摆,我们对空间的感知逻辑也在身体的限制中失焦。当私人居所成为公共管理所争夺的领地,人们有机会重新审视生活场景背后的权力动态,在断裂的间隙中反思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成和演化。
大赛获奖案例《步入深空》
由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学子闫琰、刘思涵、刘日铖带来的展览《步入深空》以太空艺术发展为主要线索,将人类在科学领域与艺术领域对太空进行不断探索和思辨的实践成果进行展示。从宇航员最早将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艺术展”带入太空;到设计师面对太空环境作出诸多畅想与设计,从而探索人类生存方式的无限可能;今天,艺术家开始自主将艺术作品甚至是自己送入太空。通过面向太空的诸多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实验作品,我们可以从独特的角度,以更贴近大众生活的视角,探索宇宙与人类之间的紧密关系。
虚拟策展平台功能-控制视角
虚拟策展平台功能-更换材质
虚拟策展平台功能-设置艺术品
虚拟策展平台功能-设置照明效果
雅昌艺术网:刚刚您一直谈及的一个概念是“以赛促学”,那基于270所院校学子们的参与,此次大赛是否也形成了不同院校之间关于这一教学方向的互动?
康俐:通过这次大赛的确有一些高校主动联系过来,寻求教学系统和教学方法的介入。关于虚拟策展的教学,在全国范围内无论是从事策展的策展人老师们,还是一线教学老师们,对于这样的概念和实践都依然处于讨论、探索的阶段,我们做了先吃螃蟹的人,将概念推进到了实践阶段。
不少院校老师表示,通过大赛,他们发现了学生们对于虚拟策展、虚拟展览的兴趣,而且学生涉及策展专业、纯艺专业、设计学科等不同专业,但是很多学校此前并没有开设此类课程,希望能从学生的兴趣为趋向,从央美引进相关课程、系统和教学方法,并邀请我们在专家资源上给予辅助。
雅昌艺术网:其实关于虚拟策展平台的应用和观众线下体验的差异,我觉得大家可能会有一点疑问,那就是如何能够解决艺术展览的观展体验问题?
康俐:我们希望能够搭建一个相对节省费用又能让大家迅速上手使用的平台,比如对绘画艺术品以打光影的方式使之呈现出3D视觉效果。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投入打造平台,功能的增加,体验感、互动性等的打磨,技术体验的问题是当代几乎所有虚拟平台都在改善和提升的问题。
雅昌艺术网:从参赛者组成来看,他们大多是以组队的方式来合作展览策划方案,这是否也预示着未来的艺术策展的发展方向?
康俐:我们的确是能够看到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合作,能够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带来不同专业领域的补足。但这个显现依然值得拉长时间去观察,比如一个专业策展人,他在工作中,背后也会有一个团队来支撑他的工作,比如设计、照明等,这在任何领域都越来越走向细分。
雅昌艺术网:那能否谈一谈下一届大赛的计划?有哪些新的变化值得期待?
康俐:今年全国大学生虚拟策展大赛开启,在校内校外、参赛学子、专家领域都收到了正向的肯定和收效。
从大赛本身来讲,目前已经启动了明年大赛的筹备工作。首先会扩大参赛范围,参赛资格面向全球,尤其是海外的了留学生们,同时,也会设置更多实践环节。
未来,我们也会继续拓展我们对虚拟策展实验室的畅想和实验。从某种角度来说,整个世界通过虚拟空间链接在一起,虚拟线上空间的畅想是远远超越物理空间的,但是我们的畅想和实验回沿着我们的初心,基于现有的教学思路,在专业空间中不断探索,这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会一直坚持的思路。
(责任编辑:刘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