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寂寞岭南吴静山

2023-01-12 17:24:14 未知

  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彭文斌

  识静山先生,先识其画,后识其人;知静山先生,先知其品,后知其心。静山先生隐于市,孔子云:"隐居以求其志"。隐居,无关处所,只为淡泊明志;隐居,并非逃避,只为独享寂寞。享寂寞者,方可心与自然亲近,得"知天乐命"之真悟。

  寂寞者,心静如水,行笔方能悠然自得。

  静山先生很少混迹圈子,喜欢独来独往。在艺术市场如火如荼的当下,在艺术炒作热火朝天的当下,人们总是热衷于贴近那些所谓的"大师",追捧他们的地位、官衔与声名,而处在寂寞状态的艺术家往往因为沉寂艺术而被忽略了他们真正的价值。静山先生在艺术生态日益浮躁不堪的时候,凭借寂寞的精神沉寂与艺术对话,这种沉寂使他与世俗疏离,却与艺术世界融合。以至于其画面中的流觞曲水,总能涌动起观者内心一股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让人从欣赏客体本身的物质感转向了追求内在心绪的真实感。这种转换,就是镜中之"相"转变成了精神之"相",就是艺术创作中象由"心"生的原真表达。

  寂寞者,随心而动,性情才会远离浮华。

  吾以为:艺术,生于寂寞,死于浮华。真正的艺术家,精神独处,寂寞一生,笔墨才能深入心物,画作才能脱尘出俗。有如白石先生语:"夫画道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名利,方可从事于画。" 寂寞是对内心的一种砺炼,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涵养,寂寞让静山先生收获了淡定和智慧,不为浮躁世俗左右。也正因为如此,每每与静山先生谈艺,总会释放一种无拘无束的童真快意,故而画如其人,不拘常理而有理,不守常法而得法。先生之作,不依赖古人图式,不徒具形模,往往把主观之情渗入到客观景物之中,实现心物情景的互相转化,进而深化为意境,所以其作品是外象和情感偶遇之后,自然而然留下的痕迹。

  寂寞者,享受孤独,精神尚可寄居妙境。

  真正的艺术家,善于与自己"独处",更善于与"神灵"对话,人只有在某种自在的生命状态中,才能更为专注和投入,这种状态下的绘画创作关乎画家对精神世界纯粹的追求,凭藉内外兼修的涵养,静山先生在大写意中国画的创作中,才能走出阡陌再觅天地,才能打破旧矩自成新规。静山先生得先古前贤之意,近天然质朴之情,作品中有潘天寿的霸悍强劲而又融入了自己清淡隽逸的风韵,有陆俨少的雄秀跌宕而又渗入了自己浑厚静穆的气度,有李苦禅的朴拙苍茫而又注入了自己凝练雅致的情趣。无论花鸟、山水,都笼罩着一层深邃幽远而又和悦近人的氤氲之味,能唤起人同它们灵魂上的触动,得到灵魂上的慰藉。我喜欢其画面里恬静而肃穆的境界,可以令人遐思,令人神凝意远,我更爱其画面里恬静而奔放的境界,可以令人明心,令人空灵悠逸。

  寂寞者,静居于山,岭南吴氏,静山也!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乔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