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现场|源·缘——闽台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2023-01-12 18:09:33 未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66a736bb96bd7a12083f27c024ea0c5d.jpg

闽台艺术展  海报设计:曹原

中国人对故土山水人文的悠长眷恋,是贯穿于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之中的优秀文化传统。

崇文重教、爱国如家、重土恋家、友善邻里、勤劳朴实是传统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核,亲血缘、重家庭、重人伦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纽带。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福建与台湾在地缘与血缘以及文化渊源等方面都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最早可追溯至石器时代。福建是台湾同胞最主要的祖籍地,福建先民很早就跨越海峡垦殖台湾。经过一代代移民的经营,台湾地区形成了许多以亲缘宗姓为纽带的闽台文化聚落。安溪寮、福安里、泉州厝、兴化坑、永春陂、同安宅、龙岩庄等以福建漳州、泉州地名命名的台湾聚落,以及诏安、梅山等100多个闽台同名村镇,完整记录了福建先民开发台湾的历史轨迹。闽南话、氏族宗祠、南音、布袋戏、郑成功信俗、妈祖信俗、闽南建筑、石雕、瓷艺等习俗与艺术形式,时时诉说着闽台同根的绵长柔情。闽台文化是两地民众共同的精神印记,闽台艺术是两地艺术家表达感情的桥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5698ad898c8b71342836126e31a908e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49d12f72e01b4d0bbfe82566bc628fef.jpg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福建博物院承办的“源·缘——闽台艺术展”,于2023年1月8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2展厅展出。展览分为“同宗同源 敦亲睦族”“海峡之音 合韵千年”“艺蕴天工 小康大同”“妙笔生花 写意中华”四个部分展示超过四百件闽台艺术作品,从戏曲、民艺及工艺美术、文学、书法、美术等不同的方面,通过闽台艺术这一独特载体全面深入地诠释了“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的思想主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62e5ace81e40e58ab94b765163d870e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518cb55378e23744c39f4b74b20ab48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36040e80102b1eef4cbc2c1d5d2fc67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08a0e8f1a692635778a0c8ccb7f25ff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1964b607d3c96b26371f24825e6344b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84b889fec6b2638ee5863f17fd9f0498.jpg

序厅“同宗同源 敦亲睦族”通过族谱、家谱、古渡口路亭碑拓片、台湾同胞带回的台湾土壤等展品与抽象的闽南红砖建筑元素结合,展现中华民族“重土恋家、重视血缘”的文化传统。

第一单元“海峡之音 合韵千年”通过南音、芗剧(歌仔戏)、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以及现代戏等戏曲形式,展现闽台语言同系,闽台人民通过共同的戏曲传统所表达出的情感联结。

第二单元“艺蕴天工 小康大同” 围绕闽台共同的生活习惯、信俗等,结合两岸工匠、艺术家共同创造的民间工艺以及工艺美术作品,展现闽台同根同源的展览主旨。

第三单元“妙笔生花 写意中华”通过文学、书法、绘画、漆画等艺术形式展现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两地文化渊源深厚。

本次展览开放至2023年4月9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63a83c4cb747702621cd39eef16ad65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e8cf2430f434fe3669ad87f088cab63c.jpg

重点展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d4e2d07a82c076c00de8ef8373864162.jpg

台湾同胞带回的台湾泥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台湾同胞带回的台湾泥土  1988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土恋家、重视血缘”的文化传统。家庭与宗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今在2300万台湾同胞中,有超过1800万同胞的“根”在福建,尤其是台湾的林、黄、刘、王、蔡、许、郑、李等姓氏族裔,都能在众多闽台两地家谱族谱档案中找到“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f39910cab5c26250f966d3a9395dc4ff.jpg

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时穿的夹克衫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时穿的夹克衫 【注:本次展出的是复制品,原件外借给党史馆,高清图为原件照片】 1988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987 年底,台湾宣布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1988 年初,以何文德为团长的台湾第一批返乡探亲团跨过禁断40年的台湾海峡,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土。这是何文德回乡时穿的夹克衫。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d330c8ee0a51324fc38b0ff4e7dcdb54.jpg

1950年代江加走木偶头“白面仙”(福建博物院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95b34d65ac1b58d480668df88c437a12.jpg

1950年代江加走木偶头“短须奸”(福建博物院藏)

江加走雕木偶头系列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由演员操纵木偶做出各种姿势并为之配声的戏剧表演形式,源于原始宗教的祭祀及汉代的“丧礼乐事”。木偶戏在福建落地生发展出多样的表演形式,其中提线木偶、布袋木偶与铁枝木偶并称“福建木偶三绝”。神奇绝妙的木偶表演技艺为福建赢得了“木偶之乡”的声誉。明清时期,木偶戏随着福建移民传播至台湾地区,成为联系两地人民文化和血缘亲情的重要载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3656a118a788c659b27fd5910e66be4b.jpg

郑成功画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郑成功(1624-1662),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又称“郑延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921be7ac4d8080c44369952587b7b283.jpg

郑成功腰带玉饰  清  1929年福建南安水头康店复船山郑成功陵墓出土  南安市博物馆藏

玉带的使用有着较为森严的制度规定,在明朝玉带仅限于皇帝、藩王与建立功勋受封的公、侯、伯、驸马及夫人使用。郑成功受封延平王,享有佩玉带的权利。在考古发现与传世的明代玉带中,以20件玉饰组成一带最为多见。玉带作为一种腰带的形制,从明代起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服装配饰,同朝服冠帽一样,有数量上定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20b80881e93946354241dc10f0acd299.jpg

金门风狮爷大门陶灯座  清  泉州市博物馆藏

风狮又称风狮爷、石狮爷、石狮公,是闽南、金门、琉球群岛等地设立在建筑物的门、屋顶或村落的高台等处的狮子像,用来替人、家宅、村落镇风辟邪。其造型推测是由庙宇门口的石狮形象演变而来,狮子为百兽之王,狮子的形象常被用于辟邪招福。此构建来自福建金门地区传统建筑,为大门前的陶灯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13c47b1ab37f9f858caa3c18f4ea4181.jpg

金漆木雕人物龙纹桌灯  清   莆田市博物馆藏

明清以来,一大批掌握木雕技艺的福建先民迁居台湾,把传统木雕技艺带到台湾的日常生活中。金漆木雕是闽台木雕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最早运用在佛像、神像的雕刻制作当中,后发展至建筑装饰、家具及日常生活用具中。金漆木雕以樟木、银杏、冬青、杉、柏、楠等木材为原料,主要使用劈、削、雕、剔等雕刻技艺制木成形,随后髹以色漆为底,再使用金箔贴金或涂抹上金水,成品流光溢彩,富丽堂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dec7df0a43d19121bac2838e5cc514fa.jpg

刘北山雕“思乡”寿山石摆件  现代

寿山石产于福建福州北郊寿山村附近,因稀少珍贵、石质温润、柔而易攻、色泽美艳而著称于世,是优质的雕刻石和观赏石,有“国之瑰宝”的美誉。以寿山石为原材的寿山石雕是闽台民间工艺的优秀代表。在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中,寿山石成为凝聚海峡两岸人民的情感和文化共鸣的重要桥梁之一。

(责任编辑:刘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