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 | 海风新起:粉画——海派文化百年文脉的延续
2023-01-26 08:53:08 王丽静
百年前,上海成为了粉画在中国的第一个落脚点。
1985年,颜文樑、李詠森、连逸卿等成立上海粉画学会,上海美术颜料厂研制成功粉画笔、粉画纸和固定液。从此上海粉画步入了一个正规的发展渠道。
2021年,上海粉画艺术创作沙龙成立,其依托伟德艺术空间对中西粉画艺术谙练的优势,开启了上海粉画发展的新征程。
展览现场
近期,“海风新起-2022年第二届上海粉画艺术创作沙龙作品展”在上海久事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在首届上海粉画艺术展的基础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包括参展作品的题材和风格、参展画家的地域和背景、参展创作的审美表现上,都呈现得更加丰厚与精彩。
展览共邀请61位中外知名艺术家展出101组粉画艺术作品,分“态、景、像、物”四个板块展示粉画艺术的魅力。
展览现场
回顾过去,粉画沙龙展从2021年8月,在伟德艺术空间设立粉画沙龙画廊并组织举办色粉画沙龙展,聚集40名上海本地和海外画家的近百幅佳作,新搭建起了海派画坛一枝独秀的民间专业平台。到2021年10月,在外滩久事美术馆成功举办了名为《风气之先,历久弥新》的色粉画作品首展,展事得到了美术馆和社会大众的好评,被称之为“以 海派魅力与世界对话”。再到2022年12月,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粉画沙龙展已成为了上海美术创作的一大盛事,推动着海派粉画的发展,不断提升海派粉画文化的影响力。
李超士《君子兰》
周碧初《瓶花》
本次展览在专业维度上再显艺术魅力,其中有被称为“中国色粉画第一人”李超士先生的作品《君子兰》以及中国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周碧初先生的作品《瓶花》,还有长三角的画家、国外的知名大师等。
在展览之际,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对话上海粉画艺术沙龙主任徐君华先生,一起回顾粉画在上海的发展历程,并分享上海粉画艺术创作沙龙第二届画展《海风新起》的特色,探讨粉画沙龙展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话
雅昌艺术网:自20世纪左右从法国传入,粉画给上海画家带来全新视角,迅速引起了美术界的轰动。您认为,粉画与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关联是什么?为什么在上海一落地,便能生根发芽?
徐君华:纵观上海开埠的历史,它始终伴随着西方经济、文化的推动和促进。开埠带来了新的生活观念和生活理念,也促使上海形成了目前的城市格局,有着海纳百川的城市特色,市民也热衷于吸收西方外来文化的精华。粉画是西方绘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分支,伴随着西方绘画在上海的传播,粉画在这里一落地,就开始生根和发芽。
姚尔畅 《李超士先生》
姚尔畅 《颜文樑先生》
雅昌艺术网:粉画在上海已有百余年历程,在您看来,粉画为何拥有如此强劲的生命力?其在上海的发展中,有过哪些重要的变革或调整?
徐君华:提到粉画的生命力,就需要谈粉画的特性,特性决定它生命力的长短。粉画一个重要特性就是随时随地拿起来就能画,使用的媒介少,在技术上也不存在太多难题,在比较艰难和简陋的条件下,几只粉笔就可以进行创作。
粉画在上海百余年的历程中,也经历过很多沧桑,遇到过两次低谷。第一次是在抗战时期,当时粉画原料都是进口的,国内没有制造条件,导致材料断货。第二次是十年动乱时期,加之粉画材料比较紧缺,很多专业画家也都下放了创作,但薪火尚存,粉画也在时代的缝隙中生存了下来。
经过老一辈艺术家的努力,1985年成为了粉画的新起点。上海一批粉画家自发组织了上海粉画学会,上海美术颜料厂也开始研究制造粉画材料,从此上海粉画步入了一个正规的发展渠道,学粉画的人也逐渐多起来。
1985年以后,上海陆陆续续举办了多场水彩粉画展,粉画也开始发展起来。2002年,上海粉画学会正式更名为上海美术家协会粉画工作委员会,这也是上海粉画比较重要的一个发展里程。
彭兆光 《崇明白山羊之二》
陈伟德《塞纳河畔》
陈国宝《老城厢二》
雅昌艺术网:同上一届相比,第二届上海粉画艺术创作沙龙作品展在参展作品的题材和风格、参展画家的地域和背景、参展创作的审美表现上,要更加丰富。能否请您就此点展开谈谈?
徐君华:上海粉画艺术创作沙龙是一个相对松散自由、平和的组织机构,画家平时都散落在各地,但相互之间都比较了解。沙龙的画家大多以油画创为主,这也是粉画艺术创作沙龙的一个特色。粉画与油画关联密切,通常情况下,它往往是油画创作过程中的一个步骤,但从美术史来看,粉画更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很多油画家创作的粉画很有艺术魅力,绘画语言更有特性,更丰富。粉画艺术创作沙龙就是在发掘粉画与油画之间的关系,这个特色也决定了第一届粉画艺术创作沙龙作品展的风格。
第一届沙龙展的作品以体现上海为主题,所画题材也都是大家平时的生活状态,平时接触的人和事,很亲民。如外滩景色,西洋街道建筑等,真正体现了上海的特色。展览很受大众的欢迎,我们也得到了很大的鼓舞。
第二届沙龙展往往决定了它将来的发展,也是一个起步点。因为不能与上一届重复,不能原地踏步,所以我们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始一点点拓展,除了保留第一届上海本土画家以及他们创作的题材和风格以外,我们还发掘了长三角画家,邀请了国外画家参加。
徐君华 《山雨欲来》
石峻丞 《冬》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在第二届展览上会有这样的变动设置?这背后体现着对上海粉画艺术创作沙龙作品展怎样的期许?
徐君华:对于粉画艺术创作沙龙作品展,我们的办展宗旨与强调主旋律的大型画展不同,我们更侧重粉画本身绘画性的发掘和探讨。我们的画家是以自己的情感和创作灵感作画,这样的作品更能反映画家的内心感受。我们的粉画沙龙要将此延续下去,包括对材料和技法的研究,要做到有自己的方法和个性。
李之久 《旧宅》
王北珍 《水乡记忆》
雅昌艺术网:您刚才谈到了此次参展的艺术家群体包括“上海画家+长三角画家+外籍华裔画家+外国画家”,在上一届的基础上有所拓展,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参展阵容?外籍华裔画家和外国画家的创作如何体现上海都市文化底蕴?
徐君华:我们从第一届的上海画家,扩展到了长三角画家和外籍华裔画家,以及外国画家,展览范围在无意中扩大,但是我们的标题没变,还是上海粉画艺术沙龙作品展。如果改变了标题,在延续性上会让人感觉跳跃太大。我们只能在现有的整体格局上,加入一点新鲜血液。
长三角画家的生活背景与上海画家各有不同,各显精彩,所以他们所画题材会呈现别样的视觉感受,这样也丰富了我们画展的主题。长三角画家的作品,基本都在展览的第一部分——“態”中。“態”代表了一种姿态、形态、动态,也有千姿百态、包罗万象之意。
我们邀请了五位国外画家。有来自美国国际粉画协会的前主席——丽兹·海伍德-沙利文。她的作品《湿地的日落》中的厚重感、概括力,以及她对云彩的理解,是我们能够借鉴学习的一件比较典型的作品,可以给予国内画家一些启示。有来自俄罗斯粉画协会主席——奥尔加·阿布拉莫娃。她通过灰蒙蒙的色调来表现自己对大自然、对花卉静物的一种理解,表达自己的心情。此外还有法国粉画协会主席利利安娜·德斯马瑞斯、西班牙粉画艺术家奥雷里奥•罗德里格斯•洛佩兹、澳大利亚粉画协会秘书长他们的作品更具主观性,真正做到了借物抒情。
尽管我们只展出了五位国外画家的作品,但是我觉得这五位画家的作品已经起到点睛的作用,烘托了展览的氛围,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
国外生活、留学过的画家也是我们沙龙中比较重要的画家,对上海的文化和粉画起到了补充作用。但这次也有一点遗憾,有十位画家的原作寄不过来,无法展示。我们将他们的作品进行了高仿复制,打算后期在沙龙总部的展厅展示。他们比较了解和关注国内的动态,从作品中能够看到他们在国外发展的一些小小的变迁,展示了我们上海海派文化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面貌。
在举办下一届展览时,此次新增的艺术家群体会可能会有所增加,但无形中也会使上海本土画家有所压缩,这对上海本土画家来说,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国外画家的面貌也有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一直在做平衡,也一直在考虑如何增加,但无论如何调整,我觉得我们的立足点还是以上海粉画沙龙成员作品为主,还是会突出“海风新起”这个主题。
奥雷里奥·罗德里格斯·洛佩兹《草莓》
利利安娜·德斯马瑞斯 《牡丹花》
雅昌艺术网:此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以怎样的标准遴选出来?
徐君华:我们对这些画家的创作风格比较了解,知道哪个领域是他们的强项,他们大多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知名度。我们会根据他们的特性来选画家的作品,即便一些画家都同时选择相同主题,每个人所展现的风格也会非常独特。
我们也尝试过征稿的方式,但这样选出的作品偶然性会大一些。我们通过对画家平时的了解来选作品,减少了偶然性,不用去怀疑作品的高低。虽然我们的工作量大了,要去一个个去发掘,但保证了画展的整体的水准。
雅昌艺术网:展览将举办哪些公教活动,让更多的艺术家参展和市民看展参与其中,把这门易上手的色粉画技艺融入到社会生活中?
徐君华:由于这次开展赶上了疫情,开幕式也都取消了。公教活动我们安排了六场,也需要在疫情相对平稳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我可以先将活动提前透露给大家。
第一,粉画发展简史漫谈,包括中国与世界粉画发展的现状。我们要在绘画发展的基础上去理解粉画,通过对风格各异的画家作品进行比较,说明粉画的发展也是千姿百态。每个画家的个性决定了画的风格,这就是粉画的魅力,也是绘画的魅力。
第二,粉画材料的漫谈。粉画材料细分其实很复杂。这些材料成分是怎么样的?材料特性表现出的本质区别又是怎么样?应该如何去使用?我们会通过材料漫谈来普及。
第三,坦培拉与粉画材料的结合,邀请艺术家现场进行材料演示和实践。坦培拉用来做底,会更加个性化,比较有自己的面貌。我们想将此作为一个典型个案介绍给大家。
第四,粉画基本风格展示,请老艺术家现场示示范人像写生,让大家了解上海的底蕴。
另外还有两场,是粉画基本风格与材料的延伸。我们请了比较年轻的画家,用传统的方法和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来展示绘画的步骤。让大家了解他们的写生与老一辈艺术家写生的风格差异。
胡迪 《暖山与光海》
雅昌艺术网:上海粉画艺术创作沙龙作品展是如何记录上海粉画乃至上海这座城市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徐君华:画展首先要体现绘画本身的魅力,这是画家的一个动机。另外,我们所收集的作品,除长三角和国外艺术家的作品,在作品题材上,都有着上海城市的痕迹,包括第一次画展也是如此。在作品风格上,都体现了上海的特色。我希望我们的粉画艺术沙龙能成为上海粉画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我们的目的就基本上达到了。
金玺 《游龙舞须》
翟水良 《日春》
雅昌艺术网:能否请您就上海粉画艺术创作沙龙作品展的未来,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徐君华:沙龙的成员比作品展的未来更加重要,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以后粉画作品的基调。
因为我们是上海粉画艺术作品沙龙展,所以我个人觉得在展览中至少有70%是由粉画沙龙成员的作品来打造的风格和水平,这是我们的基础。我们以后也需要多交流,在粉画领域中不断发掘,要将更多的经历用于粉画创作,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粉画沙龙展的未来。
另外,我们也要与国内外画家多交流,拓展眼界和思路,迎接更加广阔的未来。我们现在还处于探索的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也决定我们以后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个人一直觉得画什么,没有怎么画重要。同样画苹果,每个人画的都不一样,千姿百态,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我们要在有自己个性的基础上,再去研究,再去找新的元素。我相信我们的粉画展,明年肯定会有新的规模。
雅昌艺术网:谢谢!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