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 | 程少凡:“凡书”不凡

2023-02-03 15:32:58 邹萍 

书法,可谓国人最核心的美学基因和文化密码,不仅深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更内化在每个人记忆里。程少凡先生的可贵之处,便是在恢弘时代的翻云覆雨中,以文心润艺魂,紧守传统正脉,为此番黑白世界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提供了可供深究的重要样本。

1939年,程少凡先生诞生于严州古城梅城,书香出身,慧根早植。不过六岁,懵懂的他便欣然踏上了此条深邃的东方艺道。偶然机遇下,先生幸运地蒙师我国书法泰斗沈尹默老先生,骨脉传纯,苦心研习“二王”书体,至今初心不改,加上多年红尘历练,多维人生哲理滋润,终自成一派“凡书”,正气书风清雅脱俗,深受业界喜爱和藏家推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2/77e7f9c06dcfeddfe5a9c5f6ecac0d13.jpg

程少凡

“书法创作的最高境界,是人生和书法的有机结合,完美交融。”原浙江美术馆馆长斯舜威在书法批评领域社会影响力甚大,他认为,书法从不孤立,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追求,“不但要讲究学养,而且还应该追求人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点,程少凡先生做得非常出色,真可谓文武双全,琴棋书画皆擅,令人敬佩。”

诚然。程少凡先生的心里自有一份广阔且丰饶的艺术宇宙。除却书画,他亦长篆刻,善琴棋诗词,评弹京剧昆曲腔正,体育武术更是精通,不仅年轻时获得过武术比赛冠军和乒乓球比赛冠军,老年后还夺取了浙江省首届交谊舞大赛金奖,就算如今年事已高,挥毫之余还可一口气练几十个引体向上,状态极好。

这位奇人于书坛更是成就斐然:85年书法作品与启功、赵朴初、何香凝、林散之、黄苗子、沙孟海等大师在北京同堂展出;是年又获五部委书法全国铜奖等;传世佳作“中国大唐贡茶院作品”“顾渚山联句诗墙”等持久惊艳业界;2014年,以76岁高龄为湖北省陆羽纪念馆书写陆羽茶经一部,用书法形式表现整部陆羽茶经前后泱泱八千余字一气呵成无一败笔,创下我国书法界前无古人之宏篇巨作…

借力笔墨,程少凡先生用充满活力的人生轨迹书写千秋与礼赞时代,更借助水墨表达生活意趣和传达温情脉脉的人间清欢。

其人国学修养全面深厚,诗词歌赋信手捏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有深刻领悟,创作理念严谨,为当代书坛的学术研究和创作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其作崇尚文人传统,书作常见诗词或文言文傍注,书写工整醇厚,格调文雅清丽,笔墨研习书史书论,书风清峻温润,既吸收了二王体系率意、灵动、质朴的笔法,重建了书写者与笔墨之间的性情关联,又注重在遵从法度的前提下突出时代表现力,呈现出艺术视觉语言和文本哲学意义的高度融合,展现着文以载道的文学修养和人文关怀。

谦谦君子的包容、灵动活跃的自信与文人学者的涵养籍此相融相促,终锻造出此独一无二的不凡“凡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2/07d3ac175fc2d5033ffee998923bb9a5.jpg

程少凡,1939年生,浙江严州人氏,号严陵散翁,著名书法家,诗人。曾任孔氏南宗府书画院院长,浙江逸仙书画院画师,衢州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1985年书法作品入展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全国书画展,是年又获中国书协主办的五部委书法展铜奖。主要传世作品有中国大唐贡茶院作品、顾渚山联句诗墙、湖北竟陵陆羽茶经一部。六岁习书法,后蒙师我国书法泰斗沈尹默先生,其书风正气,清雅脱俗,曾有评价:程先生的书法书风正气,俊秀,笔力遒劲,其作品多函江南山水之意,其书法随习二王却自成一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2/f6dad763a179d6631accd70cc523bcb3.jpg

书法作品《竹雅兰香》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2/d5a6d5d989d51893025c6a445c397e1a.jpg

书法作品《茶经》局部

Q&A

Q:您的艺术道路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A:总体可以分为“老中青”三个阶段:最初学书没有想做书法家,仅仅是一种喜欢,觉得一生总要有些艺术伴随自己,就一直这么写下去。青年时期创出了不少作品,参展后也获了奖。很幸运,46岁时入选了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全国书画展,当时浙江只有沙孟海、沈定庵等四人入选,这对我而言是极大的鼓励。

第二个阶段是我在60岁时被南孔书法院邀请成为书画院院长,期间创作出两件代表作:一是湖北竟陵陆羽《茶经》,此书囊括了地理、气候、山水等诸多知识,对我的帮助很大,书写过程中我潜移默化学习到很多相关理念,也体会到历史的传承感和使命感;二是顾渚山联句诗墙,全诗共40句280字。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曾在湖州长兴做官,与友人举行顾渚山联句雅集。时隔千余年后,为延续传统茶文化精神,当地邀请文人诗人,又举办了一场以“茶”为主题的现代顾渚山联句活动,以期写出当代人对茶文化的认知。这件作品是现场创作,并被大唐贡茶院收藏,后又用紫铜板制成诗墙。

第三个阶段就是现在。我已经八十余岁,虽然因为身体原因很难再有什么创新,但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把自己在书法上的诸多体会编写成册,将我的一些思考留给后辈,对他们也许会有帮助。

Q:您的书法随习二王,临摹过程便是一场与作者的隔空对话,能否请您谈谈对王羲之书法的理解和感受?

A:二王系列的书法现在已经广为人知,但在我那个时代,可能大家谈论的很少,我是直到二十多岁到上海后,在很偶然的机会碰上沈尹默先生,他在讲课提到二王,才了解到这个体系的存在。

当时国内有个观点:楷行草的系统中“二王”就是极致,只有它能够完全解决用笔时侧锋和偏锋的一些陋病。当时市场上出现了少量的王羲之字帖,我有幸借到一本后复印留存,便一直沿着这条路走到现在。

但我对二王书法的理解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我看来,“二王”体系的核心是“中和之气”,既漂亮又洒脱,而且气韵最宽,这类恰到好处的中和之气看起来非常惬意平和。对“二王”的学习,只有掌握的越多才越有资格“放开”,并穿插自己的品味。同时,必须有写意的形象渗入才能“活”。

这些从小打下的良好基础深深影响着我,现在下笔虽然不像年轻时胆大,但意念上更推崇王羲之的字,也会更认真地体会二王书法的神韵。

Q:您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涉足体育、音乐、绘画等,这类充实的艺术体验对书法创作具有怎样的影响和作用?

A:王羲之本身就是一个大玩家,写天下最好玩的字,做天下好玩的事情。他是名文人,但舞剑也很好,当官就是将军,可谓文武双全,爱好也非常多。我也是这样,年轻时爱好体育,在金华、衢州一带跑步、跳高、跳远等都小有名气,例如曾以6米73的成绩破了当时金华地区的跳高纪录。我还是中国首批健美运动员,也喜欢戏曲,但最喜欢的是弹词,它吸引我的是唱词一声声消磨,唱一次吊一次,随便一句便是诗。

我喜欢尝试不同的事物,但写书法是最早的,而且从未停止。其实,文化艺术是相通的,各方面会触类旁通。如学习体育动作,讲究的是力量的转换和衔接,而力度的掌控则和思维的结合有关,因此,我多方面的爱好对书法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Q:“气韵”是书法艺术中一项重要的美学概念,您认为书法作品如何才能具备真正的气韵之美?

A:“气韵”概念很广,因为书写的人不一样,气韵也都不一样,其中王羲之的气韵是最完美的。“气韵”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本功要扎实。比如学“二王”,学习者的底子要好,首先要像他;二是作者本身的气质要高,要有相当的修为去理解王羲之的气韵,所以气韵是因人而言,同样的内容在你的手里和我的手里,表达会有很大的差异,气韵之别的关键就在书写者本身的素质差异。

Q:您对当下的青年创作者有哪些建议和期待?

A:我关心的是年轻人最后能否真正做到“书如其人”。因为书法到最高阶段时,书写者的为人、爱好、兴趣、思维等都会通过书法无形地通过手、灵魂和创作表达出来。所以,我希望年轻人要真正做到“书如其人”,要从根底上学好老师所授,不要偷工减料。

首先,我个人认为书写一定要从楷书开始,就像走路,先要站正坐直,慢慢再学走、学跑,倘若没有根底,路走不好,那么也会跑不好;其次,是要能区别好坏,一定要选好贴,找好老师,要让有学问的老师真正把你引到书坛的正路上。书法学习没有捷径,就是“习碑临帖”四个字,一直写到好为止。自己要真正努力,争取不走弯路。

总体而言,对书法家来说,需要树立责任意识,就是我的字一旦现世,就要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当仁不让作为范本,要负责任;二是要起到书教的作用,以字育人,把一辈子学习书法的心得和要求传递给后辈,便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习字观。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