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余力为个人影像装置展“客夜故人来”访谈录

2023-02-03 19:23:29 未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2/10b16bdaf510b1d993b8bd86dd4e698a.jpg

  ‍余力为访谈录

  对谈人:叶秋森、姚斯青

  “视觉永远是个有机体”

  Q1:余老师作为一个在香港成长、在欧洲接受精英教育的人,在进入大陆时,‍‍怎么看待这种跟自身经验不同的空间?又怎么处理这些视觉经验?

  ‍‍A:我和贾樟柯第一次见面其实很好玩。1994年,我得到香港和比利时的辅导金,到大陆拍一个纪录片叫《美丽的魂魄》,当时我住在北京电影学院,远远地见到过贾樟柯的身影,他应该是在拍《小山回家》。但我们从来没说过一句话。1996年,我们的作品一起参加香港独立短片大赛,他拿了剧情片大奖,我也拿了纪录片的大奖。然后我们就在香港聊了很久,觉得‍‍在电影上的理念比较相近,所以他邀请我去汾阳走一趟。当时《站台》‍‍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剧本,但是难度比较大,所以很快地又写了一个剧本叫《小武》,我们就拍了《小武》。第一次去到‍‍内陆、山西、汾阳,确实对我来说‍‍冲击挺大的,包括贾樟柯对待那片土地的视角、和那儿的人的情感关系,对我来说是很新的经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2/94ddd3430f82bb9da54cb2d310d7f38e.jpg

  1992年,第一次到北京旅游的时候,感受也是很新鲜的,当时是我到比利时学习之后的第一个暑假,呆了两个礼拜左右,用超8毫米的胶片拍了一个相对实验性的15分钟短片《原平》;‍‍走了很多地方,有点像扫街的感觉,最后找到主题是在五道口。五道口有一个大棚戏,是给工人‍‍工余时间去看的类似杂耍的表演,两块钱一位,‍‍我就拍了这个东西。我对北京的印象跟南方完全不一样,包括街道的声音、气味、“面的”,所有东西‍‍都很新鲜。

  因为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整个教育体系就是英国殖民地的教育体系,包括我在比利时求学,‍‍其实每个人都有他的文化包袱。我‍‍是香港回归的这一代人,从小到大的教育其实是很好玩的:有中国历史课、但是停在1949年,因为后面的太复杂了;49年以后的情况,要放到世界史里面才能讲到。直到1984年读高中的时候,我才知道香港要回归的消息,对自己身份的怀疑、跟土地的认同、归属感等等问题都会有。我们是没有家乡的,‍‍香港是移民城市,它之所以100年间从一个小渔村变成现在700万人口,说白了也是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不断有移民过去,所以‍‍归属感本来就是一个很大的问号。回归,确实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但同时也挺令人兴奋,觉得‍‍好歹我是一个中国人了。所以‍‍,看到贾樟柯对汾阳那片土地的归属感,那种情感是我以前没面对过、没考虑过的一个东西;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新鲜的东西。

  ‍‍我觉得‍‍,视觉永远是一个有机体。随着我的中国经验增长,视觉也在改变,这是一个不断在改变的东西。我们都有大量的视觉经验和视觉记忆,会伴随着我们在作品里呈现,是逃避不了的。我对‍‍以前看过的一些国内外的老电影里的特艺彩色电影印片法(Technicolor)印象很深,还有我小时候家里的对外版本的《人民画报》:一个大开本,封面永远是那种很光鲜艳丽、饱和度很高、很浪漫化的图像。我还记得70年代的时候,我跟我爸去广州‍‍的时候:因为那边的供电条件不太好,灯泡的亮度永远是黄黄绿绿的。这些视觉经验一直都会在脑海里,拍《站台》这样比较有年代感的电影时,我主观地想放进去的,就是那种黄黄绿绿的光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2/1dd2e296df734812b922e1b2f224fdff.jpg

  “我的摄影是希望观众自己把玩它的前后关系”

  Q2:在电影的拍摄工作里面,会有剪辑,这是对时间切片的编辑工作;在摄影的时候,你也会在前期拍摄空间和人物,后期补拍素材,做一些图层的叠加。这两种工作方式对你来说有什么不同?

  A:纪实电影方法的最高境界就是你看不到即兴与预谋之间的痕迹,它们是互动的、有机结合生长的、无缝穿梭的。这个工作方法也延伸到图片摄影里,我像大部分拍照片的人一样,年轻时候都会拍大量的街拍(扫街),但是经历了若干个即兴的年头之后,又会想做一些更有预谋性、可控性的作品。摄影与电影工作一样,我希望前期即兴街拍与后期编辑能够没有痕迹地结合。

  电影叙事的习惯对我有影响是肯定的‍‍,但在摄影中,于我不需要一个很完整的叙事,而是一个“骗观众”的时刻,让他们去想象影像以外的故事,‍‍这可能是更有玩味的东西;你看着图片,你可以想象它的前史,看看它的后果,我觉得‍‍应该往这个方向走。有一些拍得太具象的,反而这里头有失败,往往成功的东西就是相对暧昧一点的叙事。我希望欺骗大家这个瞬间是真实的,然后‍‍你们自己去把玩它的前后关系。‍‍

  至于区别,摄影作品更有游戏感,扩展的可能性比较多,通过ps去做东西的时候有无限可能,也会让我回到绘画的传统里面进行探索。绘画传统就是无中生有,从空白到填满这个空白的过程。这是很好玩‍‍‍‍的过程,也是个动脑筋的过程。‍‍我现在做的东西,相对来说是‍‍推进电影的,我在电影里从没拍过的、隐藏的很多欲望都释放在照片里了;之后再做的话,对时空的拆解、‍‍碎片化和立体主义式的透视都可以尝试,还有一些隐喻的东西。我觉得像杰夫·沃尔(Jeff ‍‍Wall)他们已经做得很成功,很戏剧化的大场面‍‍都做过了,我用的是比较取巧的方法 ‍,但我也不会满足于此,我应该会做另一个‍‍更加回到绘画传统的系列。‍‍‍‍另外,摄影作品不像电影的试错成本那么高,电影是需要团队合作的。‍‍

  “DV的诞生,往好里想是解放,往坏里想就让你完全迷失方向”

  Q3:‍‍你开始用数码影像是什么时候?‍‍‍‍怎么看待这个媒介带来的影响?

  A:很早了,其实我们属于受胶片教育的最后一代人,上学的时候老师会说“未来就是数码影像,你们赶紧学吧”。要说第一次拍长片的话,我想应该是《任逍遥》。《任逍遥》是数字Beta转胶片发行,还没到DV。mini DV在1995年就已经有了,‍‍但真正普及到中国稍晚一点,‍‍当时数字Beta作为给电视台用的广播级别的系统仍是主流,其实还是挺大的机器。

  从技术革新的角度来说,mini DV是一个准专业的家庭级别的设备,叫做“掌中宝”;因为它价格低,却可以跟广播级别的Beta同样记录影像,‍‍所以是一个很平民化的技术改革,像今天拿OPPO也可以拍4k一样。这就是数码影像井喷的原因。但在电影工业来说,它的发行不被认可;‍所以,DV是一个很边缘化的、非专业的‍‍手段,是一直被主流电影工业拒之门外的东西。直到03年,传感器被应用到摄影机,‍‍真正的被标准化工业认可的数码电影才诞生了。

  ‍‍DV或者数码影像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就是带来中国大环境下地下电影、独立电影的井喷年代——我不需要你的厂标,不需要你的电影机器,不需要你的洗印厂。DV的诞生,就是说有一个广播级别的影像,‍‍大家都可以去拍他喜欢的东西,所以是一个解放的力量,‍‍很重要的一个力量。

  当然,这也会影响到我们‍‍拍摄的工作方法。比如,‍‍从《站台》到《任逍遥》,《站台》是胶片,剪进去和扔掉的素材比例很小,可能是10:1或者8:1;到了《任逍遥》贾樟柯会更放松,拍的素材会更多,‍‍拍的条时长更长。我记得,有一个镜头是主角骑了摩托车,但是车子一直没有发动,这其实是一个废条,贾樟柯也没有去喊“cut”,最后就用了。数码影像允许你有更多的试错‍‍机会,所以也改变了一些工作方法:以前我们拍胶片总是会做很多预演、很多走位,当表演、位置、机器运动都非常好了才拍,现在这些都没有了,直接可以带机录,把走位拍下来了,咱们也可以看回放再调整。‍‍‍‍这变成一种习惯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就是可能忘记了胶片给我们‍‍严格的要求,就是说你需要一定的排练再去拍,‍‍好处就是即兴的东西更多了,因为大家更放松了,没有胶片成本的限制。

  我觉得,从电影的美学上,这种变革也可以看出来。比如《俄罗斯方舟》,没有数码影像的话是拍不了的,90分钟一镜到底,‍‍他只切了三刀,胶片根本没有那么大的时长,1000尺胶卷最多也就是20分钟,这是极限了。希区柯克拍《醒》,‍‍也拍一个很长的镜头,但他需要很多过渡去掩盖剪辑点,就是假长镜头。‍‍‍‍所以,大家的美学感受也是被改变的,包括像《驴孩朱利安》,讲一个多动症的孩子,用DV把很家庭电影的风格和很实验性的电影语言结合起来,当时被誉为戈达尔(Jean-Luc Godard)和约翰·卡萨维茨(John Cassavetes)的合体。所以,利用机器‍‍也会带来一些语言上的‍‍介入,家庭电影的语言放在里头,‍‍录像本身的‍‍画质可以做一些风格化的处理,‍‍也可以很有诗意。‍‍另外,从技术上说,数码声音的宽容度更强、更原汁原味,肯定还是有突破的。

  但要是把握不好,其实人会迷失在什么都想拍的欲望里。当没有胶片成本的限制时,你会觉得试错成本很低,你就尝试了很多、放任了很多,放任也可能是干扰性的。‍‍所以,关键是看你怎么把持,工具永远是无辜的,就看你怎么用。‍‍往好里想,是一个解放;往坏里想,就让你‍‍完全迷失方向。失败的例子有很多,拿了DV就觉得我可以‍‍想拍什么就拍什么。DV并不意味着很随意去拍电影,只是说成本降低了可以让人放松一点去拍,但你的专业态度、对这个东西的‍‍把控和敬意(respect)总是需要的。比如说,我用一个灯泡也能拍电影,但这个灯泡得想想怎么放,是吊在中间吗?加不加灯罩?是不是靠在墙上?它都是需要去设计的。当你觉得进门、打开‍‍灯、亮了就可以拍的时候,不需要训练就可以拍的时候,那是一个错误的理解;警觉的画面控制和质感,并不随着解放的力量变得随意和懒惰。‍‍还有剪辑,剪辑是一个‍‍很重要的结构性思考,不存在碰巧去剪。‍‍

  把解放和随意混为一谈,我觉得是一个毒鸡汤。不管你用什么工具,即兴和预谋‍‍都是像打乒乓球一样,是互动的、交融的,即兴的时候有预谋,预谋的时候也需要即兴;不能把自我放任看成即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2/cdfa3adb36449e0523b0e51f3bad7d1f.jpg

​  “尊重被拍摄者,拒绝侵略性与剥削性”

  Q4:当使用DV去拍摄记录性的素材时,很多人会认为这种近距离的拍摄可能是一种侵犯,你认为这种尺度该如何把握?

  A:说说我的经验和我‍‍从别人身上学习的东西吧。我记得,罗伯特·卡帕说过一句名言:你的胶片不好是因为你不够近,就是说你需要贴近真实。但是,小津安二郎是另一种做法,永远拿一个50毫米的焦距,他认为那个焦距‍‍对被拍摄的人和物、包括整个透视的‍‍现实还原,是最贴近他的视角的。‍‍我也看过一个印象比较深的、追踪二战战犯的纪录片,应该是导演拿了机器‍‍跑到南美、找到当年纳粹的‍‍战争头子,他拿着机器就像拿着枪一样,非常有挑战性地去审判他,这位导演应该是犹太人‍。其实你跟被拍摄者的距离,是由你的视点和观点决定的。‍‍

  就我的经验,可以从《公共场所》来谈。当‍《任逍遥》在大同看景的时候,正好有一个全州电影节“三人三色”计划,贾樟柯想拍公共空间‍‍,于是我们就拍了。当时我感觉很好。因为我看过一个片子叫《来自东方》 (D’Est),比利时女导演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在波兰和俄罗斯拍的,也是一些公共空间,‍‍火车站、等车的人,完全没有一句话,是保持距离的凝视。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作品,阿克曼是全世界最优秀的纪录片导演之一。‍,所以我也参考了她的方法去拍《公共场所》,包括‍‍一些状态性的东西。我想说,《公共场所》是我们第一次可以做到去拍一个不那么社会性主题的、相对抽象化、距离化的纪录片,这是一个有趣的尝试。因为DV的解放力量发生的时候,正好是我们社会变革最厉害的时候,所以中国当代的纪录片传统总是带有小川绅介的强烈影响,关注弱势群体,用时间去磨一个相对社会性的题材。我觉得,说严苛点,这其实是新闻专题片的做法,是缺乏纪录片训练的。中国的纪录片开始得太晚了,所以它需要一个过程,我也期待更有创意、更有创造力的作品出现。

  回到拍摄距离上,我个人是有两条底线。一个是不太‍‍喜欢用入侵性的手段去挑战别人,把机器怼到别人面前,也是一种挑衅,会有它不自在的感觉。‍‍所谓DV解放,很小的一个掌中宝‍‍,当然可以让你‍‍更贴近人,更容易融入人群、不被发现,但我觉得‍‍,根本上是对别人的尊重程度决定了怎么处理关系。当我带很大的团队去拍一些记录性的东西,我也还是‍‍向大家强调要安静一点,要尊重别人。‍‍‍‍侵略性,是一直要加以警惕的。另外一个底线,就是不要有剥削性,不要把拍摄对象奇观化。把别人当作卖点去创作的时候,就是一个剥削的、奇观化的东西,猎奇心态其实是很容易被观众看出来的。

  “电影的边界不会被素材的泛滥拓宽,是被如何使用素材拓宽”

  Q5:‍‍在今天,抖音、快手等平台使得人们的日常影像发布更加便捷,你怎么看待这个全民影像生产的时代?

  A:‍‍其实我也每天在学习新的东西,新的工具,因为工具确实是需要更新的。像现在的桌面电影或者徐冰的《蜻蜓之眼》这样的作品,确实也有开拓性,但是最终还是遵循基本的电影语法,包括镜头、蒙太奇、排列时间线……还是在人类说故事的逻辑里,永远脱离不了编辑时间线,也就是把现实时间浓缩为电影时间的基本工作。除非有更革命性的手段诞生,能走多远不知道;就单纯使用技术手段来说,百家齐放永远是好事。

  ‍‍我觉得,使用工具,‍‍除了伦理问题,也有一个创造力的问题:年轻人、未来的电影人,‍‍可能更需要有判断力和自我审视的能力,去把持自己的创作。因为‍‍‍‍现实纪录是无穷的,但你的选择是有限的。‍‍本来你通过一个窗口看东西,那个窗口‍‍就是你的选择,‍‍不管影像是你自己去拍的还是别人去拍的,这都是一种选择,需要你自己去做判断。它不是一个更新的东西,电影的边界不会被素材的泛滥拓宽,是被如何使用素材拓宽。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