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辞物”2023中国(全国)美术学院艺术邀请展将在鹤壁市美术馆开幕
2023-02-10 12:37:36 未知
艺术鹤壁:“艺辞物”2023中国(全国)美术学院艺术邀请展
Date/展览时间:2023年2月21日——2023年4月5日
Opening/开幕时间:2023年2月21日上午10点
Artists/参展艺术家:
焦捷 王宏州 王海龙 香荏聪 郑梓程 张显飞 张闻
Art Director/艺术总监:秦鹤庆
Curator/策展人:原志阳
Academic Host/学术主持:白致源
Organizer/主办单位:鹤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Organizer/承办单位:鹤壁市美术馆
Academies/艺术家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Venue/展览地点:鹤壁市美术馆(鹤壁市淇滨区湘江路与华夏南路交叉口一楼西)
前 言
随着艺术人对艺术的生成和发展,我们把艺术放入艺术史的逻辑中,从而使得艺术的范畴越加的宽广与自由。当然,这也从另外一个实证领域回应了一些“终结论”者的声音。正如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所言说的那样,“世界上根本没有大写的艺术,只有艺术家而已”,在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贡布里希的康德姿态,他显然更为推崇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的天才地位,因为那里有着自省和较为纯净的追逐,而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却在20世纪宣告了艺术创作主体的易主,此时的艺术家也不再是艺术的第一创造者。此刻,一种作为人造物的艺术走入众人的视野,同时也为其后以物(自然物与人造物)为媒介的艺术打开了窗口,直至今日艺术媒介物(物的边界的消失与隐藏)的无处不在,在商场、工作室、居室,此时也是我们最容易体悟汉密尔顿《是什么使得今天的生活如此不同?如此富有魅力?》的时候。
现今,当我们以如今的后历史状态和自然主义视角来看,所谓的“艺术的终结”只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它或终结于信仰,或犹如凤凰涅槃。诸如西方以文艺复兴时期到新古典再到现代艺术、当代艺术时期的艺术演绎路线,再如中国从唐宋到元明清直至当今的“文人绘画”走姿,当然,这里的诸如只是立于今天艺术史流变现象下的概括性叙事,因为这里掺和着诸多关于美、艺术、文人等如今艺术词语的历史性生长。或许,当我们面向这个问题,只许简单的把它推向一个艺术的创作主体即可,只要有人存在于世,艺术也就会随人而生,当然这里指向的是艺术的观念的流动与鲜活状态,它依附于人的大脑与思考,然而作为物而存在的艺术品则无关人的生存与毁灭。但显然现实的艺术状态是,如此多的艺术理论的理析只是一种或相对或理想情况的语义空间设定,在这个空间里实则充满了如此细微而繁多的“毛细血管”。
在杂糅的艺术演绎中,闻切到艺术的“生产”时代是诸多参与者的第一思索维度选择,每个时代都有着不一样的艺术思考与呈现,同时也会促使艺术家去使用不同的媒介物进行创作,当然也会生成新的艺术作品。特别是时至今日,当代艺术领域中的艺术思维与语境更为开阔与多元,这也使得其自身便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语言与媒介,当然这时候的艺术与美的关系已经不再紧密相随。当艺术与美脱离了必然的联系,艺术的评判标准也随之多元开来,故而,“何为艺术,艺术何为”,“艺术的范畴与物质性框定”等等问题也就发生了变化。阿瑟·丹托曾把艺术分为传统的艺术和现成物的艺术,以此来表达自身对于美和艺术的不等同关系看法。并由“物”的创造者改变而触发了对艺术创作主体的质疑,时而再让我们以此维度和视角来细察艺术历史上媒介物发生,亦给观者拓展了关于“物”的艺术思考。在杜尚之于《小便器》,安迪·沃霍尔之于《布里洛盒子》的艺术建构之后,一种基于历史性属性的艺术媒介物的物属性再次得到拓展,艺术、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再次微调,产品工人和艺术家,商品和艺术品的混合度再次飙升。对于中国的艺术届来说,在经过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美术思潮与实践之路后,历经数代人的艺术生产,现今对于物、对于媒介的思考与运用也越发的频繁起来,艺术家将实物、身体、事件、空间等等作为艺术的媒介。如若从观念、手法和媒介的历史线性出发,便不难发现媒介(物)的历史属性演变,比如屏风的绘画什么时候成为了艺术;作为建筑领域的透视技法什么时候被拿回到绘画当中,作为衣物的布料、丝绢等物料何时成为了承载艺术的物质与媒介。当然,杜尚、沃霍尔与其它艺术、物质媒介运用不同的是物的生产时间与物作为生活中的共同性规定。面向生活,这是一种商业与社会功能性规定;面向艺术,艺术家要做的也许是打破这种物的“共同性规定”,使得物质的灵魂进行到一种漂浮的状态,从而给与媒介物以新的创造与认同。此种意义的相似也正如卷轴绘画之于屏风画,青铜器之于陶器等功能物与艺术的演进,而这些中西演进至今的艺术结果也为中国当下的青年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基础与路径。今日,当艺术家面向艺术中“物”的演绎与创作者的如此叠加,艺术的思考与辞化也必将走向更遥远的地方,作为生活中的物与作为艺术中的物之同与不同。作为生活中的物是有着使用规范与功能的,在艺术中的物却剔除了实用性与规范,将物拉回到物的初始与无意义状态,从而成为了观者沿着熟悉走入陌生的通道。这些讲求艺术的差异性建设与物品的社会性共同功能性定义,也就必然使得我们联系到柏拉图的绝对性共同概念与亚里斯多德的殊相。当然,这种思考不仅仅限定在当下的生产新物,还包括着历经百年、千年生长的原有艺术媒介物与艺术形式。
辞物,是一种艺术的方法与手段,而非是将艺术同归于社会生活,让艺术走向拜物,这也是艺术的自由意义所在,艺术不局限于美,艺术非于商品经济与社会。当辞面向物时,物本身变成了一种媒介,通过艺术手段将物本身的功能形态与语意概念进行消解,亦是对物的商品属性的解散,而作品的完成与艺术空间化呈现即是带领观者完成一场由拜物向辞物观思的征途。细思,无论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还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萨》;无论是屏风、卷轴画,还是水墨实验;无论是杜尚的《小便器》还是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都离不开艺术在基于物质媒介基础上的一次次视觉探索与观念演变,而这背后皆是对艺术承载主体、艺术创作主体等关系与内容的践行,正如同贡布里希、阿瑟·丹托等众多艺术理论家的思考。在今天,一个后消费时代,我们将怎样看待艺术、物与手法之间的对应指涉,这可能是一个比较持久的话题。面对这些艺术与问题,便需要我们如同苏格拉底一样重新“认识你自己”。
原志阳
写于郑州寓所
2023年1月31日
参展作品
焦捷《Y》 布面油画 120×90cm 2022
焦捷《阳光灿烂的日子》 布面油画160cmx240cm 2023
王海龙《一吨风景-狮峰》 布面油画 100x100cm 2016
王海龙《一吨风景-十二灵首图》 布面油画 120X60cm 2020
王宏州《面面》 纸本水墨 51×70cm 2018
王宏州《漾》 纸本水墨 61x88cm 2017
香荏聪《NO.0量子p-1》 布面丙烯、油画棒 148X148cm 2021年
香荏聪《量子射线“β” -2》纸本综合材料 210X280cm 2017年
张闻《高地哨兵》 纸本水墨 43×29cm 2022
张闻《勇敢的心》 绢本水墨 63×36.5cm 2022
张显飞《茫漠》1布面油画5X245X85X245cm .2014年
张显飞《茫漠》2布面油画5X245X85X245cm .2014年
郑梓程《无尽之地no.4》布面金箔油画 80X80cm 2021
郑梓程《月亮下的六便士》布面油画 120X120cm 2017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