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一统天下

2023-02-23 13:55:05 未知

来源:四观文化 

按:《诗说中国》是首部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是为了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风貌,融文史哲于一体,显精气神于一言,唯愿广大青少年通过诵读后烙印于心,得圣贤精神滋养、贯通中华文脉、鼓舞华夏儿女大步前行,慎终追远以继往开来,与古今贤哲一道,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此诗由国画家巩永孝绘制《秦始皇一统天下金瓯无缺》诗意图。本文选自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义三百图》,由著名文化学者张红星教授注解。全书365篇内容将陆续发布,每幅图之命名均为相关成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2/5cdd1efb4f1389a4bd814172bb30f334.jpg

己丑岁读史叹秦皇性好雄强势纵横,万般只恨不长生。车书一统称皇帝,儒道诸家尽扫平。百代权衡由我起,千秋功过任人评。当思峻法害仁德,尧舜何曾有骂名。

张红星教授注:      雄强:强大;强盛。《后汉书西羌传羌无弋爰剑》:及忍子研立,时秦孝公 雄强,威服 羌戎 《新唐书回鹘传上》:突厥已亡,惟回纥与薛延陀为最雄彊。明高启《南园》诗:幸逢中国久多故,一家割据夸雄强。

 

纵横:雄健奔放。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四:君侯多壮思,文雅纵横飞。·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世人论诗多以太白之纵横超逸为变,而以杜陵之整齐严肃为正。论纵横。此处也指肆意横行,无所顾忌。《后汉书耿弇传》:诸将擅命于畿内,贵戚纵横于都内。《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一夫纵衡,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李善注:一夫谓董卓也。《汉书》曰:纵,恣意。衡,古字。·孔平仲 《续世说奸佞》: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

万般:总括之词。谓各种各样。唐·元稹《岳阳楼》诗: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櫺湖水入 西江 ·郑廷玉 《金凤钗》第二摺:(正末题诗云):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长生:永久存在或生存、寿命很长。《老子》: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庄子在宥》: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杜甫《月》诗:入河蟾不没,擣药兔长生。·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三三:且莫空山听雨去,有人花底祝长生。

车书:《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谓车乘的轨辙相同,书牍的文字相同,表示文物制度划一, 天下一统。 后因以车书泛指国家的文物制度。《后汉书光武帝纪赞》:金汤失险,车书共道。·杜甫《题桃树》诗: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已一家。后指推行制度。宋·李杲卿《孟邦雄墓志》:朝廷得以车书陇右,开拓巴蜀,皆公之力也。

皇帝:三皇五帝的省称。《庄子齐物论》:是皇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成玄英疏:虽复三皇五帝,乃是圣人,而诠辩至理,不尽其妙。听荧至竟,疑惑不明。后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始自秦始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史记高祖本纪》:甲午,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裴骃集解引蔡邕曰:上古天子称皇,其次称帝,其次称王。秦承三王之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五帝,故并以为号。汉高祖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南朝··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皇帝御宇,其言也神。

诸家:即诸子百家省称。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流派的总称。诸子指孔子、老子、 墨子等。百家举成数言。《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廷尉乃言 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扫平:平定。《三国演义》第四十回:操曰:吾所虑者,刘备、孙权耳;余皆不足介意。今当乘此时扫平 南。 ’”

百代:指很长的岁月。犹言百世字三横三竖为三十年,字亦然,百代约为三千年。但主要以直线血缘为主体,即父子相继为一世。如《过秦论》续六世之余烈。父子相继为一代,字除了的含义外,还包含直线血缘以外的直系世系,如养子。汉·王充《论衡鬚颂》:《恢国》之篇,极论汉德非常,实然乃在百代之上。《晋书阮种传》:德逮群生, 泽被区宇,声施无穷,而典垂百代。·韩愈 《禘祫议》:其毁庙之主,皆藏于祧庙,虽百代不毁。《儒林外史》第一回: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权衡: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权,秤锤;衡, 秤杆。《礼记深衣》: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后喻指权力。《晋书潘岳传》:虽居高位,飨重禄,执权衡,握机祕,功盖当时,势侔人主,不得与之比逸。此处特指法度;标准。《韩非子守道》:明于尊位必赏,故能使人尽力于权衡,死节于官职。·方孝孺《凝命神宝颂》:出令发政, 道为权衡;喜怒从违,以道为经。·叶廷琯 《双贞图诗》:后世论人毋执一,当奉圣语为权衡。

千秋: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旧题汉·李陵 《与苏武》诗: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王安石 《望夫石》诗:还似九嶷山上女,千秋长望舜裳衣。·陈汝元《金莲记偕计》:堪嗟击缶千秋壮,莫道挥毫两鬓星。

功过:功绩与过错。晋·葛洪《神仙传西河少女》:入人家,即知其家先世以来,善恶功过,有如目击。·苏轼《再次韵曾仲锡荔支》:莫遣诗人说功过,且随香草附《骚经》。·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分别功过,信赏必罚。

任人:随人,听凭人。《晋书孔坦传》:今由俎上肉,任人脍截耳!·秦观 《满庭芳》词: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郑观应 《盛世危言狱囚》:任人互相过谈、看书、写字、作文, 惟不许高声大叫耳。

峻法:严酷的法令。《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公家用少,桑弘羊等致利,王温舒之属峻法, 儿宽等推文学至九卿,更进用事,事不关决于丞相,丞相醇谨而已。·梅尧臣《南有嘉茗赋》:华夷蛮貊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不时啜而不宁。所以小民冒险而竞鬻,孰谓峻法之与严刑!·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朔至二月三十日》:教王知其教之将衰也,于是立峻法以防其民。

仁德:指致利除害爱人无私的崇高道德。《逸周书大聚》:生无乏用,死无传尸,此谓仁德。《淮南子缪称训》:善之由我,与其由人,若仁德盛者也。《后汉书鲁恭传》:进柔良,退贪残,奉时令。所以助仁德,顺昊天, 致和气、利黎民者也。·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此诚陛下仁德之至。

尧舜:唐尧和虞舜的并称。远古时期华夏首领。古史传说中的圣明君主。《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孟子滕文公上》:孟子 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礼记大学》: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唐韩愈 《论今年权停举选状》:今者陛下圣明在上,虽尧舜无以加之。

何曾:何尝、几曾。三国··曹丕《与吴质书》: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王昌龄 《九日登高》诗:谩说 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苏轼 《和寄无选长官》诗:自古山林人,何曾识机巧?

骂名:挨骂的名声,恶名。《三国志平话》卷上:今董卓弄权,吕布除之,尔言杀吕布,天下骂名,不类尔之上祖。《西游记》第二七回: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

黄德劲先生评:

始皇帝的气势格局,如同诗仙之语:“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廖彬宇先生的《叹秦皇七律》,亦如诗仙语,有横扫六合之概,而又有扼腕千古之叹!挥剑决浮云,秦皇安在哉?!

秦皇之爱与恨

性好雄强势纵横,万般只恨不长生。”起首两句,彬宇先生便道出了秦皇一生爱恨情仇的密码:

爱的是纵横天下,长生不老;恨的是天不假年,江山难保。

秦始皇的一生,如同至今依然是世界七大奇迹的长城,每一块砖石都砌满了传奇。生死如此,事功如此,后世评价亦如此。

还好太史公给出了最基本的信史。《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秦始皇帝,是秦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身为秦国的质子在赵国,见到吕不韦的姬妾,十分喜欢就娶了她,生下始皇。始皇在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正月出生于邯郸。等到他出生之后,取名政,姓赵氏。十三岁的时候,庄襄王去世,赵政被立为秦王。在这个时候,秦国已经吞并巴、蜀、汉中,跨越宛县占有郢都,设置了南郡;秦军向北攻取上郡以东地区,占有河东、太原、上党三郡;向东进军到荥阳,灭掉东西二周,设置了三川郡。吕不韦担任相国,封邑十万户,封号是文信侯。吕不韦招揽宾客游士,想要借此兼并天下。李斯是他的门客,蒙骜、王齮、麃公等人担任将军。秦王年纪还小,刚即位,把国事托付给大臣。

梳理下来,秦始皇的“性好雄强势纵横”,是有历史与现实的深厚根源与支撑的。

一是流淌在血液里的“雄霸基因”。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六世之余烈,即秦始皇最近六位先祖的余威功业: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

秦孝公(公元前381年—公元前338年),商鞅变法,开始行动。 “秦孝公用商君。急耕战之赏。倾夺邻国而雄诸侯。”(贾思勰)。

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车裂商鞅,继用其法。自称秦王,成为秦国第一位君王。张仪连横时期。

秦武王(前329年—前307年),孔武好战,驱逐张仪。设置丞相,结盟魏国,联越制楚。“武王有力好戏。”(太史公)

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任用白起,战胜三晋齐楚,发动长平之战,迁九鼎于咸阳,结束周朝八百年统治。

秦孝文王(公元前303年―公元前250年11月14日),短命国君,继位三天暴薨。

秦庄襄王(前281年—前247年),借吕不韦之力登位,娶赵姬,生嬴政。攻灭东周,蚕食三晋。

可以说,自嬴政上数六世,除了短命暴卒之君外,个个都怀着一颗称霸天下纵横四海之心。如此雄心壮志如黄河奔流长江汇聚,代代传承,不绝如缕,至嬴政而终至峰巅。

史记》有言:“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馀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 

二是与生俱来的尴尬出身与磨难。

对于秦始皇的生父,以及生母与秦庄襄王、吕不韦的故事,“大阴人”嫪毐的传说,自古以来便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很难说,这样的传说故事,在当时的秦国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或只是瞒住了嬴政。而“来路不正”的痛苦,大概跟了秦始皇一辈子吧?后来诛杀嫪毐,逼死吕不韦,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王世贞曾言:“自古至今以术取富贵秉权势者,毋如吕不韦之秽且卑,然亦无有如不韦之巧者也。凡不韦之所筹筴,皆凿空至难期,而其应若响,彼故自天幸,亦其术有以摄之。”

吕不韦当然是千古一人的大权谋家,但是其对嬴政的成长,尤其对其治术的教导与政治地位的巩固,首屈一指,功不可没。有另一个成语“一字千金”,可见一斑:

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成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史记·吕不韦列传》)

著名出版家,历史学家郭志坤先生在《秦始皇大传》中认为,“刚继位的秦王只有十三岁,吕不韦继续任相,并以‘仲父’的身份行政,直到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二十二岁亲政,秦国的军政大权一直操在吕不韦的手中。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吕不韦的思想通过身教言传给予秦王政以极大的影响,而其思想集中体现在一部名为《吕氏春秋》的旷世奇书中。”

《吕氏春秋》集先秦诸子百家之大成,全书共有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

吕不韦编写《吕氏春秋》而又使出如同商鞅“徙木立信”的招数,“一字千金”,“实际上是以‘悬赏’之名,公开宣布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是自己的主张定于一尊,从而维持秦国的长治久安,此其一;其二,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正是开始于秦王政即位初年,其目的就要趁秦王政年轻时抓紧施教,使秦王政听从他的教诲,以实现一统天下的大业。”

三是不得不面对的严峻国家形势。

秦王政即位前后,正是天下逐鹿之时,而秦为众矢之的。公元前247年,嬴政屁股还未坐稳,赵、魏、韩、楚、燕五国在信陵君魏无忌的率领下,联手攻秦。秦军不敌,大将蒙骜败逃。

而国内也一点不消停。

始皇帝八年(前239年),秦王政21岁,即将亲政,但吕不韦长期把持朝政,尾大不掉;淫乐不止的太后赵姬又养痈成患,长信侯嫪毐日渐做大,愈发狂妄;王弟长安君成蟜率领大军攻打赵国,中途谋反,投降赵国。

始皇帝九年(前238年),秦王政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嫪毐动用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动叛乱,攻向蕲年宫。秦王政平乱并车裂嫪毐,软禁母亲赵姬,摔死嫪毐与太后所生两个私生子。

始皇帝十年(前237年),免除吕不韦相职,放逐巴蜀。

残酷的战火与斗争是最鲜活的教育。始皇帝的雄心与狠厉一定也在那一刻愈发膨胀起来。

也许是生来便爱,也许是不得不爱,总之对权力与天下的渴望,如同熊熊烈火,从未在始皇帝的心中平息过。可恨的是不能再活五百年,活到地老天荒。

始皇帝对于“长生”的追求近乎变态而又完全可以理解。“始皇既平六国,凡平生志欲无不遂,唯不可必得志者,寿耳。”

人生能实现的愿望基本都实现了,千古一帝,不能不死吗?性好雄强的始皇帝必然会有挑战一下天的冲动。善投其所好的儒生方士迅速围拢过来。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先是徐福:

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再是卢生:

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

羡门、高誓是两位神仙。

还有一干人马去寻找:

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

徐福一去不复返,卢生后来也跑了。各自编了一套骗术,最终也惹恼了始皇帝,甚至因此引发了焚书坑儒。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秦皇你已骄奢淫逸到极点,没有人敢说,也已经没救。

“万般只恨不长生!”廖彬宇先生的总结,其实何止针砭的是秦始皇?在“以天下奉一人”的惯性思维与对权势的极度迷信下,历代帝王几乎都无例外,都在想方设法,用尽各种手段,奢望长生不老,尊位永享,最终酿成了悲剧,留下了历史的笑话。

秦皇之功与过

车书一统称皇帝,儒道诸家尽扫平。百代权衡由我起,千秋功过任人评。

此四句,高度概括了秦始皇的巨大成就,比如第一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第一个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因为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第一次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第一个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第一次实现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更不用说修筑万里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

对于始皇帝的丰功伟绩,其实不用多言,史载凿凿,难以抹杀。但是对于历史功过,却实在是一笔扯不清的账,一场打不完的架。甚至有完全两极的观点,争吵不休。比如吟咏出“惜秦皇汉武”千古名句的伟人曾经就有过的观点: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秦始皇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

“要马克思与秦始皇结合起来,民主与集中结合起来。”

“殷纣王(通常称之为暴君)精通文学和军事,秦始皇和曹操全都被看作坏人,这是不正确的。”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说空话。几千年来,形式上是孔夫子,实际上是按秦始皇办事。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学生。

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骂他就是两条:杀了460个知识分子;烧了一些书。

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统一文字,修筑宽广的道路,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

伟人自有伟人的站位与思考。对于研究者来说,秦始皇同样是一个割裂的人物。但更多的还是功大于过。比如梁任公认为:

秦始皇宁为中国之雄,求诸世界,见亦罕矣。其武功焜耀众所共知不必论,其政治所设施,多有皋牢百代之概。”并认为秦始皇在武功上和创建制度的规模上都不失为盖世之雄主,而其失败在于奢侈、专制、忌刻。汉代所撰成的史籍多叙述秦始皇的淫侈和暴虐,读史者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不应被前人有所偏执的记载所左右,需要以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价。

吕思勉先生也说:

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政治实在是抱有一种伟大的理想的。秦始皇的政策虽好,行之却似过于急进。北筑长城,南收两越,除当时的征战外,还要发兵戍守;既然有兵戍守,就得运粮饷去供给;这样,人民业已不堪赋役的负担。他还沿着战国以前的旧习惯,虐民以自奉。秦人致败之由,在严酷,尤在其淫侈。用法刻深,拓上不量民力,皆可诿为施政之误,淫侈则不可恕矣。

明代李贽则直接认为始皇帝是千古一帝:

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祖龙是千古英雄挣得一个天下。

章太炎先生言之更甚:

“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大概杜牧的《阿房宫赋》与贾谊的《过秦论》,说得比较中肯: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对于历史人物的功过,其实完全不必有定论。但是其能穿透历史惠及人民的不朽遗迹,却足以证明其雄才大略,非凡功勋。

秦皇之惜与思

当思峻法害仁德,尧舜何曾有骂名。”彬宇先生的诗在最后宕开一笔,自秦皇而上追尧舜,又是锥心一问。

乱世用重典固然不错,但是严刑峻法又害民几何!始皇帝统治下的秦国,有多少让人心胆俱裂的酷法严刑?

从《史记》的记载上,秦律有“车裂”、“腰斩”、“戮门首”、“坑”、“赐死”六种处死的刑罚。从新出土的秦简中看,数律的法定死刑有“戥”、“磔”、“弃市”、“定杀”、“生埋”五种。

戮刑——《法律答问》解释说:“生戮,戮之已乃斩之之谓也。”(《睡虎地秦慕竹简》)就是先活着刑辱示众,然后再斩杀之。还有一个“戮尸”的刑罚。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教:秦王政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徙其民于临洮。将军壁死,卒屯留……戮其尸”。反叛者已在战场上被杀死了,未经过法定程序,因而须补以“戮尸””。戮尸是戮刑的一种。

磔刑——碎裂犯人肢体的死刑。这种酷刑也是从奴隶社会的刑罚中继承下来的。“车裂”即为磔刑。秦始皇施于嫪毐的刑罚就是车裂。

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史记·秦始皇本纪》说:“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定杀——投入水中活活淹死的刑罚。《说苑》有秦始皇“囊扑二弟”之说,即把太后私生的两个儿子放在“囊扑”中,然后丢到河中淹死。

生埋——活埋的刑罚,又称为坑刑。秦始皇“坑”了四百六十余名儒生,即为生埋的酷刑。

枭首——斩首高悬以示众的刑罚。秦始皇在处理毒叛乱案时,对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处以枭首。

腰斩——是秦执行死刑的主要刑罚。商鞅变法时规定了这样条法律:“不告奸者腰斩。” 李斯就是被处以腰斩。

族刑——是在适用死刑的对象方面扩大刑罚的范围,不仅对有犯罪行为的人执行死刑,而且对与犯罪者仅有血统关系而无犯罪行为的人执行死刑,以加重刑罚的严峻程度。秦始皇对荆轲“湛七族”,后来又下令:“以古非今者族”,“诽谤妖言者族”。

从其他资料看,秦还有“凿颠”、“抽胁”、“镬烹”、“绞”等处死的刑罚。这些酷刑都是从以往奴隶社会的野蛮刑罚中直接继承过来的,有的还加以发展,使其变得更加残酷和野蛮。

……

除了直接的法律条文,始皇帝的统治,几乎处处体现了“严苛”,将法家思想用到了极致。比如赋敛无度,徭役繁重,暴兵露师,吏治刻深,焚书坑儒等等。“天下苦秦久矣。” 刘邦的话,不可谓不是一语中的,深得人心之语。

如同尉缭对始皇帝面相的精准审视: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

秦王就是个吃人的主儿,是不能长期共事的。因为他靠的便是狠戾。然而治理天下仅靠严刑峻法是不够的,反而会严伤天地之和而最终激起民变。任何一个朝代最终的覆灭,几乎都脱不了“严苛”的魔咒。而中国人真正向往的,是“尧舜之治”。

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太史公说,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而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王安石认为,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 “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之境界,如何可以不受谴责?”(黄仁宇)实在可惜了秦始皇的天赋奇才,实在让后来统治者不得不日省夜惕,引以为戒!说到底,正如彬宇先生诗言,尧舜之治是仁德之治,是天人合一之治,是与民同心之治,是久安长治,如此哪里会有骂名?只有名垂千古,如沐春风!

秦始皇是一个永恒而沉重的话题,最后讲两个轶事典故,成语“明镜高悬”就是源于秦始皇:“明镜”出自晋代葛洪所著的《西京杂记》一书。据该书记载:相传秦始皇得到一面长方形铜镜,高5尺9寸,宽4尺,表里明亮。据说此镜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并能照出人心中的邪念。因为此镜出于秦地,故被称为“秦镜”。秦始皇得到这面宝镜后,常用它来照宫人,一旦发现了谁心存邪念,就严厉惩处。

因为此镜功能奇特,后来人们以“秦镜高悬”来比喻当官的人明察是非,断狱清明。后来,许多当官的人为了标榜自己的清正廉明,都在公堂上挂起“秦镜高悬”的匾额。由于人们对“秦镜”的典故不太熟悉,所以就将“秦镜”改为“明镜”,“秦镜高悬”便演变为“明镜高悬”了。

秦始皇创立了百代不易的政治制度,在兴起大业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为小地方命名的轶事。据《义乌县志》中载,有位叫颜乌的人很孝顺,他的父亲死后,一群乌鸦衔土来葬,把嘴都啄破了,所以秦始皇在此设立乌伤县,到唐代又改成义乌县。

——————————————————————————

《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仪叁百图》为廖彬宇先生古体诗集,《礼记》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彬宇先生汇集历年吟咏往圣先贤及其事迹的古体诗365首,透过圣贤事迹来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发扬礼乐文明。该文献简单易记,大雅斯文,使圣贤精神能够让人口耳相传,深入人心。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血之作。既是歌颂古今贤哲,致敬圣贤,也是献礼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绵薄之力。

(责任编辑:胡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