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陆菊森家族珍藏半世纪─张大千泼彩荷花金屏风首登拍场

2023-04-02 11:43:26 未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288d9b2b7fb0e7099ac29cbf02248720.jpg

张大千 花开十丈影参差

泼墨泼彩金笺 双摺屏风 一九七三年作

画心:170 x 176 公分

估价待询

款识:

六十二年癸丑中秋,写于大风堂。爰翁七十有五岁。

钤印:

「张爰之印」、「大千居士」、「金石同寿」、「大风堂」、「环荜庵」、「得心应手」。

展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5a0a525e5bceb1ee6bb5e38f77f53dd3.jpg

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无象之象:张大千精品展〉,2019年10月12日至11月9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6765499ca94622b430fef7cd6f73c1ba.jpg

香港艺术馆,〈聚道传承─敏求精舍六十周年〉,2021年2月19日至6月16日

著录:

〈无象之象:张大千精品展〉展览图录(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二○一九年十月),页56-57

〈聚道传承──敏求精舍六十周年〉(香港艺术馆,二○二○年十二月),页128-129

来源:陆菊森伉俪收藏,经李祖莱夫妇直接购自画家,由家族递藏

陆菊森(C.S. Loh 1913-1992),又名菊生、菊笙,号率斋,别署率斋主人,室名陆率斋,江苏无锡人。上世纪四十年代,随父陆辅臣(F.C. Loh 1884-1963,一名辅仁)于沪上经营纺织业。其父曾留学英国,返国后为荣宗敬家族管理茂新面粉厂。陆菊森主理荣氏申新纱厂,成绩斐然,影响尤巨。一九四五年,他与徐舜如、虞洽卿之子虞顺慰共同持有上海华山路名园周家花园(又名纯庐,旧名蕊园,后为华山花园)。一九四七年迁港后,开办伟伦纱厂,业务发展方兴未艾,五、六十年代为业界翘楚。一九七九年被推任为香港棉纺业公会主席,八四和八七年更被美国塔夫茨大学 (Tufts University) 颁授总统勋章及工商管理荣誉博士学位。一生砥砺前行,成就卓著。

经商之余,陆氏耽于书画雅翫,风鉴明远,广结墨缘,收藏甚丰。自明至清,以迄近代,无不孜孜汲引。一九六○年,沪港工商界巨头所创之敏求精舍成立,创会成员名单中,即见陆氏与陈光甫、黄秉章、赵从衍、徐士浩、叶义、王统元、林伯寿、郭正达、朱孔嘉、袁虬初、霍宝材、利荣森、刘汉栋、胡惠春共十五人,正是最早倡设此俦侣雅集者。以艺论交,至今蔚为佳话。

他笃嗜京剧昆曲,公余之暇,不废咀嚼吟咏。与京剧老生赵培鑫有旧谊,遂得梨园泰斗姜妙香及俞振飞亲自授业数载。为保存俞派家学精粹,曾出资承印俞氏所编之〈粟庐曲谱〉。他与俞振飞相交甚契,在沪或港,往来密切,故俞氏相熟之梨园友人或艺林文人如程砚秋、沈苇窗等,与陆氏亦有过从。又因李祖莱、李德英夫妇之故,与孟小冬时相聚晤。大千好传统戏曲,故与上述诸位皆具交情。

据陆氏家人忆述,陆夫人与李祖莱太太李德英同在四十年代末自沪来港,常相过从。李祖莱出身宁波富族,父薇庄、长兄祖韩、三姐秋君、四兄祖桐等,与大千两代交谊,关系亲若家人。画家与李祖莱伉俪情同手足,不少琐事杂务委付二人在港代为张罗处理,举凡书画买卖、转达家书、汇款等,极得信任。七十年代,先生在港举办数次大型画展,则全权交由李氏伉俪负责。李祖莱、李德英夫妇之故,与孟小冬时相聚晤。大千好传统戏曲,故与上述诸位皆具交情。

一九七三年,李德英向陆夫人提及大千此稀有近作,乃画家特别在日本订制金屏风精绘而成。陆夫人喜而购之,是时画上尚未落款,大千遂应其所求,简略题之,以配合画面布局。入藏后,此屏悬于陆府厅堂,一室焕然生辉,如今已届半世纪,神采依旧,保存如新。大千移家多处,与陆氏家人仍保持联系,曾在环荜盦设宴款待,并再赠佳作以志旧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ef345f27c6a09690f0262f5bf0a17e4b.jpg

此屏悬于陆府厅堂半世纪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ab4d0efb8284da540446935cddb1288f.jpg

大千于台北摩耶精舍赏荷

大千一生钟爱荷花,喻其「君子之风,其清穆如」,写荷之作多不胜数。每届花开,总不忘四方出游寻觅荷踪; 万里投荒,水土未合,仍坚持凿池移植,日夕为邻。他早年从仿古入手,青藤八大,尽摄神髓; 西涉敦煌后线条功力大进,工笔绘荷越见娴熟; 中年后偏向大写意,复融合泼墨泼彩技法,寓有形于无形,「直到古人不到处」。从弱冠到耄耋六十年间,孜孜不倦反复钻研,成就此极具代表性之画题。

他笔下偶见尺幅硕大之荷花巨制,惟如本幅取材日本屏风,则亟稀也。攷大千以屏风创作者,从公开资料中仅见如下:

一. 〈泼墨荷花〉金屏风,一九六五年作,写予五女张心沛作嫁妆

二. 〈夏山隐居〉泼彩山水屏风,一九六八年作,写予四女张心娴作嫁妆

三. 〈泼彩朱荷〉金屏风,一九七五年作

(此作在香港苏富比二○○二年十月释出,以2,022万港元成交,创画家拍卖纪录、中国近代画家拍卖成交价纪录)

四. 〈泼墨荷花〉金屏风,一九五八年作,写予友好曾宪七

五. 本屏

从上可见,采日本屏风之作屈指可数,而〈夏山隐居〉写于纸屏风,故取金屏风者,只得四副矣!盖其用料讲究,金箔满纸,珍贵非常,因属特别订制,成本高昂,且在㩗带、运输上颇为不便,如非为至关重要之人或事,画家非轻易动笔。且金箔表面滑,不吸水,难吃墨,控制色墨浓淡上较寻常宣纸更具难度,且行笔运墨痕迹分明,稍一不慎,画面即大为失色。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729b5c3b21011794f2e0cde3b712a5a3.jpg

本幅写于一九七三年,大千先以淡墨打底,复以浓墨积叠于上,大片荷叶顿现,复以矿物颜料泼洒,令色墨晕然一气,入眼尽是一片氤氲淋漓。左方荷梗数杆,挺拔秀立,破水而出,右见繁枝纵放,茂叶重重,上覆下盖,粉荷数朵,或盛开,或待放,益显娇柔欲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42457f1ae116982b7744c11b8bf4661d.jpg

画家心思细腻,擅于捕捉荷花瞬间动态,利用层层淡墨形成之墨晕,巧妙地半透纸上金光,光影交错间,营造恍如风吹叶摇之动感。其用色对比强烈,瑰丽的石青石绿、黝然深邃的浓墨,于金光璀璨的背影上,斑斓耀眼。惟见粉荷,似漫不经意地探首其中,淡妆素净,与大片浓郁色墨虚实互生,俨如林间清泉带来缕缕清风,令画面绚丽而不艳俗,格调高雅,别具匠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6b8d2720299cc28c4ac3b8b31b42f3ff.jpg

画上钤「环荜庵」印,可知画家自日本购入屏风后,运至美国加州寓所中完成。时届七十五,然身体状态甚佳,下笔时成竹于胸,气势如虹,行笔苍劲有力,肆意洒脱间收放自如。画面张力满盈,似顷刻间一气呵成,气派堂皇,大开大阖间,尽显大千豪迈磊落之性情。写毕,钤「得心应手」印于右下,自满之情,不言而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eacc6c95efd0c7d3b3e3d1a6efa1d2c4.jpg

画上钤「环荜庵」及「得心应手」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a80c70d8901a49a7aba8a107ecab4d00.jpg

​来源:苏富比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孟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