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现场|一场由艺术决定技术的“示范”

2023-04-03 10:03:04 彭菲 

文|彭菲

图片|上海复星艺术中心提供

由徐震策划、目前于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举办的群展“示范:做决定技术的艺术”多少缓解了我积攒一周的“香港巴塞尔后遗症”——展墙与空间终于不再被一众巨幅的耀眼的绘画占据,影像、装置、综合媒介在这场展览里成为主角;两层展厅摆放了十余位中外艺术家的二十余件作品,不密集,可呼吸,部分影像被安置在独立搭建的空间里,几乎互不干扰,自成世界。开幕式的第二天,观众不多,在香港艺术周独自信步的奢侈事在这里可以实现,然而我依旧无法彻底平静,用波德莱尔的话形容,“尽管是一个人,他却吵闹不休,自己推搡着自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74bbc26658f40afb382b0f330182115d.jpg

展览入口处 中间为冯志炫新作《风铃-美国野牛》

这或许与展览主题相关。在所谓的“AI时代”,在人们的喜恶、选择和身份已被大数据算法精密而垂直地划分的时代,在一边享受技术革新带来的生活便利一边忍不住隐忧被之取代和吞噬的时代,无论身处何处——香港、上海、纽约、伦敦——都无法从这把锋利的双刃剑中逃逸。因此,当Beeple崭新的动态雕塑《S.2122》以900万美金售予国内一美术馆并被媒体争先报道时,三月的上海前赴后继,至少已举办四场与数字艺术或技术革命相关的展览——chi K11美术馆,“远景成真”;上海外滩美术馆,王水个展“生生”,Cc基金会艺术中心,刘佳玉个展“激流引力”以及复星艺术中心,“示范:做决定技术的艺术”。如徐震所言,在此命题下,中外艺术家的思考和实践既是个人的,也是“相对平行的”。展览标题中的“示范”有抛砖引玉之意,而“做决定技术的艺术”俨然是艺术家们掷地有声的回应:无论技术如何更迭,创作的主权依旧由其定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98b61e268703b5abe613ad68583be4e5.jpg

风铃-美国野牛,2023 冯至炫 铝、不锈钢、蜡

冯志炫的新作《风铃-美国野牛》被放置在展览入口处,作品远观如自然博物馆中大型生物的标本,一根根由半空平行垂落的管道在离地面几公分处细微摇晃,与复星艺术中心外立面“移动的外帘”遥相呼应。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9266d257064a29f9fb514428ce76067d.jpg

展览现场 李汉威新作《六千万美元的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8b4a9d97cd3694e8b51879345f66ca57.jpg

《六千万美元的人》2023 李汉威 综合材料 二层展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da587e7b0c7efdd2789cde84b23fad7c.jpg

李汉威《练习》2023  电脑工程文件

李汉威的新作《六千万美元的人》乍看之下毫无秩序狼藉一片。横冲直撞的章鱼欲翻过铺上白布的长桌,却被轮胎式的圆环紧紧扣住;桌角的巨型面包无人享用,其上却矗立着绿植与复杂的国度;桌上的碗筷、扑克牌七倒八歪,就连洗衣机也侧卧一旁,好似痛苦地吐着它的存量……李汉威善于创造这样巨大又混杂的场面,如他所感受到的当下信息爆炸。“我在屏幕中感受所有东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4/7f51a7e8da7d37936e25cd6cff8ce927.png

王梓全作品《暗处的流行病》

单频影像

6分15秒

同样对互联网及虚拟世界开展独特观察的王梓全采用三维软件模仿真实世界中的荒谬。在此次展出的影片中,主角不停地描述他的邻居,却又在只言片语中让观众了解他自身。病态的独居者和邻居周期性的失控,叙事在现实和抽象中徘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46690e86fc5108023d382aef4c094ae3.jpg

展览现场 李昕頔新作《高光》(局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48f9880327d081abb99ac108268108c7.jpg

《高  光》2023 李昕頔 装置

有别于上述两件远离数米均能抓取第一注意力的大型雕塑,李昕頔的两件雕塑纤小地、安静地竖立在地面上,观众低头,观众蹲坐,才离它更近一些,那一刻,灯光聚焦与此,宛若述说故事的舞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4/a3d111347ef5826858466651d9564165.png

塔拉·马达尼作品《劳动的人》

单频道有声动画

9分50秒

塔拉·马达尼的讲述舞台是一间有五扇落地窗的房间。《劳动的人》惊悚而压抑,如一则荒诞世界的末日寓言。每一位到访屋内的人如西西弗斯那样注定要打开一个纸箱,且必须阅读其中的说明书。他们的结局都一样:翻到最后一页的那一刻,身体开始不听使唤地变形,最终在尖叫和绝望中变成说明书里的那个冷冰冰的、任“人”摆布的物件——椅子、长桌、电视机……被封印的人体一开始还带着微弱的意识,时不时挣扎着抖动桌腿,然,当下一位推开房门开始寻找下一个纸箱的时刻,所有失去人体的同伴均默不作声,安静地等待他们的同路人。最终,这些物件被闯入的婴童一一击碎。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46033a471902fd903a52fb66bbb17f50.jpg

展览现场 劳伦·李·麦卡锡作品《某人》(局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f63559293bba826c97bead232aa23e61.jpg

劳伦·李·麦卡锡《某人, 2019》  表演,装置,定制化软件,电子元件,影像,印刷物

劳伦·李·麦卡锡的作品《某人》延续艺术家对科技蔓延与进步的反思。该作创作于2019年,四位参与者在家中安装了定制设计的智能设备,包括摄像头、麦克风、灯与其他电器。纽约市哈德逊画廊安置了一个指挥中心,观众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窥视这四个家庭,观察并远程控制他们的互联设备。当听到智能家居的住户呼唤“某人”时,观众就成为了住户的家庭自动化助手,介入、回应他们的需求。而今,这件作品来到复星艺术中心,与现场观众展开未知的互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4500cc5aa8e4508778931650ae436b15.jpg

展览现场 陈佩之作品《第二道光》

陈佩之的《第二道光》是其早期代表作《七道光》中的一件。在14分钟的印象中,不同的物象如剪影一般游走在梯形的屏幕中,随之历经不同色彩的光芒。陈佩之曾担任过摄影记者,也曾制作一出名为《在新奥尔良等待戈多:两幕剧和三部曲计划》的戏剧,马修·沈·古德曼曾称该作“不是什么行为艺术,也不是以当代艺术为名的某种表演,是由专业戏剧班底打造、严肃认真的剧目……这与其他介入性艺术或打着其他名号的艺术形成鲜明对比。”值得一提的是,陈佩之曾于2008年宣告离开艺术界,由其创立的荒原无限出版社推出过一系列高品质的出版物。六年后,他因获HUGO BOSS艺术奖回归,等待他的是于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展出机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200dad37e315477806c864c588af8e21.jpg

展览现场 佩恩恩作品《坏数据表演-电子竞技》

展厅三层,佩恩恩《坏数据表演-电子竞技》于《无尽债,逆-渲染》被安置在一片信息汪洋大海中。两件作品的屏幕里都滚动着高速流动瞬息万变的光斑。无法也无需辨认它的具体所指,正如每日滚动的信息洪流,观众能捕捉到的只是“不确定的一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205a8587e265f1cbc4d5c2234b008ef1.jpg

展览现场 施政作品《熔于时间#1》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8d691e97a0dc9ada2470f15422bad960.jpg

施政 来自电影《阿尔法城》的片场 #1,2020  数字图片

与之相邻,施政影像《熔于时间#1》记录了艺术家使用CGI(计算机生成图像)技术模拟的冰山崩塌并落入海洋的过程。该作灵感来自于一段记录巨大冰山在格陵兰峡湾坍塌的录像。现实中的冰山是受到气候变暖和自身重力的影响而发生的自然现象,艺术家则借助数字技术模拟自然,以对人类与自身所处环境的关系提出质疑。在施政眼中,冰山的崩塌也可以看作是气候变暖的趋势下人类时间、地质时间以及技 术时间之间的对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4/66941ee90b826e7433d2fb585a185d6a.png

费亦宁作品《月之滨 II: 你与我的坐标》

单通道影像(动画,超8毫米胶片), 4K,彩色,声音

12分10秒

费亦宁的创作从文学、神话、科学的脉络中抽取丝线,通过影像、装置、雕塑等媒介,重新织就亦真亦幻的叙事之网,呈现出神秘怪诞的美学 气质。此次展出的影像《月之滨II:你与我的坐标》以被植入人体的液态拟神经节点的口吻叙述,在这一段落中,它借由召唤回一个背离系统、关闭体内记忆模块的人展开一段模拟写作、或是梦中絮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d9ee154ff1da6a44cc293501ef15f5e1.jpg

三楼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b4c17b787a313341d167812ad645c924.jpg

方阳《冲锋!冲锋!冲锋宝贝!》2022  影像装置 三层展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c238944dd662c21569a79fdb5fdaeb1d.jpg

方阳《月亮上的暴徒》 2022  影像装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30a0829ad5a87a551fb0afe0ad71ec6d.jpg

展览现场 田翊作品《咸内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4c9bd5b34b35fe49e1252b0c00926ade.jpg

展览现场 边云翔作品《Arete》

与此同时,方阳、善良、田翊、边云翔等艺术家的作品亦在展览中得以呈现。方阳的创作关注原始神话与消费主义神话的合谋,特别是“男性气概”(masculinity) 在其中的演绎与迭代。此次展出的综合媒介作品,其装置部分采用石粉黏土手工制作,影像部分则挪用电影、游戏、纹身等流行文化元素,既保留其原有美学,亦融入个人风格。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c762b5bc78b48820fabc790ecf5134fe.jpg

善良《耳廓狐 & 灰熊》2022  雕塑装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d7643ff9b30fee5130daa5881854aa3b.jpg

善良《耳廓狐》 2022  玻璃钢,喷漆 三层展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261a45687c906e96c5e0990d407e9710.jpg

展览现场 善良作品《灰熊》

以善良乖巧又邪魅的《耳廓狐》与《灰熊》收尾。这些生物的样貌形态被修改,故而动物已不再是动物,而是虚拟角色。作品中可爱与甜腻描绘出一种矛盾的状态——谄媚、空洞、驯化、拒斥。自此,柔软的设定被定格在角色躯壳里,一种新的人类有机体存在形式被唤醒。纵观本场展览,技术革新命题已被艺术家们推至台前,而艺术能否“决定”技术,若推开这扇未知的大门,定能发现他们正各显其能。

据悉,展览持续至5月14日。

(责任编辑:刘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