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寄交大″画展访谈录——周利明
2023-04-13 20:49:39 未知
2023年4月6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7周年暨迁校67周年首场文化活动——“情寄交大”绘画作品展在田家炳艺术楼隆重举行。此次绘画展由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主办,共展出周利明教授绘画作品28幅,马田宽副教授绘画作品22幅,杨建雄副教授绘画作品27幅。本次绘画展在艺术上达到了磅礴气势与严谨精妙的完美统一。
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展现画展的风采,“人文交大”公众号将推出三位老师的绘画创作访谈录。今天推出的是周利明老师的访谈录。
2023年4月9日上午10点,人文学院艺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画家周利明在田家炳艺术庭院与艺术系硕士生孙莹莹、古轩玚、马韶涵进行了对谈,谈及其画作创作的灵感背景、艺术的考量和现实的思考等。
万岁升平 周利明 2014年
孙:周老师,您的参展作品中,《万岁升平》这幅画的观众最多,请问这幅画的创作理念是什么?
周:《万岁升平》这幅画,属于院体画风格,刊登于2020年第12期《文艺研究》。不少朋友认为这幅画纯粹是为了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事实上,这是源于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有一年带学生去南方写生,看到水稻正在抽穗儿,颗颗稻穗直插云霄,稻田旁边还有荷塘,就是那种景象,突然之间就产生了创作灵感。那成片成片的、一望无际的稻穗,就是万穗(万岁)的感觉;荷叶层层叠叠的向上生长,就是升平的感觉;然后又加了蜻蜓,蜓与停谐音,意思是永远停留在这个万岁升平的盛景里。
升平积翠 周利明 2002年
孙:周老师,听说在《万岁升平》这幅画之前,您还画过一张类似的,请问有什么区别吗?
周:是的,在2002年的时候,我画过一张《升平积翠》,那张画是参考一张照片画的,没有经过实地考察,也没有画稻穗与蜻蜓。当年我的室友是湖南人,画油画的,他搞研究生毕业创作收集了很多素材,用不上的就给了我,我发现有张照片可以改编成创作,于是就有了《升平积翠》,虽然也参加了几次重要展览,但是一直有一个心结没有打开。因为我是北方人,见惯了小麦,对水稻与荷花都缺乏深入的了解。来交大工作后,由于每年带学生采风、陪家人旅游、以及参加艺术系招生等,足迹几乎踏遍了南方各省,对水稻与荷花的认识逐渐深刻;于是才有了现在的《万岁升平》。
万岁升平局部 周利明 2014年
孙:您讲过艺术作品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万岁升平》的水珠、荷花,蜻蜓,都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哪些内容又是高于生活的呢?
周:《万岁升平》的水珠带有高光,用的是西画技法,的确源于生活,比较写实,然而画面有很多的艺术加工。例如:稻田有意摒弃了透视,禾苗没有近大远小之后,就会比较聚气。另外,自然界是很难长出一幅画的,荷花、荷叶、荷梗的疏密聚散、结构图式、体量节奏等元素,都要经营与设计。仔细比较2002年与2014年两版作品,就会发现两朵主角荷花也有不同,2014版的花瓣处理更有节奏感一些。
烟中清峰 周利明 2023年
山中无历日 周利明 2023年
古:作为您的学生,虽然我比其他观众更有机会近距离观看您的作品,但是在展览现场,看到这些空间跨度上万公里,时间跨度二十余年的作品,仍能给我很大震撼。我看到展览开头两幅是《烟中清峰》、《山中无历日》,您能谈一谈为什么选择这两幅山水作为开始吗?
周:《烟中清峰》与《山中无历日》,是对我国南宗绘画鼻祖王维的致敬。王维与西安交通大学校址有着密切地缘关系。交大一村北门内“碑林区太乙路街道交通大学社区服务站”,唐代宗时为宰相王缙府邸,王缙就是王维的弟弟。王缙府位于道政坊东北角,唐朝时期道政坊和长乐坊都是现在西安交大所在地。王维、王缙兄弟情深意笃,时常往来。因此王维也是道政坊的常客。同时,这次绘画展览作为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7周年暨迁校67周首场文化活动,对繁荣学校美育氛围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月明鹤归迟 周利明 2023年
周:在画史上,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开文人画之先河。明代董其昌认为,禅宗在唐代分为南北两宗,绘画亦可分为南北两宗,他将王维奉为南宗鼻祖。王维的辋川别墅是天下文人墨客的心灵归宿;他像隐士般不断追求更高的笔墨境界。第一幅作品《烟中清峰》作于创新港,当时新到了一批纸,随意在上面画了些肌理试试笔,偶然得之。画面中展现了几座孤寂的寒峰,像羽化的高僧一样,故题诗:“山中无数清峰苦,犹如他年羽化僧”。第二幅作品《山中无历日》画的是修行人在山中忘却了时间,不知今夕是何夕。故题诗:“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开运白龙 周利明 2006年、
沉浮自如 周利明 2012年
古:艺术风格一般是有阶段性变化的,我认为本次展览更多是一次铺垫与蓄势。您可以谈一下接下来的艺术创作会向哪方面发展吗?
周:我的绘画之路是从北宗入手的,尤其在宋代院体绘画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曾经把肩膀都画肿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对南宗绘画向往。读研究生时,导师张之光追求诗意,被誉为逸品画家,其作品令我魂牵梦绕。来到交大工作以后,经常去蓝田或辋川采风,每每想起王维,那诗画结合、空灵意境总让我心驰神往。齐白石曾说:“青藤、学个、大涤子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齐白石早年为木匠,画风是以写实为主,到了晚年才进行衰年变法,形成了一种水墨淋漓的大写意风格。
写实转写意、院体转文人、北宗转南宗、黄中转白贲,这是我今后主要的研究任务与发展方向。比如金龙鱼的题材,最初多是与家父合作,基本是按院体画的,不但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案头画范》的主要内容,也在中国第三届“文博会”上拍出了不菲价格。但我心中,始终不满足于院体。这次展出的作品《沉浮自如》即是院体金龙鱼的转型与升级。比较而言,写意较工笔更富有中华美学精神;《沉浮自如》画面水墨氤氲、变化丰富,更有南宗的风格意味,接下来会继续在这条道路上进行探索与研究。
沉浮自如局部一 周利明 2012年
沉浮自如局部二 周利明 2012年
马:我看您有一组是以线造型、很具当代面貌的人体水墨画,您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手法去表现的呢?
周:那组人体是2016、2017年我在意大利访学期间画的,当年是在达芬奇母校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天堂之门人体教室画的模特;教室毗邻学院美术馆,与米开朗基罗《大卫》、《奴隶》等世界名作直线距离不足百米。当时的同窗多是欧洲学院派的高手,光影、调子、造型、结构、解剖等西方写实主义语言个个驾轻就熟、得心应手。西方古典写实主义固然是人类视觉文明的高峰之一,但是,随着影像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写实已经不是艺术家的主要社会功能了;反而,中国水墨写意成了引领人类文明的艺术样式之一;AI与ChatGTP对饱含玄学魅力的水墨写意画几乎是很难解读的。
意大利艺术研究院三院士观赏周利明水墨作品 周利明 2017年
周:在佛美画人体时,满脑子想的不是文艺复兴的大师们,而是在西安交大地面上(指的是唐代赵景公寺)创作《地狱变相》的中国画圣吴道子,“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吴道子的用笔兔起鹘落、如莼菜条,有“吴带当风”之誉。事实证明,水墨路线是正确的选择:在佛美礼堂举办的“亚当夏娃”主题艺术展,我的水墨人体被布置在了入口玄关处,佛美教授说这在学校数百年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后来,意大利艺术研究院举办的风景写生展,我的水墨写生又被布置在主席台上。
马:您在意大利访学时,在文艺复兴大师作品云集的环境中选择了吴道子“吴带当风”的画法;那您认为吴道子作品是否比达芬奇作品更好呢?
周:文艺与科技不同,就文艺而言,任何时代的高峰都是人类文明的高峰,就像唐诗、宋词、元曲今日不可超越一样。吴道子比达芬奇年长772岁,分别代表了中西方古典艺术的高峰,我们不能说孰优孰劣,只能比较各自的美学特色。
吴道子的原作今天一张都没有了,但我们可以从唐墓壁画以及后代摹本中想象出“吴带当风”。今日看到的传为吴道子的作品多为宋人临本;唐画较宋画,显得放松而博大,用线灵动、粗放,显示出一种盛世气象。另外,吴道子被称为“画圣”,达芬奇被称为“巨匠”。通道曰“圣”,制器曰“匠”;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谓器。我们认为:达芬奇绘画科学性很强,更接近于“真”;吴道子的绘画与六籍同功,更接近于“善”。
周利明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教授
IBAIA国画家协会主席
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理事
周利明,又名周立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教授、博士,艺术美学方向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中国画方向硕士生导师。IBAIA国画家协会主席,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主讲专家,教育部通讯评议专家,中国周易学会理事,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理事,南宋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美协理论艺委会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教工书画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访学学者。
SCI、AHCI、 CSSCI、《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研究》、《美术观察》、《中国美术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书画》、《周易研究》、《民族艺术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作品)180余篇(幅)。出版《中国画的易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世界美术史新编》(人民邮电出版社)、《案头画范》(人民美术出版社)等专著、教材、画册13部,中国画作品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米兰设计周等。
(责任编辑:刘爽)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