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现场|当代人的“家乡”悄然而变 势象空间新展开幕

2023-04-18 15:51:06 刘倩 

观看近期的当代艺术,共同的艺术面貌呈现出艺术家对于社会状态和情绪的敏感捕捉和表达能力。

复杂的构图,丰富的色彩,强烈的笔触,情绪的揉杂,流露出强烈的某种不确定,就如我们当下的现实;一切都在恢复,一切却令人不安,一切都无法判断;在这种现实中,象征着安定与安抚的“故乡”概念,开始更多地被关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4/7bc4c5aa8291b227a2eecdeeee5c10bc.jpeg

但是当代社会中的年轻人,对于故乡、家乡概念的理解,已在悄然发生变化;

当城市、乡村、交通、通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家乡对于很多人来说变得触手可及,而这种触手可及却往往少了一份记忆中的家乡的味道。

今天的故乡,已经不再是余光中《乡愁》中“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式的忧伤,也不再是齐白石山水画里湘潭河边竹林和老屋了……

那当代人对于家乡的认知和情感到底是怎样的?不少当代艺术家们也在创作中触及这个主题,近期,一场16位艺术家们组成的“家乡的形状”解读了这个话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4/21b1cee2969ec49c662b95fa6d944031.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4/f4065dd0bc06f656c9691834b7d62b0c.jpeg

2023年4月15日,由16位艺术家呈现的群展“家乡的形状”在势象空间开幕,呈现了三年相同经历的生活之后,不同城市的艺术家,以艺术的方式重新讲述今天的“家乡”。展览由冯兮策展。将持续至2023年5月18日。

在谈及当代人的“家乡”时,策展人冯兮在前言中这样描述:“家乡,一个物理现实、亲情与乡愁交织的容器,盛满家人的关心与唠叨。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熟悉的味道,使毅然的叛逆到温情的回归走过了缓慢的成长之路。家乡,游客眼中的青山绿水或者金山银山,自己眼中的辣椒、稻谷和小麦,长在心里,身在天涯,似乎与每个人时刻保持着距离,却始终无处不在。在今天,工作流动、房价调控、居民身份和户籍制度的多重限制之下,使可以容纳孩子学籍的城市,潜在地成为每个家庭未来生活的家与乡。家乡,不再是某个村镇的记忆或一堂宗族的香火,更像一部部抽离掉所有拍摄与表演过程的影片,甚至保存不下呱呱坠地的哭声,落叶归根的愿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4/311dee4360056c76dde6d92882d1d111.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4/1a1983b3cfbca27553f260204d5885a1.jpeg

16位参展艺术家包括蔡东东、陈彧君、贺勋、李青、刘展、马文婷、宋元元、王巖、徐小国、薛若哲、闫占城、张晓、赵大钧、郑江、周童、祝大年。

在他们的作品中,依然能看到艺术家以诗意的方式呈现和家乡相关的记忆,比如薛若哲的《西湖十景》,李青的《杭州房子系列》与《你可以带走的东西》,郑江《地珠》,祝大年的《李村井边》;

也能看到和家乡直接关联的那些生死,他们对于家乡的描绘往往掺杂着某种追忆,在很多比如贺勋的《母亲山》,马文婷的《坏东西之一》;而我们在展览中看到更多的,则是以他者的角色对家乡客观、辩证式地呈现和表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4/0477a71a049685cf8cf28b68f76b812b.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91495161ce18f29ff80b89be7c9604a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4/e281c05c56ed1aba2c45c7705e007cd8.jpeg

关于诗意的故乡:

薛若哲的《西湖十景》以摄影与绘画结合的方式,摄影部分拍摄于徐州云龙湖,号称西湖的姊妹湖。同时,艺术家把杭州西湖十景的景观特点和名称,手绘在同等尺寸的硫酸纸上,将其覆盖在云龙湖照片之上。呈现出一种对家乡情感的诗意表达,家乡与著名景观发生了蒙太奇式的关联,艺术家对于故乡气息的向往真实又陌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4/e6a93d8cf8e40636eeea7bbf25fdb82a.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4/4333961f4c056b0319e4b7e62ecde91d.jpeg

薛若哲 《西湖十景》系列 丙烯,硫酸纸,纸面艺术微喷  25.5×32cm 202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4/421de4da373db9fd1bffc36e3be03145.jpeg

李青 《杭州房子系列》 《你可以带走的东西》 尺寸可变

李青的《杭州房子系列》与《你可以带走的东西》同时展出,《杭州房子系列》以摄影的方式记录下诸多居民自建楼,其中掺杂着模仿世界各地建筑的风格,风格多样,并与当地的居住环境相互融合,抛却建筑美学的讨论,这些建筑成为江浙地区人们对于过去生活环境的记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42f033dc2241ffa2723d4d327c0ce77d.jpg

郑江,《回音10》,凝灰岩,墨,亚麻布,210×300cm,2022

郑江《回音10》和影像装置《地珠》同时展出,《回音10》是郑江将家乡浙江丽水缙云带回的凝灰岩,打碎成粉末状,混合着胶水在画布上进行碾揉,形成大∞符号,这正是离开家乡的人们,在未来的数十年来都会经历的,回乡、离家、回乡、离家……的无限循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4/62a2ffd5159b71ccd48758a005cd6808.jpeg

郑江,《地珠》,录像:7分27秒,2020—2021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4/c0693598ee74d9b32f931cae7df56c6d.jpeg

郑江《地珠》

《地珠》则是以影像与装置雕塑同时展出的一件作品,影像中呈现的是2020年郑江在故乡的山间开采石头的过程,开采完成后将一块块形状不一的石头打造成个头不一的圆形“地珠”,现场展出了一件石头实物“地珠”。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f3496a8504c4b5c79c69471b4f66e898.jpg

祝大年,《李村井边》,纸本钢笔,39×53cm,1972年

此次还展出了一件祝大年创作于1972年的《李村井边》,画面以钢笔素描的方式描绘了北方农村院落的景象,画面繁复而细腻。这是祝大年在下放期间劳动和生活的农村场景。

关于追忆和生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4/b129b83cb52744a05ae1ae0df8ee2626.jpeg

贺勋,《母亲山》(大),布面油画,110×180cm ,2008

贺勋,《母亲山》(小),布面油画,50×70cm ,2017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4/7fda3f95d2152a18d9c3629535e2ad22.jpeg

贺勋,《育儿百科》,书籍、绳、书信 ,10×23×10cm,2017-2021

贺勋展出了《母亲山》与《育儿百科》是他对已故母亲的思念,绘画被上下安置在特制的木框之中,呈现出一种纪念碑式的视觉效果。下方的大画是母亲的坟墓所在的山,上方画的是母亲的墓碑,画面和尺寸大小有别,贺勋叫它们《母亲山》。《育儿百科》是贺勋第一次个展的策展人,送给他的育儿工具书,贺勋在“育儿百科”的书口处,给他的妈妈写了一封信,信中向妈妈汇报了北漂的生活、女儿的生长,以及自己的艺术,连接了三代人的情感、生活与工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4/967bcf8559e9a167a3082a1db694f2cd.jpeg

闫占城绘画作品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250f2f45dc88680a460a9f1e82ed2a5e.jpg

闫占城,《三侠客》,布面油画,240×300cm,2022-202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ebea06e8983fe318b81ac59cb67baae5.jpg

闫占城,《下午好》,布面油画,240×300cm,2022-2023

闫占城的绘画作品《三侠客》和《下午好》,呈现了他特有的绘画面貌。色彩明亮、笔触明确,构成简约而朴着的人物形象,粗壮的身体、硕大的鞋帽,模糊的脸,这是陕北人的形象和性格。作品本身没有表述生与死的故事,但在展览前夕,占城梦到了几年前去世的爷爷,他说:“那山、那水、那人,在梦里模糊而清晰。”这也是当下无数人对于故乡记忆里的一部分,当曾经的亲人已经离去,我们对于故乡的思念和追忆,总会带着一丝思念故人的复杂情绪。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4/4de3317201a984f8d845105c556047a1.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f6bdb76d3f52866bebf0ffa51495f0a9.jpg

马文婷,《坏东西之一》,布面油画,25x25cm,2019

马文婷《坏东西之一》展出了四幅不同尺寸相似内容的腐烂水果,两只带着干叶的橘子,似乎经历了从里向外慢慢腐烂,从新鲜到干瘪的过程。

关于对家乡的远观和客观陈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197723f64c4215f7a734a526ad03845e.jpg

赵大钧,《几何形体》, 纸本水粉,27.5×37cm,196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833618fde4ea79ac6d3ea3cfbfddda1b.jpg

赵大钧,《作品202205》,布面油画,200×450cm,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fd1f12bd6ebe1b581a5efdf51e4724f0.jpg

陈彧君,《家乡的形状》,纸上综合材料,150×228cm,2023

陈彧君的作品《家乡的形状》与展览题目同名,这是陈彧君为展览而创作,画面中复杂的构成,正是人们当代生活的图景。陈彧君知名的作品是关于家乡“木兰溪”的记忆,在信仰、风俗、风景、植物等日常生活片段,如碎片化的影像绘满前景,形成空间记忆的矛盾与冲突,却在现实中被“自然”地合为一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4/151569c23cdb6272e4a957d464a335ff.jpeg

宋元元,《线索R》,布面木炭,铅笔,丙烯,油彩 ,206×262cm ,2023

《线索》系列是宋元元近年来工作的方向,他把生活中不同时间节点上的细节、过程、记忆等片段,进行关联、并置、拼贴与编辑,形成一种新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将亲历的不同日常经验打乱在重新构建的时间线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4/e0ba11db5d59d4098bf8d3273e09b296.png

刘展,《西南有风》,单频录像,4分34秒,2019

春节前夕,刘展自制了一个风动泡泡机,悬挂在汽车的车顶。从北京出发,驾驶着车辆一路向西南方向行驶,一直回到自己的家乡洛阳。《西南有风》是一件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艺术家放弃高速的便捷而选择了国道行驶,沿途之上,利用泡泡机吹出的如泡影般脆弱的泡泡,给途径的城镇村庄、风景车辆,以及当地的居民,制造出些许节日的气氛和稍纵即逝的快乐。谁能荣归故里?带着现实中一戳便破的幻梦的泡泡,一路驶向西南,奔回家乡。

(责任编辑:刘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