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 荒野的呼唤——李振中个展在湖北襄阳图·美术馆开幕
2023-04-18 18:33:44 未知
2023年4月15日,李振中个展《荒野的呼唤》在湖北襄阳图·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一共展出绘画、装置、影像类作品共40件/组,为艺术家近些年作品系列相对完整的一次呈现。作品延续并拓展了李振中对生命与死亡、个体与历史、肉体与精神、藩篱与自由、东方与西方的一些思考。
《幸存者》和艺术家李振中
《米书》和策展人刘琥珀
《幸存者》是李振中三年前开始探索实践的装置作品,也是促发本次展览的源点,与他尝试去救助的一只受伤的飞鸟有关,那只鸟被他放飞后,生死未卜。他为此写下一首诗:
阳光隐瞒黑夜敬仰神灵
谁也逃不过
不远处信仰之门紧闭
我整夜在神灵的衣褶里游荡
用有限的时光把人格的失败发挥得十分绚烂
历史缝隙里有一场美丽的假象
虚幻是唯一的幸存者
神圣所剩无几
企图开启虚构之光
飞鸟与诗
《幸存者》局部
《幸存者》现场
开幕之际,在被青纱帐环绕的“展中之展厅”内,策展人刘琥珀(Amber)在“幸存者”和废纸球堆前为“未存者”点燃了蜡烛,音乐人叶破(PYSCA)布阵其前,以喜马拉雅颂钵、日本铜磬、月亮铜锣、天鼓、印度风琴、呼麦、风铃混合即兴电子乐,与“荒野”进行的灵性“呼唤与回应”,观众席地而坐,在视觉与声音艺术之中,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精神之旅,触碰久未交流的意识海洋之下的潜意识。
幸存者观众享受音乐
《米书》作品,是李振中最新的结合“墨书”装置及田野考察的互动装置,并形成一组纪录短片。他走访襄阳市南漳县的乡野,与当地一位种植了稻谷&小麦五十年的老农访谈对话,以古老的“易物”的方式,用自己的作品与农民换取99斤稻谷,放置在展厅的米箱内,与99本被自己涂满墨汁已满目全非的书籍有序排开,以类似奇门遁甲的神秘阵列在展厅内铺开。
《米书》现场
李振中邀请观众从装满稻谷的木箱里手捧一把稻米,走进这个神秘的“卦阵”之中,再放进白色的碗内,最后在出口处用笔写下他们的感受,当然他们也可选择默默走开,什么也不做。观众从七十多岁的老者到1岁八个月的幼婴都参与其中,多位观众写下无数地意想不到的字眼、词语,一位十三岁的小观众写下“稻谷不易,敬请珍惜”。
《米书》观众互动现场
《米书》观众互动现场
“我种植稻谷小麦是带着情感的,我的孩子们没有兴趣,年轻人想以最短的时间挣取更多的钱……这些水稻麦子的生长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成熟落地,这跟女性分娩一样,到时候了……”南漳老农王伯在田野的一番对话,令李振中惊为天人,同时也启发他对当今社会价值观取向,以及人类与土地之间的关系的深度思索。
南漳县庄稼人王家武与艺术家李振中对话
观众可进入展厅内的小放映厅内观赏李振中的两部纪录式的视频短片《米书》、《幸存者》,助观众进一步了解艺术家创作背后的故事和作品形成的过程。
观影图片
绘画系列包括油画及纸本系列,油画作品以《不确定的线》、《立象》为代表;纸本系列包括《墨形》、《色—彡》、《深》三组。李振中在云南的一次写生中,尝试以书法的“线性”结合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为创作脉络,不经意形成了这几年的新的绘画语言:去精雕细琢,以直觉引领画笔和色彩自由挥洒,呈现一种拙朴野趣又豪放不羁的新派“粗野主义”气息,并融合了艺术家所偏爱的“植物性”,以及家乡巫道合一的“梅山文化”里敬畏自然、生命和神灵的信仰力量。
李振中《不确定的线》no.3 80X120cm 2016
《深》系列作品 纸本丙烯 30x53cm
展览现场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