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潮汐 Tide] 新青年当代艺术展·伦敦”展览回顾
2023-06-16 17:25:50 未知
展览信息:
伦敦展厅:2023年6月9日-6月11日
元宇宙展厅:2023年7月-2024年7月
地点:KOPPEL X Gallery, 48 Regent Street, Piccadilly Circus, London W1B 5RA(Ground floor & Basement floor 一层与负一层)
主办单位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中国学联
特别支持单位:
江苏人才中心
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
澳门高校内地学生联合会
亚洲文化艺术基金会
亚洲艺术研究院
中英民族文化交流暨国际女性联合会
Orchid Blossom Arts
Oak Publishing Ltd
策展人:刘铭扬
执行策展人:刘喆筱玥、谢蕊聪
参展艺术家名单:
Dalion Huang、陈文茜、郭乃歌、胡晟轩、黄雪仪、纪若冲、纪璇、姜诗蕴、姜思仰、林芳所、刘然、刘艺超、罗一嘉、钱叶玲、秦诵、邱恋淇、屈卓尔、任昊辰、施怡妙、孙坤、田家晖、王勃仁、王茜、王世坤、王斯汀、王辛琪、王岩、吴心怡、肖璐明、杨梦莹、杨婷尹、姚云峰、殷瑞松、于佳源、于雷、俞明尧、张灵希、张舒旖、张欣、张雅蒙、郑超、郑丹石、周和亮、周姝含
展览简介:
2023 [潮汐 Tide]新青年当代艺术展由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学联(CSSA-Goldsmiths)主办,KOPPEL X画廊承办,得到了全球知名高校及学联和各界媒体的大力支持。展览于2023年9月6日顺利开幕,位于伦敦市中心Piccadilly Circus 3000平方米展厅内,展出了位来自英国、美国、欧洲和亚太等地区的华人青年艺术家的优秀艺术作品。为观众们呈现了一次精彩绝伦、立足当下、放眼全球的当代艺术实践。
此次展览是一场针对海外青年华人艺术家的生存现状与其艺术创作的深入探讨,同时也是对海外语境下艺术创作个体个性化表达的重要考察。展览从后现代理论视角出发,立足于当下这个由迅速扩张的全球化趋势、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动荡的国际形势共同作用的历史性的时刻,为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类问题提供了极具批判性的思考方向。中国海外青年艺术家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的不仅是个体化的挑战,更是新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如何在国际舞台上通过艺术媒介表达“中国声音“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时代,优秀的艺术作品如同潮水般层出不穷,而创作出它们的艺术家们又在多元文化的交汇中寻找自我,通过艺术化自我表达的方式影响这个世界。他们的作品中彰显着个体经验和文化身份,强调了与“人类共同命运体“概念密切相关的全球性议题,为当代艺术与前瞻性设计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
开幕式现场
合影嘉宾
Philip Dodd: 伦敦当代艺术学院(London’s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前院长,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战略顾问,上海世博会创意顾问
Enrica costamagna: Made in China UK机构联合创始人
宋汶栗:全球教育链接董事长、成都城投万汇教育投资管理集团总裁 中国侨商联合会副会长、英国川商联合总会会长、英国伦敦金融城荣誉市民、英国伦敦金融城教育家协会会员
施晓瑜:Orchid Blossom艺术总监, 中英民族文化交流协会暨国际女性联合会会长
刘铭扬:《潮汐》策展人,全英学联伦敦区秘书长
刘喆筱玥:《潮汐》执行策展人,伦敦Swanfall Art 落雁艺术市场总监
王璐棋:Orchid Blossom市场经理
Max Gold: 布里克斯顿青年剧院主任,《雷神2》儿童角色导演,演员。代表作Frankenstein (1994), Suzie Gold (2004) ,This Is the Night Mail, EastEnders等
右一: 朱毅然博士:《投英跟踪调查》顾问,知名投资人
英国各高校中国学联代表
开幕式当天盛况空前,艺术家、艺评人、策展人和学者齐聚一堂,共赏当代艺术盛宴。伦敦气温渐高,初夏已至,在温度与市中心往来人潮的共同作用之下,前来观展的人络绎不绝。展厅一层热闹非凡,欢快的氛围充盈着整个空间。艺术家们在各自的展台前与观众愉快地交谈,分享他们的创作灵感和技法。有不少伦敦本地的观众也对此次展览中展出的中国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赞不绝口,称其为“世界文化瑰宝的当代之再现”,可见此次展览精准把握了全球化的艺术发展动向,将“中国的”与“世界的”融会贯通,将“古典的”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真正意义上体现了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对当代议题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开幕式的环节一环扣一环,从当代艺术为核心,围绕艺术与商业、艺术与学术、艺术与现场、艺术与策展四个方面,将此次为期三天的展览开了一个专业度高、学术性强、反响力大的好头,也为后续与各学者、高校与艺术家的长期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艺术论坛
主持人:李春艳
嘉宾:施怡妙、趙綺芳
参与艺术家:于雷、钱叶玲、王世坤、纪若冲
论坛流程:主持人介绍嘉宾,学术探讨和观众提问答疑
Tide潮汐圆桌论坛由艺术家和展览特邀嘉宾施怡妙、趙綺芳共同发起,意在通过对话的形式促进艺术家和学者间的交流,以语言传递观念,以问答的形式步步深入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过程,让观众更直观地体会到艺术家如何将观念通过形式语言转化为艺术产出,从而引发观众对于当代议题、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三者关系的新思考。此次论坛从艺术创作出发,围绕传统与当代、元宇宙、非人类机构参与表演艺术、艺术家和材料物质的亲密关系、物质与材料的本体论、多物种美学以及个人主义、人类世等议题展开激烈讨论。嘉宾和艺术家在艺术、人类学、历史、哲学、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话题间的自如切换体现了此次对话的深度与广度。
技术和艺术的关系贯穿于整场潮汐展览之中,元宇宙空间搭建技术作为当代新兴技术方向的代表之一,其与艺术之间的微妙关系也不容小觑。施怡妙老师将“技术“这一概念细化到了对于“何为互联网?何为非互联网”的讨论,她强调了真实与虚幻在这个时代中如此快速的转换。她说到“在未来社会,公众也会更加将目光聚焦在人类纪、经验与超验和元宇宙的关系中。“而谈及“元宇宙为艺术提供了什么新的可能性呢?”艺术家钱叶玲表示,从第一个层面而言,元宇宙是一个广阔的技术型平台,它是更开放的也是更具延展性的,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架上绘画对艺术形式语言的局限,是现代化对艺术实践的冲击。但是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对于传承传统艺术技艺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对于她个人而言以传统艺术作为基础的当代艺术创作让她更加得心应手。
而趙綺芳老师则从另一个侧面给出了新的见解,她指出“艺术不能脱离生活。我们在元宇宙中虽然建构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但构建新世界的经验依旧来自于当下现实生活的真实体验,因此我们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感知当下,这样才不会被技术反噬,陷入艺术的虚无主义中。”
正如约翰伯格在其书《观看之道》中所提到的“我们从不单单注视一件东西,我们总是在审度物我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视线总是在忙碌,总是在移动,总是将事物置于围绕它的事物链中,构造出呈现于我们面前者,亦即我们之所见。”无论是元宇宙,还是当下我们所身处的现实世界,创作艺术作品都离不开对“物”的审视,对“我”的批判,视觉借科技之便被无限延展时,艺术家对事物变化、事情内在逻辑、事态发展的直觉便成为了人本和人文在艺术发展中立足的关键因素。
右一:艺术家施怡妙(皇家艺术学院&伦敦传媒学院讲师)
此次论坛讨论深化了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间的关系,正如《人民日报》在2019年7月16日刊中提出的“从艺术创作实践到艺术理论,需要以问题为中介。正是在回答艺术创作实践提出的一个又一个挑战性问题过程中,艺术理论得到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不仅需要高质量的艺术产出,也需要高质量的艺术对话。通过潮汐论坛对于各大重要议题的批判性探讨,即使我们依然对元宇宙、对未来无法给出唯一的、确信的“标答”,但这些对话却带来了许多艺术家可以创造的可能性,技术发展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创造力依然是人类在面对未知时指引其前行的最明亮的光。
图:艺术家和学者的激烈探讨
行为艺术表演
艺术性形式:Space Theater
时长:40mins
编导:于佳蓉
表演者:谢乐妍,于佳蓉
舞者简介:
于佳蓉,罗汉普顿大学MFA Dance and Embodied Practice二年级学生。她是一位舞蹈家,也是一位建筑师,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连接和翻译建筑空间和舞蹈动作的方式方法。
谢乐妍,MFA Choreography学生。她热衷于成为一名舞蹈家、编舞家、摄影师和模特。
艺术家寄语:
当代艺术更迭变化迅速,作为一名当代新⻘年艺术家在全球流动的同时,我们所面不得不面对各自身份的“新认同”。每一位艺术 家带着自身的背景结合到不同的国家城市与地点,我们将持续讨 论各自身份中的“第三空间”。 作为新兴艺术家,我们面临着不断被打破以及被挑战,在全球艺 术空间的潮流涌动中如何过滤出属于自己的艺术性与表达特质 是 Space Theater 一直以来持续探索的。本次 space theater 的表演《在过滤之后》,我们聚焦于当代在全 球流动中的女性艺术家,以伦敦 piccadilly 画廊空间为容纳背景, 展示对于我们所面临的处境与矛盾的解决方式。女性以丰富的的 想象力不断的重塑、改变以及变形当今艺术现状,“成为至高无上的人,而不是受制于他人的权威”。我们是自己,也是自己以 外的人。女性身份将以自己独特的创造力为世界带来持续变革。 通过本次空间剧场的演出,我们与本次策展方《潮汐》一同表达 我们会继续包容,安放,安置着存在于世界每一处空间内的艺术 与人类的美好愿景。
表演现场:
表演在一开始的10分钟内,由场内工作人员引导将彩笔发放给观众,鼓励观众基于主题“可以绘制你认为的伦敦的颜色与性状吗?/ 写下你伦敦对于你 的情感?”在白布上创作。
创作完成后,舞者开始与布对话,并边舞蹈边在展览空间内穿梭,而后观众、舞者与被剪开的破碎的布通过肢体的触碰产生连结,而这一行为隐喻着“过滤,是过滤束缚我们的压力与枷锁、过滤文化与思想的壁垒还是过滤面对困难时的踌躇?
这些无尽的联想都在最后的这充满张力的双人舞中宣泄而出。此次行为表演表达了海外青年艺术家的真实心境与对迎接全球化挑战的信心与动力,两位舞者用身体语言鼓舞了在场的艺术创作者们,在全球当代艺术的大潮中自信表达自己的中国背景、中国文化与中国声音,以梦为马,“艺”助未来社会。
开幕式现场:
策展人与嘉宾热烈讨论
策展人接受媒体采访
现场观展的人群络绎不绝
国际化的交流
这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本身就极其出色,然而,通过这次展览的策划,他们的作品更是呈现出了更为绚烂夺目的艺术魅力。我们因此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同时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未来,我们将继续与各界保持紧密合作,加强艺术交流与学术交流,将艺术实践与优秀艺术作品推广紧密结合,共创新、共赢,为海外青年艺术家提供更多的自我表达的机会。
开幕现场
当今时代,中国的当代艺术正在蓬勃发展,且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此,重视并培养海外青年艺术家,挖掘他们的潜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潮汐Tide"展览作为中国艺术与世界艺术的一个连接窗口,我们将更加注重和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面向光明的未来。
开幕现场
观展现场
精选作品
图片版权归学联和艺术家所有,侵权必究!
艺术家施怡妙的系列作品
艺术家施怡妙(左一)
施怡妙
施怡妙(b.1985)是一名生活和工作于伦敦的艺术家,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视觉传播硕士副讲师,UAL伦敦传媒学院插画与视觉媒体硕士讲师。 她拥有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士学位和皇家艺术学院视觉传达硕士学位。她通过包括纺织品在内的多种媒体,致力于研究对绘画和插图的定义,以刺绣机和手工缝纫的创新工作为主, 创造当代“刺绣绘画”。 她还使用丙烯颜料、混合媒体和铅笔进行艺术创作。 她的作品通过捕捉生活中日常生活中的平凡时刻,来讽刺当代文化现象。
郑超 2022年 综合材料《神秘的力量》No.12 《神秘的力量》No.14 60*50cm
郑超
郑超(b.1985),职业油画家,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专业,艺从中国江苏省美术馆沈广耀。2013参加法国丰特奈勒孔特市中法艺术家联展,2014年作品被美国Lorangfineart画廊代理,2017年举办《不远的远方》日本个展 (莫埃来沼公园金字塔艺术馆 日本北海道),2018举办与叶梓颐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跨界双个展。
于雷,游园惊梦(we were all born in this place),2023 rice paper, Chinese ink,250*600cm(250*60cm*10)
于雷
1997年生于湖南长沙。2019年本科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实验艺术系综合材料专业;2021年就读于英国金斯敦大学纯艺术研究生,现居伦敦;
参展经历:2023年 潮汐2023新青年艺术展(英国)koppel gallery;2022年 超临界态 (英国)MP birlamillenium gallery longdon;2022年 shop flaw(英国)not my beautifulhouse(kingston) ;2021年 展现·青年艺术家收藏计划(北京)旦艺术空间;2021年 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武汉);2020年 约翰莫尔绘画(中国)在上海民生美术馆展出。;2019年 举办连展《六.联》 西美MOMO艺术中心;2019年 毕业作品《寓言—明天的派对》获得“西安美术学院未来批评家提名奖”二等奖;2018年 作品《单人房双人床》、《忠实的黑狗》、《天使》入选参加--多种语言与多种材料的碰撞“中日美术大学绘画作品展”(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2018年《金色童年》四幅组画入选第六届“湖南艺术节”长沙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湖南谭国斌美术馆);2017年 创作作品《我的梦》入围第13届全军美术作品展;2016年 创作作品《永恒的记忆》入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2016年 创作作品《老人头像》入选长沙市首届优秀青年美术人才作品展(湖南美术馆);2015年 创作作品《祈祷》入选2015长沙市油画、雕塑作品展”。
孙坤, 连理,目光,生命树 2023 布面微喷, 60*42cm; 60*42cm; 60*120cm
孙坤
职业艺术家和空间设计师。 从小就到父亲的影响,爱上了绘画,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安 慰,用艺术丰富了他的生活。从 事空间设计工作十二年,期间开 过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六年,但仍 觉绘画才能带来内心的成就感。 随后逐渐转向绘画领域,继续追 逐童年梦想。
姚云峰,Digital Twin: 2023,Aluminium profiles, Acrylic, Microcomputers, Microdisplays Module ,250x350mm
姚云峰,Digital Twin: 2022 Uhand Module, Acrylic, Microcomputers, Microdisplays Module 290x430mm
姚云峰
姚云峰是一位多学科的研究人员、艺术家和平面设计师,从艺术、科学、哲学和计算技术中汲取符号和标志。借 鉴了包括控制论、量子力学和中国道家自组织方法在内的思想。他的研究将媒体界面作为信息代理,并涉及非 极端形式的智能和精神机器(无意识认知)。他的论文发表在期刊和书籍上。他为中国国家地理、考文垂市议 会、皇家艺术学院和北京奥组委 等机构和组织策划了多个艺术项目。
他目前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CA)传媒学院的研究生在读,并在中国国家地理担任研究员工作。他本科就读 于考文垂大学,一等学士学位毕业。
林芳所,无之始, 2021, 单频道影像
林芳所
林芳所,当代艺术家。1976年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市,2002年毕业于汕头大学, 现工作与居住于阳江市。他的兴趣在于自我的开发与实践,保持冥想的习惯,游走于多元系统的刺激中,一个思想滾动的整体者,明确的存在多维度里。他对宗教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如道教,佛经,往往在他的一些作品中有超越性体现。近几年,他关注探讨人本身与认知的拓展并运用录像、装置、图片等综合媒介对此进行了探讨。作品曾在意大利、希腊、瑞士、荷兰、英国等国家展出。
刘艺超,清晨,2023,布面丙烯 ,40x50cm
刘艺超
1990年出生于广东惠州,2013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2020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深圳。
殷瑞松,娓娓道来,2023,版画,,60x60cm
殷瑞松,莎士比亚说,2023,版画,,60x80cm
殷瑞松,飞跃,2023,版画,,60x60cm
殷瑞松
9 0后潮流艺术家。国内最大艺术品交易平台 Artand签约艺术家,现居杭州。2021年Artand艺术家Top50 | Artand数码绘画TOP1 曾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后通过文身开始逐渐开始探索自由创作,在Procreate创作了近千幅绘画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达语言。2020年在艺术界出圈,获得超过500w曝光。
郑丹石,有机生命的观察者 ,2022,布面油画,70x70cm
郑丹石
1989出生;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成长在绘画世家,高中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并于200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油画技艺受教于王华祥、杨宏伟,后学习油画师从喻红。
邱恋淇,息//S-#11,2022,真丝、榉木、综合材料,21x33cm
邱恋淇,息(其一),2021,黄铜、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12.5x7.5cm
邱恋淇
她擅长使用行为分析通过抽象逻辑来表达情绪。她的重点是使用VR/AR技术、互动装置、动作捕捉、实验影像和绘画来探索可以超越学科界限的身份。目前,她在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的计算机系学习。
她的作品曾在一些活动中展出,如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AI PLAZA视频单元、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罗中立美术馆和Lí画廊。她是雅昌艺术网重点推荐艺术家,2021年她得到了Swatch和平饭店艺术中心项目的驻场支持。她还参与了教育部关于公共环境艺术中的物理互动和基于TUI的互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研究项目。
纪若冲,谷神,2019-2023 ,装置:毛毡、陶瓷、化纤、聚乙烯制品,141cm * 96cm *219cm
纪若冲:(Ruochong Ji) UAL伦敦艺术大学 插画illustration硕士在读。
王世坤,免疫 16*16,2022, 视觉生成装置,40cm*60cm*10cm
王世坤
跨媒体艺术家,策展人。
1995年生于河南郑州;2018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实验绘画工作室,优秀毕业生;2020年与同怀王茜女士于上海共同创办MODAspace;2021至今于伦敦大学金匠学院计算艺术硕士MFA在读。作品被国内多家重要学术出版物收录,被多家美术馆艺术机构收藏。
王岩,他们的手,摄影,宽52~53cmx长72~73cm
王岩
1999年出生,来自中国浙江杭州。他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产品设计,并在意大利热那亚美术学院深造企业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位热爱艺术的年轻人,他热衷于使用黑白胶片,关注生活中被遗忘的一切。他花大量的时间在热那亚拍摄雕塑和城市的隐秘角落,以此来观察和记录自然光影及事物背后的生命。他的作品和想法可以在Instagram上的yansphotos_找到。王岩不仅是一位有才华的艺术家,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美的独特视角的记录者。
张舒旖 , Pause For A Moment , moving image, 12分35秒
罗一嘉,When my heart breathes blue, 2022, photography ,40*60cm
Dalion,降本流末 ,2023,图像/装置,297mm × 420mm
周和亮,His Trophy,装置, 36*28*20
吴心怡,Silencedwords,绘画,60*60;30*40;70*90;50*70;50*100
肖璐明/田家晖/陈文茜/纪璇 ,Fat&Knitting,2023 installation, conception, fat, fabric,1.3mx1.5m
俞明尧,Enchantment ,2023,二维动画,6*1080*1080p
张欣,Chivalry,2021-2023,雕塑 + 绘本 ,600x410x605mm;330x215mm
王茜,存在与虚无,2023,油画,60x80cm
王茜,自在漂浮,2023,油画,60x80cm
任昊辰,Hello and Welcome, Curator,2023 ,Acrylic, plastic, metal, tape, vinyl lettering,Indoors: 23.5cm x 11.8cm. Outdoors: 15.8cm x 19.7cm x 7.9cm.
周姝含,失落之地,2022,摄影,420mmx594mm / 297mmx420mm
王辛琪 张雅蒙 姜诗蕴,Holographic Urgesellschaft,2023,沉浸式VR全景视频,33.6*18.3
主办单位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中国学联
特别支持
江苏人才中心
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
澳门高校内地学生联合会
亚洲文化艺术基金会
亚洲艺术研究院
中英民族文化交流暨国际女性联合会
Orchid Blossom Arts
Oak Publishing Ltd
学院支持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时尚与设计创新中心
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
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合作媒体
iQIYI International 爱奇艺国际版
人民日报
雅昌艺术网
欧洲时报
联合主办
全球高校学联
·英国
牛津中国学联、剑桥中国学联、皇家艺术学院
中国学联、伦敦艺术大学中国学联、帝国理工
学院中国学联、伦敦大学学院中国学联、伦敦
国王学院中国学联、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中国
学联、金斯顿大学中国学联、创意艺术大学中
国学联、罗汉普顿大学中国学联、普利茅斯大
学中国学联
·亚太地区
澳门高校内地学生联合会(澳门大学、澳门科
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旅游学院、澳门
理工大学、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圣若瑟大学)
·意大利
那不勒斯美术学院中国学联、博洛尼亚美术
学院中国学联、热那亚中国学联、佛罗西诺
内中国学联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联、旧金山艺术大学中
国学联、马里兰艺术学院中国学联、芝加哥
艺术学院中国学联、普瑞特艺术学院中国学
联、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中国学联、纽约电影
学院中国学联
技术支持
London Art Collective(LAC)
英区物流合作
远方速递
策展助理:沈佳蕾、马晓慧、郭烨梓、黄雪仪、周通、范容、林敏萱
视觉总监:肖璐明
设计助理:刘思辰
财务统筹:刘春昱
财务助理:张曦月
摄制统筹:于佳源、嵇海函
运输统筹:沈千禧
统筹委员:张瑞华、冯森、苏潇、陈庆开、刘钊汝、刘静、孙傲然、方路羽、梁雨辰、张博亮、谢林璇、于佳蓉、顾震旸、李嘉豪、瓦蓝、于泽洋、柳依丹、陈彦杰、温皓、黄诗晴、黄之瑜、段亭宇、孙弋然、宋格瑄
特别鸣谢:杨紫嫣、曹睿思、曾佳辰、吕昕潞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