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刘俐蕴:艺术是通向感知的媒介

2023-06-16 00:00:00 未知

  “在地,是要踩在这片土地上,去跟这片土地上的人打交道,然后拿着你的那把钥匙,去打开你想要找到的东西。”

——刘俐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2c9080111e1acb643afe491680f6641a.png

悦来温德姆阳台,嘉陵江

摄影koodoo

  在悦来美术馆的5号展厅,隐约、悠悠地回响着来自一百多年前船工号子的声音。伴着参差、错落的竹节,将视线延伸到另一侧被悬吊起的竹筏。历史仿佛在这里发出了回音。“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在工业时代的机动船席卷川江之前,在三峡大坝建成升起三峡水位之前,是由以人工为动力的船只运行在暗礁出没、险滩满布的川江。船工为统一动作和节奏,衍生了川江号子这一民间歌唱形式。随着机动船时代的到来,船工已成为历史,川江号子则成为了文化遗产。

  为筹备展览“无垠的边缘”,艺术家刘俐蕴来到重庆实地考察。如今的重庆嘉陵江上行驶的是一艘艘巨大的机动轮船,伴着发动机引擎的声音和城市的汽鸣以及现代化的高楼。曾经过险滩、抗激流的江上竹筏已退出实用性的历史场域,随之而来的是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竹筏是时代性的产物,艺术家刘俐蕴通过对竹筏的解构赋予其时代回溯的历史见证,作为实用性的竹筏已经解体。

  在展厅的墙面上,18米长的《山水图卷——嘉陵卷》与展厅中央的《上川下川》形成当下和历史的对照。《山水图卷》作品是艺术家早期具有个人标识性的作品,也是作为国画专业出身的刘俐蕴对水墨表达的个人转换,她以丝绸、棉花、蕾丝花边等体量轻盈的材料绣制出一卷今日的山水重庆,朝天门、大剧院、洪崖洞、轮船、悦来美术馆......等具有标识性的重庆现代化建筑构成今日的重庆图景。通过与重庆在地的人、环境、历史文脉的联结,刘俐蕴以作品为媒介,打开来自不同身份、职业背景的人对美的感知。也通过作品开放的概念对应展览“无垠的边缘”的主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7e5f0d765e7a6ed258a4dae945c316ae.png

「无垠的边缘」展览现场

  时:2023年3月14日 癸卯年 二月廿三 乙卯月 辛末日

  地:重庆悦来美术馆

  人:周敏 & 刘俐蕴 「 无垠的边缘」在地创作艺术家

  周:您这次的两件参展作品《山水图卷-重庆》、《上川下川》,都是在地创作。

  刘:俞可老师这个展览探讨的是展览场域及作品的公共化,或者说它是试图打破美术馆围墙界限、打破作品呈现和观展边界的展览,我觉得它是一个开放的概念。

  公共艺术是我一直比较感兴趣的领域,特别是它的在地性和过程中与公众的互动性。从2001年第一次参加西单文化广场公共艺术展「物质之上」,中央美院新址落成公共艺术展、2003在日本亚洲美术馆的驻馆艺术创作(《山水图卷》),到 2012年卡塞尔中国当代公共艺术邀请展(《笔架山》)等,都是不同面向的公共艺术和在地创作的落地实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21368b0567e543137a1f6af29143d548.png

《笔架山》德国卡塞尔「大道之行-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2012

左为美国波普艺术家Claes Oldenburg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392af055588bfe6e40c2ba9491704bab.png

《轻》「Journey to the west」维也纳展览现场 2006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5228a4f17abdd6d2f12dd1d289530395.png

驻馆艺术创作《山水图卷》日本亚洲美术馆

  2003年9日-12月

  我希望我的作品是可进入、能游走其间的,也是可多维度来体验感知的,这跟我一开始做装置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周:《山水图卷》系列作品,其实是从很多年前就开始做了,但是这一次的新作品加入了重庆在地的元素,提取了重庆沿江岸一些具有地标性的建筑和景观,然后再通过刺绣的方式把它绣上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704c23ed35eb3762d91f4902f34b5fa6.png

《山水图卷》日本亚洲美术馆

2003年9日-12月

  刘:《山水图卷》是早期的一组作品,是20年前在日本亚洲美术馆作驻馆艺术创作的作品。由尺寸不等的30-40件组成,它是一个过去完成式。这次没有展示现成的作品,主要还是想做跟此时此地相关的东西,所以选择了在重庆在地创作,“在地”像是命题作文,更富于挑战性。对我个人而言,当下的体验和感应更为重要。

  就像那时在驻留期间深受触动,我们缺失、忽略的东西在以某种方式延续和保留着。在那个时空交叉点上,想要回溯和致敬传统,横向看2003年,大家在做什么,可能会比较清楚。

  周:那时候好像都在讨论“全球化”。

  刘:对,其实那时候没有多少人真正特别关注“传统”。说到这儿,我觉得所谓继承“传统”应该是骨子里的东西,作品在表达形式上可能已相距甚远,但气质和内在精神是相应的。而不是运用各种手段去复制临摹,并以这样的“传统”形式作为符号和个人标签。

  我的方法还是从自己出发吧,切身的体验经历沉淀过后会做装置(作品)。不是从观念,也不会从材料出发,一定是某种东西触动到我要表达,我相信准备好的时候作品会来找我的,我们经常说“创作”,其实并没有创造什么,只是把我们所感知的那个无形的东西做成了有形的。艺术家之手不是上帝之手。

  周:就像您这次到重庆,现场考察之后做的《上川下川》。

  刘:嗯,对我来说这种在地性很重要,特别是公共艺术。如果没有那天走下去,到嘉陵江边,就没有这个作品的产生。这次从到达开始到布展总共23天时间,前两周基本上都是考察和方案阶段。我突然意识到一个很奇妙的感觉,就是必须首先要到这个点,然后跟这个地方的某种频道联接上,才能知道要做的那个东西是什么。一开始可能只是个轮廓,就像种子在土里慢慢会长出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983b2521c0d2a694a4bd0fa3ad0c7bbe.png

嘉陵江边,和钓者要了一个塑料袋捡垃圾,他很乐意。那天也是触发作品的开始

  周:好像您对这一块特别敏感,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去深挖当地的文化传统。

  刘:没有专门去挖掘什么,只能是“体验”。“文化”这种东西不是一两天或很短的时间你就能了解的,但它并不高高在上,也不只在书本里,文化就像是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的存在。

  作品创作的过程是一个挑战,它不是靠大脑冥思苦想和逻辑分析推理出来的,谈到这儿特别想说“出发点”的问题。

  在英国读书那年,有个珍妮老师(是教理论的),她上来就问我们“为什么要做艺术?”那个问题像给了我启动的一把钥匙,那一刻回问自己,我意识到她问的其实就是你的出发点,或者“初心”。这对我后来做作品帮助很大,不知道要怎样开始的时候,就问自己为什么,回到最初触发你的点。它同时意味着要面对自己的内心,不去顾左右而言它,也不会去为了“艺术”而艺术,为了“装置”而装置。我也会尽量提醒自己,避免符号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017de033863d097072e79cbdca3ca09c.png

《上川下川》现场装置  2023年 悦来美术馆展览现场

  周:您特别注重作品的过程性,比如《上川下川》, 从最开始的考察,对重庆的在地体验,然后到对这个作品的构思,包括中间和工人的交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9df034e4d4d8fc9d3baa33ae74af00ef.png

制作过程

  刘:嗯。我觉得艺术其实也是一个媒介或通道。现场装置布展的过程会比较长,在过程中,我会跟他们聊天,也会跟他们交流具体的问题。

  比如这次他们一开始来帮我做作品时是茫然的,(大多时候他们被人招呼一会儿去搬运作品,一会儿去涂刷墙面,对面前的作品既不理会,也没机会理解。)我们先一起研究怎么做竹筏,他们都没有亲眼见过,一点点尝试,做了实验,后来成功了,大家都很开心。我们将楠竹制成的竹筏悬吊在空间里,其它几十根竹子锯成了大小尺寸不等的结构,加起来有上百根。将它们一根根挂起来的时候,我说这个高一两公分他们就抬高一两公分,我说下一个倾斜多少度他们就倾斜多少度,说下一个挂什么他们就挂什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838cd71ceade244fe25cfbeccf97075d.png

吊装现场

  其中有个李师傅我知道他原来是木工,我问他说你以前是不是做过家具啊?他说是啊,我说那你做家具时是不是要先画图,也会想象一下做完之后大致的样子,他说对呀,然后我说其实跟做这个作品跟画画是一样的。在这个空间里,你对它会有一种想象,你会依据你想象的去完成它, 会不断调整之间的关系,它就是为这里量身打造一样。然后他们就变得很主动,到最后我们已经很有默契了。

  上百根竹子构件,每一个踞好、挂起、到调角度,呈现出解构的竹筏,呈现出江和浪的感觉,是比较抽象的,有点线面也有律动。另一位刘师傅也是木工出身,拿起来一摆就是那个位置,他突然开窍似得感叹“蛮有味道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3c5ceb2b26bd3ac7913224fdcfecfd3d.png

参与制作的师傅们,左起:李星高、刘东、王忠恒、刘荣安

  做作品的过程,其实也是作品的一部分。原来他们可能把这个频道给关上了,在美术馆装修或布展只是他们的一份工作,艺术本来就是通向感知的媒介,在这个过程中触发了大家的认知和体验,他们为能参与其中和表达出来而喜悦。

  美是相通的,我觉得这些曾经做过木工、做过家具的师傅们,每个人都有他们对于美的认识。

  周:说到材料了,您这次的这幅《山水图卷-重庆》, 区别于水墨、纸为媒介的表现方式,用了丝绸、棉花、蕾丝花边等,它表现的相当于是重庆的城市图景,那么对于材料的选择和表现对象,它的一个关系,您是怎么考虑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ee27e063591fb4fd6db49a5fc78fd702.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9436f8b8ddfed625a51d5180b03e7738.png

《山水图卷-嘉陵卷》(局部)

  刘:我们刚说到“为什么”之后,就是表达什么和怎么去表达。所谓“语言”,是根据你所要表达的内容找到最适合它的方式,包括媒介材料等,every single element is part of the works , 每一个单独的元素都是作品的组成部分。目前来说我自己更喜欢选择比较纯粹的,比如说能用一两种材料表达,我不会去用三种,有时候太多种类的材料在一件作品中,其实是互相干扰的。这是我自己的选择;然后它是轻的,需要有一种距离感的呈现。它有一定的柔软度,让人觉得轻松,或者说有触摸感。这次来重庆,激发了我对于做这个和《上川下川》并置的长卷的想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ed50c94eef6bf722f05ba5a5edc1d405.png

《山水图卷-嘉陵卷》布展中

  我在重庆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是以朝天门为原点,两江交汇形成的这样一个格局,以江河文化为主的城市风貌。江河见证了城市变迁,世事流转。同时也基于悦来美术馆5号馆这个空间,正好有这样一个弧形的墙面,可以横向展开这个18米长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e221b204bb7c0410b0c13f0ebf616f2c.png

《山水图卷-嘉陵卷》白丝绸、丝绵 2023(局部)

  它跟《上川下川》是相辅相成的,同样都是自然的材料。我留了一半空白给当地观众来互动,如果他(她)对于重庆特别是江河两岸的某些地点坐标有独特感触的,可用我们提供的材料“描绘”出这些景象,后期我再把这后半部分缀在长卷上面。“无垠的边缘”,除了美术馆边界,作品边界的延伸,我觉得也应有想象边界,参与互动边界的延展。期待公众的参与,填补和接力出空白部分的画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ca0cb7923767d23b07f6f8db3c4536ec.png

《山水图卷-嘉陵卷》制作过程,前后总共有十几位参与者

  周:《上川下川》是在地创作,它最重要的就是在地性,跟本地发生的关系,想请您聊一聊在创作这件作品的过程中,您跟重庆本地的人、在地环境和历史文脉发生的关系。

  刘:说到这个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当在新的环境里面,你不熟悉、不了解,要让自己融入,去真正感受和体验这个地方带给我的一切。这就触发了我想要知道它原来是什么样子,变化是什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453502006233c5c2c93050a08e0e4c6d.png

嘉陵江边的周末,老人、孩子。远处的人们正试图尽可能的「走进」这片水面。

  然后我就说我要去那儿接上这个地方的频率,来之前虽然提交了方案,但其实并不知道做什么,也没法想象最后做出来的作品具体是什么样子,包括现在网络那么发达,什么都可以查得到,大家一般都是上来先百度搜,然后就什么都“知道”了,我不会。就像去一个地方旅行,我不喜欢去做所谓“攻略”;认识一个新朋友,更不会去百度搜索。做作品前更是如此,让自己放空,保留一些未知的东西。比起网络上的信息,我更相信自己切身的体验。朋友推荐去朝天门九九豆花儿这样的地方,码头工人吃饭的地方,“又混乱又震撼”,可以领略重庆的码头文化。还有一部纪录片「城门几丈高」第一集就是讲重庆的历史。

  我跟重庆的朋友聊天,他们提到重庆人的性格,直接、烟火气、“靠力气打天下” ,一种不同于北方的刚烈,我觉得这都跟这个山川风物是有关联的。到了最后,你作品呈现的可能是所有东西的叠加,你的经历、你的境遇,当下的感受、觉察,这时候 “在地” 就成为一个触发的点。《上川下川》它是关于重庆的,也是关于江河的。筏,是一个载体,也是一个象征,它可以过险滩,抗激流,既在当下, 也在历史的洪流之中,或者它已成为洪流本身。

  音频提供者,独立音乐人欢庆。

  周:您是怎么考虑到把川江号子的音乐加入到作品里的?

  刘: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故事。我想让作品的体验感和时间性更强,就想在现场加入重庆特有的川江号子。找了很多资料,但我发现找到的东西都被过度包装了,甚至有一些晚会版的川江号子加上舞蹈道具服装,离原来那个声音的“身份”已经相去甚远。我想要特别原生态的川江号子,就问当地的朋友小怡,她说认识一个音乐人收集了很多民间声音素材,名叫欢庆。

  她马上和欢庆联系,同时转发了我的作品方案,欢庆说他很喜欢这个作品,于是我听到了他创作的口簧音乐作品, 和他收藏的川江号子,并且他立即发来了MP3版本,我一听到特别感动。那个声音好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过来的,虽然音质效果并不好,有好多杂音,但是它特别真实。欢庆还建议,现场声音不要大,要小声,我遵照他的建议,把声音设备放在空间尽头最上面的角落隐藏起来,穿过洪 流和筏子,隐约传来号子的声音,像是“历史的大船忽然开到了我们面前”。

  欢庆讲述了这几段“川江号子”的故事。100多年前,一个做生意的德国人,也有一说是外交官(或是传教士),他当时在奉节,用蜡盘录音机录下了这些音频,后带到了德国,他的孙子又把这些珍贵的音频资料带回了奉节,几经辗转到了欢庆的手里。对我个人而言,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段未知的旅程,能够与这样的人、事、物相遇,不是旅程中最有意思的事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3b29d6928b4622f802e78d7ebd331df1.png

《上川下川 》(左) 《山水图卷-嘉陵卷》(右)

  回到之前那个问题,就是“在地”是什么?在地是一定要踩在这片土地上,去跟这片土地上的人打交道,然后拿着你手里的那把钥匙,打开那扇门和想要找到的东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a9077bcaef0263c12e67ec1e06a7a442.png

开展当天,一位父亲和女儿在看作品,一字一句带孩子读作品介绍

摄影:一人

  周:打交道这个词用的特别好。

  刘: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记得从哪里出发,也找到了钥匙,你看这个“载体”,连结上了欢庆,这些工人师傅们,和在「山水图卷」中参与的每一位朋友,包括未来走进美术馆的观众-他们走进作品的时候,联想到了什么?触动到了什么?是不是延展了“无垠的边缘”

  不带有任何预设,跟随自己的内心去体验,感知和表达,或许才能通向那个真实、本质的所在,这是我唯一的通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对于我才真正具有价值。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5707e4cf43341da64e579b3b27119ed9.png

悦来美术馆刘俐蕴作品展览现场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孙卉)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