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何处惹尘埃——小楼画隐》研讨会

2023-06-20 16:43:05 未知

发言人:荣剑

  袁小楼经朋友介绍看到他作品,这种比较具有历史感,有材料特性的是比较符合我审美偏好,所以我邀请王鲁湘来做这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人,邀请杨伟、夏可君和高岭先生来进行专门的解读撰写批评文章。我们去了几次袁小楼的工作室去观摩、了解、认识到他从小对宁夏及西北的岩画、洞窟壁画和历史演变,有切身体会和独特理解。后在法国5年多的时间,大量观摩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他将这些经历积累通过他的绘画表达出来。

  今天展览的主题,是夏可君和我们几位批评家经过充分的讨论、碰撞,突然一个神光闪现,最后确定"何处惹尘埃"并强调了一个"隐"字。这是我们以前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我为这个展览写了文章中提到袁小楼材料的一个特点就是西方是大量的材料外植入性,而袁小楼的材料具有一种东方文化的内生性。我把它定位为东方炼金术式的制作方法,通过材料本身的这种品质、特质、质感来表达这种材料的一种美学的境界。因此这种从内到外的材料表达,我觉得可能是袁小楼在材料的方面革新,我们不叫他革命,一种革新的美学意义所在!

发言人:王鲁湘

  袁小楼先生的作品就像是下雪的过程是一个覆盖、遮蔽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显现的过程,因为他把一些东西遮蔽以后,整个世界好像变成了一个画的世界。黑白变得非常分明,过去一些中间状态的东西变成了两极对立,很多中间状态的东西被遮盖而消失,整个图像改变了,这里头有一个增加和删减,还有一个遮蔽的这样一个过程。而袁小楼的画在我看来,其实主要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袁小楼的这一批画是在追求一种古雅的风格,而这种古雅的风格来源于时间,只不过是他用一己之力代替了大自然或者是某些石窟的千年中间这些人为的努力,然后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头,浓缩了这种千年的风霜雨雪。然后把沧桑感赋予他的这样一个画面,让我们感觉到了这种古雅的风貌。

发言人:杨卫

  我个人觉得他作品里面两个非常显要的特征,也是我们今天当代艺术比较关键的两个点:

  第一个就是材料感,小楼作品他材料和造型之间是有关系的,材料不仅仅只是为造型服务,材料本身也在言说它自己的特性,这就叫材料的自觉,在袁小楼先生作品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体现,这是我关心的第一点。

  第二点跟历史之间的关联。有两个因素构成了袁小楼先生的艺术作品的特点,第一个是他的少年在大西北成长,跟岩画石窟文化的记忆关联。还有一个在法国欧洲的充电经历。所以构成袁小楼的作品在今天,无论是当代艺术语境,还是我们整个中国性的艺术语境里面,它都显得非常独特,他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去重新审视今天的当代艺术和中国古老文化之间的联系。我个人觉得这是他的两个重要的立足点。

发言人:夏可君

  第一确实是材料,他自己个人的生命情感独特的经验,以及在处理的时候的很多手法,一种抽象的肌理痕迹,一种斑驳如篱的这种痕迹形象已消解,经常靠近抽象化,就是道教的还丹术,这种能量的转化不同于西方的材料感基本上一种累积,必须往里走,有点东方人的减法,就是我在做加法的同时要做减法。这个方式在小楼画里面相传相成,张力是有的。

  然后我说一下,他刚才鲁湘先生说了,他一方面很斑驳路离,很古旧,是这种时间的长恨,而另一方面它有补养,做的高贵,说是补养那种气质要保持着庄重,而且还具有一种佛教性的肃穆感、庄严感。所以相反相成的张力。我觉得他还是做的很自觉。

发言人:贾方舟

  我的提炼一个主题的话,就叫材料跟艺术到底是什么关系?就材料和艺术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

  何处惹尘埃,这个主题还是很好,因为这个展览确实跟材料、跟尘埃、跟土有关系。我感觉到这个材料本身显示出它的一种特殊性,表现在袁小楼的作品中,我就感觉到他这材料使用对了!他给我的感觉它有那种土味。材料表现这种时间历史感,这种时间的气息,以及那种大西北的原野,荒蛮的感觉那种历史感,那种斑驳的剥蚀了的,被风化了的,我们没有人关照过的那种古老的建筑和寺庙里头那种感觉。

  如果说袁小楼的艺术还有什么不足的话,我觉得形象稍微有点清晰了,还要再模糊一点,再似是而非一点。一种经历,一种经验,一种记忆和对曾经在大西北待过的那种感觉,能在你这个展览里边体现出来,我觉得就是一个最大的成果。

发言人:徐虹

  第一个就是从画里面,我看到了小楼先生以他个人的情感方式,来面对曾经有过的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间的一些事情的感情,这个感情是很真实的。有矛盾的,你还是对曾经有过的文明和文明所带来的一些结果,尽力想要赞美他,肯定他,一种捉摸不定的还不太确定的画面形象中,你还是有一点遗憾的,就是这种矛盾和这种纠结,使你的画看起来很真实,你对历史的感情很真实,这是第一。

  第二点是你到西方去,想从情感上表达出你对这样的一种文明的尊重。但究竟是哪一种能对抗恶?能赞美美好和理想?只能用佛像,只能用一种端庄的这种符号来表达你的一种希望。

  第三点个性生活体验里面去清楚的把握到自己的感情来参透、来渗透,来看待中国的历史,看待文化,来看待人类的命运和这些文化的关系。对历史是这种态度的人还不多,而特别是通过形式来表达这种情感的人也很少。

发言人:王春辰

  材料当做是一种媒介和观念的载体,取决于艺术家的立场。中国的文化就是要么入世,要么出世。但是在我们今天,可能直接性,是对艺术家的挑战是最难的,你要体会到这个材料背后的那个震撼。我进入到这个状态,往往是由人的情感,由人的材料的关系产生。我是感觉到了一个苍茫古老,但是它可能是藏起来了,就对于小楼他藏起来和现实的关系,我想这里面有暗藏的一种东西,但这种暗藏的东西能不能在直接的,如果想转换,能不能直接转换成就是材料,其实当代艺术就是直接的,很多东西直接在场,直接让你看到,消减了我们对艺术的那种妄想,或者同时也把我们拉近了生活和艺术的关系,这个惨烈言语就像物派一样,我不跟你讲那么多,就是直接的。我们能不能体会到当代社会和人的这种关系?

发言人:张国龙

  艺术不是对的艺术取代错的艺术的历史,是人的感觉和发现媒介的历史。媒介材料的一个历史,就是呈现的历史。

  就是说所谓物质就是正在等待释放的能量,所谓能量就是已经被释放的物质。

  现在材料不是为造型服务的,它由仆人变成主人,他自己就是语言,就有感觉。我把小楼叫逸人。他很放松,他的人的状态和他画很吻合,完全有一种适可而止的能而不为的感觉。他能够完全毫无意识的去本能的创作和他的一个状态是非常有关的。所以艺术将来真正的发展是人的状态达到了那个境界以后可能产生的一个效果,这也是对美术史或对我们艺术家的一个实践者的体会。

  那么我可能提点建议,上下文关系的连接这个是一个它的双刃剑。你很容易被传统上文这些东西给拉下来。这个是我们所有做实践的人的一个临界点。

发言人:郝建

  袁小楼的创新三维度

  一、 见所未见

  材料创新的革命性。

  那个具有更革命性?  人类本体的发展,人类作为主体生产对象,艺术作品作为我们生产和观赏的对象,每天也在生产我们。拓宽了我们的色彩感觉、我们的所能体验到的色彩和形的范围、领域。他这个是材料的创新,创新材料,是一种新材料,他还是为了画。张桓的香灰和徐冰的911尘埃,是创作过程,是用观念(俗念、习惯)作为素材来创作。

  二、 有无之间

  有禅意,虚实、有无的辩证游戏,把读者吸进去了。让读者搞不清、读不透。

  在变形和抽象之间,游走、游荡。共时性地展现艺术史走过的具象、写实到抽象。

  三、 对话互文

  有无之间,是说袁小楼的作品踩在了抽象与具象之间、写实与变形之间。他远远地离开了再现对象,应该说再现对象完全不是他在意,不是他的心中块垒。他在意的是与前人艺术家的对话和对抗,是那种无意识流动的创造,是对东方、西方艺术史融会之后的陌生化。

  当代的艺术非常讲究这个对话和互文。对岩画形象的处理,对西方绘画的融汇,与佛教题材的 这个艺术资产的关系,中国视觉艺术资产的个人化增值。

发言人:高岭

  符合东方或者我们久远的传统的对事物的一种概述或者描绘,都是比较含蓄的,而且这种含蓄是通过历史,通过时间,通过个人的一种修养去把它的模糊化,所以这个体现了你的一种人生的哲学和个人的一种心性,或者一种个人的境界。

  这种境界总体是一种平和的,不是那种动荡的。所以你在这里拿出宗教的这种类似于宗教和文化传统的这种抽象的久远的这种母题,拿出大地,拿出黄土地,拿出这些东西来,实际上一种抽象的永恒东西,想来取代或者想来回避或者是表达一种就是说现实生活如此的不堪,还不如更加回到内心本源那些东西,我觉得你的过程是这样的。

  就是呈现方式还是不够力度,其实你画面里还是很有能量的。

发言人:王端廷

  因为艺术作品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材料和语言,另外一个就是主题和内涵。在今天这个时期看到他的作品对我来说是一种意外,也满足了我一种期待。什么意思?他这个作品涉及到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信仰问题,我们的灵魂在我看来,他这些佛画佛像作品是我们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个隐喻,似有若无,若隐若现的这些佛像,是中国人曾经有过的信仰,但是现在丢失了这么一个象征的景象,这些面容模糊的,但是我们也能分辨出它是佛像,不就是我们今天的中国人的精神的世界的一个荒原般的这么一个图景吗?这种主题我是非常肯定的,他为什么画这个东西?我觉得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我觉得他选择的东西不是偶然的。他的题材是有价值的,但是他的表达上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可能性,现在这个作品的装饰性还是比较强,与本来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好,还是现实世界也好,应该比他的画面更加惨烈,更加犀利,所以我觉得他可以在这个方面可以做进一步的深化,我相信如果那样的话,他的艺术的价值,他的艺术的品格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甘甜)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