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现场 | 葡萄牙国宝级视觉艺术家琼娜·瓦斯康丝勒个展“山海渡”国内首次呈现

2023-07-19 14:56:36 未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35c9384f54346be8157bdb133c971549.jpg

琼娜·瓦斯康丝勒(Joana Vasconcelos)个展“山海渡”开幕现场

7月14日,葡萄牙国宝级视觉艺术家琼娜·瓦斯康丝勒(Joana Vasconcelos)个展“山海渡”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二空间开幕。此次展览由意大利资深艺术批评家德沐(Demetrio Paparoni)担任策展人,展出大型装置和综合材料作品三十余件,是艺术家在中国大陆的首次大型个展。

开幕当天,艺术家琼娜·瓦斯康丝勒本人及其家人、团队成员专程前来参加,葡萄牙驻华大使Paulo Nascimento,七星集团总经理姜楠,七星集团副总经理杨进维,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文投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海红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此次开幕活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238a9ce362c5233bc66246ca9836ae3b.jpg

左起: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创始人郑林、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空间总监米开拉·塞纳、艺术家琼娜·瓦斯康丝勒在展览开幕现场致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176a4e3520bfb85edc0bb107c9e093f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1d9e24e5f2628b21751632c5c19ea5d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8b057695547ed85b9c7f005b8ba0d6fd.jpg

到场领导嘉宾在展览开幕现场

这是琼娜·瓦斯康丝勒首次在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举办大型展览,观众将一睹艺术家以《山海经》为灵感而创作的全部作品。琼娜的悬垂雕塑作品,借助丰富的配色、精心设计的装饰、柔软的质感与可塑的凸起纹样,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令人联想到中国神话中的“龙”。艺术家最初的巨型悬垂雕塑作品灵感源于女武神传说,女武神是北欧神话中的女战士,她们负责收集英勇战士的遗体,并把她们的英魂带往阵亡将士的天堂英灵殿。这批作品是象征权力、女性力量及宇宙哲学的符号,这种诠释赋予作品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次参展作品有描绘蛇、马、牛等中国生肖动物的雕塑以及若干以西方星座动物为主题的雕塑。在中国神话中,龙是带有鳄头、鲶须、鹿鬃、鸟爪、蛇身的生物。将不同的生物特征嫁接到一起,正是神话故事的典型手法。比如说,出现在希腊神话里的塞壬,既有女性的头颅和胸脯,又有禽鸟的羽翼和脚爪。龙是中国人的精神象征与传统文化图腾,象征着好运与富强。但是,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各个地区对龙的解读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龙是邪恶的象征。一些观点认为神话的魅力在于促使天南地北的人们相互交流,基于这一观点,琼娜对龙的阐释与东方文化更为接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2caf40527646411cd4a7d8242fdcd0d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0ce70b4edd15434bba6e3b5ad16facd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8f9e9c389eb29e3f6c934a915c4870a1.jpg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主题来自古籍经典《山海经》,核心展品是创作于2014年的装置作品《女武神》以及最近完成的作品《燃烧之心》(2019-2022)。那是一颗充满活力的鲜红心脏,从外形看,其生物形态让人联想到植物和人体器官。如果观察得再仔细一些,似乎还呈现出动物形态。艺术家还带来整套陶瓷动物作品,动物身上包裹着用钩织和刺绣手法制作的衣物。作品灵感来自中国经典《庄子》,该典籍与西方的《伊索寓言》非常相似。参展的各种青蛙形象直接参考了庄子和伊索的作品,揭示出这两位不朽哲人都以相似的方式来讲述德育故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e0d7de421702364ffc19644e4ea95a3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35c9384f54346be8157bdb133c971549.jpg

展览开幕现场

展厅以艺术家自2005年开启的“Urinol”系列与“水槽”系列作品为开篇。“水槽”系列作品《顺其自然》展示了一个安装在墙上的水槽,其内部与周围各个角落伸出了悬挂着的巴洛克风格织物套筒,仿佛从本应水流出的地方逃生。直到20世纪,私人领地一直保持着或多或少的稳定。媒体引发的恶名压力和名声的民主化已经与贪得无厌的窥视欲望相结合,其目的是破坏曾保护亲密关系与个人隐私的堡垒,而这座堡垒的废墟现在占据了公共领域。

“水槽”系列通过固定的家庭内部装置来隐喻性地面对这一现状。作品中地固定装置被五颜六色的带状纺织物刺穿——它们可能曾是建筑物的内胆,亦或是亲密关系的内脏,如今变形为纺织带以挑战建筑空间的理性秩序。这些带状物以色彩缤纷的外形、奇特却又熟悉的态势冲破了禁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ec264250e80afdf1acd05fd5fd8f0555.jpg

展览现场 

左:《没有你也忘不了你》,陶瓷小便池、手工棉线钩针,40 x 58 x 30 cm,2017 

右:《顺其自然》,不锈钢水槽、手工羊毛钩针、织物、饰品、聚酯纤维、LED灯、供电装置、控制器,215 x 120 x 50 cm,2021

左侧橙白相间的小型雕塑《没有你也忘不了你》来自艺术家2005年开启的“Urinol”系列,其标题取自著名西班牙歌唱家胡里奥·伊格莱西亚斯(Julio Iglesias)于1985年推出的同名热门歌曲,在视觉艺术家所珍视的流行文化与高等文化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也令我们想起马塞尔·杜尚(1887-1968)的标志性作品《泉》(1917):一件本无特色的普通瓷制用品在被倒置、签名后换上了新的身份。

艺术家认可了这件颠覆传统、彻底改变艺术思想的争议性作品,她颠倒了其原先的结构,对其进行复制,并以彩色棉为媒介,用细致的钩针编制技艺将其包裹起来。这件家用卫生器具在换上新衣后被监禁亦被保护,其美丽、陌生的姿态唤起了千变万化的解读方式。基于对人们较为熟悉的图像元素和语言环境的循环利用,这位葡萄牙艺术家一次又一次以强有力的方式探索了手工/工业的二分法与大众的想象力,使我们向着意想不到的有机领域靠拢。

通向展厅内部的走廊展出的《黛安娜》则属于艺术家的“水泥雕塑”系列。作品呼应了大规模生产的雕塑中常用于花园装饰古典模特。这些雕塑富有感性,和迪士尼动画一样,它们为成型后上色,而后整体覆盖上优雅的手工钩针编织,又一次将博学与流行艺术以及传统和遥远的联系结合在了一起,反映了新的品味和灵活的动机,摆脱了旧的阶级文化模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327c7b2ccee4a200d6f217c0aeb9ab91.jpg

展览现场,《黛安娜》,混凝土雕像、丙烯颜料、手工棉线钩针,210 x 50 x 60 cm,2020

《波尔图葡萄酒》是琼娜·瓦斯康丝勒“盒子”系列的一部分,该系列为葡萄牙传统的两种伟大表达方式间的对话:azulejos(即花砖)与纺织品。手工制作的瓷砖通常用于房间内外装饰,有时也用于厨房表面——将我们与女性世界联系起来。同时,抽象的纺织物自瓷砖中伸出,冲破其坚硬表面。长而抽象的带状织物是作品的延申体,形成无以辨认的整体形象——其材料、纹理与技术亦是女性专利的象征。《波尔图葡萄酒》安装于平视高度,可以被视为一扇窗户,或一幅画,向世界敞开。作品中的“盒子”似乎表达了女性被控制于亲密家庭环境下的监禁状态,而自花砖表面生出了代表自由平等的带饰——他们被监禁所饱和,通过色彩鲜艳、神秘却又熟悉的形态反叛、转变、燃烧,冲破了茧的束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6ba9dc65e90804afee7e532bc28b91f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95e3e920a676808eb68010e79064f012.jpg

展览现场 

左:《小姐》,手绘瓷砖、手工羊毛钩针、饰品、聚酯纤维、胶合板、铁,215 x 86 x 60 cm,2015 

右:《波尔图葡萄酒》,手绘瓷砖、手工羊毛钩针、饰品、聚酯纤维、铁,206 x 130 x 30 cm,2015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155a29f32d1da1993419f8c48570249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13a44f726b83b334e7d71dfcff682c1f.jpg

展览现场,《棉花国度》,手绘瓷砖、手工羊毛钩针、饰品、聚酯纤维、中密度纤维板、铁,425 x 625 x 490 cm,2014

随后,观众将会见到由钩针编织品套嵌于陶瓷制品上的“皮涅罗”系列作品。作品内部的陶瓷制品来自拉斐尔·博尔达洛·皮涅罗(Rafael Bordalo Pinheiro,1846-1905)设计的一套限量作品。作为19世纪最著名的葡萄牙艺术家之一,皮涅罗曾创作大量陶瓷艺术品。琼娜·瓦斯康丝勒对皮涅罗的作品进行了艺术性挪用,却只包括了对动物的自然主义表现形式——其中一些身形过大、体型与人类相近,可能会引起不适、敬畏或恐惧心理。

此系列包括黄蜂、青蛙、蜥蜴、蛇、螃蟹、龙虾、牛头、驴头、马头以及苍狼等动物形象,还有一只姿态咄咄逼人的小猫。这些陶瓷制品都会被钩针编织构成的第二层皮肤所监禁/保护,针对流行文化与博学文化、传统与现代之间常见关系的多变涵义进行了新的解读。编织物在这里对动物产生了监禁/保护的作用,这种自相矛盾的作用指向了家庭驯养的环境,其美丽而又陌生的状态给予了作品广阔而丰富的解析手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c93ed42c9b23c5d7abfeca16fab2077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0f56a81880982dfe0f91be58c405cd5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6fdf5906c8062813fcabbd6e7a2c2f9d.jpg

展览现场

从左至右: 《红色》,皮涅罗精致彩陶、亚速尔钩针蕾丝,65 x 54 x 61 cm,2023 

《蔡伦》,皮涅罗精致彩陶、亚速尔钩针蕾丝,45 x 41.5 x 42.5 cm,2021 

《生肖》,皮涅罗精致彩陶、亚速尔钩针蕾丝、五针花边,82 x 31 x 60 cm,2022

继续走进展厅内部,观众将来到本次展览的核心空间,这里呈现了一系列艺术家的标志性作品。从墨西哥到葡萄牙北部,我们经常看到绘有“火上之心”的标志物。在近30年的创作生涯中,琼娜·瓦斯康丝勒曾数次受到相似标志“维亚纳之心”(the Heart of Viana)的启发。“维亚纳之心”这一标志性图案诞生于18世纪末的葡萄牙,当时的王后玛丽亚一世(1734-1816)因生下男婴对上帝心存感激,便委托制作了一颗受神圣耶稣之心启发的黄金珠宝。在那不勒斯,瓦斯康丝勒重新审视并拓展了这种传统形式——她用脉络纹理代替了不断上升的火焰。

《燃烧之心》这一装置最初展出于16世纪建成的圣卡塔琳娜教堂修道院内,源自于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1751-1825)曾进行的空间改造。斐迪南一世曾将圣卡塔琳娜教堂修道院改造成一间繁荣的羊毛工厂,而《燃烧之心》所悬挂的中心部分正是此工厂曾用于烘干羊毛的木制结构。作为一场历史与当代艺术间富有成果的对话,瓦斯康丝勒从中汲取精华,孕育了这颗丰盈而旺盛的心。在这场充满活力的游戏中,建筑本身被赋予生命,《燃烧之心》随之膨胀,散发着爱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94a637fac63895dcdb79ee542fbf156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4986d29ab19010d804fa5fb88e5bfe58.jpg

展览现场,《燃烧之心》,手工羊毛钩针、织物、饰品、LED灯、充气装置、供电装置、控制器、聚酯纤维、钢缆,尺寸可变,2019-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a906926582b92210bb8050843ab22ad3.jpg

艺术家琼娜·瓦斯康丝勒在展览现场《燃烧之心》作品前

本次展览中的另一件大型装置作品《女武神 - 玛瑞娜·瑞娜迪》属于“女武神”系列,是琼娜·瓦斯康丝勒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展览现场以令人惊叹的有机纺织物形状悬于空中呈现。

时装品牌Marina Rinaldi曾邀请艺术界以其时装为灵感创作一件艺术作品,这件作品便是艺术家对此次的创作回应。作品灵感来自北欧神话中的“女武神”形象,她们编织着人类的命运,飞越战场,选出最英勇的战士。瓦斯康丝勒的“女武神”则悬于天花板上,其不同寻常的躯体似乎也在为完成神圣任务追寻高贵的材质。《女武神 - 玛瑞娜·瑞娜迪》的悬挂状态使其相迎的建筑轮廓和周遭环境和谐共存。作品从中心体一直延伸到地面,其中各种颜色和纹理的变化源于艺术家对Marina Rinaldi时装系列的挪用,以及多种纺织品和手工技术的结合。这一神奇的创作过程似乎为品牌创意赋予了新的生机,将它们转化为一件独特的、具有挑战性的作品。在这里,时尚成为艺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2caf40527646411cd4a7d8242fdcd0d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91ec0aadccbd5fa456e952eddcfc362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ac8cb6b0a661409269f6de147b38960a.jpg

展览现场,《女武神 - 玛瑞娜·瑞娜迪》,手工羊毛钩针、织物、饰品、充气装置、供电装置、钢缆,405 x 480 x 1244 cm,2014

在《蕾丝钢琴-3》中,一架大钢琴和钢琴凳被精致的钩针编织裹住,这种和谐共存的体验具有几乎动感和迷幻的效果——在当代的背景下反思并重新阐释过时的概念。在保护、装饰和覆盖整个乐器的过程中使用了传统的女性工作技巧,超越了老式的概念,肯定了传统与当代、大众与博学之间相遇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fd1d91b2d6f006a8fe21c348f9a7a70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70adee8eacfe749950ca59f58404edfc.jpg

展览现场 

左:《吉普赛》,手工羊毛钩针、织物、饰品、LED灯、斜面镜、彩绘木框、供电装置、聚酯纤维、胶合板,210 x 211 x 310 cm,2015 

右:《蕾丝钢琴-3》,菲佛三角钢琴、钢琴凳、亚速尔蕾丝钩针,188 x 144 x 230 cm,2016

位于展厅两侧墙面的“钩针编织画”系列作品公然挑战了现代主义所倡导的每种艺术媒介都是自主个体的观念。这是一场绘画和雕塑之间的对话,它们的条纹式钩针编织体同时唤起了身体、风景、造型和抽象的多重概念。这些元素被或多或少地拉长,有时还穿插着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被并置在一起,创造出一种蜿蜒、愉悦的构图,既暗示出一个非真实世界中五彩缤纷的山峦,也展现出一个另类宇宙的庞大个体,映射出一幕幕富有家庭气息的滑稽讽刺戏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7fd3d7231fe6bb6b54843d5965b35d4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5ea7e5c2cc0ff5135ca9ffdcf6ba54cd.jpg

展览现场 

左:《菲尼斯特拉》,布面手工羊毛钩针、聚酯纤维,340 x 550 x 80 cm,2018 

右:《格式塔》,布面手工羊毛钩针、聚酯纤维,200 x 301 x 60 cm,2017

琼娜·瓦斯康丝勒把讽刺看作交流手段,用轻快的方式探讨充满争议的棘手话题。不过,作品的讽刺色彩,并没有妨碍她对刻板的性别分工发起严肃质疑。艺术家对物品作去情境化处理,通过改变摆放物品的方式,扭曲其原有的特征,表现出她渴望解构社会性别范式,粉碎深入人心的刻板观念。出于这种愿望,琼娜打造了一系列以内容为导向,以表现力见长且充满个人风格的作品。

2004年,琼娜·瓦斯康丝勒的创作风格出现巨大转变。她用纺织面料、羊毛、棉线钩织品、提花边、缝边、亮片、珠子、羽毛、流苏和LED灯创作了第一件“女武神”雕塑。这件悬垂雕塑得名于德意志神话中的半神战士。在尼伯龙根传说中,女武神是一群身强体壮的金发女性。她们身披铠甲,骑着骏马驰骋于天际或水面之上。在琼娜创作的一系列“女武神”作品中,单品形式繁多,但是强烈的女性气质始终占据着核心位置统合各种元素,作为主线将具有多元化特质的系列作品串联到一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2505adad732a6b186bfcf8bd802e846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e9f5322adcf68dae688549d14430b3cc.jpg

青年钢琴演奏家孟毅卓在展览开幕现场演奏

在她用纺织面料和穗带创作的海量悬挂装置中,神话维度总是占据主导地位,但也不乏伦理与政治基础。琼娜的创作从北欧神话叙事中提取能够表现作品意义的碎片。她用织物、纹理和服装面料等具有女性色彩的原料构建雕塑,她试图强调女性自身的美德(不是习俗强加给女性的美德)。在琼娜看来,女性强大而有力,她们是一群勇于获取力量也知道如何驾驭力量的战士。

琼娜的作品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不仅展现了葡萄牙的视觉语系,也展现了宏观的葡萄牙文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9d4be14abeaaebdd2c9ea9e222b0403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d8841a33e022f12fe9168d285c8e1b8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477cb5f5fd3f57958355d411dc503ed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4361f22e4d3db1817243914e1967599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8c51c1179956966cdfda610db5f7eea7.jpg

展览开幕现场

象征主义与叙事方式是琼娜艺术创作的基石。通过艺术,某件物品(或主体)能展现出远超其本性的涵义,这正是艺术发挥力量的方式。将动物置身于自然环境,动物就只是动物。随着时间流逝,文化之间的差异激活了符号化的过程,来自不同地区的意义及叙事随之改变,但依然能彼此影响,随之出现分层。将众多毫无关联的元素结合到一起,符号就产生了。琼娜沉迷于动物身上的矛盾与对比关系——同一个物体既能吸引人,又能惊吓人,能为善,也能为恶。琼娜告诉我们:感知动物并与其建立联系的方式,也透露了我们自身的特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d827f4d96354928b79f1bdc5121c14f1.jpg

琼娜·瓦斯康丝勒:山海渡

Joana Vasconcelos: Through Mountains and Seas

2023.7.11 - 8.6

策展人:德沐

Curator: Demetrio Paparoni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北京第二空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5fb1df01c430103ef5f6bee896e5d81b.jpg

关于艺术家

琼娜·瓦斯康丝勒(Joana Vasconcelos),生于1971年,葡萄牙当代视觉艺术家,以创作纪念性雕塑闻名。

琼娜·瓦斯康丝勒不仅从日常生活、流行元素、葡萄牙传统和繁花似锦的巴洛克风格中汲取灵感,还与贝尔尼尼和杜尚等前代艺术家展开对话。她追随妮基·桑法勒和路易丝·布尔乔亚的足迹,收集各种各样的媒介与材料,为艺术与工艺理念注入属于21世纪的清醒气息,也将传统技艺引入当代实践。她根据场馆特点创作沉浸式雕塑与定制装置,与建筑对话的同时也邀请观众参与互动。她的作品发人深省,运用丰富色彩营造昂扬的情绪,吸引来自社会各界不同年龄段的观众。

2005年,她携作品《新娘》参加首次由女性策展的威尼斯双年展,获得国际艺术界赞誉;2013年,她又代表葡萄牙为双年展打造了第一座水上展馆——特拉法利亚-普拉亚(Trafaria Praia)。2012年,她在法国凡尔赛宫举办个展,成为在该场馆举办展览的最年轻的艺术家,同时也是该馆历史上也是唯一一名女性参展艺术家,这场展览也刷新了过去五十年间观展人次记录。2018年,琼娜·瓦斯康丝勒成为第一位在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大型回顾展的葡萄牙艺术家,这场展览再次刷新了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观展人次记录,在《艺术新闻》年度十佳展览中位列第四。

她的作品还曾在格拉西宫、提森·波涅米萨博物馆、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曼彻斯特美术馆、圣保罗巴西银行文化中心、伊斯坦布尔现代艺术博物馆、莫斯科车库当代文化中心、巴黎造币厂、巴黎东京宫与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重量级博物馆和画廊展出。我们也能在卡洛斯特·古本江、贝拉多藏品馆、奥马尔·库克藏品馆、蒂亚藏品馆、弗朗索瓦·皮诺基金会与路易·威登基金会等国际主流藏家的藏品中看到她的作品。

琼娜·瓦斯康丝勒在她的视觉艺术生涯中斩获三十余个奖项;2009年获得葡萄牙共和国总统授予的唐·恩里克王子勋章;2022年2月,被法国文化部任命为艺术与文学学会专员。2012年,她被外国记者协会评为年度人物,2013年获以色列当代艺术奖。2012年,艺术家创建了琼娜·瓦斯康丝勒基金会,旨在推动艺术普适化。基金会不仅管理她自己的艺术藏品,还定期与与其他慈善机构合作,开展支持社会事业、研讨筹款渠道、制作特别版本和/或印刷制品等等活动。此外,基金会每年都会向有志于钻研艺术的申请者颁发奖学金,以资鼓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cc8b2efa81b60aaf5930ec6057de2548.jpg

关于策展人

德沐(Demetrio Paparoni),作家和策展人,1954年出生于锡拉库扎,现居米兰,被誉为意大利最权威的艺术批评家之一。1983年,他创办了《Tema Celeste》杂志及同名出版社,并担任主编至2000年。他于1996至2008年在卡塔尼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现当代艺术史。他在意大利和国外都策划过重要展览,并写有许多书籍和专著,其中包括聚焦艺术家查克·克洛斯和王广义的著作。帕帕罗尼还是意大利报纸《Domani》的专职艺术评论家,他与阿瑟·c·丹托合著的最新著作《艺术与后历史》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及韩国Misulmuwa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罗书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