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RON LOGO](http://pubunder.artron.net/pubimgs/news/artron_logo.png)
李晓峰评来支钢3
2023-08-01 00:00:00 来支钢
1963年的来支钢是什么样的人格在画中。
第一:责任感极强,那种使命意识和责任感不一样。
第二:理想主义的社会意识,不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主义,理想主义可能我们都有,但是我们这代人的理想主义是有着极强的社会意识的理想主义,所以总归跟责任感与使命是连在一起的,没有泯灭。
第三:英雄主义的牺牲精神,敢舍我、牺牲自我,这是英雄主义。画那么大的画都是一个个来支钢在此,英雄的丰碑。
由于前三点得到了一个美学上崇高感的追求,所以这种崇高的审美建立了他的志存高远,气显阳刚的文化趣味,这是背景。由此带来我对来先生三个方面的聚焦。
第一:宇宙观,他的山水换了维度了,其实跟传统山水完全不一样,高维度下重新审视山水画不仅仅是拿山水比德,还比宇宙观,看到的“道”是无穷、无限、无极。画中磅礴、汹涌、博大、深远走到一条路叫神秘与神圣相结合的道路,超越了刻奇和略奇,刻奇叫媚俗,略奇叫刺激。
第二:正能量,他的光感超出了浪漫主义、印象主义,是超现实的光感,但是这种超现实又很正能量,不魔不幻,不是魔幻的超现实。
第三:与古为新,就是守正创新的创新不是纯粹的,其实学古与学新都可以创新。与古为新其实是一种发现古,同时兼备着发现新,这二者不矛盾。因此他恰恰迎合了一个当代性的品质,我很喜欢那幅「潮」,大家都喜欢,二十七米,我说那「潮」是写的心潮。
——李晓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策展人)
(责任编辑:王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