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 | 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启一场星河宇宙之旅

2023-08-09 14:04:29 未知

2023年7月21日,星河角落与×《中国国家天文》携手时代美术馆联合重磅打造的科学艺术展《星河角落:步天歌》正式开展。

展览由天文艺术实践者安久、科学艺术领域策展人龙星如和克劳迪娅·史努格(Claudia Schnugg)联合策划,一共呈现近10个国家、30位跨媒介艺术家的作品,亦汇聚曾参与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纽约卡拉莫艺术中心、巴塞尔电子艺术之家、柏林艺术研究院等多位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涵盖近10个国家30件跨界艺术作品,它们由艺术家、科学家、音乐制作人联合共创,并邀请近50名天文爱好者共同参与。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d24841b3d124342c392b903dbdbc1b8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4544e5ef3f0b1cd446a3bf3d667df30d.jpg

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23685731ad39727af9cf037303409162.jpg

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星河角落:步天歌》将视角置于天文科学领域,步量天地间,伴随着深度专业的硬核天文知识,以艺术的想象力为切入点,让天文学的宏大叙事有了可以被微观个体切实感知、触摸甚至参与互动的微观体验——这样的展览,像是一个入口,观众可以在这里开启一场星河宇宙之旅。

初衷:希望让更多的人仰望星空

展览策展人安久同时也是一名天文摄影师,《中国国家天文》、中国国家航天局、BBC、NASA供稿人。

她会将拍摄的天文影像作品分享在自己的自媒体上,慢慢地就被更多的人看到,大家也会留言,无数人在这之中得到了来自宇宙的治愈,也有更多人坚定了自己的梦想,这让安久觉得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星光就像一个纽带,会有人传承,并再度发光。更多人也因此开始仰望星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c597b2ed50080b483cae1834a18661ff.jpg

策展人安久

此次展览的策划正是始于安久的这个初心,“让更多人仰望星空”。

安久介绍说:“现在大家所看见的一切都是历时3年在无数人的帮助下完成的,我很感谢和我一起完成此次展览的伙伴们,在我一无所有被嘲笑做梦的时候却相信我陪我造了这场来自宇宙的梦,因此我们有了科学家、艺术家、天文爱好者共同成立的星河角落乐土。起初我想做这次展览是因为它区别我传统的天文摄影,它就如一个巨大的载体,我们可以透过影像、声音、气味、装置等多重的感官去让大家感知宇宙,而星空其实不止是用眼睛看见,就比如我们可以为视力障碍人士做天文数据可听化的天体音乐去聆听星河,用纺织品编织星球轨道去触摸柔软的宇宙,从2022年与《中国国家天文》联合发起的步天计划也汇聚了无数人有关于热爱与追逐星星的故事,并帮助更多宇宙爱好者的创意实现并落地在首次星河角落在上海的展览,天文艺术也不再是具象化领域的专属,因为每个人都有仰望星空的权利。”

而这次“步天歌”在北京时代美术馆的巡展中,策展团队以更为聚焦的方式,展开理解天文艺术的三种关键视角:“复杂的观测”、“身体的暗夜之旅”和“天文的公众化”——它们不以截然独立的章节形式存在,而更接近三种思考工具或思维框架,以触及每一件展览中的作品。越来越多行业的学生、教授、艺术家、音乐制作人都参与了其中,去描绘宇宙的宏大与浪漫。时代美术馆执行副馆长刘威威第一次接触安久,是在海淀科委举办的科学论坛上,安久作为天文摄影师,分享了自己在全世界各个国家追星星的经历,让刘威威十分感动。尤其是安久拍摄的“玫瑰星云”和“上帝之眼”,是一份来自5200光年外的幸运。刘威威也希望这份幸运能被更多的人看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8/dce1e2caa8f7f565b454eaa2e41f15d2.png

时代美术馆执行副馆长刘威威

此外,北京时代美术馆在展览举办上,更加聚焦艺术与科技跨界,通过装置、影像、雕塑、新媒体互动等形式,打造沉浸式的科技艺术互动体验。尤其近两年科技和艺术的不断结合,天文科学大众的关注度、讨论度慢慢变高,天文科学、登月技术大跨度迈进,还有《三体》小说、《流浪地球》影视作品的爆红,引爆了大众对天文的热情,这也更坚定了时代美术馆的跨界实践。

同时,北京时代美术馆也有一个非常朴素的理念,希望更多人走进美术馆,这一切促成了展览举办的基础。

展览:感受科普的诗意和诗意的科普

此次展览是天文、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刘威威介绍,展览的策划非常严谨,背后有硬核的天文科学知识,有强大的天文科学团队。但可能面临普通民众无法理解的问题。

在刘威威看来,科学跟艺术策展结合,首先要解决基础问题,底层科普或科学性要足够扎实,艺术和科学创作不是天马行空去做的。

比如作品《轨道》,是艺术家收集了目前在轨的所有卫星和太空垃圾的数据,也结合了业余天文学家记录的卫星数据,将它变成了一个视听表演—天体的诗意舞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638e2c4c4f0add783e527c21baccf227.jpg

作品《轨道》,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展览中还有一些作品是科学家创作的,比如《黑洞》是希腊天体物理学家,基于现在已知黑洞数字和数量分析然后建模创作。这件作品还有互动性,当你手伸到基点的光点时,它会将引力波转换成声波噪音,让观众直观感觉到引力波的存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e2fddd3b8b5b8583ead9e5a9f667c53a.jpg

作品《黑洞》,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展览通过多元的形式和手法,用普通人能够了理解的展陈形式,让天文学这种宏大、高冷、不容易被接触、有门槛的科学,更易被感知和触摸。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c7076605930f2c462f905d65d4f99652.jpg

作品《天空的色彩》,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0abd5ca4b7183a29ebc44a2ef73a7822.jpg

作品《太空植物》,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安久谈到,展览延伸的“步天计划”一直在更新着,面对全社会普通人征集天文摄影作品展示。在这个计划中可以发现,中国喜欢天文摄影追星星的人基数还是很大的,所以仰望天空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只要有爱好、好奇心,拿起相机就可以成为天文摄影师,让我们跟浩瀚星海联接起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078cacd1dd50605701f367f72a8e0e29.jpg

作品《天体乐章》,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策展团队安久、龙星如、Claudia为此次参展的大部分艺术家呈现了纪录片,告诉观众艺术家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他们是如何理解宇宙的;将展览内容做了轻科普的形式,就是为了让观众们可以更好地进入和理解展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cb6a77b5abba6c343ec3822b9707e455.jpg

作品《蔚蓝色星球》,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正因如此,这是一场有扎实科学基础,又带有艺术的开放性、启迪性和浪漫的展览。希望观众能够在展览中感受“科普的诗意”和“诗意的科普”。

北京时代美术馆:关注时代、感受时代、回应时代

北京时代美术馆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积极推手,展览策划中会关注能够叩问时代、回应时代命题的内容。

与时代紧密结合,关注时代、感受时代、回应时代是北京时代美术馆的定位。比如疫情期间,艺术家的创作发生转变,更关照内心,关注人与人之间的联接、沟通对话等等,北京时代美术馆提供针对性的展示交流和对话的机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f760af08e39db2cdeb9f732ce673d34d.jpg

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而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运用了数字艺术、影像艺术、机器交互、 AI,甚至是图像生成、图像识别等等,艺术跟科学结合是必然,艺术跟科学在顶峰相见代表未来人类发展的趋势。这也是北京时代美术馆一直关注科学艺术跨界展览的原因。

当然,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另外一方面,比如AI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让很多科学家担忧;比如诺贝尔发明的火药被应用于战争成为他一生非常后悔的事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4d163e27e5b9ae3e7378922c0486816a.jpg

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因此,刘威威强调,科技顶层发展需要人文视角、情怀。而人文情怀中,艺术具有非常重大的社会作用,艺术源于人的本能和情感,跟科技跨圈,可以让科学发展更有温度,能被观众理解,让普通人接近科学时不再感觉冷冰冰,这正是艺术科技跨界重要意义所在。

刘威威表示,艺术可以给人一些内生的力量感,精神上的启迪,艺术还有疗愈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了解自己。2020年疫情时,北京时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在艺术中复苏”,希望通过艺术给人信心与力量,激起对未来的希望和动力。

“我们希望呈现的艺术家和作品,是希望能够唤起共情的艺术作品。参观者能在艺术作品中,找到与自己内心对话的通道,唤起精神力量。比如仰望星空,能让人放眼宇宙浩瀚,打破眼前琐事的困扰,感受人生辽阔。” 刘威威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9d089e64bfbaac2e1ff7db650841546c.jpg

展览海报

结语:展览意图向观者传达宇宙的宏大和宁静之美,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仍有一个永恒的天空等待我们去欣赏、沉思。希望北京时代美术馆能够带来更多这样既可看可感同时又能抚慰心灵的展览。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