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守白剪纸艺术《祈盼》|光影交织下的人间烟火

2023-08-11 00:00:00 未知

  原创::守白艺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8/7dd4546abdc4c373bd75633b72c0bd6f.png

  艺术可以写实,也可以抽象。它既可以显示理性的精神,也可以张扬个性的激情。古今往来,不同文化和传统中的艺术作品灿若繁星。

  现如今,无论是众人打卡的艺术展,还是随处可见的空间雕塑,似乎都在提醒我们:艺术无处不在。

  但是你可否想过,艺术的意义到底在哪?面对生活中那些痛苦与困扰,高高在上的艺术,还有用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8/72ed248b8068a9828a8c4bc108b33391.png

  李守白-海派重彩《祈盼》2021年

  答案毋庸置疑是肯定的。即使没有历史和舆论赋予艺术的光环,对我们每个人而言,艺术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我们既可以感性地欣赏艺术,又可以将它看做情绪和生活的解药,它是时代赋予人民的赞歌,铭刻了每个时代重要而易逝的片段,从而让不断遗忘的我们,还能找到回家的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f89b87506627c81a209f4bc3f42b4448.jpg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与李守白全家合影

  2021年,“非遗”海派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李守白的海派剪纸作品——《祈盼》被上海世界会客厅收藏。

  就像上海世界会客厅有着成为沟通世界桥梁的意义一样,这幅名为《祈盼》的艺术作品,其蕴含的意义或许正源于上海人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一种和而不同,包容万象的文化内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27eac952a206b908623a66bbfa616d85.jpg

  李守白以极为动人的场景,描绘了海派文化的待客之道。

  从江南意韵的亭台楼阁。画面中的客厅依山傍水,有鸟有猫,窗花林立。挂帘与柳树掩映之间,演绎着中式布局的玄妙莫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bad98d7521ac2bb78e521d9a4bf25d87.jpg

  到海派风情的石库门。

  梧桐叶下,一名身材窈窕的女子抱着娃娃,翘首以盼,似有贵客要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aeb98a0c37a2557bfd8a56a25adbeff4.jpg

  再到石库门里弄里寻常人家客厅的摆件。

  窗下的西洋留声机,茶香咖啡香浪漫融合,无不彰显着上海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文化内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920e1be5f096b41e5c133af839b00c3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ec33c92ed54c5925b795221e97b91695.jpg

  《祈盼》手绘黑白稿与彩墨稿

  三个和而不同的画面,三组不同的生活场景。

  面对渐渐被遗忘的老上海,艺术家帮我们在所爱之物逝去之时,依然以片段的方式留住美好,让模糊的记忆再度清晰。《祈盼》不仅向观众深刻讲述了上海人家的烟火故事,表达了上海人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还无形之中流露出了上海人家细腻的待客之道。

  我们热爱艺术,或许也并非因为它达到了怎样的高度,而是艺术以独一无二的特殊方式,保存了珍贵事物和难忘体验,那些最刻骨铭心的意义瞬间。

  这正是艺术的伟大之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9616963c3f1f5568319df4715666f81a.jpg

  而在《祈盼》这巨幅作品的背后,是艺术家几十年如一日对画技的磨砺和对生活细节的捕捉,用海派艺术讲述上海故事。

  毕加索曾说过:“好的艺术家模仿皮毛,而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魂。”

  灵魂与灵魂的沟通,是艺术作品构成的桥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71db738414c32b9b1c6c8fe036b74b63.jpg

  艺术家认真地以万物为载体去做出精神表达,尽管这个答案不能直观回答你生活中的任何难题,但是它就像一个片段,一本书,你感悟了那部分,那部分便真正属于你。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6444380bd2b475cb4d6496c52bca374a.jpg

  没有去过老上海的人自然是无法知道老上海的优雅与闲适,他们眼里的上海太过仓促,虽然繁华但少了世俗的烟火气。

  而只有真正在老上海生活过的人,才知道那独属于上海文化的腔调与气质,而只有当你了解了这份腔调,才能知道艺术家笔下那抹“梧桐深处最上海”真正的含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2c7b42b127b84ea536a732bb4464523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e5382ca9dc0c4e6265e20886eb41738a.jpg

  左右滑动查看

  灯光照射,透过《祈盼》在地上印出斑驳的影子,蕴藏人间烟火的老上海在光影交织下若隐若现。

  它让每一个人都想起了,想起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04c160658ba6db41ea495bee0fd7184e.jpg

  《祈盼》里有上海的根,这是每一位老上海人都心心念念想回到的地方,也是李守白的牵挂。

  这里有着他的童年热血,也有他的天真烂漫,这里有他骨子里最亲切的记忆,正是这些温暖的回忆,让他创作了一幅又一幅有关上海这座城市的作品,也让每一位老上海人顺着这些作品找到了通往儿时回忆的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5b3cde76867a1eb4a000e25197c56a3c.jpg

  这般人与人之间的心领神会就是艺术创作者口中的灵魂共鸣,也是艺术家与观众之间形成的闭环——从创作开始,到领悟结束。

  它将我们从现实中的繁杂惯性中解救出来,以全新的眼光去认识世界,洞悉事物的内在价值,从而不再一味追求名利新奇和刺激。

  它将平凡的特质展现出不再平凡,让美的特质不再局限于外表,让观察的媒介不再是通过眼睛,而是用心去感受每刻生命的真正价值,让老上海穿越时空,回到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c4b6ea149c8e485b1298702a22befa34.jpg

  世界会客厅地处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与外滩、陆家嘴遥相辉映。

  整个建筑群将厚重历史底蕴与现代城市客厅性格相融合,并与外滩周边建筑风貌相协调,体现了中国故事、上海表达、世界客厅、共筑辉煌的设计理念。

  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已经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也是中国链接世界的枢纽。世界会客厅扮演着一个开放、包容、多元、创新的交流平台,是向史而新的世界之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dcda05826f525b896f35ef5b1a13b24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52ad552bfd987976dd66a7cb1247697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5b88c03834427ee10a3388b222fbc88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5a9086689b6b35e3dbb7cd7088e70be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b77d2f9cd5c5f50319b39fd5f24f500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bb12184c4c0f9579cf648d2fa04d911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a539d3bfa8728ed5b2780925dac3520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60b6e3ada197ec15aa95d4bf25b1cae2.jpg

 艺术家李守白

  李守白,1962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上虞。当代重彩画家,海派剪纸艺术大师。现为中国民协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上海华东师大、上海工艺美院客座教授。“非遗”海派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先后在国内外多地举办展会和参展;摘取包括中国文化部“文化遗产日奖”、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山花奖”等在内的10多个金奖;被世界多国机构和私人收藏家收藏。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