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 | 伍伟 面对苦难的“转向&回应”
2023-08-14 13:07:35 裴刚
文\裴刚
伍伟早前的作品,着重于消费时代所塑造的权力结构与人的肉身、精神之间的博弈。从书籍纸张中逐渐转化演变而成抽象、魔幻的“皮毛”,它们附着、包裹于工业产品、日用家具,形成消费主义利刃与生命意志博弈之下,诞生的异化景观。指向动物性“皮毛”的自然生命与工业产品之间对抗产生的张力。
2020年以来全球性的“伤痛”注定会在这个激荡时代留下烙印,艺术家个人与现实之间所产生的对话关系,带着切肤之痛的直觉经验,也必然在平庸的日常中创造了非常态的图像景观。
艺术家 伍伟
伍伟在2023年的新作“切面与替身”系列、“身体阅读”系列、“神圣解剖学”系列等等新作品中置入环状的“孔洞”,清晰呈现出多层叠加而产生的闭合曲线,仿若痛感由这些递进层叠的深度决定。在“皮毛”之间,在“身体”的表面,在现成品“书籍文献”之中,或在被挪用的经典图像内,常常伴有耀眼明艳的黄色、紫色的“孔洞”,凹陷进去,形成刺目惊险如疤痕的印象。
《神圣解剖学-1》 展览现场
《神圣解剖学-1 》180x100x70cm 树脂3D打印、金属、纸张 2023
“疫情期间‘皮毛’系列整体有焦灼、紧张感,出现了很多‘孔洞’,之后黄色系越来越多,渐显‘神圣’感。”伍伟亲朋在疫情期间多有因病而手术,留下身体、精神的“伤痕”,潜移默化影响到作品的语言、媒介、图像的变化,新作中的“伤痕”又是对此刻“历史处境”的回应。
《身体阅读-8》,纸上喷墨打印、木框铝板、丙烯、纸张拼贴,45 × 70 cm,2023
| 转向&回应
“皮毛 & 原始的金黄”是2023年8月12日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启幕的新个展,策展人张营营。此次展览延续了艺术家伍伟以纸质媒介形成抽象、肃穆的“皮毛”系列作品的形式语言。但不同于以往的单一媒介形式,更展现了作品类型的多元化。“皮毛”系列,如“分裂的皮毛”“混合的皮毛”“金色皮毛”之外,还将展示“关于触感的习作”“身体阅读”“皮与纹样”等全新媒介及创作方法的作品,以及他首次创作的小尺幅绘画“野人”等。
《分裂的皮毛-12》 ,木板画布上丙烯、纸张,175 × 175 cm,2023
《混合的皮毛23-6》,木板上纸张,180 × 150 cm,2023
“我的新作品是围绕身体和时间的线索展开的。”伍伟以技术方法与自然物性为内核的“皮毛”附着于经典历史图像中的身体,作为他新的转向。在借用古典雕像或古典绘画中人物的身体进行再创造的“身体阅读”&“神圣解剖学”系列中,“通过涂绘、拼贴、塑造,实现了对古代经典图象当下意义的激活,并探索了人类世界潜在的暴力与隐性的创伤。”
在一个巨变的时间点,伍伟作品所言说的生命状态,是个人的也是群体的共情。身边亲人在疫情期间的手术、感染、治疗都比常态时期困难的多,对病痛的体验也更深刻强烈。
《神圣解剖学-4》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今年四月份唐人首尔空间举办的“毛将焉附”个展开始出现不同于抽象形态的“皮毛”,经典的历史图像开始在“切面与替身”系列出现。“表层是希腊、罗马时代的雕塑图像,因为是一摞纸形成的,向下就可以挖出孔洞。”伍伟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渗入肉身经历苦难的意味。《身体阅读-11》中“受难”的图像,是西方经典绘画的范式和主题,躺在长凳上受难的人物,头部、躯干、腿部附以“皮毛”,人的自然、生命、精神意志隐含其间。腹部环形闭合的“孔洞”,被绳索捆绑拉扯的四肢,以及正在用刀解剖开肌肤的人物,是“受难”者正在经历的苦难现场。而那些将被救赎持权杖者,以及虚无冰冷的“剪影”人群,是“受难者”所要救赎的,作品充满了悲剧气氛。在“受难与救赎”的悖论之下,所面对的是“戏剧的看客”和“麻木的庸众”。
《身体阅读-11》(局部) ,纸上喷墨打印、木框铝板、丙烯、纸张拼贴,120 × 100 cm,2023
《身体阅读-11》,纸上喷墨打印、木框铝板、丙烯、纸张拼贴,120 × 100 cm,2023
“我为什么不用看似很当代的语言结构去拼接出一个‘皮毛’的形?而要借助这些历史性的图像,或者艺术史中的图像?用一种复古的方法倒退一步?因为这更能直接的传达我感受到的苦难。”伍伟以作品回应了这些发问。他以多种经典绘画、雕塑的图像类型,来表达疫情带来的苦难,纯形式的视觉经验,无法承载现在的心情。因此也一定要用一张张滴蜡的皮革、身体的伤口,每个具体的形体、图像作为最有力的语言传达。
这也是伍伟新作品最明确的转向与回应。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 身体&时间
伍伟对纸的改造,惯常形态为纤细如发丝的“皮毛”,转换为不断地生长的生物体。工作方法和媒介隐含自然属性和技术性,带有去人类中心主义的面貌,无中心、碎片化、机械理性、造型夸张、实感和幻觉的界限模糊等等。但新作品由真切的痛感直觉生发、演化的“皮毛”“孔洞”“金属碎片”,附着于男性的,女性的,历史的情景之中时,回归到人的知觉和肉身的承受。
对历史图像的借用转换中,“身体&时间”相互交织,《关于触感的习作》是一件独特的作品。
《关于触感的习作》三联 150x150cmx3 木板上纸张、铜 2023 展览现场
《关于触感的习作-1》,木板上纸张、铜,150 × 150 cm,2023
《关于触感的习作》兼具“分裂皮毛”系列和“混合皮毛”系列的特征。“展现了动物皮毛的微妙表情和情绪,又保持了纸作为基本材料的物理特征,它们既是社会学的,也是艺术和手工的,是纸张本身的自觉和隐性表述。”
“我借用培根的作品,画了三张草图,在上面进行了改造,拼贴了铜片。把‘皮毛’转换为绘画语言,形成内在的关联,都指向‘受难’的主题。”《关于触感的习作》来源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作品《以受难为题的三习作》。焦灼的橙红色形成三联画的主色调,扭曲异化的人类,在痛苦的嘶喊,呈现疯癫的状态。伍伟以此转化为“皮毛”语言为主体,形成响亮的橙红色调,工业质感的金属铜片冷硬而神圣.....与“皮毛”碎片的黑色、冷灰相互聚合形成动荡的心理暗示,而在分裂、混合之间形成的孔洞,直接作用于受难的肉身感知。
“关于触感的习作”展览现场
“关于触感的习作”手稿 展览现场
弗朗西斯·培根 《以受难为题的三张习作》 1944年 图片来自网络
| 媒介&方法
从“媒介&方法”的线索可以看到伍伟不仅借用古典雕像或古典绘画中人物的身体进行再创造,通过涂绘、拼贴、塑造多元的方法、材料,实现了对古代经典图象当下意义的激活,并探索了人类世界潜在的暴力与隐性的创伤。“皮与纹样”系列也是这个线索上新的表现。
“我用蜡滴在猪皮、羊皮的皮革上,经过滴淋、烧灼附着其上,形成连续的花纹。在伤害性的施虐行为过程中,实现审美的仪式。”伍伟在疫情期间创作了“皮与纹样”系列,他使用滴蜡的方式在动物皮质表面进行融化和组合,由蜡点形成纹样就像一种残断的寓言,承担了古老的信仰。
《皮与纹样-3》,110x90cm,皮革、蜡、铜,2022
"皮与纹样"局部 展览现场
"皮与纹样"创作过程视频 展览现场
| 反思
伍伟的个人化语言,以借用、转化历史经典的图像,把此刻的时空与历史的某一时刻融合、纠结、叠加在一起,形成如何从历史的视角去看今天处境的反思。
“为什么我画《野人》?”伍伟“野人”系列作品中的图像来自于一本反全球化的摄影集,他对欧洲人拍摄的原始部落拍摄照片,以个人化的方式糅合,形成具象的绘画,反思全球化在今天的历史处境中,其价值和意义的转向。
《野人-1》 60x80cm 布面丙烯 2023
伍伟的“皮毛”“皮与纹样”“身体阅读”“神圣解剖学”等系列作品,缘起感性的直觉、欲望的生命意志,但如何转化为物性的视觉图像,为什么产生一系列的演变、延展、感染式的传播?是种病理,抑或是心理的结构?他不断的反观自己创作的支点。如何成为艺术家,成为艺术家的理由是什么?
展览现场
伍伟对阅读画册、书籍的热衷经验,也来自早年开书店,就像堆在展厅中间的那些大量的硬皮精装的旧书、画册上的“孔洞”,把其中的历史经验重新拉进现实,重读人类文明史中关于受难、伤害、技术、规训......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