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艺传承走向世界 广东大戏再创辉煌 | “何陈婉珍粤剧研艺中心”成立
2023-08-15 10:58:06 未知
撰文:叶蕙雅
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又名「大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岭南文化的艺术瑰宝。在粤港澳三地有关方面积极的交流合作共同申报下,让粤剧于2009年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约有1.2亿的粤语人口,粤剧在粤港澳及海外粤语华人圈中具有广泛影响力,是粤港澳及海外粤语华人心相通、文化认同的纽带,也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基础。粤剧作为传统文化瑰宝,是讲述大湾区同根同脉故事的重要文化载体和名片,也是转化成建设湾区的文化动力。
香港都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教授陈家愉博士
香港都会大学自2021年夏季开办了通识教育科目,「粤剧文化:导赏与体验」旨在提升学生对粤剧历史和文化的认知,让学生了解粤剧艺术的基本内涵、风格和美学特点,及粤剧的组织、运作和演出方式。为引领不熟悉戏曲的青年走进粤剧的世界,学校邀请王胜泉先生授课,讲解四功五法和唱腔等传统粤剧元素。学校为科目特别设立课堂互动增添趣味性,以改变年轻人对粤剧的传统印象,在他们心中播下粤剧种子,期望适时发芽以达传承之效。而今年8月正式成立的「何陈婉珍粤剧研艺中心」,更是推动着都大在弘扬戏曲粤剧文化方面更上一层楼,特别是让外籍人士或身处海外的华人领略粤曲韵味。研艺中心主要功能在于推动丶发展丶传承粤剧艺术这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项老祖宗留下的珍贵独特东方文化艺术,把精选粤剧剧本和折子戏翻译成英文、开设网上导赏课程及学术研究,更好地弘扬海外乃至普及全世界。
陈家愉博士是粤剧爱好者也是专业文学翻译学者,多年来为推动粤剧文化不遗余力,亦一直积极开展与粤剧相关的研究,如《1930 – 1970 年代香港粤剧唱腔流派革新与传承研究》研讨会,并多次举办相关活动。她亦是都大通识教育科目「粤剧文化:导赏与体验」的学科主任。她认为,粤剧翻译在对外交流和传播上有着重要意义,能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连系全球海外华人的文化精神,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及爱上粤剧。人们都喜欢视觉享受,图像引导显然十分重要,中心会在开发翻译项目时抽取粤剧的精髓,设定重点学习目标制作短视频,用心进行翻译后的处理,比起纯文本的表达方式更能引起兴趣和学习动力。目前也正在招募更多研究人才,翻译团队正在组建中,期望未来中心能发挥出丰富粤剧国际传播能力的作用。
陈博士展示她早于十年前参与翻译的《图说薛觉先艺术人生》
凡是译者都知道译事之难,要做好粤剧翻译不单要讲究韵律,还考验译者对剧目的理解和文化意蕴,才能做到形式和内容的辨证统一。 如何让粤剧在世界舞台上绽放魅力,除了原有的特质外,也在于译者的再创造,让翻译版的粤剧为外国人所接受。陈博士展示了她早于十年前参与翻译的一本书《图说薛觉先艺术人生》,当时用了整整半年的工夫配合深入研究才完成这本书的英文翻译。 她表示,语言文字只是一种载体,粤剧翻译只能尽量做到「原汁原味」,再好的译者也很难翻译出与原文分毫不差的译本。毕竟中文所表达的词句是非常精炼的,翻译成英文却需要很长的句子才能表达出真正的涵意。粤剧英语翻译的成果有三种形式体现,一、字幕;二、剧本;三、口述导赏。要做到以英文进行演出是难以实现的,也缺乏相关人才,而且唱出来的感觉也极难达到原文的效果。 粤剧的传承需要有人接力,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粤剧研究与翻译更需要不断注入新的养分,激活中华文化影响力。
中华文化的传承需要坚守根本,也要不断与时俱进,香港都会大学成立何陈婉珍粤剧研艺中心为社会培育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推动粤剧教育与研究向世界展示粤剧发展故事的文化乐章。
艺术香港副总监叶蕙雅女士(左)、香港都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教授陈家愉博士(右)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