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碧云美术馆:从在地展览到行动改变 都市型社区营造的新路径
2023-08-25 11:14:50 李家丽
文|李家丽
20世纪20年代,社区营造最早出现在英国,七橡树小镇的多层次文化营造,至今仍是典型案例。自此,社区营造由英入美,后又经日韩,在中国台湾及大陆掀起阵阵浪潮。
尽管目前学者对于社区营造并未有国际统一的定义标准,但对于社区营造的重要手法——艺术进入社区,人们却有着共同的愿景——从熟悉的在地人文、土地与生态出发,建立一个永续经营的艺术理想环境,让艺术丰富社区,让土地生长出艺术,艺术与环境/群众形成一种交互感应的氛围。
在今天,都市型社区由于广泛的冷漠特质、高度匿名性等特点,使得对这类社区的营造要困难得多。而都市型社区,如果再加上“国际”的构成特性,跨地域的文化背景、复杂的人员构成更是众口难调,使得营造变得难上加难。
那么,在这一大背景下,有没有一种可能,以美术馆的力量实现空间联动,以馆内的展览及相关艺术实践带动社区参与,进而实现营造?关于这点,位于上海金桥碧云国际社区的这家美术馆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关注爱与记忆
碧云美术馆的社区营造之路
碧云美术馆最初的定位是传播/推广新海派文化,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碧云美术馆被所处社群/区域/社会需要,而且在疫情之后我们关注到,在日常生活中,艺术可以温暖/疗愈人们的心灵,所以馆内的定位也经历了一些调整”,碧云美术馆馆长林薇如此说到。
碧云美术馆地处上海浦东新区金桥碧云国际社区腹地,周围环绕国际学校、覆盖幼儿园、小中高,又紧邻外高桥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当满足社群需要成为美术馆发展的第一要义,如何满足国际文化交流、亲子、高新从业者、院校学生的多层次文化需求便成了首当其冲的问题。
碧云美术馆地理位置示意图
我们看到,在调整了场馆定位后,碧云美术馆的展览方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同于上海声势浩大的国内外当代艺术名家展览,碧云美术馆的展览往往是亲和有力,低调朴素,且从不用过分夸张的符号强调自我的中国文化及当代属性。它超乎中西文化分隔,将注意力聚焦在没有国界、种族、性别区分的普世命题——爱、人性和记忆之上。比起吸引年轻人,它更关注家庭共同观展的体验,为亲子出行提供艺术目的地。
在此基础上,碧云美术馆策划了一系列展览,非遗服饰文化、艺术书籍、玩具收藏展等都使展览跨越文化、年龄、性别,以轻松有趣的方式讲述艺术和中国的故事。在众多的展览中,不得不提的是馆内对社会少数群体的关注。
爱得不同:20位当代艺术家、100位特殊儿童公益艺术展 展览现场
2022年1月1日至2月16日,“爱得不同:20位当代艺术家、100位特殊儿童公益艺术展”在碧云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以上海市浦东新区辅读学校残障学生的美术习作作为展览的切入点,聚焦残障儿童不为人知的日常生活学习。展览同时还展出了二十余位国内艺术家的作品,与浦东新区辅读学校学生的作品交相呼应。
事实上,这并非碧云美术馆首次举办关注社会少数群体的展览。2020年初,在“童绘中华——首届‘傅雷杯’全国少儿绘画大展”中,其中一个重要板块便是来自辅读学校孩子作品;碧云美术馆更是常年坚持以公益图书漂流的方式,规范儿童绘本阅读,坚持“石头汤”公益图书漂流计划,覆盖0-6岁的儿童。在2022年,碧云美术馆还将推出关注阿兹海默症老人的展览。
童绘中华——首届“傅雷杯”全国少儿绘画大展 低幼组 吴悠(上海 松江区)
童绘中华——首届“傅雷杯”全国少儿绘画大展 小学组 黄子轩(上海 浦东新区)
在系列关注社会少数群体的展览中,对于观众艺术敏感度和感知力的培养退居其后,爱与记忆被唤醒,人性底里最温暖的那一部分被激发,在日后的社会活动中,势必将转化为关爱少数群体的行为。
“我们希望,碧云美术馆是有温度的,能够承担艺术翻译和艺术疗愈的作用。艺术翻译在于我们不是单纯的把展品直接展示给观众,而是通过专业的策划,将展品内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出来;美术馆建立常年开放的艺术图书馆,并在馆内、展期内举办不同形式的、围绕艺术教育传播、相关体验活动及讲座,与社区居民和艺术观者连接,以微小的努力一步步进行社区营造”,林薇说到。
机构联动
从在地展览到行动改变
社区营造是一个永续性的工作,需要长时间、持续性的推动,且营造的成果并非取决于它所举办的活动本身,而取决于社区居民的行动能力是否有所提升,人们与土地和他人的联系强度是否增强,人们对社区的认同感是否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公立美术馆,碧云美术馆持续发力,通过馆内展览/公教活动增强社群对碧云国际社区公共空间的黏度,塑造社区微细胞——家庭之间的回忆,确实不失是永续性的社区营造的途径之一。
以展览/公教活动,使少数群体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之后呢?当人们知道了残障儿童的艺术创造力,知道了阿兹海默症的成因与症状之后,美术馆又该为人们的行动模式做怎样的表率?
碧云美术馆联合东昌弈空间,推出《寻羌》观影分享会
对碧云美术馆来说,展览是营造的开始,他们期待可以唤起公众的关注,构建一个帮助少数群体更好地独立生活的流动业态。“我们也明白,展览的力量是比较小的,而它更多的是唤醒意识,行动力是比较小的。所以我们联合了儿童基金会、妇联、残联作为指导单位,希望以巡展的方式更广泛地发声,我们也会组织义拍、小型的街区集市。我们是想提出一个问题——这些孩子离开父母后,如何独立生活?展览之后,我们更希望的是,整合有能力/有意愿帮助这些孩子的机构,大家一起想办法。比如,这次‘爱得不同’展览展出的上海浦东新区辅读学校,他们自己就有绣坊、咖啡厅等,这样就形成一个流动的稳定的生存空间,而不是说这些孩子只能靠父母、救助生活”,林薇表示。
《寻羌》是一部历时十年拍摄的纪实电影,真实纪录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夕格、直台两个羌寨的700 多位村民,离开世代居住的山寨迁往他乡,九年后回乡祭祖请神的悲壮历程。
计划在2022年实施的关注阿兹海默症老人的展览中,碧云美术馆也将延续一贯的思路。林薇透露,这次展览会结合公共艺术,通过与艺术家共建的方式,为公众帮助阿兹海默症老人提供一些索引。“阿兹海默症在今天是一个很普遍的病症,值得我们关注。而他们的家人,最担心的是阿兹海默症老人的走失,因为病人会忘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所以我们希望能在公共空间做一些提示,帮助这些老人更快地安全回家”。
关注社会少数群体,它串联的不仅仅是碧云国际社区,更是所有拥有少数群体的家庭,是所有观看到这场展览并付诸行动的观者。这使得它的艺术实践,不仅成为社区营造的重要样本,更成为艺术改造社会的重要案例。
艺术进入
国际都市型社区营造的新路径
聚焦人性与记忆,跨文化的策展理念;以温度传递态度,以转译编辑的手法阐释艺术,使其以平易近人的姿态走入生活,如此种种皆使得碧云美术馆成为一个磁场——它就静静矗立在那里,却以一种迷人的魅力吸纳着来自世界各国的社区居民走入其中,共享记忆。而艺术进入社区生活的行动,共享意义的实践的主动性与创造力被激发出来后,社区居民在这一行动中也会获得自我及社区意识认同感的提升,最终也将带动社区和个人的发展。
在展览现场参观的亲子观众
在每年的参观人数中,亲子占据了很大比重。这使碧云美术馆在艺术进入社区方面具有了另一重意涵——它真正进入社区的微生活,让艺术的种子在家庭生活中生长。它参与小小观众的成长过程,使美术馆本身成为这些孩子日后回忆父母亲长,回忆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碧云美术馆并不过分强调中国文化的表象与符号,更专注中西文化背后,人性与记忆的底里中共通的部分,这反而降低了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的门槛,在使艺术进入社区之时,也让“中国”走入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碧云美术馆举办的部分公教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及碧云美术馆的社区营造中,我们使用的是“艺术进入”(Art Working in Community),而非“艺术介入”(Art Intervention Community)。
一字之差,指向全然不同。“介入”有强行、迫使之意,无论是指导、陪伴、教育、协助,都显示着艺术的优越、主导和高一等的地位。艺术介入,强调生活和艺术的界限,是艺术——这一生活的外来者,要强行进入生活的场域。而无论是“介入”社区、空间还是社会,都难以回避其概念本身所具有权力关系和行动背后暗含的阶级意识。
而“进入”内含着参与、分享,它降低了生活之内和生活之外的边隔区分,以艺术与居民相互为主体的低姿态,邀请社群参与到艺术活动/艺术计划中来,甚至成为活动/计划的主体/共通创作者。
迷宫:匹诺曹、桃花源或安迪·沃霍尔、马致远,以及赵无极、帕拉迪诺——艺术家手作书收藏展 展览现场
事实上,哪怕仅是在上海,艺术进入社区的案例都不在少数。为什么碧云美术馆仍然拥有被探讨的必要?
无论是此前由李彦伯带领的“邨坊里弄”社区营造,还是后来金静和四位建筑师展开的大鱼社区营造项目,其路径都是艺术出走,以社区公共空间为载体,通过改善社区的物质和非物质环境,提升社区的自组织和自治理水平。
但碧云美术馆却反向而行,通过在馆内策划艺术展览和配套公共活动,以场馆空间为载体,用艺术发力,吸引社区居民走入场馆,使艺术成为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它客观上并不改善社区整体的物质和非物质环境,却通过介入社区微单元——家庭生活,实现社区培力,提升社区的社会资本及居民与社区之间的情感连接。更重要的是,它通过社区营造,为整个社会的改变一点点地做着努力。
碧云美术馆和上海耀中举办的社区活动
这一过程如同细胞分裂,虽然缓慢却具有力量。或许多年后,曾经在碧云国际社区居住过的人们再次回忆起上海,他们的脑海中所共同拥有的还有在碧云美术馆看展的下午,还有从美术馆的展览中所看到的那个宽厚、包容、亲和的中国。
(责任编辑:李家丽)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