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丨“江衡:花无期,春常在”即将于崔振宽美术馆开幕
2023-08-25 18:09:28 未知
展览预告丨“江衡:花无期,春常在”即将于崔振宽美术馆开幕
展览信息
真实与虚幻
—关于江衡的艺术
文/杨卫
江衡是一位极其敏感的艺术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他就参与“卡通一代”艺术潮流,表现出了介入现实和前沿文化问题的极大热情。那时候,江衡就开始关注流行文化,尤其关注流行文化带来的生存异化现象,如目不暇接的商业符号,肆意横行的卡通形象等。作品多是以物攻物、借力打力,具有强烈的游戏意味和戏谑色彩。
江衡《世纪景观》148cm×100cm·辉柏嘉彩铅·素描纸·2020年(初稿2003年)
进入新世纪后,江衡的创作延续了之前的艺术观念,但在创作方法上,则由对流行文化的符号摄取,转向了对科技手段和媒介材料的挖掘与探索。这一方法论的转变,不仅深化了江衡的艺术观念,使其作品剥离开原来的表征叙事,而深入到异化现象的生成机制与物质世界的内部结构,同时也解放了江衡,使他可以借助于不同的科技手段和媒介材料,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因此,江衡后来的创作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和前沿意识,虽然题材仍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流行文化元素为主,但语言形态却呈现出了多元并举的丰富性。
江衡《物语NO.3》40cm×50cm·布上油画·2022年
在江衡近期创作的作品中,有几组彼此关联的绘画,可以说,把对科技手段的运用和物质材料的挖掘,发挥得淋漓尽致。首先是《花开花落》系列作品,江衡在这批作品中借助现代数码技术将像素放大,极力刻画了骷髅、玩偶等物体的光鲜质感,以及花瓣层层翻折的隐秘细节,使一些完全不同属性的物质,在技术的统筹下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给人一种“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的梦幻感。由此,真实与虚幻的界限模糊了,主观与客观的意识也被颠覆。而这正是江衡的艺术观念之所在,即通过以物攻物的方式,混淆真假问题的同时,唤醒人们对存在本身的思考。
被江衡命名为“假发”系列的作品,源于玩偶形象。正是玩偶头上丝丝如缕的假发,其特殊的人造质感,引发了江衡对人类文明的思考。他联想到贯穿于人类文明史中发际变迁的历史,尤其是假发作为一种弥补缺失的手段,被逐渐转换成一种审美装饰物,其中隐含的真假难辨的因素,又使其深刻地看到了人类自我异化的过程。于是,他把假发作为一种艺术语言,从原来的实用功能中抽象出来,并再次借数码技术加以提炼,催生出了“假发”系列作品。有意思的是,当假发被江衡转换成艺术语言之后,就像油画的笔触、水墨的皴法一样,从表现方式上获得了无穷无尽的可能性。这进一步延展了江衡的艺术观念,即在一个网络普及、信息爆炸的世界,到底是存在更真实?还是语言更真实?江衡用他创作的“假发”系列作品,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丰富的视觉联想。
江衡创作的《我把身体分成像素碎片分给你》系列作品,是《花开花落》等一系列作品中像素线索的延续,亦可以说是把像素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更为抽象的提炼。如果说江衡的《花开花落》系列作品仍在叙事,即通过新的技术手段讲述一个“花无期,春常在”的古老话题,那么,《我把身体分成像素碎片分给你》则是将这个话题内化成了一种自在的语言系统。在这个语言系统里,现实社会中的所有一切,时尚也好,流行也罢,以至于欲望和权力等等,都被不断放大的像素所支解,化为了乌有。显然,江衡是想借这些作品揭示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即自然之花总会凋谢,但艺术之花常青。
至此,关于真实性的问题,在江衡的作品中得到了艺术的回答,即相对于瞬息万变的现实存在,语言的表达更加可靠,也更加真实。不过,语言的真实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与时俱进,随着新技术手段的出现不断更新。只有这样才能画树常青,才能通过艺术超越现实,获得生命的长久与价值的永恒。对于江衡来说,或许这就是他的艺术观念,也是他不断探索未知的精神动力。
2023.8.18于北京通州
江衡 《我把身体分成像素碎片分给你NO.15》作品手稿 30cm×20cm·纸本·2023年
江衡 《我把身体分成像素碎片分给你NO.15》180cm×120cm×10cm进口木板10层 丙烯·铅笔·油画布·2023年
江衡 《我把身体分成像素碎片分给你NO.12》 80cm×80cm×8cm 进口木板10层·丙烯·铅笔·油画布·2023年
艺术家介绍
江衡,现任教于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12年代表作《亚洲之爱—蝴蝶飘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巴黎总部收藏,这是该组织首次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2022年获得意大利“老桥奖”杰出艺术家创作奖。
个展:2021年,《剪断的、未被吹散的记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湖北美术馆联合主办);2020年,《“时上”江衡个展》•深圳罗湖美术馆;2019年,《“漂亮的、柔软的”江衡作品展》•广东美术馆;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特邀展“通向地狱之路--江衡个展”》•意大利威尼斯米歇尔宫;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家江衡作品》•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2010年,《蝴蝶飘飘—联合国文化和睦年江衡作品邀请展》•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2009年,《“蝴蝶飘飘”—江衡艺术作品展》•上海美术馆;
联展:2023年,《“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成都美术馆;2022年,《“进退”中国当代水墨年鉴六周年学术邀请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2019年,《“时间之海”第八届深港双城建筑双年展》•深圳大鹏所城;2019年,《“水墨现在.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OCAT深圳馆;2017年,《“个体结构--时间、空间、存在”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莫拉宫.本博宫;2014年,《记忆(Memory)-2014年中国-意大利当代艺术双年展》•北京;2014年,《再现代---第三届美术文献展》•湖北美术馆•武汉;2013年,《“未曾呈现的声音”—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特别邀请展》•意大利威尼斯;2011-2012年,《“未来通行证”—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意大利威尼斯.荷兰鹿特丹世界博物馆.台中国立美术馆 今日美术馆;2012年,《“第三自然,中国再造”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2008年, 《去向那里?—第一届莫斯科国际青年艺术双年展》•莫斯科现代艺术博物馆;2001年, 《第一届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艺术馆;
公共收藏:联合国教科文巴黎总部、墨西哥世界文化多元博物馆、意大利弗洛伦萨贝里尼博物馆、中国广东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中国何香凝美术馆、意大利曼多瓦青年博物馆、上海明园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深圳大鹏所城、当代美术家杂志、美术文献、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青和美术馆、美国领 事馆、比利时、韩国、法国、澳大利亚、英国、瑞士等机构。
学术主持
彭德,1985年主编《美术思潮》,1994年主编《美术文献》,出版有专著《中国美术史》《中华五色》和评论集《中式批评》《彭德自选集》《西安当代艺术》;曾担任《江苏画刊》《中国书画》《当代美术家》《艺术当代》撰稿人;1995年主持中国油画家12人赴美展览,2002年策划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2006年策划当代美术批评模式探讨会,2012年主持第六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2017年策划中国当代艺术研讨会;2018-2022年,策划三届“终南论坛”;现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
策展人
杨卫,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担任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策展委员会委员,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科学与艺术委员会委员,江西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美仑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圆点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吉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景德镇陶瓷大学客座教授,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
展览将于2023年9月9日(周六)下午15时开幕,敬请光临
(责任编辑:刘爽)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