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展览预告 | 志道·游艺——中国国家画院六人展(天津站)

2023-09-08 09:46:37 未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bf211e9c4869b7993e33653a6d6ecba4.jpg

志道 游艺——中国国家画院六人展

天津站

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

承办单位

天津美术馆

策展人

燕东升

学术主持

徐   涟

参展艺术家

卢禹舜  范   扬  于文江

姚大伍  李晓柱  方  向

展览时间

2023年9月11日—10月6日

展览地点

天津美术馆1号、6号展厅

开幕式时间

2023年9月11日15点


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天津美术馆承办的“志道·游艺——中国国家画院六人展”(天津站)将于9月11日在天津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担任策展人,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担任学术主持,是继武汉首展后,“志道·游艺——中国国家画院六人展”巡展的第二站。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对古代君子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于今天画院艺术家们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历史重任的应有之义。为此,本次展览从中国国家画院六位艺术家的最新创作出发,从个体艺术家的角度展开,在展示艺术家们各具特色的艺术面貌与个人风格的同时,尝试探讨画院艺术家群体创作的特点,画院身份对于艺术家施加的影响,以及画院代表性艺术家的创作对于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美术创作所能起到的作用与影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9955f5839127895d48db2d1fc953b83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8f3937fb834e51e7fafe41b6d7bd8469.jpg

/ 卢禹舜 /

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

我出生在北国冰城,北方广袤的土地和森林、淳朴善良的人民、晶莹剔透的冰雪,在我的艺术基因里涂抹上了静谧博大、神秘幽远的底色。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12d2dd2eb212aac1d13f7e7de9e162a5.png

黄河平 天下平 黄河安澜 天下大同

252cm×192cm 2023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7b31d3e8654b215722849fbb6fbdecd7.png

覆天载地 惟象无形 四方八极 六合九州 大道不孤 天下大同系列

173cm×96cm 2023年

在我的艺术人生里,如果要找一个比较大的分水岭的话,我想是2006年,它区分的是进入中国国家画院(原中国画研究院)之前的我和进入中国国家画院之后的我。之前的我更多是作为“小我”,在山水中寻求和传达仁智之乐,而之后的我则更多有意识地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山水中注重表达现实关注和家国情怀。在后一阶段,也是我在眼界格局、政治理论以及综合修养方面快速提升的一个阶段,在创作题材拓展和形式语言创新方面也有了更多新的探索。近十年,我的创作则更侧重于将个体哲思与诗意追求同时代生活、社会历史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相结合,以“大我”观照世界,更加有意识地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做深落实,更加主动地回应时代和国家对中国画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11746b6cbe5aa9ef08953831ee467f28.png

苏东坡诗意图系列之三

69cm×45cm 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436f4b0390feac079ee2adec53a800a3.png

永远的敦煌

193cm×505cm 2018年

尽管有上述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创作倾向与重点的区别,我的艺术创作始终还是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那就是对天地人和的理想追求与阐释表达。中国的“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我们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中国提出并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人、自然、社会、国家命运与整个地球和人类的命运紧密关联,这些都是“和”文化的体现,也是中国“天下大同”传统社会理想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创新。

——卢禹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74e9919972d47bdf299f1f4140c7c23a.jpg

/ 范扬 /

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朝花夕拾,如我所闻

中国的人物画从来都是有时代性、时间性、时段性的。我画当代人物画,画的大都是我看见过的人物,或是身边的民工,或是体育场上的健儿。就是画新彊的人们,我画的也是在吐鲁番葡萄沟见过的人们,或是去集市路上赶车的人。近十年来我还以《世事绘》为题目画了2000多件世事人物,我用金刚经的首句“如是我闻”来概括我的创作理念。所见所闻,如是这般。我朴素的描绘,如实的画出,就反映了当世的人事物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f663a045f823c7dd712b27b1c524fb8a.jpg

阳光下的葡萄架

260cm×482cm 2014年

我常常听说有什么现代、后现代的说法,看了他们的画儿,好像大多是别人的剩菜余羹,没有了自己。精神上已经跪下,就更谈不上文化自信精神自强了。即是其中有些艺术家也有点才华,但归结为小趣味,有点可惜了。

我再看看我自己的作品,倒还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自己的主体,也拿老外有用的来用用,有文化底气,能自主自强。所以,我毫不客气的说,我的画儿才是现时现刻现当代的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1562d4b9209ab582b177e6885d9ee00c.jpg

工地开饭

200cm×300cm 2012年

我也画山水。中国画称山水,不称之为风景画,也是有其内蕴内涵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见仁见智,在乎其心哉。

我喜欢写生。多年来,我对景写生画了大约500件作品。

中国画讲究天人合一的境界,万古云霄一羽毛,高不可攀。我想,只有我在写生的这一刻,才是身心合一,悉心体会,天气地理,入我眼中,来我腕底,心手相应,暗合于道。而道法自然,我得其所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6906b13dd5687a7d2cb64c915e965e4a.jpg

海钓归来

246.5cm×483cm 2014年

我用笔快,勇猛迅捷。又有人告诉说,用笔要慢,方得决窍。我想,可能是因为人云亦云,自己没有了解自己的天性,故才得此一说。我常读古人之书论画论,往往看到的是吴道子大同殿一日画嘉陵江三百里,或是公孙大娘舞剑器而李白诗成张旭挥毫,大约也不是慢慢来的。古人诗云: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呑,也是在说快的好处。

说慢慢的也有,叫做“三日一石,五日一树”,说的是慢工细活。大底说来,快与慢与画家个性有关,与画法有关。看起来画史画论中赞美如风如电的还是多些。我倒是希望大家多读史,可以作为明鉴,看清本来面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e4725899c4123e574bc5be93938b5d77.jpg

农夫与耕牛

180cm×365cm 2000年

另外,我还写过一篇文字,题为《我来说说“以画入书”》。也是因为多看了古人书画得到的体会。打开中国书法史图录,看到作者中画家占了一半以上。特别是唐宋以降,苏东坡米芾赵孟頫倪云林石涛八大沈周唐伯虎金农板桥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林散之张大千陆俨少等等等等,画家而兼书家的层出不穷。就是启功先生,也是会画几笔的。我想,大约是画家也天天与笔墨纸砚打交道,造型也不是问题,又往往不落窠臼,勇于创造,故其所作则大有可观。

我有一对有趣的例子:吴昌硕是以书入画,而林散之则是以画入书,皆有所得,皆有所成。

有机会,我来邀三五画家朋友,作一个“以画入书”展,陈列厅堂,就教大方。

——范扬 2023年8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b7be64670879989b32632bd455e90c74.jpg

/ 于文江 /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砚边随想

在近一个时期的创作中,我始终思考的是人物画的新的表现形式,如何做到既要不同于古人,也要不同于他人,尝试把工笔画中的精微和写意画中的意性相融合。这一路走来,越来越深刻理解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珍贵。作为“传统”的坚守者,窃以为传统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的,作为艺术家对艺术语言的探索应该是永不停息和永无止境的,但是艺术形式不是目的,而是结果。由于不同时代不同艺术家的不同感受和思考,构成了历史中艺术形式的多元性和创造性,而我们不过是历史长河中助力推陈出新的拍浪人,终会成为未来的“传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2bc00d3f827b9b3f48fc5df6a7239f1c.png

春风拂过坎尔洋

194cm×143cm 2021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ec255cf4898fff2e5c747ea6f7c5ac29.jpg

甘泉

192cm×143cm 2021年

《聆听风吟》是我前几年在大凉山写生时所作,画中姑娘安详、淡然之姿恰是我多年来所期表达的内心深处的一种感受。当然“画什么”和“怎么画”, 是画家一生思考的问题,其实,我以为艺术创作说到底还是生活赋予我们精神世界的情感表达,只有发自深切的思想领域的感情需求,才是图像世界的真正源泉。当下社会浮躁的环境下,要保持一种寻常、中正、平和的心境,对于中国画家来说何其重要,又何其不易。所以,窃喜自己能坚守理想中的一方净土,聆听风吟,“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欣逢盛世,吾道亦不孤矣。

——于文江 2022年5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cca08d4c5170a2a12de4b2f677ee0269.jpg

首都建设者

136cm×68cm 202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9314eee63fc91d920d056607e676ad47.jpg

/ 姚大伍 /

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原副所长

创作随想

在花鸟画创作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原因导致花鸟画创作与时代文化产生分离,淡“笔墨”,讲“传承”,就是不去关注其艺术生命的存在逻辑关系。讲笔墨问题的同时我们须要先了解笔墨本身,笔墨只是表现或说是起阐述媒介作用,其形态本身并不具有特殊意义,创作者使其促成表现一项或抽象时显示出的文化特征才使它具有了真实意义。“传承”故然重要但之后又该如何?艺术的存在价值是创造,是符合或超越时代文化的审美引领作用,并不是装饰价值也不会是熟练工种,近年来对于这些问题反复思考论证,为的是想清楚,避免迷失途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75a21a35dffdf0f83f99ee5d9b60d38f.jpg

瓶花与玩偶

200cm×200cm 2019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8a09343a56622e13a40bf967652687ce.jpg

小鸟天堂(5)

68cm×30cm 2023年

创作中我是认为不断拓展花鸟绘画的表现领域,尝试更多的表现形式及方法,尝试、寻求、表现与阐述内容事物与时代文化同频,这也是我一直在变化的原因。文化发展未曾有过停止,艺术发展也从未有过停歇,探索花鸟画绘画方式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形式表现与突破方式,是近年来我所研究探索的重点。融合与传统水墨画中的美学精髓,结合花鸟画特征,赋予花鸟画作品时代特征,同时体现出时代文化语境,与时代文化发展同频,随着时代文化的进一步演变,给后学以启示,俺们只做个台阶也算是我追求的理想吧。

——姚大伍 2023年9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1dd2dfd63308a70c23b53ac40a6f1f5a.jpg

黄河河套

200cm×200cm 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f281a977531230ab1e81e98d3dd05edc.jpg

小鸟天堂(6)

64.5cm×38.7cm 2023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5e999857104a8ed583ef352111c0e5c1.jpg

/ 李晓柱 /

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

又见桃花

桃花在中国文化中属性繁杂多义,有“桃花运”也有“桃花源”,是欲望的也是心灵的。我的绘画从“桃花度”到“又见桃花”,从表达桃花的欲望到安抚情感再到安放心灵,慢慢消解桃花的欲望属性而使其变成为无社会属性的桃花;桃花变成每个人的桃花,成为照见自己,显象心灵的符号。对桃花的表达使桃花的属性实现高维迭代,就地生成一个心灵的桃花源。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fc2f614f8adb99616c90fc30bfbcc71e.png

极绚

243x64cm×4 202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a39e8e8d35a1927865e8b49adf50c56b.png

空幻桃花

245x125cm×3 2022年

现实世界是平淡的世界,也是绚烂至极的世界,我们以为依赖“眼、耳、鼻、舌、身”感知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我们在此痛苦纠缠、忍受折磨,同时也感受人间温度,以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我们的存在;当身心俱疲便把目光投向彼岸,一切的放不下成为牵绊,当知心灵的归宿并不遥远,在哪里放下哪里便有五色莲花开。在哪里放下哪里就是一个绚烂的世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21f225cbe96bd437bd4d7c7afacb3cc7.png

色相

245x125cm×3 202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8b963d54a7181a5ba01addc012a45cdd.png

空映桃花

245x63cm×3 2022年

艺术不是用来分辨是非,而是让心灵回到故乡。对现实的思辨让人警醒,超越的灵魂让生命奔赴光明;我们创造图像不是让内心激扬,而是诱发内心的自醒,让心灵体验世界在更高维度的辉煌;艺术不是冲突的制造者,而是让内心实现和解;不是让生命深陷现实纠缠,而是实现现实超越。使人与自然达成和解,人与社会达成和解,人与人达成和解,自己与自己达成和解,让心灵回到本来的清静、澄明。释放一个自由的灵魂、享受一个绚丽的人生。

——李晓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369520bcee0e78bdb3a9ee23b5bc1f6f.jpg

/ 方向 /

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

在艺术创作中,我一贯信奉:深奥的道理其实都寓于生活的细微之处,俯拾皆是的一草一木都蕴含着天地间的灵性。艺术史上最令我心灵向往的那些作品,都是艺术家将人文情怀倾注于日常景物,经过提炼、概括,将平常场景转化为境界场景,从而赋予平凡事物以不平凡的文化内涵。纯粹、朴实的生活态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境界。只有内心深处做到真正纯粹,才能做到心象与外象的圆融无碍,倘如此,作品即使表现寻常景物,也能因其性灵澄澈、清新自然而滋润人心,获得共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61faccf391e17e97ea9d30641e86ae4e.jpg

正月

245cm×123cm 202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ee257a24ffb7311fcc359754a36af777.jpg

天梯

247cm×123cm 2019年

艺术境界的追求,应该来自于心性的自然生发,而非理性思考所能达到。欲回归自我的生命之所,让灵性得以解放,就必须回归到一个身心舒展的状态中。只有做到“松”,才能抒发“本心”。艺术讲“本真”就是这个道理,这个“真”有如心中的一盏明灯,它的光明可以帮助我们的心拂去浮尘、滤去杂质,达至内心追求的彼岸,得以窥见艺道堂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a91c5ae9861e038030a6e2116aaa2d5e.jpg

望故宫

245cm×123cm 202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abfd5a3373cf81eda219537c54ba3022.jpg

桂林山水

245cm×125cm 2021年

诚然,艺术表达须经由艺术语言来呈现。我至今相信“笔墨是中国画表现的不二法门”。然而“笔墨”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亦需要不间断的新陈代谢才能保持活力,与其它艺术交融渗透,才能延伸拓展,形成个人的个性特征和生命力。因此“传统”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枷锁,而更是一条底线,一个参照系,一个可以不断提供给我去超越自我的有力支撑。

——方向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