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画坛领袖或理财高手?从存世书札中读出“多面”赵孟頫

2023-09-12 11:39:12 未知

他是宋代宗室之后,被徐复观先生称为“过气王孙”,又入仕元朝,受到元世祖忽必烈恩遇;他的书法秀润遒丽,与鲜于枢并称“鲜赵”,绘画上也“十项全能”,留下《水村图》《秋郊饮马图》等诸多非凡之作;他倡导以书法入画,形成“宋人丘壑、元人笔墨”的精彩局面;他在诗里叹息“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留给后世清贫文人的形象,可又广置田产湖荡,是个理财达人……

元代画坛领袖赵孟頫,一直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留下的一书一纸,都被后世视作拱璧之珍。

南都记者获悉,赵孟頫致李晋卿《枉顾帖》将在保利香港拍卖2023秋拍中亮相。《枉顾帖》为赵孟頫晚年书迹,全帖仅53字,其中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令我们可一窥赵孟頫晚年生活的情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32c8123feaa97723c373d8c8b93f0e56.jpg

赵孟頫 致李晋卿·枉顾帖 保利香港2023秋拍  释文:“李提举宅。孟頫。昨日承枉顾,甚感。池子不知已问得其价否?冀速问为荷。疮癣药并望惠及,迟面话次。孟頫再拜,晋卿提举契兄执事。四日。”

写于赵孟頫南还之后

赵孟頫,字子昂,号雪松道人,1254年出生于浙江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为宋氏宗亲,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其十世祖是太祖的第四子秦王赵德芳。

在吴兴,赵家算得上名门望族。赵孟頫的父亲赵与訔在他11岁时去世,好在赵孟頫是个学霸,不到二十岁就考上了真州司户参军。南宋亡国后,赵孟頫和当时许多文人一样归乡隐居,埋首诗书,精研学问。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因受到元朝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引荐,赵孟頫入仕元朝。

作为南宋遗民,赵孟頫的人生跨越元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五朝皇帝,深受元代皇帝器重。究其原因,首先因为他乃帝王苗裔,血统高贵。其次,赵孟頫其人容貌俊朗,是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他的学生杨载在《赵孟頫行状》里记录了其第一次在大都面见元世祖忽必烈的情形:“公神采秀异,珠明玉润,照耀殿庭,世祖皇帝一见称之,以为神仙中人”。此外,赵孟頫的文章书画在元代冠绝一时,元仁宗深爱其才,甚至将他与李白、苏轼并称:“文学之士,世所难得,如唐李太白、宋苏子瞻,姓名彰彰然,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赵子昂,与古人何异?”

不过,也有一些卫道士认为赵孟頫仕元是“不节”之举,这让赵孟頫在后世饱受争议。

有了血统、才华与美貌的三重加持,赵孟頫的仕途虽有波折,但总体还算顺遂。他先后出任兵部郎中、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府管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晚年更是擢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至从一品,在朝野内外贵重无两。

一直到延祐六年(1319)年4月,因妻子管道升足疾发作,赵孟頫才得旨南归还家。可惜管夫人病重,十几天后便病逝于归途。赵孟頫父子含悲扶柩回到家乡吴兴。当年冬天,仁宗遣使催促赵孟頫回朝,赵孟頫因染疾未能成行。翌年夏天,赵孟頫挂甲归隐。又过两年,也就是至治二年(1322)的六月,六十九岁的赵孟頫在吴兴家中溘然长逝。

赵孟頫是元代画坛的执牛耳者,他最大的贡献在于主张以书法入画,讲究笔墨韵致胜于形似,并在画上题长跋,图文相互激荡,开启了有元一代文人画的崭新面目。赵孟頫的书法也十分精绝,对后代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赵孟頫致李晋卿<枉顾帖>考》一文中,艺术史学者赵华根据《枉顾帖》的书法风格和款署分期,认为《枉顾帖》应写于1319年(延祐六年)赵孟頫南还以后,1321、1322年(至治元年、二年)赵孟頫病逝之前。

赵华指出,赵孟頫的书写风格随着其人生的不同阶段而发生显著的变化。“赵孟頫早期书法博采众家,钟张羲献、欧颜虞褚、苏黄米蔡,无所不学。或取用笔,或学结构,或就章法,有些影响较长,有些影响较短,又或取而复舍、舍而复取,常常多家杂糅,往往遗貌取神;元贞(1295)以后到至大三年(1310)这一时期,赵孟頫长居江南,或仕或隐,是其书法独立、变化的重要时期,几乎每一到两年都有不同的特点与性格,或憨态可掬、或天真烂漫、或圆而润、或方而阔、或苍茫迷离不着雕饰、或花舞风中云生眼底;及其人书俱老,参以李邕、黄庭坚、柳公权的碑碣大卷则雄浑磅礴,化用圣教、兰亭的信札小品则锋芒毕露,而衰年无绪、意懒神疲则有笔墨枯瘁而法度不失的榻上绝笔。”

他认为,《枉顾帖》结字老成,笔墨丰润,从书写风格看,“大致可以定到延祐六年(1319)南还以后,至治元年、二年(1321、1322)笔墨枯悴之前”。署款字体也与延祐七年四月的《尘事帖》等相类似,应是赵孟頫晚年的书迹无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984f55b63b9c32f3dda77b67be53c2b3.jpg

元 赵孟頫 致中峰和尚十一札·尘事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理财高手爱买田与池

在《枉顾帖》开端,赵孟頫提及“池子不知已问得其价否?冀速问为荷。”想来李提举前一日到赵孟頫家拜访,二人言及买池一事,赵孟頫在第二天便去信询问李提举是否已探得池子价格,显然有急于购置之意。

赵华认为,此帖中的“池子”不是过去理解的砚池,而是“池塘、湖荡,是杭嘉湖地区重要的生产资料”。

之所以作此推断,原因在于赵孟頫在“过气王孙”“画坛领袖”之外,还有一个隐藏身份:理财高手。杨载在《赵孟頫行状》中写道:“孟頫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原来,赵孟頫早年受到程钜夫举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很会“搞钱”,擅长经营谋划的“经济之学”,而朝廷正处在建元以来最严重的货币危机中。赵孟頫的从表弟袁桷也在诗中记录道:“永怀松雪翁,买田成隐趣”。可见赵孟頫并非十指不沾阳春水,除了潜心文章书画,他还有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嗜好,就是购买田产,见到良田便食指大动,忍不住买买买。

他不仅爱买,而且很会买。据赵华统计,在赵孟頫存世的作品中,仅《半亩田帖》《报秧帖》《迴买此山帖》《种松帖》《管公楼孝思道院记》《福山寺僧帖》《报税契事帖》以及《枉顾帖》等有限的书信、文本,涉及的田产、山地、林地、池塘、宅地便有十四宗或以上。田地湖荡买到手中,自然不是坐等涨价,而是要投入生产,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赵孟頫的《纻丝帖》《绣样帖》《半亩田帖》《发田帖》《欲得汰绵帖》《心腹帖》《福山寺僧帖》《生日帖》等书信作品,除了粮食生产,从桑蚕、器具、纺织、印染、副产品、销售、催款、参与海外贸易等不同角度展示了赵家生产生活的多个侧面,显示了赵孟頫对桑蚕丝绸生产全产业链的精深了解和广博的经济学知识。

虽然赵孟頫在《罪出》一诗中以“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博得了许多后代读者的同情,但赵华通过对赵孟頫书札文献的研究,发现从日常用度、人情往来等方方面面来看,赵孟頫的经济条件在当时实际上属上流社会水平。

那么,《枉顾帖》中为赵孟頫充当“买手”的李晋卿又是何许人呢?据赵华统计,赵孟頫以李晋卿为上款的书帖,现存的除了《枉顾帖》以外,还有一件是上海博物馆藏的《欲求妙药帖》。另外,《三希堂法帖》中收录的致赵雍《生日帖》和致孙行可《报税契事帖》中,也曾提及李晋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49dc49396f5e231aad8abde8712cc93f.jpg

元 赵孟頫 致李晋卿·欲求妙药帖 上海博物馆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43e63ec378dc9e48ec497809fb764c57.jpg

元 赵孟頫 致赵雍·生日帖 三希堂法帖卷二十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cc7dad2d567306cb591cf6b98b20b7cf.jpg

元 赵孟頫 致孙行可·报税期事帖 三希堂法帖卷二十一

巧的是,在《枉顾帖》和《欲求妙药帖》两封书信中首先谈及的都是某种经济活动,《枉顾帖》是买池,《欲求妙药帖》则是(货物)“发到日支钞”,可见李晋卿主要协助赵孟頫打理家中经济事务。两封书信也都提到求医问药事宜,《枉顾帖》是找疮癣药,《欲求妙药帖》则因管道升产后出现不思饮食等症状,欲求妙药补养,赵华因此认为,李家或者还与医药业有关。赵孟頫在书札中称李晋卿为“契兄”,在所有书札中是仅见,“契”是“金兰契”之意,也表达了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晚年饱受疾病滋扰

孟頫娶了吴兴著名的才女、书法家管道升为妻,二人相濡以沫、情投意合,被视为神仙眷侣。杨载在《赵孟頫行状》里记载赵孟頫“素鄙尘事,家务一委之夫人,毫发不以为虑,专意诗书”;“婚嫁既毕,方将优游斋中,膺滫瀡之养,以逸其老,而汔不遂此志”。看起来,在这段婚姻中,才女管道升还是担起了家庭重任,让赵孟頫得以在某种程度上挣脱俗务,获得心灵的自由。

而写作《枉顾帖》之时,赵孟頫的得力助手管道升已然仙逝,家中缺乏当家主事者,赵孟頫自己又年老体衰,饱受疾病滋扰,用老境颓唐来形容亦不为过。清代藏书家陆心源所著《穰黎馆过眼续录》卷五收入《赵文敏与袁伯长札卷》,当中赵孟頫向袁伯长言及妻子道卒一事,又说自己六月去杭州致仕:“六月间到杭,值酷暑异常,归来便著疹疾,又遍体生疮,奇痒不可言,爬搔所不能快,终日茕然,独处一室,无复生意。” 这段文字,正好道出了《枉顾帖》中赵孟頫寻找“疮癣药”的因由。

在同一封信中,他又提起家事纷繁,“自老妻云亡,家务尽废,最是两儿妇皆不曾成就,事事无人管掌……”除了身体上的病痛,大概也因为家中缺乏顶梁柱,让他动了辞官之念。

据赵华所著《赵孟頫闲居考》,延祐六年(1319)赵孟頫南还后,身体各方面机能每况愈下,先后包括牙齿、眼睛、消化道、痔疮、疮疡、痢疾、哮喘、气促、下肢水肿、小便不利、味觉减退、眠食日减、情绪不佳、心肺功能衰竭等问题,在相关文献作品中都可一一考证。

晚年赵孟頫尽力寻找可以接班的当家人。《三希堂法帖》卷二十一收入赵孟頫致二儿子赵雍《生日帖》,当中提到给赵雍续弦(赵雍“配刘氏,继配宗氏”),说及新妇、嫁妆、管家等事宜,亦十分有趣。

信中写道:“李晋卿自长兴回,都无甚话,但田不及数,云有一百亩。李晋卿又待再去说话,或问要些好山亦可,我寻思且只了却亲事,财物亦不必论,但得新妇来管当家事,复何所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b7d24a286cfaf5bf30294b0b46848402.jpg

《生日帖》写于赵孟頫去世前一年。信的主题之一是赵雍的婚事。事情又是差李晋卿去办的,李晋卿去了趟长兴,回来说田地数目不够,只有百亩,或者下次再去要点好山来充数罢。“要点好山”,体现的是经济头脑,“了却亲事”,却是当务之急。赵孟頫认为再多财物也不及新妇来“管当家事”要紧,侧面证明他退居吴兴之后,身心为家事所累,迫切想找一个得力儿媳妇来分担重担。

在赵华看来,假如赵孟頫的一生是一座大厦,这些存世(或著录)的书迹就是大厦中的一个个重要的结构件,它们一点点为我们拼凑出赵孟頫的全貌。

此次上拍保利香港2023年秋拍的《枉顾帖》为赵孟頫晚年归隐吴兴后的一封简短信札,信中上款李提举与赵孟頫过从甚密,他为赵孟頫处理了许多经济事务,连赵家婚嫁事也深度参与,深受赵孟頫的信赖。此时赵孟頫痛失爱妻,整日宿疾缠身,为家事操劳,但仍不忘买田买池买山之“隐趣”。赵孟頫在元代以书画名世,“荣际于五朝,人得其片楮,亦夸以为荣者。”但他在书画之外,还有十分丰富立体、具有人间烟火气的一面,从这幅《枉顾帖》中可得以管窥。

南都专访艺术史学者赵华

赵孟頫真迹存世260余件

南都:赵孟頫的作品存世量如何?在私人收藏的市场里有多少真迹在流通?

赵华:赵孟頫作品的存世量各个学者统计的方法和口径有些不同。比如说,台北“故宫”藏的赵孟頫《致中峰和尚十一札》,我们把它算一件作品,还是算十一件作品?上海博物馆藏的赵孟頫《行书十札卷》,裱成一个卷子,算一件作品还是算十件?两种算法算出来的存世作品数量就不一样。文物单位按文物算集册、集卷就算成一件,我按“作品”算,就把它们分别算成十一件和十件。包括题跋,同一个卷子上,赵孟頫自己给自己写的题跋,只要不是写于同一个时间,我认为也应该算成两件。这样算的话,大概存世的赵孟頫作品共有260余件。

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72-73件,台北“故宫”博物院现存54件,上海博物馆40件,美国和日本的博物馆43件,辽宁省博物馆12件,广东省博物馆3件,广州艺术博物馆1件,吉林、天津、山东、浙江博物馆各1件,湖州博物馆2件,苏州博物馆1件,新乡博物馆1件,中国国家博物馆1件。另外,海内外私人收藏,包括私人手里没拿出来的和已经拍卖过的,我知道的有近30件。比如北京的徐邦达旧藏赵孟頫《临缩兰亭》,苏州藏家的赵孟頫《临定武兰亭序》,龙美术馆收藏的《定武兰亭跋》《归去来辞》,香港藏家手里的一件赵孟頫小楷《金刚经》,来自嘉德,2017年保利上拍的赵孟頫行书《心经》,现在在甘肃的天庆博物馆。今年北京保利春拍上拍了赵孟頫的《临黄庭经》,正文之外有一段赵孟頫的跋,两部分相距二十年,我把它算作两件作品。包括我们现在说到的赵孟頫《枉顾帖》,总数加起来是260余件。

这个数量,既不算少,也不算多,可以作为评价一个博物馆书画收藏水平的“指标股”。这些作品,各方面信息非常丰富,是一个很适合做研究的目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19b8946b3b12d88aa0a945fa7852808b.jpg

艺术史学者赵华

南都:跟元代其他画家比起来,赵孟頫传世作品的数量还是非常可观的。

赵华:当然,他被叫作“元人冠冕”,影响特别大。他流传下来的真迹数量可能比宋四家的总和还多。例如今年春拍的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出版社做局部放大出版,就只有赵孟頫书法部分,后面大书法家邓文原等人的题跋就被略去了,这就像历史的一个缩影,要说文物价值,后面的三个元人题跋部分要珍稀得多。但是赵孟頫有更高的接受度,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他书法家相比,他的真迹在流传过程中就不太容易被淘汰。这就是历史长河的无情。

赵孟頫有经济之才,但非“超级富豪”

南都:《枉顾帖》在赵孟頫留下的书迹里属于什么档次的作品?

赵华:《枉顾帖》的风格非常成熟,也是非常好的。在赵孟頫生命的最后两年,因为受到病痛折磨,状态起伏很大,写字的时候笔画要干枯一点,而且用的是比较硬的笔头,因为眼睛不好,肌肉触觉、控制力也减退,他需要用较硬的笔去写字,以增加力回馈,含水量就少多了。还有一些结字的水平也下滑了。我在《赵孟頫闲居考》里也写到,在至治二年,赵孟頫生命最后一年的前两个月,他的书法是有滑坡的。

而写《枉顾帖》的延佑七年还是赵孟頫晚年的顶峰状态。前一年他的夫人管道升去世,这一年他的身体状况还比较好。他请假回到湖州,本来还要回大都去的,但是他不愿意再出去了,就到杭州辞官,辞官回来以后写了《枉顾帖》。

可以看到,《枉顾帖》的墨气是很足的,血肉饱满。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赵孟頫《致中峰和尚十一札》里,第一札是至大三年,赵孟頫57岁时候写的,那时候他的墨气也是很足的,写得比较流丽。第二札写于至治二年,这就是病中写的了。最后一札是至治二年闰五月写的,是在他去世前一个月。这两个书札的状态就不太好了。

赵孟頫的200多件作品,写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存量是足够的,是非常好的研究对象。而且赵孟頫的很多作品是署年款的,可以考证的也很多,有互相之间可以互证的东西。有些书法家作品很多,但是没有年款,相对来讲比较混乱,不好找它的规律。

南都:您为什么把《枉顾帖》里提到的“买池”解释为买湖荡而非砚台?

赵华:湖荡是杭嘉湖地区的一种很重要的生产资料。池子可以养鱼,池塘的周围可以种桑树,桑树长的桑叶可以养蚕,蚕的粪便、蚕蛹用来喂鱼,塘底淤泥用来肥桑,这叫做“桑基鱼塘”,是一种农业生态,养鱼养桑养蚕并出产丝绸。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f1d374215fb5a17056aeeca5cec20afa.jpg

湖州的桑基鱼塘

赵孟頫买田买山是非常多的,在他存世的信札里涉及的就有十四宗。他本人也非常会理财。他的父亲和曾祖父都是非常会理财或者“敛财”的人。你看杨载的《赵孟頫行状》里写“公之才名颇为书画所掩,人知其书画而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而不知其经济之学也”。一般来说,书画艺术是越老越成大家,而年富力强时在经济方面更敏锐。他早年已经展露出很好的经济才能,被举荐入朝。但是当官以后,他近20年时间要去大都,家乡的产业没法管理,“苦被虚名累,未得遂高栖”。所以他最终的经济成就并不高,到了晚年也没有成为超级富豪,只能算地方上的小地主。他的经济成就是被他的文章和书画的成就所掩盖的。

他的朋友当中,比如昆山的朱清,被皇后卜鲁罕查抄,充实后宫;上海的瞿霆发,财富就是沈万三一样的级别。到了明朝,朱元璋认为他们家富可敌国,有造反的嫌疑,于是抄了家。这种级别的富豪,田产都是以百万亩计算。项元汴也大概是这样的水平。赵孟頫的朋友圈里,这种级别的朋友非常多。

很多人理解赵孟頫的时候,就去他的诗词里寻章摘句,“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但诗里的说法不能完全相信。你看他的书信里的信息,反而真实得多。他给中峰和尚写信:“平生承祖父之荫,无饥寒之窘”。可在诗里他却要表现自己很清贫,以贫为美,这就像归隐题材的诗词、犯罪题材的小说一样,写出来不等于真有归隐或者犯罪的想法。只有把他的所有消费、人情世故、经济活动考证出来,才能获知他真实的经济情况。

南都:《枉顾帖》能给书画爱好者增添关于赵孟頫的什么样的认识?

赵华:假如赵孟頫的一生是一座大厦,《枉顾帖》就是一个重要的结构件。《枉顾帖》文字比较简短,信息却很丰富。包括风格变化的信息,署款变化的信息,健康状态从衰老到罹患严重的疾病,还有赵孟頫和李晋卿交往的信息,包括他的经济活动。读懂微观,必须要有宏观的视角,用更多的作品来相互印证,才能读出它的历史信息和历史价值。包括书法风格,也是要和横向、纵向去联系,才能看到它的源流、变化和价值。

今人能做出比古人更精确的鉴定

南都:您在《赵孟頫致李晋卿<枉顾帖>考》中提到赵孟頫有很多伪作,《诗札卷》里除了《枉顾帖》其余都是詹僖的伪作。能讲讲赵孟頫伪作的情况吗?您如何去辨别真伪?

赵华:詹僖借赵孟頫的名声,留了很多作品下来。但他自己本人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却不多。他在赵孟頫伪作的体系里面属于第二、第三档次。

一流的比如说像俞和。俞和是赵孟頫的同代人,比赵孟頫小50多岁。他应该见过赵孟頫。在我之前,学术界公认的俞和作伪的赵孟頫书法只有7件,我这里把它扩展到了44件,包括一些比较著名的东西。我的方法是什么呢?首先是单字的微观分析,对字体、笔画的分析加统计;然后是对印章的分析;最后就是文史资料的分析。你把俞和这个人弄清楚之后,实际上就为赵孟頫作品真伪之间建立了鸿沟,由混为一谈到泾渭分明,真伪就很难跨越了。第二档次的伪作与第一档次的伪作差很远,第一档次的伪作和真迹之间又差很远。明确了这种情况,鉴定真伪就很容易了。

南都:和古代人比起来,我们现在鉴别真伪的能力更强还是更弱?

赵华:我们现在可以到博物馆观看原作,也有电子图片和书籍,赵孟頫那个时代的人观看真迹的条件跟我们是没法比的。当时只能到别人家里去看实物,你可以看到的数量非常有限,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你只能看到他的书法像一堵墙,或者像一根绳子,无法纵览全貌。但赵孟頫当时的人可以给我们作证,他曾经看到过这么一件作品。当然,能够接触到越多真迹的人,眼光就可能越好。

我刚才说的260多件作品,只是真迹,真迹以外,我们还要看成百上千的伪作来进行比较。作伪的水平,各个时代、不同的人做出来的水平参差不齐,这种锻炼在古代是没法达到的。乾隆皇帝的儿子成亲王在题跋赵孟頫的一件书法作品的时候说,自己平生看过赵孟頫的书法有十多件,中间还有伪作。皇帝的儿子能够看到的东西也不过如此。而现在,只要有出版,有照片,有展览,我们都能看。我们可以一天24小时看一件作品,古人是受限制的,你到别人家里去看一上午、一晚上,回来以后不能复习,也没有对多件作品进行比较的条件。所以,我们现在的条件是古人没法比的,我们能够做出比古人更加精确的判断和鉴定。

南都:您在鉴定的时候使用的是很科学、系统的方法,未来可能利用AIGC进行辅助吗?

赵华:如果使用AI进行工作,它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是很高的,需要优质的数据投喂师,还要教它图像的提取和分析等等。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证据和逻辑,你掌握了证据和逻辑,就能够解决真伪的问题。AI肯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AI也必须讲证据与逻辑,讲因为所以,讲一二三,不能只讲结论。

真伪一直在搏斗当中

南都:赵孟頫和苏东坡是文人画的两大先驱。虽然苏东坡仕途不顺,但在自己的时代也是名扬四海的文坛领袖。相对而言,苏东坡传世的作品就很稀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赵华:苏东坡毕竟比赵孟頫早了两百多年。时代的差距会导致他的存量减少很多。苏东坡的真迹存世比他的前辈欧颜虞褚多得多,赵孟頫再往后两三百年,文徵明、董其昌这些人的东西又比赵孟頫多得多了。这是时间因素。

苏东坡在世的时候,因为乌台诗案、元祐党籍碑,他的很多东西在当时就不被待见,留着是祸,大量被销毁、消失。

另外,作品的流传跟苏轼的居无定所也有关,他没有像赵孟頫这样长期在杭州、湖州或北京这些地区居住,而这些地区都是中国近古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赵孟頫的活动范围不像苏轼这么广,活动范围一旦太广,零星的收藏很难汇聚起来,会消失得特别快。

赵孟頫的书画深受当时人的喜爱,给中峰和尚的书信现在我们能看到有二十封左右,肯定当时的收藏量是非常大的,类似情况如吴森家族、费拱辰家族、顾信、石民瞻、南谷真人、孙行可、田师孟、季宗元等,包括李晋卿,长期稳定交往,收藏量都很大。艺术水平、地位、稳定的交往都让流传概率增大。

流传中,真伪本身的互搏也是因素之一。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书画还会因为认识偏差导致轻忽。比如赵孟頫的《松江宝云寺记》,项元汴之前是村民拿来糊墙的,能够幸存下来,这是个特例。它的原收藏者家族应该经历了钟鸣鼎食到家徒四壁的退化,而很多这样的情况就很难保存下来。包括我们现在也在市场上看到这种情况。上海博物馆藏的赵孟頫《归去来辞》,实际上原收藏者对这件东西就是根本没有信心的。首先落款赵孟頫的“頫”字写成了“俯”。其实那时候刚好是赵孟頫在济南比较落魄的时候,从四品贬成了正五品,他不想再当官了,就想在家守着一亩三分地,所以落款写成“赵孟俯”。另外,这个收藏者觉得《归去来辞》的印章也不对。他听说赵孟頫的“赵子昂氏”印章顶边应该有一点凹曲,而那张书法上的印章是平的。他不相信这个东西是真迹,但又想把“伪作”改造成真迹,于是自行把印章给改造了。这是在《归去来辞》进入上博前的事情,也就几十年前。启功先生后来写了一个题跋,认定这张字是真迹。当然印章也根本没有问题,按照印鉴分期,《归去来辞》书于大德元年,印章还没有磕坏,顶边本就应该是平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de7136ed692c5dcab583aab45ec6cdd6.jpg

元 赵孟頫 行书 归去来辞 上海博物馆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435a5de2f72cbd621d0087869a1a7625.jpg

真迹《归去来辞》上被改造的真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f76fe5ef5bfe24e87e3e35c197b8499d.jpg

赵孟頫“赵子昂氏”元朱文印分期

如果手里拿到真迹的人并不认为自己的东西是真迹,那这件东西就不会受到重视。还有一件作品,上世纪80年代就有过重要的研究论文发表,后来父传子,子传孙,没人知其所以然,最后以很低的价格拿来上拍,被识货的藏家抢走了。并不是说真迹脸上就写着“真迹”两个字,你要有鉴赏的能力,识得出这匹千里马。所以说,每件能真迹保存下来的真迹,都有很多因素,并不容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a62d033de6db078f426cbfc4acdd8315.jpg

元 赵孟頫 致明远提举·柔毛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单独一个信札就很难保存,但集成大卷大册,情况就好很多。真伪同卷,伪作可能会影响对真迹的认定,但也可能客观上保护了真迹。比如北京故宫《翰札集册》十二帖,《近来吴门帖》《宗阳宫帖》《违远帖》《采神图跋》《过蒙帖》真,另有七帖均伪;上海博物馆《家书二札卷》,仅《迴买此山帖》一真;台北“故宫”《尺牍诗翰册》十三帖,仅《柔毛帖》一真;张学良旧藏《六帖册》,仅《径率帖》《小女帖》《乍凉帖》《窃禄帖》四真。真伪同卷,有助于我们对真迹的理解,也有助于树立健康的真伪观。熟悉了艺术家的真伪作品体系,建立了真伪鸿沟,真伪同卷就不会影响真迹的认定了。

参考文献:

赵华:《赵孟頫致李晋卿<枉顾帖>考》

赵华:《赵孟頫闲居考》,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