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 | 推开戴泽艺术的“窗” 看他笔下的北京

2023-09-18 20:35:33 未知

艺术,就是你对这个世界的爱。

——戴泽

2023年9月15日至10月29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主办,戴泽艺术基金会协办的展览“北窗高卧——戴泽笔下的北京”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0a178b3b4d7ad87ff10d4bd3b2c26334.jpg

展览现场

戴泽师从徐悲鸿先生,是中央美术学院的莫基人之一,20世纪中国第二代油画家代表人物。此次展览主题源于成语“北窗高卧”,出自陶渊明《与子俨等书》,比喻人生悠闲自得。这也正恰合戴泽对艺术纯真、质朴的态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fecdd9ad69796d2e879ea9d132605479.jpg

自画像,34×26cm,纸本水彩,1946年

展览围绕“戴泽笔下的北京”展开,讲述了戴泽1946年抵京至今,数十年来笔耕不辍地用画笔记录下的北京城市变迁。

“窗”是此次展览的引线,每个版块都以一扇窗作为起始,带领观众一起推开戴泽艺术的“窗”,顺着艺术家的视线,看向他眼中的风景。通过戴泽的笔下的北京,我们可以徜徉在城市的韵味与诗意当中,共同品味每一个美好的历史瞬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9000def8c65f3f0d11a2b2a02f35802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52b2ced1934d9352591db44476f04227.jpg

展览现场

新硎初试

戴泽出生于1922年3月,四川云阳人。194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傅抱石、谢稚柳、黄显之、秦宣夫、吕斯百、陈之佛等先生。

1946年,刚刚结束了学生生涯的戴泽收到徐悲鸿的邀请,赴北平艺专担任助教,这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443b2055462d48b6b208a1bd03b21e92.jpg

50年代的戴泽

他只身一人前往北京,由于火车票买不到,无奈只能选择票价更为昂贵的飞机,当时飞北京的机票是40万法币,他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那里借到40万法币,只带了几件单衣,扛着一些小幅的画作就来北京了。

“抓紧时间画画,工作是工作,画画是画画。学校还没有开学,北平这个地方还很值得画的。”这戴泽初到北京之后,徐悲鸿见到他说的第一句话。这给戴泽留下了很深,甚至一生的影响。

对于刚从南京北上抵京的戴泽来说,学生到助教的身份转交为这座陌生的城市蒙上了一层滤镜,所见皆新,所看皆最。

相信你的眼睛,画你所看到的。

——戴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7055a1718f5473f32c9608ade31ea72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43fb4c8803f4bc8aa9c21eb81632676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a0752f482f8120215f0bad048c9e0aba.jpg

展览现场

当时在教具组工作的戴泽得到徐悲鸿鼓励画笔不辍,在其日记所录“整天在街上用水彩画速写”的日子里。他画北平街头的市井贫民,和捡煤核的百姓生活的艰辛,画北平艺专的校舍与师友,描绘着北京的街头巷尾、市井生活和底层人民的真实形象与生活状态,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定格于纸上。这些当年街头巷尾的日常之景,而今已成为比记忆更鲜活的画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7526cc1b92c4a61132f01f6da3920de1.jpg

北平街景,25.2×34.5cm,纸本水彩,1946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cb99ecf6e6109f0a0c36be1f2a655c26.jpg

捡圾场上,20×25cm,纸本水彩,1946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824f70a16f7508076cfb41fd7142d9d5.jpg

北平贡院西大街,25×34.5cm,纸本水彩,1946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6aecf30287b907fef1f9e77f6037ff83.jpg

母与子(艺专操场),49.8×61.5cm,布面油画,1946年

《马车》是戴泽较早的主题性创作,原是作为教学示范,画作广受称赞。“中国的希望在有马车的农民身上。”他十分重视这福创作,并为此画了大量的速写。此作也被闻立鹏先生称为“追求朴实之美,追求厚重力度,追求内酒的深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afb0b372e9c3851e3df6738db5af92c4.jpg

《马车》稿,14×18cm,纸本素描,1946年

北平艺专对戴泽的艺术生涯意义重大,这里是他职业生涯的起点,也是他为中国美术教育奋斗的地方。

罗缕纪存

新中国成立后,戴泽将创作重点聚焦于北京的城市发展。一九四九年冬天,戴泽参加了京郊的土改,回来以后他就画了一幅《农民小组会》生活气息十分浓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dacda3576c1e0b6526a6176e58eb8d4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76fce588fccdb872d826721cbe601ae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f9c70c175f2c89ecfb447a4d6101bed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3daadb8ea64dec8fc80b7ba802ef52cb.jpg

展览现场

戴泽这一时期对北京街景建筑的记录恰好充当了一个“图像史官”的角色,通过其作品描绘的这座城市发展的一个个瞬间,我们得以跨越时间,看到如今这座现代化城市的古都旧景。他令过往时光重新流动,展现出北京建设过程中的点滴变化,深度还原首都建设发展历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e52763aee6336079ec385df3795b2d89.jpg

长辛店打铁,30.3×40.5cm,纸本水彩,1949年

长辛店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起点,极具历史意义与革命情怀。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环境与人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到时代感召的戴泽创作了系列主题性绘画,既有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又有人文主义情感关切,生动展现出人民群众在时代中焕发出的精神力量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通过对工厂车间及劳动人民的刻画,描绘出新时代下人民当家作主后高涨的工作热情与建设动力,带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3b6c91419cf5824209dded9f23d77764.jpg

东总布胡同,20.3×30.7cm,木板油画,1947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ca16065690e5a591cd10434446405c4d.jpg

校尉营老屋,25×34.6cm,纸本水彩,1948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32d757ac693fdba18921ae973fdb9da0.jpg

马家庙胡同,19×27cm,纸本水彩,1948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7421b9f926274a1ad341ba73030c940f.jpg

修建十三陵水库,28×40cm,纸本彩墨,1958年

戴泽创作了许多展现人们喜迎新时代的建设热情的作品,凝聚着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怀。通过作品,不仅可以感受历史的流变,更能通过素描寥寥几笔的刻画,领略艺术家的造型把控与氛围塑遣能力。

极目素心

时间是个神奇的东西。不管你的出身和阶层,美与丑,这样东西对大家都是公平的。经历这一世,有时得意有时失意,回头去看,风流人物俱往矣,只留下一幅幅时代现场的写生,平静的挂在墙上。白驹过隙,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心中的记忆。最美的画,应该是画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作品答案。

——戴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a6509d3c86d59f23befc6b5b6255506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6b5636024a9e6428cc558272d85034ea.jpg

展览现场

晚年的戴泽有着“返境归真”的艺术体悟,在艺术创作中融合中国元素与西方技法,不拘形式、不限内容,眼中之景信手拈来。无法出门写生之时,他就坐在自家窗前画窗外之景,城市变迁的繁华与喧露在他的眼中,也落于笔尖。

王府井的煤渣胡同我住了一辈子。我喜欢画窗外,静静地画我看到的,一张接一张的画下去。

——戴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f34747a3da1733af7ac09ff0d77f806e.jpg

窗外之一,60.6×49.6cm,布面油画,200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11c1cef1abbe32a6216445538bf41bcb.jpg

北窗高卧,53.5×33.5cm,木板油画,2013年

对过去没有后悔,对现在很满意。我随着潮流来,随着潮流去。顺乎自然,心平气和。感谢天感谢地,感谢我接触到的人们,他们对我真好。

——戴泽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