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派经典|扎劲,这些上海老歌,侬听过伐?
2023-09-22 00:00:00 未知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经典。
而老上海的经典是曾经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黄包车、悠悠扬扬的留声机、穿着旗袍的端庄太太,还有那五花八门的音乐。
老上海的“靡靡之音”,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它穿过历史,久经不衰,使人悄然梦回繁花似锦的十里洋场,人潮拥挤的外滩风光,灯红酒绿的百乐门,昏黄悠长的弄堂……。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老上海的声音,回味这独一无二的海派风情。
如果没有你
这首出自老电影《柳浪闻莺》的插曲《如果没有你》,听着这首夹杂着底噪的音乐,结像不清的人声的歌声,脑中条件反射般出现十里洋场,纸醉金迷的歌舞厅。
《夜上海》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
华灯起,车声声,歌舞升平。
一曲优美的旋律,一道嘹亮的歌声,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上海,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气息和文化氛围。其中歌曲中蕴含的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也让人感受到那份浪漫和诗意。
《夜来香》
有人爱那夜色茫茫,也有人爱着夜莺歌唱。那花一般的梦,就像拥抱着夜来香。
夜来香通过描绘夜来香花开放时的景象,勾勒出思念的深沉和思念的情感。歌曲中浓郁的家乡情怀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打动了无数人的心,使其成为老上海的一代经典,久经传唱。
天涯歌女
自古以来,文艺作品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音乐更是贯穿于生命的每个阶段。
天涯歌女整首歌的词意流畅、情感饱满。它讲述的了一位从家乡远走天涯的女孩,为了生活挣扎、奋斗,最终却无法实现返乡的梦想。
其无论是曲调还是歌词,都表达出了追求自由、梦想实现的心情,引发了当时外出务工的人们深深的共情心理。
何日君再来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愁堆解笑眉,泪洒相思带。
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
《何日君再来》创作于抗战期间,由邓丽君演唱的版本最广为人知。
《何日君再来》是一首不老的情歌,永远保持青春美貌的旋律面貌,尽管乐坛世代交替,各式音乐类型新兴而生,依然没有一首歌曲可以取代「何日君再来」的经典魅力地位。
邓丽君的深情演唱,历久弥新,使得这首歌百听不腻,也让人心怀追思——何日君再来?
魂萦旧梦
《魂萦旧梦》是旧上海名歌星,被称为“一代妖姬”的白光的名曲,亦是国语流行歌的一个亮点,以令人感慨的歌词和白光声情并茂的念白,在旧上海影响颇深,成为旧上海流行乐的一个代表。
《魂萦旧梦》作为旧上海流行乐的代表之一,曾被多次翻唱,其中尤以年轻时有“小白光”之称的殿堂级歌后徐小凤和台湾歌手蔡琴最为出色。
永远的微笑
《永远的微笑》这首作品是“歌仙”陈歌辛于1940年创作的流行歌曲,据后人所述是陈歌辛写给自己爱人金娇丽女士的。1941年,百代唱片公司发行了这首歌曲,由周璇演唱。
这首作品旋律朴实,充满活力。音乐旋律和歌词巧妙的搭配,将“爱情主题”升华凝练~,让无数人对爱情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今宵多珍重
今宵多珍重,这首歌是1961年,由王福龄作曲,林达作词,崔萍演唱的一首经典歌曲。几十年间经由海峡两岸,几十位歌手翻唱,至今再听,不会有一丝不合时宜,经典永不过时。
其诗一般的歌词,犹如像一杯好酒,越久越醇,让人回味无穷。
苏州河边
《苏州河边》写于1946年,当时正值国共第二次内战爆发,而这首歌却无比安静。两位有情人夜晚在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边散步,一点点一点点,走出了这个混乱的世界。
艺术家李守白
李守白,1962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上虞。当代重彩画家,海派剪纸艺术大师。现为中国民协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上海华东师大、上海工艺美院客座教授。“非遗”海派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先后在国内外多地举办展会和参展;摘取包括中国文化部“文化遗产日奖”、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山花奖”等在内的10多个金奖;被世界多国机构和私人收藏家收藏。
(责任编辑:王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