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立足中国当代艺术史 谈李秀实作品的重要特点及创作中深沉的情感

2023-09-26 09:46:56 未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c5db4112516fa7048c6974fd4919ac7d.jpg

2023年9月23日, 李秀实“《正月》之后” 于北京798艺冠空间开幕,展览精选李秀实先生《京华遗韵》系列作品、全面诠释了李秀实先生对中西方文化艺术的思考与实践。展期至10月22日。

9月23日16时,四位学者和专家共同探讨李秀实的艺术创作,出席嘉宾有北京画廊协会副秘书长、翰墨艺术空间创始人林松,今日美术馆副馆长晏燕,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馆长谭维,墨骨艺术工作室独立策展人李墨白。通过这些嘉宾的发言,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李秀实的艺术探索和历程,以及他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重要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f290fa465375752290c97b6afcef9b13.jpg

北京画廊协会副秘书长 翰墨艺术空间创始人林松从美术史的角度做了一个系统的阐释,他谈到中国当代艺术在改革开放40年中的多样性和实验性发展,以及老中青艺术家在接受西方思潮的冲击和各种流派的影响下,不断进行模仿和实验的历程。这些艺术家的努力和创新为中国当代艺术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和多样性。早年,李秀实老师以写实主义和主题创作闻名。然而,随着中国当代艺术进入新的探索阶段,李秀实老师也随之转向了抽象艺术。他的作品从中国传统的甲骨文系列变成了抽象作品,这一变化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一次新的冲击。他的实验性和创新精神让他在当代艺术界树立了一个独特的标志,为中国当代艺术注入了新的内涵。

李秀实是中国艺术界的杰出艺术家之一,今日美术馆副馆长晏燕认为,他的艺术生涯充满了坚守、实验和探索。回顾他的艺术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一位艺术家如何在不同阶段不断挑战自己、追求创新、以及他对艺术的深刻热爱。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们常常探索并追求最适合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正如墨骨油画对李秀实老先生而言,他视其为一种风格的建立和阐释,有时候甚至像命题作文一样,以一些前提作为创作的基础。这种个人化的标签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0bb5799678895f4944d64c01e39f6745.jpg

京华遗韵系列——旧岁风雪之二 80.3cmx100.8cm  布面油画  2012年

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馆长谭维谈到,李秀实的墨骨油画起始于1989年,而在1985年,他参加了黄山油画会议和第四届美代会。我查阅了当时美代会上的一些发言,它们有助于理解为什么李秀实会有如此大的转变,以及当时的理论家们提出了哪些理论来启发他。这些学术报告涵盖了青年美术群体的创作情况,二战后西方美术的现状,以及西方美术思潮对中国近现代油画历史的影响。这一信念一直伴随着李秀实的一生,使他能够在今天创作出摆脱了西方传统画法和技术束缚的作品。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展示,更是表现了精神性的内核。

李秀实作品的重要特点及创作中深沉的情感

李先生经过多年艺术实践发现,中国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和充满意象表达的书法才是他最需要的,这二者不仅仅是“有意味的形式”和“情感符号”,而是中国古老文化数千年积淀的精华。他将其和印象派的色彩结合,试图在现代语境下建立一套既是自己的又能够与世界沟通的“画语”。

“在几十年的艺术创作中,我从写实到写意、从具象到抽象、从人物到风景,有过种种追求,但怎样形成自己的风格呢?我自幼面对中国画,曾深深为祖先的“六法”所折服,并深感中国书法之深奥与美妙。在美院学习时,又情有独钟印象派表现手法中的色彩魅力,因之在《京华遗韵》系列作品中,想以完全不同于过去的表现语言,在西方的印象派和东方文人画之间,在整体的具象表现同局部的点、线、面之间,以轻松流动的音乐旋律来处理画面深沉厚重的量感,画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作品,寻求属于自己的艺术风貌。”

——李秀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3ac43d5f4f207798422ab690039f1e00.jpg

今日美术馆副馆长晏燕提到,李秀实的作品以其丰富多彩的色彩而著称,特别是在夜景和灯笼的绘画中。他能够生动地表现夜色中的色彩效果,这与莫奈画池塘和夜景叶落的情景非常相似,但李秀实的色彩更加鲜明丰富。他善于运用高亮色彩,使其在丰富多彩的背景中显得格外出彩,这种形式语言充满了丰富性和冲突,也是他作品吸引人的原因之一。此外,李秀实的作品也非常现代化,他使用颜料创造出高饱和度的颜色,这与当今消费主义和广告的视觉风格相契合。他的作品中呈现出未被混合的颜色,与当今公众的视觉接受和连接更为直接相关。这种现代感和时尚感使他的作品在当下非常有意义,为我们提供了讨论的重要话题。

北京画廊协会副秘书长、翰墨艺术空间创始人林松指出,李秀实的作品背后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风景、风土人情以及生活的真实记忆和情感。这些情感通过艺术家一生的经验和探索得以表达,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这使得这些作品具有历史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也承载了个人的经历和情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0ee791d641cab16d23e23702c787a7c1.jpg

京华遗韵系列——夏午 80.3cmx100.8cm  布面油画  1991年

通过学术研究老一代艺术家及作品

但是,对于中国画写意用线的油彩转换遇到两个最难破解的课题,一是如何把油画风景的三维空间变为二维空间,二是如何能够把黑色自然地介入画面的色调之中,李秀实的解决方案是将画面整体空间转换为平面或半平面,但色彩绝不平涂,而是将富有冷暖对比的色块化整为散、交错重叠,并适度留出透气的画布的白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ef9a11673900fea09c6e44f32250baaf.jpg

京华遗韵系列——京师瑞雪 130.3cmx162.1cm  布面油画  2014年

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馆长谭维谈到,微观史学对于中国化以及对李老师的研究路径来说都非常重要。探讨技法、中西结合或西方技法如何超越可能显得有限,因为当今的研究方法不再局限于技法。从历史的切片和微观史学的角度来看,包括每幅画的背景、创作过程和思想,可能更具深度。作为做档案学的人,我们追求三证俱全,即本证、旁证和佐证,这也可以应用于李老师的研究。作品是这个艺术家的本证和旁证,口述历史和时代大背景的文献资料就属于佐证。通过这个方法来深入研究李老师的作品会更有趣,能凸显他在整个艺术历史中的重要性。有些艺术家从七八十年代一直到今天可能被历史遗忘,但通过重新梳理他们的历史,特别是从往来信件和微观史学的角度出发,可以重新探讨他们的意境和路径变化,这也代表了那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因此对老一代艺术家的研究更有趣味。

“墨骨油画”的诞生 对爱的特质表达

李秀实先生对北京的爱,是浪漫五彩的,并充满文化的碰撞。

在李秀实先生画面中,天空不仅是蓝色的,在旧岁风雪中是绿色的,在霜降中是黄色的,在黑狗系列中又是紫色的,而仔细看,每一片黄色、绿色或蓝色中又有更多和细小的色彩,或邻近、或错开、或交叠、或相遇,这是李先生后印象主义式的浓艳色彩布局,同时,李先生还将中国画的造型手法——线穿插进其中,在“骨法用笔”的基础上,超越物象的轮廓约束而越界穿插,打破传统油画以面造型的规律,从而形成极度个人化的绘画语言表达,达到集东、西方艺术精髓皆尽为我所用的写意境界。         

这就是李秀实先生独创的“墨骨油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eff83241cdbd035c910428fcae11c055.jpg

京华遗韵系列——正月 80.3cmx100.8cm  布面油画  1989-1990年

《正月》是《京华遗韵》系列作品的开篇之作,也是 “墨骨油画”的起点,策展人以此为展览命名,意如法国诗人佩吉(Charles Péguy)曾经道:“莫奈的第一幅睡莲,就已经重复了一切的其它睡莲”。这诡异的句子对应到李秀实先生身上或许更为贴切——或许自《正月》的完成,就已经预示了“墨骨油画”未来的可观成就。

《正月》画的挺费劲,主要是怕重复1958年大跃进时单线平涂的教训,并且西方源于以天人相胜,积极进取,要求逼真的相像,同我们东方主张天人合一、崇尚精神、注重意向的相似而相去甚远,令我寸步难移!所以我边画边尝试,画了刮、刮了改,从1989年到1990年持续了一个冬天……

——李秀实

在李秀实先生从事艺术创作70余年时间里,有40多年是在北京度过的。对于北京的红砖碧瓦和春夏秋冬,充满了特殊情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b073def0fa3fb5ce1d96f2ac25084b03.jpg

1988年李秀实先生调回北京工作,阔别北京27年后发现“用线的勾勒表现中国古代建筑复杂的造型、结构、门窗等,再加上传统固有的色彩,比用传统油画技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就开始尝试用线再一次画北京的民居、鼓楼……”

于是,《京华遗韵》系列作品诞生了。她是李秀实先生对爱的特质表达。

《正月》之后李秀实《京华遗韵》系列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23年9月23日—10月22日

地  点

北京798艺冠空间(北京798艺术区A区797路)

出品人

徐建欣

策展人

李墨白  林  松

主办单位:北京798艺冠空间

协办单位:墨骨艺术工作室

媒体支持:ArtPro

【开幕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eb7c770da4fe685df7b152f4ad5505b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eec5f4e607d071daec91dfc0e9b719b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53dee7ceaf3af465d5cf76f958f6a24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a2cf5f042b581e287e1f81b8872a4f1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ba8994dc1174c91b82c5641cfe72d31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ebd723188faae823e8699e6c725ee34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2b13e1ca73351e1370c5eef6098398bb.jpg

【参展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59b30acf544917bbbe747a035e1af3fa.jpg

京华遗韵系列——逆光  53cmx65cm  布面油画  199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99ec9478fab816ce7bc3c69b1b4b4d34.jpg

京华遗韵系列——秋汛  80.3cmx100.8cm  布面油画  1996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8e64a0d903c02d35b05cb4cdfc27d6d7.jpg

京华遗韵系列——骄阳  53cmx65cm  布面油画  1996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fa793d6b8ad12fa081c1b6d704178ee9.jpg

京华遗韵系列——北海夏日 113cmx119cm  布面油画  1996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f0f2d14cfb0df3de6aa2f7f5d5096c9e.jpg

京华遗韵系列——庭园落日 53cmx65cm  布面油画  1996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d348775043bfee2a46b709cf20ca6f03.jpg

京华遗韵系列——等待 38cmx45.5cm  布面油画  2003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4a44df92f2cddaad608fa72bbc608fe5.jpg

京华遗韵系列——琼岛中秋夜 80.3cmx100.8cm  布面油画  200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35c9c7eafb532a2ca277d4d7d844827e.jpg

京华遗韵系列——社稷坛 130.3cmx162.1cm  布面油画  2005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cc790ae67ae28f96eb84d1982e131fce.jpg

京华遗韵系列——百姓人家之二 53cmx65cm  布面油画  2008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38b1b3f2a6f566b0ecc90774f0dbcfbc.jpg

京华遗韵系列——胡同深深 38cmx45.5cm  布面油画  2009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efadfa02b33ae8c44a681939baa69b57.jpg

京华遗韵系列——晓霧 80.3cmx100.8cm  布面油画  201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f1a43f53a3d8e1b789ffe9f10a3f104b.jpg

京华遗韵系列——夏日皇城  38cmx45.5cm  布面油画  200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ae49289499923b35cf2a9f0a20e58fec.jpg

京华遗韵系列——春柳之二  53cmx65cm  布面油画  201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7146df99a558dd1bb124b697a04ec805.jpg

京华遗韵系列——我的月光 53cmx65cm  布面油画  2019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a6f1b897f6eeb5073f6f7c1140c4e62c.jpg

京华遗韵系列——新春 53cmx65cm  布面油画  2019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11bfb30dfb845be6215d7931a6a7b935.jpg

正月雪系列——瑞雪丰年 80cmx100cm  布面油画  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c35244f4c318308df29e927e20f3ec5c.jpg

李秀实

1934年生于辽宁省锦州市

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董希文工作室”

1959年,他创作的《万里长江横渡》享誉全国,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全国主要报纸刊物上均刊载介绍

从1959年起,50多年来李秀实一直从事油画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多次参加全国美展以及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新加坡等国内外的大型美术展览及个人画展。代表作品有《万里长江横渡》《疾风》《春到兴安岭》《过去·现在·未来》及近年的“墨骨油画”《京华遗韵》《山居辑》《黑狗》《什刹海春秋》《左邻右舍》等系列作品。作品曾多次获不同奖项并被多方收藏。出版有人民美术出版社《李秀实油画选》《外实中秀——李秀实艺术之路》等十余本个人画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e1b84d834e65763ef197fc1a495ccfb4.jpg

“董希文工作室”首届全体师生合影 后排左起:刘秉江、詹建俊、董希文、许幸之、李秀实、王路 前排左起:邵伟尧、王霞、高泉 (1959年)

 全国美展 

1962年第三届全国美展《晨》

1964年第四届全国美展《粮食》

1980年第五届全国美展《疾风》《北疆秋阳》

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过去·现在·未来》《蜿蜒千秋》

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展《圣彼得堡的回忆》

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山居辑—谷雨》

 个人展览 

2022年“八十年代——李秀实作品断代展”在北京798艺冠空间展出

2021年“逆光——李秀实作品断代展”在北京798艺冠空间展出

2018年“东邻西舍——李秀实墨骨油画新作展”在中央民族大学美术馆展出

2017年“我这60年——李秀实艺术回顾展”在上海油雕院美术馆展出

2017年“我这60年——李秀实艺术回顾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6年“当代精神——李秀实与墨骨油画作品展”在北京798白雅轩艺术中心展出

2015年“灼点——吴冠中、罗尔纯、李秀实作品展”在海南三亚藏家艺术中心展出

2015年“李秀实与墨骨油画”在台湾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四城市巡展

2004年“李秀实《京华遗韵》系列作品展”在新加坡展出

1997年中国油画学会“访意画家四人联展”在意大利丁氏艺术中心展出

1981年“四人作品联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

文章来源:ArtPro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