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藏家故事 | 聚贤堂主人许军:从古玩爱好者到专业藏家的晋级之路

2023-10-02 12:00:43 孟语 

他从一位酷爱钱币收藏的泉友到清三代瓷器的专业级藏家,经历了30多年的摸爬滚打一路坎坷,在上海成立了私人博物馆——聚贤堂。谈吐直爽、不拘一格,这是藏家许军给人的第一印象。

而今,许军和他的朋友们扬帆起航,成立了中禾拍卖这家综合性拍卖公司,向着更为广阔的艺术品市场进军。

如何从传统古玩爱好者晋级到专业藏家,爱好与事业如何融为一体,雅昌艺术网特别对话聚贤堂主人许军,分享他的收藏故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8182c7467946aa3b1bf319e034911eb2.jpg

聚贤堂主人许军

雅昌艺术网:请简单介绍一下聚贤堂,它是一家怎样的空间?

许军:聚贤堂成立于2019年的7月19日。我本人玩瓷器杂项,包括钱币、南红、和田玉、翡翠、沉香,后来慢慢专攻瓷器。

聚贤堂是我在上海奉贤成立的一家博物馆,馆藏以明清瓷器为主。

“聚贤堂”名字的由来出自上海奉贤的“贤”,以这个字来命名。奉贤是因孔子的门生“言子”相传来过奉贤而得名。“聚贤堂”这个名字也是受到这些启发。

Ps:言子,名偃(公元前506—公元前443年),字子游,春秋末期吴国琴川(今江苏常熟)人,孔门72贤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后世尊为“南方夫子”。是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人”之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24de4ec3d10ef49fc21e495597253751.png

清康熙 御制珊瑚红地五彩九秋图碗一对

雅昌艺术网:您还记得自己进入到这个行业里,自己经手的第一件古董是什么?

许军:我刚开始玩的是钱币,在杂项当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件新疆的背后带撒金皮的弥勒佛,白度一级,和田玉籽料,750克左右的雕件。

前期收藏纯粹是我个人爱好,因为收藏不是我的主业,后来买的东西越来越多,不知不觉持续了三十多年。当时就听进张宗宪的一句话“要买东西一定要买好、买贵、买精,好的东西不怕贵,放个五年十年,绝对比房地产行业涨的多。”

我觉得第一件入手的藏品,非常的有意义,至今我还把它放着保险柜里收藏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00aad409d7707d029299c5277403fb48.png

明嘉靖 青花道教龙纹云鹤方盖盒

雅昌艺术网:聚贤堂是否有比较完整的收藏体系脉络?

许军:作为博物馆馆长,我肯定有自己的收藏思路,这些思路都是基于我个人爱好之上的。我现在最主要以明清瓷器收藏为主,当然也有别的品类,比如南红、和田玉、沉香、钱币。

我觉得人应该有三重境界,第一重,追求物质上的温饱;第二重,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寄托,第三重是安放灵魂,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文化是民族之魂,也让我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艺术品就是如此,新时代下也需要我们不断去传承、发展,让艺术品永远焕发生命力,盛放璀璨多元的中华文化。

我希望“聚贤堂”能够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一点光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a812dbe98c35f840fcf972926ced0bca.png

清乾隆 青花云龙纹折腰碗

雅昌艺术网:您收藏的瓷器里面,最喜欢的是哪一件?

许军:那是一件明代的青花人物瓶。我记得是在2011年从中贸圣佳的拍场上买到的。因为看到一本书上有专门的介绍,这件瓷器传承有序。

对我来说,能够买到心仪的艺术品,要比增加银行户头中的数字要有价值的多。而且我觉得明代瓷器的风格是比较简约舒朗的,我个人喜欢这种风格。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d2a26635ff5b57307b2dfbde1433d945.png

清乾隆 青釉铺首鼓钉罐

雅昌艺术网:在明清瓷器中具体您更喜欢哪种类型?比如青花、斗彩、粉彩等。

许军:我偏爱明清时期的青花瓷。

我觉得现在市场上过渡期崇祯的清早期的瓷器都有一定的市场了。顺治时期瓷器市场也不错。晚清的瓷器我玩的比较少,只是收藏了几件官窑。但是这一两年,清康熙的五彩反倒是火得不得了。

不过我还是最钟爱青花瓷,尤其是明代永宣时期的青花瓷。现在基本上明代的瓷器市场都比较火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c7d4d3d5f6164aed1718c96cba209e32.png

清乾隆 唐英制青花螭龙开光粉彩花卉诗文凤耳穿带扁瓶

雅昌艺术网:在您的收藏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特别难忘的经历或者故事?

许军:还记得第一次参加竞拍的过程非常刺激,那是一件明代的青花人物瓶,因为已经有所钟情,当这件拍品开拍时,心就会提到嗓子眼上,当时拍卖现场还是十分紧张激烈的,直到它一锤定音了,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觉得第一次现场拍瓷器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毕竟第一次拍瓷器,我之前都是玩杂项的。

雅昌艺术网:您进入这个行业,当时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是通过身边的朋友推荐?

许军:在上海周边玩杂项的朋友比较多。我当时纯粹是因为自己喜欢玩,之前都是自己在玩,跟这个圈子里的玩家接触比较少,后来和他们熟悉了就跟上海周边的一帮朋友去淘货、去拍行。

能把瓷器真正玩得很好的人也不多,可能是我接触的层面不一样。

2012年我在网上看到一些拍卖的宣传图录,如果有自己相中的,就去参拍,也会委托在北京的朋友帮我拍下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0e212e5fad91d8fc3e8e437b1f8da810.png

清 白釉夔龙纹太白尊

雅昌艺术网:通过您多年的收藏经验,给新藏家提一些收藏建议。

许军:收藏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小众的领域,需要的知识面非常广阔,玩一辈子,就要学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多上手,因为有的时候照片难免和实物有一些出入。我通过去预展现场,上手器物以后才会做决定。

现在是网络时代,即使通过直播买货我也会挑选身边最靠谱的买家的店铺。而那些比较陌生的店铺,我买的比较少。

我也会去逛博物馆,不过隔着玻璃看得不够真切,去拍行上手器物会比较好。

对现阶段的我而言,最起码我对清三代的瓷器,一眼就能判断器型、发色,至于真假还是要上手以后多方面确认。所以对新手玩家,我的建议是多上手、多看、多买、多找靠谱的平台买,只有在买的过程中才能加深印象。

雅昌艺术网:关于新成立的中禾拍卖,请您简单介绍一下。

许军:我毕竟收藏了至少两千多件瓷器,机缘巧合和我在武汉的朋友一起成立了这家具有文物拍卖资质的综合性的拍卖公司。

目前拍行处于刚起步阶段,毕竟我们两个人都是以这种“打眼”的方式一路坎坷走过来的,所以对各方面把关非常严谨。

现在中禾拍卖总部在上海,武汉有一个分公司,接下来考虑在北京办一场线下拍卖会,因为我们在北京也有分公司。这个就是近期在拍卖方面的规划。

前期需要提高拍行的知名度,包括信誉问题。我们先以明清瓷器为主,现在线上拍卖已经做到了第四期,后期会分为春秋大拍和四季拍,会加入字画、杂项类的拍品。

我蛮看好这个行业,毕竟是古代艺术品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我们拍行有自己的专业团队,并且请了几位文博方面有着二三十年的经历的专家帮我们把关每一件拍品。

雅昌艺术网:从已经结束的这几场网络拍卖来看,反馈如何?

许军:现在抖音上也只有拍了几期,前期主要以吸粉为主,所以基本上上一些普品跟小的官窑以及明清的民窑为主,价格区间在几千至几万不等,为了增加关注度,我们偶尔会放一些漏,毕竟这个号刚开了一个月。

那些价格区间在10万到几百万的拍品我们准备放在线下的拍卖。目前,这四期的网络拍卖成交量还不错,而且从大家口中的反馈来看,对我们的评价还是比较不错的。我们也会再接再厉,做好我们应有的服务。收藏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我希望中禾可以伴随大家走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去。

重点藏品赏析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24de4ec3d10ef49fc21e495597253751.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5e234bb3735136e1a3b477b0a9d48d48.png

清康熙  御制珊瑚红地五彩九秋 图碗一对

年代:清康熙

尺寸:直径10.8cm

款识:“康熙御制”四字二行楷书款

出版:《明清瓷器鉴定》,页216,图379

《苏富比二十周年》,图217

收藏:赵从衍(T.Y.Chao)先生旧藏

展览:华光航运集团清代瓷器收藏展,香港中文

大学1973年,编号108

赵从衍家族基金会明清瓷器收藏展,香港艺术馆

1978年,编号71

记录:苏富比香港1987年5月19日, T.Y.Chao(赵从衍)及其家族基金收藏专场,编号303

佳士得香港1990年3月20日,编号566

佳士得香港1997年4月27日,宫廷专场,编号53

碗外壁于珊瑚红地上以黑彩勾勒九秋图轮廓,内填红、蓝、绿、紫等色,通过色彩浓淡的变化来表现花叶的阴阳向背,展现花卉的立体质感。全器色彩缤纷,绘画精湛,展示了康熙朝官窑艺术的高超成就。

旧配木座。

九秋图:因秋季九十天是称为“九秋”的收获季节,遂采集九种秋草于一图,寓意九秋同庆,共贺丰收。

参阅:

《故宫藏传世瓷器真赝对比·历代古窑址标本图录》,页192,图168

《中国陶瓷全集14·清》上,图79

《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图95

《中国名瓷欣赏与收藏》,页248,图344

《广东省博物馆藏陶瓷选》,图149

《Christie'sPictorialHistoryofChineseCeramics》,页238,图1

《徐氏艺术馆》,图109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3bb9494e095dc298ff102cf2f93dca40.png

清乾隆  仿定窑白釉兽面纹盖碗尊

尺寸:高20cm

题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备注:日本藏家旧藏

其造型秀巧可爱,线条起伏丰富,胎体轻盈细白,透明釉清亮匀净,釉面开片,古意盎然,通体剔刻纹饰,自上而下装饰卷草纹、蕉叶纹、连珠纹、回纹作为辅助纹样。肩部的主题纹饰是相对式夔龙纹。

其层次丰富,过渡清晰,颈腹部皆有一道留白弦纹凸起,与瓶口外凸的造型相呼应,纹饰繁复精细,把玩摩挲,令人爱不释手,是为乾隆御窑仿定窑之无上隽品。底部中心为“大清乾隆年制”篆刻方款,笔道清晰,端庄规整,字体独特,为典型乾隆早期款识。类似作品见有瑞士鲍尔爵士收藏之雍正款作品,纹饰与本件略有区别,亦可证本件据雍正不远,殊为可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00aad409d7707d029299c5277403fb48.png

明嘉靖  青花道教龙纹云鹤方盖盒

尺寸:宽15cm

来源:北京保利芷宸萃珍——佛法无际、道法自然专场第16期精品拍卖会

题识:“大明嘉靖年制”款

此件青花八棱龙纹方盒,胎质细密,器型规整,青花发色较为艳紫,为嘉靖早期典型青花发色。盒盖主体纹饰绘一苍龙遨游祥云之中,描绘粗犷肆意、豪迈爽利,为嘉靖时期典型龙纹样式,器身四周各

绘一凤一鹤纹装饰,仙鹤作为道教吉祥物体现出皇帝对于道教的崇尚,此画法为明代晚期官窑器物常用的搭配纹饰,底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为嘉靖时期典型御窑文房作品,属中国古代

陶瓷收藏大系中不可或缺之品种。

参阅:《青花釉里红》,上海博物馆, 1987年,页102,图96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268361c3ba876c6550ce1bde761227d9.png

明  德化窑  “马可波 罗 ”八角镂空香熏

尺寸:宽14cm

来源: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卖会中国古董珍玩(Ⅰ)

此香炉造型独特,立耳,下设八足,腹部八面用扉棱间隔,每面模印花卉纹饰,原配白瓷托。整器釉色白晰,宛若油脂,极为精美。德化为中国三大瓷都之一,德化白瓷历史悠久,因其产品制作精细,

胎质优异,质地坚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故有“象牙白”、“鹅绒白”等美称,在我国白瓷系统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德化窑在明代进入了鼎盛时期,当时的人物

塑像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德化香炉造型以简洁为主,像本拍品这样工艺繁复的香炉较为罕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3c8edadd197ab595270f923d7c3f0d38.png

清康熙 霁蓝釉带盖执壶

尺寸:高18.7cm

来源:中贸圣佳磁臻6专场

备注:来源佳士得

旧配布匣

执壶器型纤长秀丽,瓷质细密,釉色沉稳庄重,整体器身比例和谐优美,流畅自然,属清代康熙时期洒蓝釉之精品,极具收藏价值。洒蓝釉创烧于明代宣德时期,采用吹釉法施釉,釉面蓝、白两色掺杂,故称“洒蓝”。尤显温婉尔雅,风韵隽永。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5df89887f678b943856636f58a1a66bf.png

清乾隆  仿汝釉八方统   (一尊)

尺寸:高33cm

来源:保利厦门拍卖2022春季拍卖会

本瓶自口至足均作倭角四方形,形成不等边的八角状,俗称八方一统瓶。唇口略外翻,短颈,硬折肩,器自上而下做八棱微斜削,八方形圈足,造型规整。胎体端重凝练,仿汝釉色泽淡恬幽静,釉面莹洁温润,满布细小开片,敦厚古朴,穆穆之中透出高贵浑雅之气,以诠释宋人崇尚一色纯净之美学理念。瓶体造型别致,其形敦实古拙,俊秀挺拔,隽雅端丽,深得汝釉之神韵。古釉之美与当朝之器完美结合,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达到了师古而不泥古的艺术追求,为乾隆朝瓷器当中罕见而高档的器形,且方形琢器于制作之时颇费功力,成型不易,烧造更难。其造型古朴,釉面蕴润,独具丰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a812dbe98c35f840fcf972926ced0bca.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ae1925e389858686f871fdf794945a0d.png

清乾隆 青花云龙纹折腰碗

尺寸:口径: 17cm

来源:鼎天国际青花五色——中国古代青花瓷器第16期拍卖会

题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敞口微敛,折腰,造型别致。碗心青花双圈内绘团龙纹,外壁绘两条行龙,矫健凶猛,周身饰火焰,穿行于祥云之间。双龙圆眼、如意形阔鼻、风车状五爪、“壬”字形云纹均具有明嘉靖时期风格,青

花浓艳而泛紫,直追嘉靖回青特征,颇具前朝遗韵。

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记事录》载:“(雍正七年三月)二十日郎中海望持出白地青龙嘉窑碗一件。奉旨:着查里边磁器内,如有此样碗,即不必多烧造,如无,将此碗交怡亲王,着年希尧照此款式烧造些来。其花样不是甚好,着另改花样,碗底不必做腆心。钦此。”雍正此式一开,遂为后世宫廷之定例,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均有烧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d2a26635ff5b57307b2dfbde1433d945.png

清乾隆 青釉铺首鼓钉罐

尺寸:长17.2cm

来源:中国嘉德2020春季拍卖会

题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本品口底相若,圆腹,玉璧形底,造型古朴庄重。器物内外壁通施豆青釉,釉色均匀,釉质温润, 颇具玉质感,纹饰凸起处釉层稍薄,为此类特器物征之一。罐身上下各饰一周突起乳钉纹, 两侧堆贴铺首衔环, 兽首形象细致生动,搭配典雅凝重的釉色,二者和谐统一,使整件器物颇具感染力。底书[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款。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及南京博物院均藏有同类器,可供比较。

此类罐式创于清代雍正时期,其后延续烧造三朝, 道光以后不见制作, 为清代官窑特有之器物。

参阅:《孙瀛洲的陶瓷世界》,紫禁城出版社, 2005年, 页269,图166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兽耳暗环鼓式罐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a743f661d90c077e1b47bceef1f015f6.png

明 哥釉菊花型盘

尺寸:宽12.4cm;底径7cm;高2.9cm

来源:中贸圣佳2014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

著录:《即物见道·柳斋集古录》,林静芳(主编), 2014年,第87-90页。

据文献记载,明代仿哥釉瓷始烧于永乐朝。明代皇甫录撰《皇明纪略》,其中记载了永乐末年明仁宗(洪熙帝)未即位时,喜爱哥窑,而且仿制成功的一段史话:“都太仆言,仁宗监国问谕德杨士奇曰:哥窑器可复陶否?士奇恐启玩好心,答云:此窑之变,不可陶。他日,以问赞善网汝玉,汝玉曰:殿下陶之则立成,何不可之有?仁宗喜,命陶之,果成”。

但目前尚未见有永乐朝仿哥釉器实物,所见最早者为宣统朝制品。宣德仿哥釉瓷的造型有菊瓣盘、菊瓣碗、鸡心碗、折沿盘、撇口盘、三足弦纹尊等,釉色有灰白、灰青等色,釉面略带油腻感,开有片纹,纹路微微闪黑或闪黄。

此件哥釉盘,呈菊花瓣型,敞口,口部镶铜边,浅弧腹,圈足。通体及足内均施青灰色仿哥釉,釉层较厚,布满开片纹,纵横交织,极为细密。根据其器型、釉色、开片纹理等不同方面综合分析,此件哥釉盘应为宣德至成化早期之作品。其造型典雅,小巧精致,釉色古朴静谧,开片错落有致,风格朴实自然,充分体现了先人的好古之心。

参阅:

 1.《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吕成龙(著), 2004年,紫禁城出版社;

2.《中国陶瓷》,冯先铭(主编), 200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3.《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杨静荣(主编), 199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第240页,图218。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8870e770c32fdfcbfa0eabb851bbe55f.png

清雍正  粉彩福禄寿三星图盘口尊

尺寸:高37.5cm

记录:伦敦苏富比, 2019年5月17日,编号416

拍品洗口,造型挺秀别致。外壁以粉彩绘福禄寿三星图, 庭院之中芭蕉翠色, 红蝠飞舞,明日高照,寓意美好。三星或手持笏板,或广额白鬓,孩童面带笑意,侧旁婴童嬉戏, 场景热闹;颈部绘射日图, 颇具雅趣。整体纹饰描绘精到,刻画生动传神,人物形象皆神态安和, 悠然自得,设色妍美雅致, 颇具时代特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6bc5e0d8a4334c1b355bcdeed0847fd5.png

明万历  青花牡丹纹兽耳长颈瓶

尺寸:高46厘米口径约为11.2厘米

这件长颈瓶采用了细长的颈部和撇口,斜肩部分流畅自然。倒梨型的腹部造型丰满而稳重,与长脚外撇的梯形足相得益彰。瓶身以白釉覆盖,清澈光滑 。颈部两侧装饰了蟠型兽耳,凸显了器物的独特之处。  整体造型匀称协调,  展现了万历时期瓷器制作工艺的精湛技艺。

瓶口沿用青花书写的【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横款,展示了它的制作年代和皇家身份。  瓶颈上的兽耳之间,绘制了盛开的五瓣花卉,层层叠叠,精致巧妙。肩部绘有如意云纹,内部填充了几何纹样。  瓶腹绘制了牡丹和五瓣折枝花,栩栩如生。下腹部分以蕉叶为装饰,绕成一圈 ,增添了瓶身的独特之美。脚部上重复了颈项 纹饰,以折枝花为主题,近底部则改为变型的蕉叶纹饰 。青花的色彩明亮,纹饰写实,折枝花的起点从地面开始,仿佛这些花卉真实生长在大地上。与当时瓷器常见的缠枝花卉的概念不同,  这件瓷瓶展示了独特的设计理 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c7d4d3d5f6164aed1718c96cba209e32.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0cbf204ac6a46daea5fd3cc22a7105d7.png

清乾隆 唐英制青花螭龙开光粉彩花卉诗文凤耳穿带扁瓶

尺寸:高34.5cm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题识“独占九秋芳”、钤印“翰”“墨”;“依稀捉月仙”、钤印“吕绩”;“疏影瘦横窗”钤印“梅”、“林”;“如霞偏映日,似火欲烧空”、钤印“赏心”、“嘉名号作百花王”、“翰”、“墨”;“寒枝劲傲霜”、钤印“吕”、“绩”;“水上繁红未放莲”、钤印“陶铸”;“年年先占百花魁”、“古宇”

参阅:香港苏富比, 2003年4月27日, lot185

来源:夏威夷FongInn&HenryInn父子递藏,得自于二十世纪初

本品撇口,束颈,颈部置对称夔凤耳,扁弧腹及底内收,下承外撇式高圈足。瓶通体纹饰以青花兼粉彩绘就,依其仿古器型而进行创新和化裁装饰,其中颈部及、耳、穿带等部皆以青花绘蕉叶纹,夔龙、夔凤、如意云头等,腹部两面由穿带隔成四个开光内分别以粉彩描绘水仙、梅花、菊花、牡丹、荷花、山茶等四季花卉,并伴有诗文、钤印。花卉皆以没骨技法绘制而成,不仅文气斐然,而且颇具绘画小品之韵味。底部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从本品矾红钤印“陶铸”、“翰墨”及书法绘画风格不难看出,本品为雍乾时期著名督陶官唐英所制。“陶”、“铸”是唐英在瓷器上最常用的印章,属于唐氏独有的字号,至于其产生之缘由未见唐英交代,唐英自称“陶人”,“铸”字本义冶炼,于此延伸为烧造,故推知其义应是陶人所造之意,是判别唐窑的基本依据之一,其“陶”字写法通常较固定,但“铸”字时有变化,繁简不一,若如本品者,则属于繁体。另外,唐英擅长使用闲章装饰自制瓷器,以达点睛之妙,而且前后使用数量丰富,多达数十种,但没有专门规律,似是信手拈来,其中 “翰墨”使用次数较多。

本品是为唐英自书、自画、自制的陈设雅器,融汇其制瓷技术与绘画、书法功力于一体,以诗写画,诗画相映,成为唐窑最具特色的艺术典范,彰显出浓郁的文人气息,颇值关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fb8db7777bf1582d31e1c3b7cd62d152.png

清雍正 炉钧釉铺首耳弦纹尊

年代:清雍正

尺寸:高25cm

题识:“雍正年制”款

本品器型仿汉代之铜壶化裁而成,唇口束颈、宽肩敛腹,底足外侈,造型上下呼应,端庄稳重。器身饰弦纹数周,肩部两侧施铺首衔环耳,除此外别无繁饰,仅以通身华美炉钧釉色装点。其釉色斑斓浓酽,丝丝缕缕向下垂坠,充满流动之感,观之令人炫目。底足露胎处罩施黑色护胎釉,中心暗刻“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

参阅:

1.《故宫清瓷图录·上卷(康熙窑雍正窑)》,国立故宫博物院、学习研究社, 1980年,页152

2.《故宫陶瓷馆·下编》,紫禁城出版社, 2008年,页445,图3543.《清代官窑瓷器》,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3年,页63           4.《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2007年,页177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181a57a7274dd8bb5d441b1465ce9974.png

清乾隆  唐英风格洋彩仿石纹釉行草题诗折腰大碗

尺寸:直径20.5cm

来源:北京保利拍卖2022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十面观止—诸家藏重要明清陶瓷

题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备注:北京保利, 2014年6月6日,编号8195

本品撇口,折沿、深弧腹、圈足。外壁以仿石纹釉装饰,三面墨彩题诗,分别为“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瘦到梅花应有骨,幽同明月且留痕”、“花如锦绣柳如丝”,并小方章。底书“大清乾

隆年制”青花篆书六字款。

乾隆官窑盛行仿生釉色,仿石釉便是其中的一种,以色泽相似于各色石质的彩釉,勾画出石头的纹理,色泽摹仿逼真,瓷石莫辨,别具意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4b40d052dd368c01309c22a26fbf6219.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674eefb1733bb44dfebe3e2cc1bf61b4.png

乾隆  胭脂红山水双螭耳抱月瓶

底款:大清乾隆年制

唇口,短颈,颈、肩处饰对称螭龙耳,扁圆腹, 椭圆形圈足。腹两面以胭脂彩各绘山水风景相称。纹饰顺快流畅、色泽明艳动人。笔触不痴不弱,栩栩如生。抱月瓶釉面宝莹细润。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胭脂红釉不同于以往御窑厂制瓷时所用的铜红和矾红,它是一种以金着色、带有紫色调的粉红色,由于釉中含金,因此也常被人称为“金红”。出现于康熙晚期,亦称“蔷薇红”、“洋金红”、“玫瑰红”,为低温彩釉,浅淡者为胭脂红,浓重者又称“胭脂紫”。它是引入西洋配釉法,在红釉中加金以低温烧成,早期多施于薄胎白釉器上,施釉较薄, 以便发色及流釉均匀,督窑官唐英在《陶成记事碑》中称之为“西洋紫色”。此器色彩丰富艳丽,画工细腻,为皇家陈设品中之精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7555549fe4e672896d78b72cab9af19a.png

清康熙 洒蓝釉描金凤尾尊

尺寸:高45cm

来源:北京诚轩2021年春季拍卖会

凤尾尊为清代康熙时期流行的瓷器品种,其造型稳重大气,受人喜爱。拍品尺寸较大,线条流畅, 器形优美,外壁施洒蓝釉,釉色浓艳,釉面布满均匀的蓝色斑点,似片片雪花,富有意趣。洒蓝釉又称雪花蓝釉,是宣德时期始创的低温单色釉品种,清代康熙年间恢复烧造, 改为高温釉, 多搭配五彩或金彩纹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246fa1825446105f67bcd371b6834795.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c2d38a572e4c8327fd085b755b764997.png

清康熙 斗彩龙凤纹盏托

尺寸:直径12.2cm

来源:嘉德四季第59期拍卖会

题识:“大明成化年制”款

本品形制精巧, 敞口弧腹,下承圈足。器形周正,盘心凸起一圈,以作安放杯盏之用。通体罩施白釉,光洁莹亮,内外壁皆以斗彩为饰,内壁以斗彩绘饰龙凤纹样。其布局清新疏朗, 填色准确, 青花静恬,红彩匀净,绿彩娇嫩,黄彩明快,诸彩交映出淡雅柔和之视觉效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2e05c33be76b6e46da81b84673b22f2b.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c77e0790d1b67da30e901c8a806b13fe.png

清康熙  釉里红夔凤纹摇铃尊

摇铃尊为康熙御窑之创新式样,因似长柄的铜铃而得名, 又因形似双陆棋子也称双陆尊。夔凤纹双陆尊为清代宫廷名贵陈设用瓷,仿古代双陆棋造型而制, 见有青花、釉里红品种,流行于康熙、雍正时期,其后少见。本品唇口,筒形颈,斜溜肩,长直腹,圈足。肩部两侧以釉里红绘夔凤,一对夔凤展翅自肩部伸延到底部,凤眼以青花点出,凤首低垂,啄衔玉环, 夔凤形若祥云,布局依器形自然铺展,纹、形巧妙相合。造型小巧别致,胎质细腻,釉面光润莹澈,釉里红发色纯正。就其制作工艺而言,  由于古代柴窑烧制的条件下,极易产生变形,且釉里红发色难以掌握。故宫博物院藏有与此造型纹饰相同的青花夔凤纹摇铃尊,釉里红器则较为少见。拍品尺寸小巧,则更为少见,着手把玩或置于案头, 情趣盎然。

本品与之相类的例子,见2005年北京出版《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卷二,编号28。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例,载于1992年台北出版刘良佑着《中国历代陶瓷鉴赏. 5.清官窑及民窑》, 72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06be538ef236fbb85e0cd6f2f557a76d.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e4997195e065fc619d87e22a4f671479.png

清道光  矾红拐子龙纹倭角 四方洗

尺寸:高6.5cm口径13.5cm

来源:武汉市博物馆展览封面

道光二十年(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清朝衰退,民力耗竭。景德镇的瓷业生产规模剧缩,产量和 质量明显下降,御窑厂处于人才匮乏和青黄不接的境况中。因而,除沿袭嘉庆時的一些品种的制作还能独出一格外,其他各类品种工艺水平低下。据记载,此时的官窑器仍在烧造,所需费用仍同乾隆、嘉庆时一样,由九江关的税银中报销。

此件洗呈方形,斜壁,平底。造型端方,体量颇重,简洁敦厚,凝练利落。内外施白釉,釉质光润莹泽,匀净细腻,抚之若玉。口沿及内里施金彩装饰,内壁绘有十二月花卉纹图案,外壁则使用矾红装

饰夔龙纹。绘制细腻工丽,笔触细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d8477619dbab89ee14ca64c522bb183b.png

清康熙 郎窑红釉三足炉

尺寸:高度6.5cm

来源:北京大羿2021秋季拍卖会

郎窑红器有单层釉和双层釉两种。双层釉是没有“脱口”现象的,单层釉者其口沿釉在高温中往往下垂流,使口沿显露胎骨之色,一般呈白色、米黄色、浅红色或淡青色,形成了“脱口”。由于釉逐渐垂流,使器物上半部釉色浅淡,下半部釉色深艳,形成了垂釉。但因为制作工艺精湛和掌握好火候,使郎窑红器垂釉一般均不过足,称之“郎不流”。统称“脱口、垂釉、郎不流”。本拍品撇口,束颈,扁圆腹,三足。为康熙郎窑红釉器物之精品,造型俊雅,胎质细腻,通体满施郎窑红釉,釉色鲜艳悦目,近足处垂釉,称玻璃质感,故乾隆御题诗中有“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难相同”的吟咏,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大英博物馆亦有类似藏品。

参阅:北京故宫博物院,郎窑红釉三足炉,文物号:故0014705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bccd23e6ed8984c9154d0cf347e5401d.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213da419507cd6128885a1dc8cafbf25.png

清晚期  黄地轧道粉彩 「富贵白头」 纹观音尊

尺寸:高20.5cm

来源:保利厦门2021秋季拍卖会

款识:「永庆长春」四字双行楷书款

观音瓶,又称「观音尊」,始创于康熙郎窑红,口沿微侈,颈短而直, 丰肩, 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纤长,器形规整,线条流畅。外壁以黄彩轧道卷草纹为地,其上以粉彩描绘一对白头鸨在牡丹花中嬉戏,寓意「富贵白头」。瓶内及底部施松石绿釉,方框内矾红彩书「永庆长春」四字双行楷书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0e212e5fad91d8fc3e8e437b1f8da810.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181d6fa121035e3cb04f2d2fbc954fae.png

清 白釉夔龙纹太白尊

尺寸:高9cm;直径12.8cm

来源:西泠拍卖2022年春季拍卖会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此尊式小圆口微卷,短束颈,半圆式鼓腹, 圈足内隐,修足极精,底书“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楷款,款字出锋锐利,运笔遒劲。全器皆罩施厚润白釉,釉色纯淨, 质地紧实, 光泽莹亮,有如银似雪之感。其腹部减地凸雕团夔风纹,层纹拱起,刀法精谨,气质甚古。康熙太白尊有豇豆红及白釉两种,自民国以来已属名品, 存世以红釉稍多,而白瓷罕有。如陈浏《陶雅》云:“太白尊,  口小不及寸, 项长不及半寸。肩腹及足, 愈趋下亦愈大。足之围径尺馀矣。有平雕围螭三面,以供折技梅,可以入画。 ......惟康窑有之,各色俱备,惟红独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a7b66ca74c2a9e4892e840be4a21dac9.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97674778c907cb23bd64307493d13a45.png

清乾隆  青花莲托八吉祥纹盉壶

尺寸:高17.6cm;宽24.5cm

来源: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

题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盉作为盛酒器和盛水器,流行于商代至战国。乾隆一朝摹古之风兴盛, 清宫内外皆崇仰三代古物,其中以瓷仿铜为当时常见之法,此件即为乾隆时期摹古之作。据《乾隆记事档》载:  “乾隆三年四月十八日,司库刘山久、崔总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交宣窑青花八吉祥高足壶一件,传旨:着交唐英照此壶样式花样,多做几件,得几件并原样先送来。钦此。”并“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太监高玉交大官釉高四足茶壶、宣窑青花八宝高四足茶壶各一件, 传旨唐英烧造。”此处所载高足壶即为盉,嘉庆、道光两朝均作为大运瓷器品种烧造, 道光时期清宫谨遵道光皇帝节俭的治国思想,奉旨停止烧造“不急之务”的十六种圆琢瓷器,此类器为其中之一,故此类器形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御瓷有所烧造,其它朝代不见, 尤显珍贵。

参阅: 

1.《清康雍乾名瓷》,台北故宫博物院, 1986年,页101,图71

2.《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 2013年, 页175

3.《西藏博物馆藏明清瓷器精品》,西藏博物馆, 2004年, 页116-117

4.《天民楼青花瓷特展》, 鸿禧美术馆, 1992年,页212

备注:日本关东财阀家族旧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e41863c8070054cdcc3d8c27ad8a7b91.png

崇祯 指日高升图八方盖罐

参考:嘉德四季60期lot4317 (不带盖)

八方罐这一器型是崇祯时期新创的器型,由于器型硕大兼成型难度大, 故存世数量较少,明末清初之际, 景德镇官窑处于停废状态,仅有民窑继续生产, 崇祯青花正处于从万历后期到清康熙前期的转折点,恰逢市民经济发展,市民文化对小说的需求增加,瓷器的生产自然而然受小说版画的影响, 许多版画家去景德镇谋生, 以泥刀代笔,出现了许多优秀之作,本品即为受这一风气影响的作品。本品胎体细腻洁白, 胎质紧实,通体施白釉,釉面肥厚润泽。外壁及盖面以青花装饰,罐下部分绘蕉叶图纹,罐身绘人物故事。崇祯时期多见花卉纹图和人物故事图装

饰,但八方盖罐并不多见,本品恰为此类。时代特征明显,实为晚明“上品细料器”之佳作。

指日高升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文臣》:“代天巡狩,赞称巡按;指日高升, 预贺官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715af454e627ee8faa0047c2f4a7bd21.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e24d7ff9464ffe91d428b43608a5f09f.png

康熙 青花西厢记人物碗

尺寸:高10cm口径20.5cm

来源: 2022年杭州器物说秋拍

参考:伦敦邦瀚斯2011年5月9日lot535

此碗口微撇,深腹下垂,圈足高立。其青花色靓丽,内沿处饰一圈细窗棱纹,内底处绘童子蹴鞠图;外壁绘西厢记主题画片,共四处场景,场景间分以石壁祥云纹饰,作画框状,其人物鲜活,表情生动,

线条勾勒自然,凸显匠人高超之画技,画面饱满丰富,令观客有眼花缭乱之感。康熙青花虽不少大碗,然如此碗般体量颇大,但胎极轻薄者却难见,其烧制难度极高,应为彼时规格较高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6246a0f78055c3d501c866bfcfee4787.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e28adba93beafc96e24ec2b7d5d924c8.png

乾隆 粉青釉暗刻夔龙纹花盆

尺寸:带座高11.5cm口径21.5*13cm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参考:纽约苏富比2017年秋纽约亚洲艺术周lot0013

本品通体施粉青釉,釉色清淡,釉光匀净,厚润似玉,润泽晶莹。器身四面暗刻夔龙纹,风姿各异。青釉可分豆青、冬青、粉青,以及仿龙泉等,若以色泽区分,豆青最深,冬青稍深,粉青最淡。豆青

釉色深而浓,釉面肥厚。冬青釉色调匀净苍翠,釉面平整光润。粉青釉色浅淡,略深于影青,系仿景德镇湖田窑,釉面细匀。造型上,以碗、盘、盖罐、各式瓶,以及花盆、渣斗、仿青铜器等作品常见。装饰上,有刻花和印花,印花居多。图案花纹多见缠枝牡丹、缠枝莲、龙凤纹、鸳鸯、灵芝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98b8928660266f523344f16d8237ec38.png

崇祯 人物故事长颈瓶

尺寸:高40cm

参照:中国嘉德2023年6月拍卖会

香港世德堂庄贵仑先生珍藏

拍品敞口、长颈、颈中部鼓凸,圆腹,圈足。胎质坚实,釉面白中泛青,纹饰以青花绘就,颈肩部饰以花卉纹若干,腹部饰以“文王访贤图”主题纹饰,所绘纹饰具有典型的时代风格。而所绘人物描绘

细腻,栩栩如生,人物形象分明,青花发色浓艳,器型周正端庄,整观之,乃是时代之杰作,典型之样品,殊堪赏藏。

“访贤图”为明末清初景德镇瓷器独有的装饰题材,其出现的缘故可能与晚明政治状况密切相关。明末战乱四起,大明王朝面临着内忧外患,时局动乱,崇祯皇帝即位后诛除魏忠贤等奸党平反冤案,起用前 朝被罢免官员,广纳贤才,朝廷始有清明之象。此时文人雅士当中出仕奉君之思潮暗涌,与隐逸自洁、寄怀山水的主流形成对立,此瓶选用的题材也真实反映当时人民渴望朝廷能够任用贤能,重振威严,盼望安定生活的愿望,颇可玩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f996fc70d83d6ab293c452b706daf5b2.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3568744d931b622e178898fd6af1c0f5.png

康熙 十八学士将军罐

尺寸:高35cm不带盖

参考:中贸圣佳2019春lot0418

嘉德四季62期lot3796/60期lot4345

此罐所绘十八位高士贤者集于一园之内,或对弈或抚琴, 或论道于树下,均为神情悠然自得,气氛轻松惬意,园内遍植松柏,并搭配山石,楼阁若隐若现。远山近水、亭台楼阁、人物故事, 整个画面布局错落有致,巧妙衬托了高士忘情山水超然物外的愉快心情。

十八学士典出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以天下渐平,乃于宫城西开文学馆,罗致四方文士,以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等十八人并为学士,评古论今,商议治国之策。后人称颂为十八学士登瀛洲,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纪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勋十八人,分为三番,每日六人值宿, 讨论文献,商略古今,号为十八学士。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1fbfbdb3ac0eab8f5f2bba46eb60f9f9.png

崇祯    高士图四方瓶

尺寸:高31cm

参考:北京保利2021秋lot5758

瓷器直口,起弦纹四道,长方柱形瓶体,平足,肩部绘卷草纹, 通体青花装饰,瓶身开光绘人物故事纹, 内容为传统高士图。人物刻画生动,纹线条流畅,画意生动,人物传神,青花淡雅。

汉语词典中,“高士”解释为“志行高尚之士,古代多指隐士。”《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中有“吾闻鲁仲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这里的“高士”一般可以理解为志行高尚、目光高远、高雅博学的人。他们往往清高不仕、隐居山野。崇祯高士图,多表现仙人高僧及高人隐士的题材,有所创新,采用创自明代天启的分水法绘各种高士人物,崇祯的高士多出现在民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1f84a4df85964bb0be09fb5b271fe5ce.png

民国   珐琅彩玉兔诗文小瓶

尺寸: 高10.9cm

来源:北京中酉2023年春季拍卖会

款识:“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

拍品为民国时期摹仿乾隆珐琅彩之佳作。形制纤长秀美, 通体以珐琅彩装饰玉兔诗文图,图中角落围栏, 菊花盛放,古树拔地而起,娇嫩枝叶错落分披,旁边湖石错落叠加向上,绿草遍铺远方,两只玉兔于其中觅食; 上方并作题识:“兔魄凝蟾窟,桐华落卧斋”,钤印“乾隆”以画相合。整器胎体细密,釉面莹润,纹饰绘画精细,设色清雅,殊堪赏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702cbe181e9881c562ad66c4da8559dd.jpg

扫描二维码关注藏家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孟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